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雾化器、雾化装置以及雾化装置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1-01-07 14:01:06|337|起点商标网
雾化器、雾化装置以及雾化装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支替代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雾化装置以及雾化装置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存在尼古丁、焦油等多种危害健康的物质,提升了包括癌症、中风、糖尿病、骨质疏松、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吸烟已经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可预防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了吸烟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吸烟者身边的人群吸入二手烟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小伤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用于代替传统烟草的雾化装置应运而生且使用越来越广泛,一部分雾化装置通过加热烟液产生烟雾供使用者吸食,相比于传统烟丝的直接燃烧,有效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吸烟者以及周围人群的伤害。

雾化器作为雾化装置的核心结构,通常包括储液腔、雾化芯、储液介质以及发热体等结构,储液腔中的雾化液通过雾化芯上的安装孔导入储液介质,发热体作为加热元件用于对储液介质中雾化液进行加热。当对发热体供电时,发热体升温加热储液介质中的雾化液,从而实现雾化液的雾化而产生烟雾。

然而,当雾化器的储液腔中的雾化液用完后,通常需要通过拧开吸嘴或储液腔的密封塞的方式打开储液腔以往储液腔中注入雾化液,完成注液后还需要重新安装好吸嘴或密封塞。采用上述注入雾化液,拧开吸嘴或密封塞的操作较为困难,注液过程中容易因气压问题导致漏液,因此为雾化装置的使用带来了不便。而且,吸嘴和密封塞容易被儿童拧开,从而导致儿童直接接触雾化液而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往雾化器中注入雾化液的操作较为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注入雾化液的雾化器、雾化装置以及雾化装置组件。

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

储液壳体,具有储液腔;

导液件,设于所述储液壳体并位于储液腔内,所述导液件与所述储液壳体共同形成用于连通外界环境与所述储液腔的进液通道;以及

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导液件外,所述密封件可在所述进液通道中的液体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可恢复的形变以打开或封闭所述进液通道。

上述雾化器,供液结构可插设于进液通道内以往储液腔中注入雾化液。注液时,密封件在雾化液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打开进液通道,雾化液从进液通道流入储液腔中。注液完成后,密封件受到的雾化液的压力作用消失,密封件恢复初始形状以封闭进液通道,因此储液腔中的雾化液无法通过进液通道逆向流出。由此可见,密封件可在雾化液的压力作用下自动打开或封闭进液通道,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者手动拧开吸嘴或密封塞的操作,显著提高了注液的便利程度且不容易造成漏液,同时操作者无法直接接触雾化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可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密封件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导液件之间具有间隙以打开所述进液通道;

当所述密封件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导液件相互贴合以封闭所述进液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的腔壁凸设有注液部,所述注液部贯穿开设有注液孔,所述导液件套设于所述注液部外;所述导液件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液孔,所述出液孔的一端与所述注液孔连通,所述出液孔的另一端沿相交于所述注液孔的注液方向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导液件的外表面;所述注液孔与所述出液孔共同形成所述进液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开设有四个出液孔,四个所述出液孔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注液孔连通,且相邻所述出液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呈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包括导液底壁、导液顶壁以及导液侧壁,所述导液底壁与所述导液顶壁沿所述注液孔的注液方向间隔且同轴设置,所述导液侧壁连接于所述导液底壁与所述导液侧壁之间并环绕所述导液底壁与所述导液侧壁的边缘;所述出液孔远离所述注液孔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液侧壁,所述密封件环绕于所述导液侧壁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呈圆台状,且所述导液件的外径沿所述注液孔的注液方向单调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液件的锥顶角等于或大于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壳体包括主壳体及底盖,所述主壳体一端开口,所述主壳体配接于所述主壳体的开口端以与所述主壳体共同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导液件设于所述底盖或所述主壳体远离所述底盖的一端。

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上述雾化器。

一种雾化装置组件,包括上述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组件还包括注液装置,所述注液装置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雾化装置的所述雾化器的所述进液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组件的雾化器与注液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与注液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与注液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的剖视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雾化器;120、储液壳体;121、主壳体;123、底盖;125、储液腔;127、注液部;1272、注液孔;140、导液件;141、安装孔;143、出液孔;160、密封件;200、注液装置;210、注液瓶;230、注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组件的雾化器100与注液装置200的连接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组件,包括雾化装置及注液装置200。其中,雾化装置包括供电装置(图未示)及配接于供电装置一端的雾化器100,供电装置与雾化器100电连接以为雾化器100供电,雾化器100用于储存雾化液并在供电装置的电驱动下加热雾化液,雾化液受热雾化形成烟雾供使用者吸食。注液装置200可拆卸地与雾化器连接,注液装置200内储存有雾化液以为雾化装置补充雾化液。可以理解,由于供电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属于本申请的主要发明点,故供电装置的具体构造不在此赘述。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注液装置200包括注液瓶210及注液管230,注液瓶210设有用于储存雾化液的注液腔,注液管230的一端连接于注液瓶210并与注液腔连通。如此,当需要对雾化器100注液时,使用者可将注液管230远离注液瓶210的一端插设于雾化器100,注液腔中的雾化液通过注液管230流入雾化器100内,从而完成雾化液的补充。可以理解,注液装置200的形状、构造以及尺寸大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

结合图2及图3所示,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0与注液装置200的爆炸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0与注液装置200的剖视图。雾化器100包括储液壳体120、导液件140以及密封件160,储液壳体120用于储存雾化液,导液件140与密封件160均安装于储液壳体120内。注液装置200可通过导液件140与密封件160往储液腔125中注入雾化液,注液完成后,导液件140与密封件160可自动封闭储液腔125以避免储液腔125中的雾化液外漏。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壳体120是由塑胶材料形成的塑胶件,储液壳体120包括主壳体121及可拆卸地配接于主壳体121的底盖123。其中,主壳体121呈一端开口的壳状结构,主壳体121的横截面大致呈椭圆形。底盖123的横截面呈与主壳体121相匹配的椭圆形,包括底盖底壁及底盖侧壁,底盖侧壁自底盖底壁边缘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且沿周向环绕底盖底壁的边缘。如此,底盖123插设于主壳体121的开口端,底盖123与主壳体121共同形成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125。可以理解,储液壳体120的形状及形成材料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壳体120可为圆柱体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结合图4及图5所示,图4示出了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0的剖视爆炸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底盖底壁朝向储液腔125的内壁凸设有圆柱状的注液部127,注液部127沿底盖底壁的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注液孔1272,注液孔1272的两端可分别连通外界环境与储液腔125,注液孔1272的内径与注液装置200的注液管230的外径相匹配。如此,注液装置200的注液管230可伸入注液孔1272以通过注液孔1272向储液腔125内注入雾化液。

导液件140与密封件160均设于储液腔125内,导液件140与储液壳体120共同形成用于连通外界环境与储液腔125的进液通道,密封件160套设于导液件140外,密封件160可在进液通道中的雾化液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可恢复的形变以打开或封闭进液通道。

如此,供液结构的注液管230可插设于进液通道内以往储液腔125中注入雾化液。注液时,密封件160在进液通道内的雾化液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打开进液通道,雾化液从进液通道流入储液腔125中。注液完成后,密封件160受到的雾化液的压力作用消失,密封件160恢复初始形状以封闭进液通道,因此储液腔125中的雾化液无法通过进液通道逆向流出。由此可见,密封件160可在雾化液的压力作用下自动打开或封闭进液通道,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者手动拧开吸嘴或密封塞的操作,显著提高了注液的便利程度且不容易造成漏液,同时操作者无法直接接触雾化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座是由金属材料形成的五金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导液件140大致呈圆台状结构,导液件140的外径沿注液孔1272的注液方向单调增大。具体地,导液件140包括导液底壁、导液顶壁以及导液侧壁,导液底壁与导液顶壁间隔且同轴设置,且导液底壁与导液顶壁均呈圆形且导液底壁的直径小于导液顶壁的直径,导液侧壁连接于导液底壁与导液侧壁之间并沿周向环绕导液底壁与导液侧壁的边缘。

进一步地,导液件140开设有一个安装孔141及至少一个出液孔143。具体地,安装孔141的一端连通的导液底壁的外表面,安装孔141的另一端沿导液件140的中心轴线延伸方向(即注液孔1272的注液方向)向导液顶壁方向延伸,且安装孔141的内径及深度与储液壳体120的注液部127的外径及高度匹配。出液孔143的一端连通安装孔141远离导液底壁的一端,出液孔143的另一端沿相交于注液孔1272的注液方向的方向延伸至导液侧壁的外表面。如此,导液件140可通过安装孔141套设于注液部127外,导液底壁抵持于底盖底壁,注液孔1272与出液孔143相互连通以共同形成进液通道。

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液件140开设有四个出液孔143,四个出液孔143的一端分别与注液孔1272连通,四个出液孔143的中心轴线分别沿导液件140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四个出液孔143的中心轴线相交于导液件140的中心轴线上的一点,相邻出液孔143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呈90°。如此,多个出液孔143呈放射状间隔设置,多个出液孔143可同时流出雾化液,从而有效提高了注液速度。而且,当部分出液孔143堵塞时,其余出液孔143依然可以正常出液。可以理解,出液孔143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数量。

密封件160呈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密封件160的形状与导液件140的导液侧壁的形状相匹配,密封件160的内径沿注液孔1272的注液方向单调增大,从而可套设于导液件140的导液侧壁外。而且,密封件160由可产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因此可在外力作用下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密封件160由硅胶材料形成,在可弹性形变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与安全性。可以理解,密封件160的材料不限,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为橡胶等其它材料。

如此,当出液通道中充满雾化液后,雾化液可对密封件160施加作用力使密封件160发生弹性形变而切换至扩张状态时,因此密封件160与导液件140的导液侧壁分离,密封件160与导液件140之间具有间隙以打开进液通道,进液通道中的雾化液流入储液腔125。当出液通道中不存在雾化液时,密封件160受到的使其向外扩张的作用力消失,密封件160切换至收缩状态,密封件160与导液件140的导液侧壁相互贴合以封闭出液通道。

由于导液件140与密封件160均呈圆台状,因此可保证在注液过程中,密封件160可在雾化液施加的压力作用下扩张以打开进液通道。而当注液完成后,密封件160可迅速恢复为收缩状态,而且在储液腔125内的雾化液施加的压力作用下,密封件160更加紧密地贴合导液件140的导液侧壁而更加紧密的封闭进液通道,从而具有更好的密封性。

优选地,导液件140的锥顶角α等于或大于60°,密封件160的锥顶角也等于或大于60°。可以理解,导液件140与密封件160的形状以及锥顶角α的角度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它不同形状。

结合图6所示,图6示出了另一实施例的雾化器100的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壳体121远离底盖123的一端的内壁凸起形成注液部127,导液件140套设于注液部127外并与注液部127共同形成连通外界环境与储液腔125的进液通道。也就是说,进液通道可根据需要形成于储液壳体120的顶部或底部,从而满足不同需要。可以理解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进液通道也可形成于储液壳体120除了顶部与底部之外的其它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雾化器100的注液过程如下:

首先,使用者持握注液装置200,将注液装置200的注液管230对准并插设于雾化器100的注液孔1272中。

然后,注液装置200中的雾化液流入进液通道并对位于进液通道出口处的密封件160施加压力,密封件160在雾化液的压力作用下向外扩张,因此雾化液从密封件160与导液件140之间的间隙中流入储液腔125,实现雾化液的注入。

当注液完成后,使用者将注液管230抽出注液孔1272,密封件160随即恢复初始装置而与导液件140的导液侧壁贴合。而且,由于储液腔125中的雾化液可对密封件160施加压力使密封件160紧密贴合于导液侧壁,因此进液通道的出口被密封件160紧紧封闭,储液腔125中的雾化液不会通过进液通道倒流外漏。

上述雾化器100、雾化装置以及雾化装置组件,使用者将注液装置200插接于雾化器100中即可方便地通过自动打开的进液通道往储液腔125中注入雾化液,而无需采用拧开吸嘴或储液腔的密封塞的方式打开储液腔1250,具有较高的使用便利性。而且,在注液完成后,进液通道可自动关闭以防止雾化液从储液腔125中漏出,同时防止儿童直接接触雾化液,提高了雾化装置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雾化吸入雾化器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