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隔热防水涂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隔热防水涂料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隔热防水涂料。
背景技术:
据统计,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我国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4倍。提高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能降耗已是目前建筑选材设计一重要考虑因素。在建筑涂料领域国内外的发展目标也是向着高效、节省能源和资源、无害化、无污染方向发展。近年开发出的建筑热反射隔热涂料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能够对波长在400nm-2500nm范围的太阳红外线和紫外线进行反射,避免太阳的热量在物体表面进行累积升温,起到隔热的作用,应用在建筑屋面和内外墙面对光和热具有很好的阻断及反射作用。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上使用的防水涂料中,传统的沥青防水涂料因性能低劣而淡出市场,pu防水涂料、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水性丙烯酸防水涂料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前两种防水涂料均不易单独用于户外防水,而且以tdi、mdi和聚醚组成的pu防水涂料,其涂膜的耐候性差,在紫外线照射下极易氧化而变黄、粉化,且涂料中游离单体的毒性大,会对人身造成侵害,对环境形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隔热防水涂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隔热防水涂料,隔热防水涂料按重量份包括:重质碳酸钙10-23份,反射钛白粉3-8份,微珠材料4-7份,润湿剂2-3份,羟乙基纤维素醚1-2份,分散剂0.4-0.8份,杀菌剂0.2-0.5份,防锈剂0.1-0.3份,增稠剂0.3-0.6份,硅丙乳液30-45份,水10-15份。
优选的,隔热防水涂料按重量份包括:重质碳酸钙12份,反射钛白粉5份,微珠材料5份,润湿剂2份,羟乙基纤维素醚1份,分散剂0.4份,杀菌剂0.3份,防锈剂0.2份,增稠剂0.3份,硅丙乳液36份,水12份。
优选的,微珠材料为空心玻璃微珠、实心玻璃微珠、陶瓷微珠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
上述一种新型多功能隔热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各材料组分称重备料;
b:备料完毕后,先将材料中的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硅丙乳液、水加入搅拌装置内,进行分散混合,并在混合后加入重质碳酸钙、反射钛白粉、微珠材料,再次进行分散混合;
c:待步骤b中分散混合完成后,向搅拌装置内加入羟乙基纤维素醚、杀菌剂、防锈剂分散混合,得隔热防水涂料。。
优选的,步骤b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壳体、下料斗、第一搅拌结构与第二搅拌结构,所述搅拌壳体呈矩形箱状且其底部连接有底架,搅拌壳体上设有出料管以及敞口的进料口,搅拌壳体内侧设有第一搅拌结构与第二搅拌结构;所述下料斗呈锥状,下料斗置于搅拌壳体上部且与进料口连通,下料斗两侧端通过支撑弹簧连接搅拌壳体内侧壁,下料斗上设有抵压槽;所述第一搅拌结构与第二搅拌结构分布于搅拌壳体内侧的上部以及下部,第一搅拌结构横向设置且其包括第一搅拌杆以及分布于第一搅拌杆上的搅拌齿,第一搅拌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搅拌壳体内侧上部。
优选的,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竖置的第二搅拌杆以及分布于第二搅拌杆上的搅拌齿,搅拌壳体外侧设有驱动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运转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装于底架上的电机、连接于电机输出端的第一传动杆,以及分布于第一传动杆两侧的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上套装有第一斜齿轮,第一传动杆端部与第二搅拌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靠近第一传动杆的端部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第三斜齿轮,第三传动杆远离第一传动杆的端部连接有第四斜齿轮,第二传动杆伸出底架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搅拌壳体外侧端还连接有与第一搅拌杆传动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上套装有第二带轮,且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联动。采用两种搅拌的方式,能使添加的各材料得到充分的混合。
优选的,搅拌壳体顶侧装设有用于辅助下料斗下料的辅助结构,辅助结构包括第四传动杆、接触轮、辅助杆与抵压球,第四传动杆竖向设置且其顶部通过转轴与搅拌壳体顶侧端活动连接,其底部装设有与第四斜齿轮啮合的第五斜齿轮,第四传动杆上部套装有凸轮;所述辅助杆横向设置且其上套装有弹簧,其一端部连接有与凸轮抵触的接触轮,其另一端穿过搅拌壳体侧壁并连接有与抵压槽配合的抵压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隔热涂料采用微珠材料,能有效阻止太阳光的热量累积,降低涂层的导热系数,还具有质轻、隔音、高分散、电绝缘性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大大保证了涂层的隔热保温效果,减少物体热量的传导和散失,提高设备的热量利用率。本发明的热反射隔热防水涂料可用于金属材质、玻璃、采光瓦、铝塑板、集装箱柜、阳光板、石材、瓷砖、混凝土等,具有隔热、防水、耐污、耐老化、耐腐蚀等特点。
2、本发明在隔热涂料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搅拌装置能实现较好的混合效果,采用两种搅拌的方式,能使添加的各材料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时搅拌装置还装设有辅助结构,辅助结构能在运转时通过抵压球抵压抵压槽使下料斗移动,使下料斗内侧的物料在落料时充分散落于搅拌壳体腔内的各部分,实现预分散的效果,而且辅助结构也避免了物料黏附于下料斗内壁,能提高下料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第一搅拌结构、第二搅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搅拌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壳体;2、下料斗;201、抵压槽;3、底架;4、支撑弹簧;5、第一搅拌杆;6、第二搅拌杆;7、电机;8、第一传动杆;9、第二传动杆;10、第三传动杆;11、第一斜齿轮;12、第二斜齿轮;13、第三斜齿轮;14、第四斜齿轮;15、第一带轮;16、第二带轮;17、第四传动杆;18、接触轮;19、辅助杆;20、抵压球;21、第五斜齿轮;22、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隔热防水涂料,隔热防水涂料按重量份包括:重质碳酸钙12份,反射钛白粉5份,微珠材料5份,润湿剂4052份,羟乙基纤维素醚1份,分散剂50600.4份,杀菌剂0.3份,防锈剂磷酸锌0.2份,935增稠剂0.3份,sd-528硅丙乳液36份,水12份。
在本实施例中,微珠材料为空心玻璃微珠、实心玻璃微珠混合而成。
上述一种新型多功能隔热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各材料组分称重备料;
b:备料完毕后,先将材料中的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硅丙乳液、水加入搅拌装置内,进行分散混合,并在混合后加入重质碳酸钙、反射钛白粉、微珠材料,再次进行分散混合;
c:待步骤b中分散混合完成后,向搅拌装置内加入羟乙基纤维素醚、杀菌剂、防锈剂分散混合,得隔热防水涂料。
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隔热防水涂料,隔热防水涂料按重量份包括:重质碳酸钙20份,反射钛白粉6份,微珠材料7份,润湿剂4052份,羟乙基纤维素醚2份,分散剂50600.8份,杀菌剂0.4份,防锈剂磷酸锌0.3份,935增稠剂0.5份,vae707乳液42份,水15份。
在本实施例中,微珠材料为空心玻璃微珠、实心玻璃微珠、陶瓷微珠中任意两种。
上述一种新型多功能隔热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上述各材料组分称重备料;
b:备料完毕后,先将材料中的润湿剂、分散剂、硅丙乳液加入搅拌装置内,进行分散混合,并在混合后加入防水剂、重质碳酸钙、蛭石粉、微珠材料,再次进行分散混合;
c:待步骤b中分散混合完成后,向搅拌装置内加入羟乙基纤维素醚、防锈剂分散混合,得隔热防水涂料。
实施例3:请参阅图1-3,步骤b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壳体1、下料斗2、第一搅拌结构与第二搅拌结构,所述搅拌壳体1呈矩形箱状且其底部连接有底架3,搅拌壳体1上设有出料管以及敞口的进料口,搅拌壳体1内侧设有第一搅拌结构与第二搅拌结构;所述下料斗2呈锥状,下料斗2置于搅拌壳体1上部且与进料口连通,下料斗2两侧端通过支撑弹簧4连接搅拌壳体1内侧壁,下料斗2上设有抵压槽201;所述第一搅拌结构与第二搅拌结构分布于搅拌壳体1内侧的上部以及下部,第一搅拌结构横向设置且其包括第一搅拌杆5以及分布于第一搅拌杆5上的搅拌齿,第一搅拌杆5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于搅拌壳体1内侧上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搅拌结构包括竖置的第二搅拌杆6以及分布于第二搅拌杆6上的搅拌齿,搅拌壳体1外侧设有驱动第一搅拌杆5、第二搅拌杆6运转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装于底架3上的电机7、连接于电机7输出端的第一传动杆8,以及分布于第一传动杆8两侧的第二传动杆9、第三传动杆10,第一传动杆8上套装有第一斜齿轮11,第一传动杆8端部与第二搅拌杆6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杆9、第三传动杆10靠近第一传动杆8的端部连接有与第一斜齿轮11啮合的第二斜齿轮12、第三斜齿轮13,第三传动杆10远离第一传动杆8的端部连接有第四斜齿轮14,第二传动杆9伸出底架3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带轮15;所述搅拌壳体1外侧端还连接有与第一搅拌杆5传动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上套装有第二带轮16,且第二带轮16与第一带轮15联动。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7带动第一传动杆8运转,并使第一传动杆8带动第二搅拌杆6、第一斜齿轮11运转,第二搅拌杆6对搅拌壳体1底部进行搅动,而第一斜齿轮11会啮合于第二斜齿轮12、第三斜齿轮13,使第二传动杆9、第三传动杆10运转,第二传动杆9通过第一带轮15联动第二带轮16,使第二带轮16带动第一搅拌杆5运转,利用第一搅拌杆5对搅拌壳体1上部搅动。
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壳体1顶侧装设有用于辅助下料斗2下料的辅助结构,辅助结构包括第四传动杆17、接触轮18、辅助杆19与抵压球20,第四传动杆17竖向设置且其顶部通过转轴与搅拌壳体1顶侧端活动连接,其底部装设有与第四斜齿轮14啮合的第五斜齿轮21,第四传动杆17上部套装有凸轮22;所述辅助杆19横向设置且其上套装有弹簧,其一端部连接有与凸轮22抵触的接触轮18,其另一端穿过搅拌壳体1侧壁并连接有与抵压槽201配合的抵压球20。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结构能在运转时通过抵压球20抵压抵压槽201使下料斗2移动,使下料斗2内侧的物料在落料时充分散落于搅拌壳体1腔内的各部分,实现预分散的效果,而且辅助结构也避免了物料黏附于下料斗2内壁,能提高下料时的稳定性。具体为:第三传动杆10运转带动第四传动杆17,使第四传动杆17运转,第四传动杆17上的凸轮22间歇性抵压接触轮18,使辅助杆19移动,辅助杆19通过其端部的抵压球20抵压下料斗2,使下料斗2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整个搅拌装置连接有电源与总控制装置,其通过总控制装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装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