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的含硫杂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
2021-02-02 06:02:14|539|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证实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因,且年增长率超过8.7%,已严重影响国人生命健康。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卒中 (ischemic stroke,is)和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hs)两类,其中is型病患占总发病患者的四分之三,是脑卒中致病的主要类型。is救治的关键是“早诊断早干预”,目前的各种治疗均试图通过早期梗死脑组织血流再通来挽救缺血的脑组织,但其短暂的“治疗时间窗”阻碍了该治疗方式的推广。对于诸多患者,特别是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卒中救治体系相对薄弱的贫困和基层地区,患者就医时往往已经超出“治疗时间窗”,现有溶栓治疗已远远无法达到有效救治的目的。因此,亟待寻求高效、便于推广的is救治方法。
[0003]
目前的药物治疗脑卒中旨在阻断缺血导致的神经元坏死、延长耐受性缺血时间和治疗时间窗,增强神经元生存能力,逆转半暗带,减少梗死体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0004]
依达拉奉是由日本三菱东京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新型神经保护剂,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于2001年在日本上市,用于治疗脑梗塞引起的神经病变,鉴于依达拉奉的抗氧化作用,其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0005]
cn1849310a报道了一种噻唑类衍生物,能够作为大麻素受体调节剂,用于脑卒中、脑缺血、中风、颅脑损伤等脑部神经疾病。因此,本发明人通过分子拼合原理,将依达拉奉和噻唑类衍生物引入同一分子结构中,并通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试验,筛选出一个具有潜在治疗脑卒中活性的化合物。
[0006]
综上所述,虽然各种化学药和天然药物处于不同研究阶段,但目前上市的治疗脑卒中药物中尚未有将依达拉奉和噻唑片段拼接的药物。因此,开发和研究具有治疗脑卒中活性的新化合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8]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具有如下结构:
[0009][0010]
优选地,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选自:盐酸盐、氢溴酸盐、磷酸盐、硫酸盐、乙酸盐、草酸盐、酒石酸盐等等;
[0011]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式i化合物的方法,其合成路线如下:
[0012][0013]
化合物2与化合物3在缩合试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式i化合物。
[0014]
具体反应步骤如下:将化合物2、7-氮杂-1-羟基苯并三唑(hoat)、7-氮杂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烷基)鏻六氟磷酸盐(pyaop)、二异丙基乙胺 (dipea)以及二氯甲烷加入到反应瓶中,搅拌15-30min,加入化合物3的二氯甲烷溶液,室温下搅拌反应10-15h,经后处理得到目标产物i。
[0015]
优选地,化合物2与化合物3的投料摩尔比为1-2:1,优选为1.5:1。
[0016]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
[0017]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式i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包含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1)本发明提供了一类新的具有含硫杂环的治疗脑卒中化合物,拓宽了现有脑卒中治疗化合物的范围,可作为先导化合物继续优化;
[0020]
(2)本发明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活性,能够用于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以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理解。本发明化合物可以用合成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许多方法来制备。式i化合物可以使用下面列出的反应和技术连同合成有机化学领域已知的方法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其变体来制备。优选的方法包
括但不限于下面描述的那些方法。反应在适用于所用试剂和材料且适用于要实现的转化的溶剂中进行。此外,在下面描述的合成方法中,应理解所有建议的反应条件(包括溶剂、反应气氛、反应温度、实验持续时间和后处理程序的选择)都选择为该反应的标准条件,这应该被有机合成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确认。并非所有落入给定类别的化合物可以与某些所述方法中需要的某些反应条件相容。对与反应条件相容的取代基的这些限制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使用替代方法。
[0022]
实施例1:化合物i的合成
[0023]
将化合物2(283mg,1.5mmol)、hoat(273mg,2mmol)、pyaop(1044mg, 2mmol)、dipea(347μl,2mmol)以及10ml二氯甲烷加入到100ml三颈烧瓶中,搅拌15min,加入化合物3(219mg,1mmol)的二氯甲烷(15ml)溶液,加毕,室温下搅拌反应12h,tlc检测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淡黄色固体状的目标产物i,收率63%,hplc纯度98.9%。分子式:c
21
h
18
n4o2s;esi-ms:391.59[m+h]
+
[0024]1h nmr(400mhz,cdcl3)δ1.98(s,3h),2.19(s,3h),2.36(s,2h),7.37 (d,1h),7.54(d,2h),7.66(m,2h),7.83(m,4h),9.08(s,1h)。
[0025]
实施例2:式i所示化合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0026]
小鼠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药理实验是验证药物具有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是常用的动物实验。用栓线法制备icr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详见《西药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的药学药理学毒理学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1993:73;《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30、1113),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用该模型鼠试验。
[0027]
1、动物
[0028]
icr小鼠,雄性,体重20~22g。每组20只,共分3组,化合物i组:1mg/kg;假手术组:给予与药物实验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假手术;模型组:给予与药物实验组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手术。
[0029]
2、实验方法
[0030]
将小鼠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颈正中切口,分离、结扎右侧颈总动脉近心端、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分离右侧颈内动脉,沿颈内动脉向下分离翼颚动脉,根部结扎该分枝。在颈内动脉近端备线、远端放置动脉夹,颈总动脉分叉处切口,插入尼龙线,栓线进入颈内动脉,入颅至大脑前动脉,阻断大脑中动脉所有血流来源。撤掉动脉夹,扎紧备线,外留1cm长线头,缝合皮肤。缺血1 小时后静脉注射给药。继续缺血1小时后再灌注。再灌注8小时再次注射给药。假手术组除不插线外,其余步骤同上。
[0031]
观察再灌注24小时后存活鼠以下指标:
[0032]
(1)对脑梗塞体积的影响:每组取10只小鼠,处死取大脑,切下厚约2mm冠状脑片,立刻置于2%ttc溶液中,37℃孵育30分钟。梗塞区呈现白色,非梗塞区呈现红色。数码相机拍摄记录,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测出各区面积,并计算梗塞区占整个脑组织的百分比(%)。
[0033]
(2)观察存活鼠24小时后行为变化,进行行为学评分:参考zea longa的5 分制评分标准:0分为正常,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为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 分为向外侧转圈;3分为向对侧倾倒;4分为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0034]
3、实验结果
[0035]
表1:实验各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梗塞面积
[0036][0037][0038]
注:与模型组相比,
#
p<0.01
[0039]
试验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小鼠脑组织无梗塞。模型组小鼠缺血侧脑组织有明显梗塞现象,脑梗塞/全脑(%)为50.6
±
3.6%。而化合物i在较低剂量时即可显著降低脑梗塞百分比,该结果证明上述试验化合物可以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脑梗塞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40]
表2:实验各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行为学评分
[0041]
分组剂量(mg/kg)行为学评分(分)假手术组-0模型组-3.8
±
0.4
#
化合物i组11.6
±
0.4
#
[0042]
注:与模型组相比,
#
p<0.05
[0043]
试验结果表明:假手术组小鼠未表现出任何异常症状。而模型组小鼠出现或向外侧转圈、或向对侧倾倒、或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的神经损伤症状。化合物i在较低剂量时即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行为评分,该结果证明上述试验化合物可以明显改善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症状。
[0044]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在此公开的实施方案可进行并不偏离本发明范畴和精神的改进和变化。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