电子烟的发热件、发热模组、烟具以及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子烟的发热件、发热模组、烟具以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通过将待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产生烟气的一种电子装置,具体是利用其中设置的发热元件将烟芯或者烟弹中待加热材料进行加热而产生烟雾。目前的电子烟的发热元件结构复杂,发热效率不高,导致电子烟的使用体验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电子烟的发热件、发热模组烟具以及电子烟,能够减少简化结构、提升发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烟的发热件,包括:基板、一个或多个合金发热片;合金发热片设置于基板的一侧或者相背的另一侧;合金发热片包括加热段和连接于加热段两端的导电段,加热段和导电段构成串联发热线路,其中导电段的长度小于加热段的长度,且导电段的宽度大于加热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热模组,包括上述任一项发热件、固定座;固定座用于固定发热件。固定座形成有一容置腔,基板的一端至少部分插设于容置腔的底壁,合金发热片的加热段至少部分的位于容置腔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烟具,包括电池组件、上述发热模组以及固定盖。固定盖形成一发热腔,固定盖套设于发热模组上,发热件的加热段暴露于发热腔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烟具和烟弹,烟具和烟弹配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合金发热片至少设置于基板的一侧,合金发热片的导电段连接于加热段两端,构成串联发热电路,能够简化发热片的结构,而且导电段的长度小于加热段的长度,且导电段的宽度大于加热段,能够有效增加合金发热片的有效发热电阻,减少合金发热片的无效非加热电阻,有效提高串联式的合金发热片的加热效率和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子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电子烟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电子烟实施例的发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电子烟实施例的发热件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电子烟实施例的发热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a区域结构的一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3中a区域结构的另一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经过本申请发明人的长期研究发现,如果采用多根发热丝并联的方式作为电子烟的发热结构,发热结构较为复杂,电连接的方式也较为复杂,不便于发热结构的布线设置,为了提高发热功率和效率只能够增加发热丝的数量,成本较大。为了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至少以下实施例。
参阅图1,本申请电子烟实施例包括烟具1和烟弹2。烟具1可以和烟弹2进行配合连接。烟弹2内可以存储或携带有待加热材料。烟具1用于对烟弹2内的待加热材料进行加热产生烟雾。烟具1和烟弹2可以是一体的。烟具1和烟弹2也可以是可拆卸的,以使得电子烟可以更换烟弹2。烟具1可以匹配不同的烟弹2。
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烟具1可以包括电池组件10、发热模组20以及固定盖30。电池组件10用于为发热模组20的发热提供电能或者可以为整个电子的烟的工作提供电能。发热模组20与电池组件10连接。例如发热模组20可以固定于电池组件10的一端。固定盖30可以用于盖设于发热模组20,可以配合发热模组20的工作。
如图2所示,电池组件10可以包括电池壳体11、设置于电池壳体11的电池12以及设置于电池壳体11且与电池12耦接的充电端口13。该电池12可以是内置电池12,也即电池12内置于电池壳体11内。电池12也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电池壳体11内,例如电池壳体11上具有电池仓口(图未示),电池12通过电池仓口置入电池壳体11的电池仓内,或者通过电池仓口将电池12从电池仓内拆出。当然,电池12也可以是外置电池12,设置于电池壳体11外。电池12可以通过充电端口13接通外部电源进行充电,或者电池12可以通过充电端口13为外部设备充电。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端口13除了具备充电功能外,也可以具有数据传输功能,以便于电子烟与外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发热模组20可以固定于电池壳体11的一端,且与电池12电性耦接,以可以实现电池12为发热模组20提供电能。充电端口13可以设置于电池壳体11的另一端。
发热模组20能够利用电池12的电能发热,以产生热量对待加热材料进行加热。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出的发热模组20的一种示例性结构,描述如下。
发热模组20可以包括固定座21、发热件22、缓冲件23和胶水部24。在电池12的作用下,发热件12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对待加热材料进行加热。固定座21可以用于固定发热件22,发热件22通过固定座21固定于电池组件10的一端,例如固定于电池壳体11的一端。缓冲件23用于在发热件22固定于固定座21时,提供缓冲作用。胶水部24可以将发热件22和固定座21进行相互固定。
如图3所示,固定座21形成有一容置腔211。固定座21的一端形成有连通容置腔211的开口212,相背的另一端可以为固定座的底壁。固定座的底壁中的至少部分可以作为容置腔211的底壁。发热件22容置于容置腔211内,例如发热件22的一端固定于容置腔211的底壁,另一端往开口212延伸。固定座21的底壁往背离开口212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固定部213,固定部213可以与电池组件10进行配合固定。如图3所示,固定部213朝外的一侧可以形成有卡扣槽2130,固定部213可以插入到电池壳体11的一端内。如图2所示,电池壳体11的内侧凸出设置有卡扣块110。卡扣块110进入到卡扣槽2130内进行相互配合。卡扣块110与卡扣槽2130的配合可以限制固定座21往远离电池壳体11的方向移动,进而可以能够将固定座21稳定地固定于电池壳体11的一端。
参阅图4,发热件22可以包括基板221和一个或者多个合金发热片222。合金发热片222可以设置于基板221的一侧或者相背的另一侧。例如合金发热片222具体可以设置于基板221的一侧面或者相背的另一侧面。合金发热片222的数量可以为二,分别设置于基板221相背的两侧面。基板221可以是由陶瓷等绝缘材料制成的基板221。陶瓷材料例如是多孔陶瓷材料。基板221相背的两侧面可以在其厚度方向上相背设置的两侧面。
合金发热片222可以由同一种预设合金材料制作而成。预设合金材料可以使用铂合金材料、银铂合金材料、银钯合金材料、银合金材料、镍合金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当然合金发热片222还可以使用其他电阻率低的合金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预设合金材料对应的同一配方的合金浆料通过一次成型工艺形成于基板221的一侧面。一次成型工艺可以包括多个工序流程,可以是指一次完整的制作工艺,例如一次成型工艺至少包括印刷工序和烧结工序,或者浇注工序和烧结工序。比如,将预设合金浆料在基板221的一侧面进行一次印刷和烧结,从而形成了位于基板221的一侧面的合金发热片222,如此合金发热片222各处的材料均是一致或者大体一致的。例如基板221的侧面形成有凹槽,将同一种预设合金浆料注入到凹槽内,经过烧结等固化工序后,形成合金发热片222。
可选地,合金发热片222的方阻为5-60mω。可选地,合金发热片222的方阻为10-50mω。可选为,合金发热片222的方阻为20-30mω。方阻的调节可以通过调节合金发热片222的厚度来调节,也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电阻率的合金材料来调节方阻。
通过将同一种预设合金材料一次成型工艺形成于相背设置的两侧面,相对于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对应多次成型工艺而言,能够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提升工艺控制,减少反复多次工艺对基板221的影响,保证基板221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合金发热片222包括加热段2221和连接于加热段2221两端的导电段2222。加热段2221和导电段2222的材料可以是一致的,加热段2221和导电段2222可以均为由同样的合金材料制备的厚膜电路。加热段2221的两端均连接有导电段2222,相当于合金发热片222包括两个导电段2222,分别连接加热段2221的两端。导电段2222连接于加热段2221的两端,形成串联结构的发热线路。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研究中进行了对比试验,对比制作过程为:加热段2221和导电段2222各自对应采用加热浆料、导电浆料分别形成于基板221上,由加热浆料与导电浆料的配方不同,各自形成的加热段2221和导电段2222的方阻也不同。具体地,在形成加热段2221时,利用对应的加热浆料经过一次印刷、烧结等形成于基板221上。而在形成导电段2222时,利用对应的导电浆料经过一次印刷、烧结等形成于基板221上。导电段2222中的部分区域还用于焊接时,还会利用焊接浆料经过一次印刷、烧结等形成于基板221上焊接段。也就是说,上述对比过程需要进行至少两次成型工艺,也即至少两次印刷和烧结,这导致了发热件22的制作工艺的流程增多,而且反复多次烧结会对基板221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使得其造成基板221容易出现裂纹甚至会断裂,容易导致合金发热片222的脱落等。
本实施例的制作过程为:通过采用同一种预设合金浆料通过一次成型工艺在基板221上形成加热段2221和导电段2222,也即将同一配方的合金浆料通过一次印刷和烧结等成型工序即可在基板221上形成加热段2221和导电段2222,进而形成方阻一致或者大体一致的合金发热片222,如此能够减少制造电子烟的发热件221的制作工艺流程,同时减少在基板221上的烧结次数,也可以保证基板221的质量和性能,使基板221不会因为反复烧结产生断裂和电阻脱落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合金发热片222的厚度可以是指合金发热片222在基板221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合金发热片222的长度可以是指从一导电段2222经过加热段2221一端和加热段2221的另一端再到另一导电段2222的延伸距离,相当于加热段2221的延伸长度和两个导电段2222的延伸长度之和。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段2222的长度小于加热段2221的长度。也即,导电段2222的长度小于加热段2221的长度。可选地,加热段2221两端连接的导电段2222的长度之和小于加热段2221的长度。导电段2222的宽度h2大于加热段2221的宽度h1。
通过设置合金发热片22的导电段2222的长度小于加热段2221的长度,导电段2222的宽度h2大于加热段2221的宽度h1,能够有效增加合金发热片222的发热电阻,减少合金发热片222的非加热电阻,有效提高串联结构的合金发热片222的加热效率和转换效率。
加热段2221的长度可以为导电段2222的长度的20-40倍。可选地加热段2221的长度为导电段2222的长度的28-35倍,可选为30-33倍。加热段2221的宽度可以为导电段2222的宽度的0.1-0.3倍。可选地,加热段2221的宽度可以为导电段2222的宽度的0.2倍。经过发明人长期的试验,得出上述加热段2221和导电段2222的长度比例和宽度比例,能够有效保证串联结构的合金发热片222的有效发热电阻和发热效率。以下举例对合金发热片222的有效转换效率进行描述:
假设合金发热片222的厚度一致为h,也即导电段2222和加热段2221厚度均为h。l1为加热段2221的长度,d1为加热段2221的宽度,l2为导电段2222的长度,d2导电段2222的宽度,r1为加热段2221电阻(即发热电阻),r2为导电段2222电阻(即非发热电阻),ρ为该预设合金材料的电阻率,k为电能转换为加热段2221的热能的电能转换效率。即:
则可以算得:
令
则可以进一步算得:
如此可以利用公式
为了优化基板221上的布线空间,导电段2222可以设置于基板221的一端,且导电段2222的一端连接加热段2221,远离加热段2221另一的端可以作为自由端,导电段2222的自由端延伸至基板221的一端的边缘。也即,导电段2222位于基板221的一侧且邻近设置于该一侧的一端,导电段2222的一端连接加热段2221,导电段2222未与加热段2221连接的另一端作为自由端延伸至基板221该一端的边缘,以便于后续利用导电段2222进行电性连接。连接加热段2221的一端的导电段2222和连接加热段2221的另一端的导电段2222可以设置可以相互平行,且相互靠近设置。当然两个导电段2222也可以相互倾斜或呈一夹角。加热段2221的两端之间呈弯折设置,可以呈多次弯折。具体地,可以是在各平行部分之间通过弯折部分进行连接,形成弯折的加热段2221。加热段2221的平行部分可以与导电段2222平行。
通过设置导电段2222的自由端延伸至基板221的一端的边缘,能够便于通过导电段2222进行焊接,以电性连接至电池12,且与加热段2221的两端之间进行弯折设置,能够进一步优化合金发热片222的结构,进而优化基板221的布线空间,灵活地设置布线的长宽等。
参阅图5,为了实现加热温度的可调节,合金发热片222还可以包括辅助加热段2223和开关电路m。开关电路m用于控制辅助加热段2223断开或者连接。辅助加热段2223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两个导电段2222。辅助加热段2223和加热段2221并联。通过开关电路m控制辅助加热段2223的通断,能够使得合金发热片222的发热电路进行改变。在开关电路m控制辅助加热段2223导通之后,辅助加热段2223和加热段2221并联,导致等效发热电阻变小,如此可以降低合金发热片222的发热功率。在开关电路m控制辅助加热段2223断开之后,加热段2221进行发热,而辅助加热段2223没有电流经过不主动发热,如此能够控制合金发热片222的加热温度。开关电路m例如为开关。电池壳体11上可以设置有开关按键,比如按压式、滑动式或者触摸式等开关按键,用于控制开关电路m断开或者导通,从而供使用者对电子烟的发热效率进行控制,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例如对于不同的待加热材料,其所需要的加热温度不同,如此可以通过辅助加热段2223和开关电路m实现电子烟的发热效率和温度的可调节。
如图4和图5所示,导电段2222可以分为导电子段2222a和连接子段2222b。导电子段2222a连接于加热段2221和连接子段2222b之间。连接子段2222b可以用于连接导线,以通过导线与电池12电性耦接。具体地,连接子段2222b位于导电段2222的自由端,且可以设置焊盘2223。焊盘2223可以用于与导线焊接,进而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电池12,以使得电池12能够为合金发热片222进行供电。本实施例可以将基板221示例性划分为加热区段221a、导电区段221b和连接区段221c。加热段2221位于加热区段221a内,导电子段2222a位于导电区段221b内,连接子段2222b位于连接区段221c内。
结合图3,参阅图6和图7,设置有导电段2222的基板221的一端至少部分插设于容置腔211的底壁,加热段2221位于容置腔211内。也即导电区段221b和连接区段221c部分插设于容置腔211的底部,加热段2221可以暴露于容置腔211内。当然,部分导电区段221b也可以暴露于容置腔211内。
容置腔211的底壁开设有连通容置腔211的第一段孔213。第一段孔213也可以直接连通容置腔211,也可以通过其他孔连通容置腔211。基板221的一端设置导电子段2222a的区域(也即导电区段221b)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段孔213内。缓冲件23套设于基板221的一端设置导电子段2222a的区域(也即导电区段221b)外周,且抵接第一段孔213的表面。也即基板221的导电区段221b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段孔213内,缓冲件23套设于导电区段221b外周,且抵接于导电区段221b的外周和第一段孔213的表面之间。缓冲件23例如是软性硅胶件。
通过在导电区段221b的外周和第一段孔213之间设置缓冲件23,能够为电子烟在跌落或者碰撞时提供缓冲作用,减少跌落或者碰撞产生的震动对合金发热片222造成损坏。
为了提高缓冲件23的结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缓冲作用,缓冲件23远离容置腔211的一端在背离基板221的方向上凸出设置有凸起部23a。容置腔211的底壁在第一段孔213远离容置腔211的端部位置形成有相应的台阶面214,凸起部23a抵接台阶面214,以限制缓冲件23往容置腔211的方向移动。也即缓冲件23远离容置腔211的一端可以位于第一段孔213外,通过凸起部23a和台阶面214的配合,可以增强缓冲件23和容置腔211的底壁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使得电子烟在碰撞或者跌落时,缓冲件23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而减少脱落的现象,进而能够提供更稳定的缓冲作用。
如图6所示,容置腔211的底壁开设有连接第一段孔213且贯穿底壁的外表面的第二段孔215。底壁的外表面是背离固定座21的开口212的一侧表面。第一段孔213和第二段孔215的尺寸可以是指以垂直于基板221的平面作为截面,第一段孔213和第二段孔215在该截面上的宽度作为第一段孔213和第二段孔215的尺寸。可选地,第二段孔215的尺寸大小大于第一段孔213,以在第一段孔213和第二段孔215的连接位置形成台阶面214。由于第二段孔215的尺寸大于第一段孔213,在第一段孔213和第二段孔215的连接位置除了与第一段孔213的连通处外的部分就可以形成台阶面214,从而缓冲件23的凸起部23a能够与台阶面214进行配合。
胶水部24可以包覆于基板221设置连接子段2222b2的区域外周。也即胶水部24可以包覆于基板221的连接区段221c。在基板221的一端插设于容置腔211的底壁时,基板221的连接区段221c可以位于第二段孔215。连接区段221c可以完全位于第二段孔215内,也可以部分超出第二段孔215穿出底壁的外表面。
具体地,在基板221的一端插设于容置腔211的底壁时,利用胶水从底壁的外表面滴入到第二段孔215内,包覆基板221的连接区段221c,最终凝固之后形成胶水部24。在本实施例中,胶水部24可以是ab胶、单组分热固化胶、uv胶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板221的固定效果和缓冲件23的结构稳定性,还可以进一步设置以下结构:胶水部24远离底壁的外表面的一端形成有容纳槽24a。如果利用从底壁的外表面滴入到第二段孔215内,可以形成包围凸起部23a的容纳槽24a。图7中所标注的容纳槽24a被凸起部23a所占据,因此将其标注位置为凸起部23a等重合位置。如图6所示,第一段孔213和第二段孔215的连接位置所形成的台阶面214一部分与凸起部23a进行配合,另一部分则与凸起部23a相邻,则台阶面214与凸起部23a相邻的部分可以凹陷形成固定槽216。固定槽216连通第二段孔215,且与第一段孔213相互间隔。胶水部24围设成容纳槽24a的周缘24b插置于固定槽216内,缓冲件23的凸起部23a位于容纳槽24a内。
通过胶水部24的围设成容纳槽24a的周缘24b与固定槽216进行配合,使得胶水部24能够与容置腔211的底壁之间的固定更稳固,进而能够提高合金发热片222与容置腔211的底壁的结构稳定性,容纳槽24a能够包覆缓冲件23的凸起部23a,能够进一步提高缓冲件23的结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其提供缓冲性能的稳定性,能够在电子烟跌落或者碰撞时,提高对电子烟的保护能力。
当然,胶水部24可以设置有引线孔(未标注),引线孔可以供导线一端电性连接电池12,另一端穿入到第二段孔215内与连接区段221c的导电子段2222a连接,进而能够使得电池12电性连接导电子段2222a。
如图1和图2所示,基板221的一端部分插设于容置腔211的底壁内时,加热段221暴露于容置腔211内,能够便于加热段2221在电池12供电下进行加热工作。具体地,固定盖30可以具有内腔体32和外腔体31。外腔体31形成有外腔31a,内腔体32形成有发热腔32a。内腔体32设置于外腔体31的外腔31a内,且与外腔体31的墙壁间隔设置。外腔体31朝向电池壳体11的一侧形成有插入口,内腔体32朝向电池壳体11的一侧形成有穿孔。固定盖30盖设于固定座21时,固定座21围设成容置腔211的侧壁213经插入口进入到外腔31a内,内腔体32插入到固定座21的容置腔211内,基板221远离容置腔211的底壁的另一端经穿孔进入到发热腔32a内,从而使得加热段2221暴露于发热腔32a内。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盖30可以作为电子烟的提取器,用来提取电子烟的烟弹2,以使得电子烟在不使用时,将烟弹2拆离电子烟。固定盖30的一侧盖设于固定座21,另一侧可以用于连接烟弹2。例如固定盖30的顶壁开设有连通发热腔32a且贯穿固定盖30的底壁的配合孔,烟弹2连接固定盖30时,烟弹2的至少一部分经配合孔伸入到发热腔32a。烟弹2伸入到发热腔32a内的部分可以携带有待加热材料,比如烟丝或者烟油,在加热段2221的加热作用下,使得烟丝或烟油被加热而产生烟雾。如图5所示,固定盖30还可以设置有与固定盖30的加热腔32a配合的防尘塞33,该防尘塞33能够盖合加热腔32a远离底座一端开设的开口,在不使用该电子烟时可以利用该防尘塞33盖合该开口,防止异物进入到的发热腔32a内。
对于电子烟使用,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示例性场景如下:
参阅图1,该电池组件10还可以包括控制芯片14和电量指示灯15(图未示)。控制芯片14用于对加热件1的加热过程进行监控,电量指示灯15用于根据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展示不同的电量指示灯状态。
例如,控制芯片14可以监控加热件1的加热过程获取加热数据,该加热数据可以包括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w2以及预定时间段内的单次抽烟平均耗电量w1;该预定时间段内的单次抽烟平均耗电量w1可以是预定时间段内加热件22单次加热平均耗电量。根据加热数据计算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w2能够满足的可抽烟次数z;根据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w2能够满足的可抽烟次数z将电池12的所拥有的电量w2分为多个电量等级,根据电量等级的不同展示不同的电量指示灯状态。
具体地,可以利用控制芯片14统计预定时间段内的单次抽烟平均耗电量w1和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w2;根据该单次抽烟平均耗电量w1与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w2,利用算式z=w2÷w1计算出可抽烟次数z,根据可抽烟次数z将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w2分为多个电量等级。例如,将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能够满足的可抽烟次数z≥5时分为第一电量等级,将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能够满足的可抽烟次数z<5且z≥2时分为第二电量等级,将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能够满足的可抽烟次数z<2且z≥1时分为第三电量等级,将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能够满足的可抽烟次数z<1时分为第四电量等级。当电量等级为第一电量等级时,电量指示灯15展示绿灯状态;当电量等级为第二电量等级时,电量指示灯15展示黄灯状态;当电量指示灯15为第三电量等级时,电量指示灯15展示红灯状态;当电量等级为第四电量等级时,电量指示灯15展示红灯闪烁状态。
其中预定时间段内可以是最近一个星期内,也可以是最近一个月内,该预定时间段可以根据电子烟使用者的抽烟频率决定,对于抽烟频率较高的使用者,例如对于一个星期抽烟15次的使用者,该预定时间段可以较短,例如该预定时间段为一个星期;对于抽烟频率较低的使用者,例如一个月抽烟10次的使用者,该预定时间段可以较长,例如该预定时间段为一个月。
这样根据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能够满足的可抽烟次数z的不同来划分为不同的电量等级,根据不同等级展示不同的电量状态,可以使使用者对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所能够满足的可抽烟次数z能够有所把握,特别是红灯闪烁状态的电量指示灯15可以提示电池12所拥有的电量能够满足的可抽烟次数z<1,这样使用者就知道需要充电了,不会出现一次抽烟过程还没有完成就电量不足,从而影响使用者的抽烟体验。
本申请烟具实施例提供的烟具,可以参照上述本申请电子烟实施例中关于烟具1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发热模组实施例提供的发热模组,可以参照上述本申请电子烟实施例中关于发热模组2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发热件实施例提供的发热件,可以参照上述本申请电子烟实施例中关于发热件22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通过将合金发热片222至少设置于基板221的一侧,合金发热片222的导电段2222连接于加热段2221两端,构成串联发热电路,能够简化发热片的结构,而且导电段2222的长度小于加热段2221的长度,且导电段2222的宽度大于加热段2221,能够有效增加合金发热片222的有效发热电阻,减少合金发热片222的无效非加热电阻,有效提高串联式的合金发热片222的加热效率和转换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