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榨茶油加工用油茶籽烘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榨茶油加工用油茶籽烘炒装置。
背景技术:
茶油主要成分是由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含量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含量超过橄榄油,故有“东方橄榄油”之称。压榨油的加工工艺是“物理压榨法”,物理压榨法的生产工艺要求原料精选,油料经去杂、去石后进行破碎、蒸炒、挤压,让油脂从油料中分离出来。
茶油机榨过程中添加炒籽工序,可有效地降低茶籽中的水分,按照现有的工艺要求,茶籽含水率需要控制在5%以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出油率,也会提升茶油的品质,减少后续精炼的工序。
现有的油茶籽在烘炒时,一方面存在烘炒受热不均匀,茶籽内水份无法保证控制,影响茶籽后续榨油品质,另一方面,在烘炒时的效率较低,为了达到较好的品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压榨茶油加工用油茶籽烘炒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榨茶油加工用油茶籽烘炒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现有的油茶籽在榨油时,存在烘炒受热不均匀,茶籽内水份无法保证控制,影响茶籽后续榨油品质;烘炒效率较低,为了达到较好的品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压榨茶油加工用油茶籽烘炒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烘炒罐,烘炒罐的环形侧壁上一体成型有两个限位环,且限位环匹配转动安装在环形限位轨内,环形限位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且两个底座固定安装在同一个底板的上端,烘炒罐的一侧边缘设有料口,且料口上匹配安装有料口盖,烘炒罐的内腔中设有沿着烘炒罐内壁延伸的电热板,烘炒罐上设有烘干转动机构;
所述烘干转动机构包括对称固定套设在烘炒罐环形侧壁上的环形齿圈,且环形齿圈外壁上的齿牙啮合有驱动齿轮,两个驱动齿轮固定套设在同一个转动轴上,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且转动轴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转动座上,伺服电机和转动座均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烘炒罐背离料口盖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翻炒机构,翻炒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烘炒罐侧壁中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的另一端到达烘炒罐的内腔并转动安装在烘炒罐的内壁上,驱动杆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安装套环,安装套环的环形侧壁上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旋臂,旋臂的自由端上安装有翻炒铲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翻炒铲板沿着驱动电机的转动方向顺时针倾斜设置,且翻炒铲板与旋臂之间的倾斜夹角为20°-40°。
进一步的,所述烘炒罐背离料口盖的一侧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上安装有排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端边缘呈矩阵分布有四个铰接座,靠近料口盖一侧的两个铰接座安装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垂直安装在u型防护座的内底壁上,另两个铰接座安装有推进气缸的输出端,且推进气缸通过铰接座安装在u型防护座的内底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u型防护座的两个侧壁沿着烘炒罐的水平延伸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的环形侧壁上贴覆有沿着限位环延伸的导片ⅰ,且导片ⅰ抵触有导片ⅱ,导片ⅱ安装在环形限位轨的轨道内。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榨茶油加工用油茶籽烘炒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烘炒罐、限位环、环形限位轨和烘干转动机构的组合结构,限位环配合环形限位轨有效的保证了烘炒罐水平位置的固定,并可使得烘炒罐可以沿着限位轨进行转动,结合烘干转动机构的设置,带动烘炒罐转动,烘炒罐内的油茶籽随之进行转动,配合电热板提供的热量进行烘炒,去除油茶籽内部的水分,将油茶籽的水分降低到榨油所需的%以下。
2、通过烘干转动机构和翻炒机构的组合结构,烘干转动机构带动烘炒罐及罐体内的油茶籽进行转动烘干,配合翻炒机构中的翻炒铲板对油茶籽进行翻炒,保证受热充分,缩短耗时,并提高油茶籽的烘炒去除水分效率。
3、通过支撑杆、推进气缸和u型防护座的组合结构,推进气缸启动延展,可以推动底板沿着支撑杆的上端进行翻转,从而使得烘炒罐倾斜,配合打开的料口盖排出烘炒完成的油茶籽,快速排料,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压榨茶油加工用油茶籽烘炒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烘炒罐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状态示意图。
图中:烘炒罐1、限位环2、环形限位轨3、底座4、底板5、料口盖6、烘干转动机构7、环形齿圈71、驱动齿轮72、转动轴73、伺服电机74、转动座75、翻炒机构8、驱动电机81、驱动杆82、旋臂83、翻炒铲板84、电热板9、支撑杆10、推进气缸11、u型防护座12、排气阀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压榨茶油加工用油茶籽烘炒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烘炒罐1,烘炒罐1的环形侧壁上一体成型有两个限位环2,且限位环2匹配转动安装在环形限位轨3内,环形限位轨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座4,且两个底座4固定安装在同一个底板5的上端,有效的保证了烘炒罐1水平位置的固定,并可使得烘炒罐1可以沿着限位轨3进行转动,烘炒罐1的一侧边缘设有料口,用于油茶籽的进出料,且料口上匹配安装有料口盖6,用于在油茶籽进入烘炒罐1内进行翻转烘炒时,防止油茶籽漏出,烘炒罐1的内腔中设有沿着烘炒罐1内壁延伸的电热板9,用于提供烘炒的热量,烘炒罐1上设有烘干转动机构7;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烘干转动机构7包括对称固定套设在烘炒罐1环形侧壁上的环形齿圈71,且环形齿圈71外壁上的齿牙啮合有驱动齿轮72,两个驱动齿轮72固定套设在同一个转动轴73上,转动轴73的一端安装在伺服电机74的输出端上,且转动轴73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转动座75上,伺服电机74和转动座75均固定安装在底板5的上端,伺服电机74启动,带动转动轴73转动,转动轴73上的两个驱动齿轮72分别啮合两个环形齿圈71外壁上的齿牙,带动烘炒罐1转动,烘炒罐1内的油茶籽随之进行转动,配合电热板9提供的热量进行烘炒,去除油茶籽内部的水分,将油茶籽的水分降低到榨油所需的5%以下。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烘炒罐1背离料口盖6的一侧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上安装有排气阀13,烘炒罐1上排气阀13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证油茶籽烘炒产生的水汽排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底板5的下端边缘呈矩阵分布有四个铰接座,靠近料口盖6一侧的两个铰接座安装有支撑杆10,且两个支撑杆10垂直安装在u型防护座12的内底壁上,另两个铰接座安装有推进气缸11的输出端,且推进气缸11通过铰接座安装在u型防护座12的内底壁上,推进气缸11启动延展,推动底板5沿着支撑杆10的上端进行翻转,从而使得烘炒罐1倾斜,配合打开的料口盖6排出烘炒完成的油茶籽;
可以理解的是,在排料时,料口盖6打开,且料口位于转动调整后的烘炒罐1下侧,保证油茶籽的全部排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u型防护座12的两个侧壁沿着烘炒罐1的水平延伸方向设置,有效的对推进气缸11和支撑杆10进行防护,同时不会影响到烘炒罐1得倾斜出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2的环形侧壁上贴覆有沿着限位环2延伸的导片ⅰ,且导片ⅰ抵触有导片ⅱ,导片ⅱ安装在环形限位轨3的轨道内,有效的保障了电热板9的供电,从而保证油茶籽的烘炒温度,去除油茶籽内的水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和4所示,所述烘炒罐1背离料口盖6一侧的侧壁上安装有翻炒机构8,翻炒机构8包括固定安装在烘炒罐1侧壁中部的驱动电机81,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驱动杆82,驱动杆82的另一端到达烘炒罐1的内腔并转动安装在烘炒罐1的内壁上,驱动杆82上固定套设有多个安装套环,安装套环的环形侧壁上环形阵列分布有多个旋臂83,旋臂83的自由端上安装有翻炒铲板84,驱动电机81启动,带动驱动杆82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杆82的转动方向与烘炒罐1的转动方向相反,驱动杆82上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旋臂83带动翻炒铲板84对油茶籽进行翻炒,保证受热充分,并提高油茶籽的烘炒去除水分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电机81与导片ⅰ、导片ⅱ电性连接,从而保证油茶籽的翻炒,充分去除油茶籽内的水分。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翻炒铲板84沿着驱动电机81的转动方向顺时针倾斜设置,且翻炒铲板84与旋臂83之间的倾斜夹角为20°-40°,在翻炒铲板84转动时,倾斜设置可以有效的形成对油茶籽的翻搅的力,保证油茶籽翻炒受热充分。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