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类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薯类食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薯类去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食品加工厂在进行以薯类为原料的食品生产时,薯类作物前期的去皮操作是一项用工量较大的操作步骤,采用人工去皮其去皮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去皮效率较低,相应提高了产品的制作成本。
市场上现有的去皮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固定在机架1上的顶端带有放料口的去皮槽2,位于去皮槽内的去皮机构4,去皮机构4包括若干水平设置且相对平行的搓皮辊41以及驱动搓皮辊41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42。相邻的搓皮辊41之间转动方向相反,相邻的搓皮辊41之间留有供薯类作物皮碎屑落下的间隙。当将薯类作物倒入到去皮槽中,并使薯类作物置于搓皮辊41上,启动搓皮辊41使其转动,通过相邻的搓皮辊41之间的相互转动从而将薯类作物的外皮搓掉。搓掉的薯类作物外皮通过相邻的搓皮辊41之间的缝隙处掉落至去皮槽的底端。在去皮槽2的底端设置有排泥管3,通过排泥管3从而将位于底端的薯类作物皮碎屑排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搓掉的薯类作物的皮为细小的碎屑,很容易堆积粘附在去皮槽的内侧表面,不易从排料管中排出,特别是去皮槽中位于去皮机构下方的部位,由于去皮机构的遮挡很难去进行清理,当碎皮长时间堆积在去皮槽内部的时候,碎皮容易腐坏并滋生细菌,从而对于食品的安全卫生有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薯类去皮装置,其具有便于对去皮槽的内部位于去皮机构的下方的部位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碎屑堆积在去皮槽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薯类去皮装置,包括机架、去皮槽、位于去皮槽底端的排泥管以及位于去皮槽内部的去皮机构,所述去皮槽包括顶端和底端均带有开口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底端通过镜像相对设置的封板封闭,所述封板呈倾斜设置,所述封板的顶端与槽体相铰接,所述封板的底端为封板的自由端,相对设置的封板的自由端之间密封对接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相连,所述封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向槽体内部方向伸出的翻边,相对的封板左右两侧的翻板之间一一相对并密封对接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去皮槽底端进行清理的时候,首先松开连接两个封板自由端的连接件,然后转动封板,使封板向上翻转,从而将封板的内侧表面露出,这样清理人员即可对封板的内侧表面进行擦洗,从而能够将位于去皮槽底端的碎皮清理掉,保证去皮槽的卫生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槽体的内部位于去皮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内孔逐渐减小的锥形导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锥形导流管,从而在向去皮槽内加水的时候,水沿着锥形导流管流向去皮槽底端的中间位置,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水流至封板与槽体的铰接部位,从而不易在封板与槽体的铰接部位处出现漏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去皮槽的上方设置有向去皮槽的内部喷淋水的加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薯类作物去皮的时候,通过加水组件能够直接向去皮槽的内部加水,从而能够代替人向内倒水,节省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加水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通过支架架设在去皮槽的上方,所述喷水管与去皮槽之间留有供物料投入的空间,所述喷水管朝向去皮槽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喷水孔,所述喷水管的开口端设置有用于将喷水管与水源相连通的送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送水管与水源相接通后,水源通过送水管进入到喷水管中,并从喷水管中喷水,喷出的水喷淋在薯类作物上,从而能够均匀的对薯类作物进行喷淋,将附着在薯类作物上的碎屑冲洗掉。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水管和喷水管之间设置有控制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下一批的薯类作物进行去皮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阀门暂时停止供水,然后将薯类作物倒入到去皮槽中,在通过控制阀门继续供水,从而不需要工作人员跑去断开送水管与水源。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水管弯曲呈蛇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尽可能的铺满去皮槽的槽口,从而使喷水管所喷出的水能够全面的对正在去皮的薯类作物进行喷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槽体的外侧侧壁与封板之间设置有当封板向上翻起时将封板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封板进行固定,从而便于清理人员对封板进行擦洗,在擦洗的时候不需要在去扶着封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一端与槽体外侧表面相固定的链条,所述链条的自由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封板的自由端处设置有钩环,所述封板向上翻起时,所述挂钩能够将所述钩环钩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挂钩将钩环勾住,从而能够快速的将封板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泥管自轴线一切为二,包括左半部管体和右半部管体,所述左半部管体和右半部管体分别与两个封板的自由端固定相连,当两个封板的自由端相对接时,所述左半部管体和右半部管体相对拼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排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排泥管所在的位置位于去皮槽的最低位置处,从而使薯类作物去掉的碎皮能够自排泥管中排出,减少去皮槽内部碎皮的存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需要对去皮槽底端进行清理的时候,首先松开连接两个封板自由端的连接件,然后转动封板,使封板向上翻转,从而将封板的内侧表面露出,这样清理人员即可对封板的内侧表面进行擦洗,从而能够将位于去皮槽底端的碎皮清理掉,保证去皮槽的卫生情况;
2.在对薯类作物去皮的时候,通过加水组件能够直接向去皮槽的内部加水,从而能够代替人向内倒水,节省工作人员的劳动量;
3.通过固定组件将封板进行固定,从而便于清理人员对封板进行擦洗,在擦洗的时候不需要在去扶着封板。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去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薯类去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封板向上翻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相对的封板的爆炸图;
图5是封板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槽体中位于去皮机构下方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加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去皮槽;21、槽体;211、左侧壁;212、右侧壁;213、前端壁;2131、第一折边;214、后端壁;2141、第二折边;215、封板;2151、翻边;2152、凸缘;2153、半圆缺口;2154、钩环;216、密封条;217、导流板;3、排泥管;31、左半部管体;32、右半部管体;4、去皮机构;41、搓皮辊;42、驱动机构;5、加水组件;51、喷水管;511、喷水孔;52、送水管;53、支架;54、控制阀门;6、链条;61、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薯类去皮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固定在机架1顶端的去皮槽2。位于去皮槽2的底端设置有与去皮槽2的内部相连通的排泥管3。位于去皮槽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薯类作物进行去皮的去皮机构4。位于去皮槽2的正上方设置有向去皮槽2的内部喷淋水的加水组件5,加水组件5与去皮槽2的顶端开口之间留有供薯类作物放入到去皮槽内部的空间。
在对薯类作物进行去皮的时候,将薯类作物倒入到去皮槽2的内部,位于去皮槽2内部的去皮机构4对倒入的薯类作物进行去皮,去掉的皮则落入到去皮槽2的底端,最后通过排泥管3排出去皮槽2。
参照图2、图3,去皮槽2包括呈矩形的顶端和底端全部带有开口的槽体21,槽体21的长度方向横向设置。位于槽体2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为槽体21的左侧壁211和右侧壁212,剩余的两个侧壁则为槽体21的前端壁213和后端壁214。左侧壁211和右侧壁212的底端分别自前端壁213和后端壁214的底端伸出,从而在前端壁213和后端壁214的底端形成豁口。去皮机构4位于前端壁213和后端壁214之间。
位于前端壁213和后端壁214的底端分别铰接有封板215,封板215远离前端壁213或者后端壁214的一端为封板215的自由端。位于前端壁213底端的封板215的自由端与位于后端壁214底端的封板215的自由端密封对接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排泥管3位于两个封板215的自由端的对接封处。
参照图3、图4,封板215倾斜设置并采用弧形板。位于封板215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槽体21的内部方向翻折的翻边2151,翻边2151与封板215一体成型。位于封板215左端处的翻边2151位于左侧壁211的内侧并与左侧壁211相平行,位于封板215右端处的翻边2151位于右侧壁212的内侧并与右侧壁212相平行。位于两个封板215上的翻边2151之间一一密封对接。
位于封板215的自由端以及翻边2151的边缘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凸缘2152,凸缘2152与封板215一体成型。当两个封板215的自由端相对接时,两个封板215自由端处的凸缘2152相贴合。两个封板215上的凸缘2152之间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一起。位于两个封板215的凸缘2152之间设置有密封条216,密封条216夹持在两个封板215的凸缘2152之间。两个封板215的自由端密封对接后,从而形成槽体21的槽底。
参照图6,位于前端壁213和后端壁214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向槽体21内部方向翻折的第一折边2131和第二折边2141,第一折边2131与前端壁213之间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第二折边2141与后端壁214之间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通过第一折边2131和第二折边2141,从而防止沿着前端壁213和后端壁214流下的水从封板215与前端壁213或后端壁214的铰接处流出。
位于左侧壁211和右侧壁212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流板217,导流板217位于高处的一端分别与左侧壁211或右侧壁212固定相连。结合图4,导流板217位于低处的一端向下的投影位于两个封板215所围成的区域内部。沿着左侧壁211和右侧壁212所流下的水则通过导流板217流入到两个封板215所围的空间中,最后通过排泥管3排出。
第一折边2131、第二折边2141以及位于左侧壁211和右侧壁212上的导流板217均位于去皮机构4的下方且依次首尾对接,从而在槽体21的内部形成一个内孔逐渐减小的锥形导流管。
参照图4,排泥管3沿着自身轴线一切为二,包括左半部管体31和右半部管体32,左半部管体31和右半部管体32分别与两个封板215的自由端固定在一起。位于两个封板215的自由端处分别开设有与左半部管体31和右半部管体32的形状相匹配的半圆缺口2153,左半部管体31和右半部管体32分别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两个封板215的半圆缺口2153中。当两个封板215的自由端对接后,左半部管体31和右半部管体32相对设置并拼接出完整的排泥管3。
参照图3,位于前端壁213以及后端壁214的外侧表面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链条6,链条6一端与前端壁213或者后端壁214固定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位于链条6的自由端固定有挂钩61。结合图5,位于封板215的自由端的外侧表面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钩环2154,其中挂钩61能够将钩环2154钩住。
当将封板215向上翻起时,将链条6上的挂钩61钩住位于封板215外侧表面的钩环2154,此时封板215的内侧表面朝外,从而便于清理人员对封板215的内侧表面进行擦洗。
参照图3、图7,加水组件5包括通过两个支架53固定在去皮槽2正上方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喷水管51以及与喷水管51的开口端对接的送水管52。支架53分别与喷水管51以及去皮槽2的槽体21的顶端焊接固定相连。喷水管51水平设置且呈蛇形铺满槽体21的顶端开口。在喷水管51朝向去皮槽2的一侧沿着喷水管51的管身开设有若干喷水孔511。在喷水管51与送水管52的连接处固定有用于控制喷水管51出水的控制阀门54,控制阀门54分别与喷水管51和送水管52之间法兰相连。
在薯类作物投入到去皮槽2中,将送水管52与水源相对接,并打开控制阀门54,水通过送水管52送入到喷水管51的内部,流入到喷水管51内部的水则通过喷水孔511喷出,从而对去皮槽2内去皮的薯类进行喷水,从而将去掉的皮从薯类作物上冲洗下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