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炒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炒青是一个术语,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
炒茶机中设置一个翻转装置,用于对茶叶进行翻炒和揉捻,但是现有的翻转装置上通常是设置一个翻炒的铲和揉捻的弧形板,板的表面光滑,与茶叶的摩擦力较小,不容易将茶叶中的水分揉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包括炒茶机,所述炒茶机包括炒茶箱、电控箱、茶叶箱和翻转机构,所述炒茶箱的顶部开放,所述茶叶箱固定于所述炒茶箱的顶部,所述电控箱位于所述炒茶箱的旁侧,且与所述炒茶箱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机构转动安装在所述炒茶箱的内部,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至所述电控箱内,与所述电控箱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炒茶铲,所述第二支架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揉捻压板,所述揉捻压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揉捻板,所述揉捻板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揉捻板靠近所述揉捻压板一侧均固设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贯穿所述揉捻压板,且与所述揉捻压板滑动连接,所述揉捻板与所述揉捻压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动轴的外部,所述揉捻板包括承载板和摩擦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活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摩擦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外侧壁,所述摩擦板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揉捻条。
优选的,所述摩擦板为硅胶材料,所述揉捻条凸出于所述摩擦板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揉捻条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揉捻压板的运动方向倾斜15~45度角,所述揉捻条的截面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摩擦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缺口,另一侧设有与所述限位缺口对应的限位凸起,相邻两个所述摩擦板通过所述限位缺口和限位凸起相互滑动。
优选的,所述揉捻压板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活动轴伸入至所述空腔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活动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的中线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炒茶箱的侧面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与所述炒茶箱铰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摩擦板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揉捻条,摩擦板之间相互滑动,且每个摩擦板的内侧均采用粘接方式固定连接承载板,承载板内侧的活动轴滑动安装在揉捻板外部,当揉捻板在炒茶箱内活动时,摩擦板会与茶叶接触,令摩擦板上的揉捻条与茶叶摩擦,对茶叶进行揉捻,相对于现有的光滑的板面,能够模仿人的手指,具有更好的揉捻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炒茶箱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摩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炒茶机;1、炒茶箱;11、箱盖;2、电控箱;3、茶叶箱;4、翻转机构;41、转轴;42、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5、炒茶铲;6、揉捻压板;601、空腔;61、揉捻板;611、承载板;612、摩擦板;6121、揉捻条;6122、限位缺口;6123、限位凸起;62、弹簧;63、活动轴;631、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炒茶机的翻转装置,包括炒茶机100,炒茶机100包括炒茶箱1、电控箱2、茶叶箱3和翻转机构4,炒茶箱1的顶部开放,茶叶箱3固定于炒茶箱1的顶部,电控箱2位于炒茶箱1的旁侧,且与炒茶箱1固定连接,翻转机构4转动安装在炒茶箱1的内部,在使用时,将待炒制的新鲜茶叶放在茶叶箱3内,然后取适量的茶叶放在炒茶箱1内,操作电控箱2上的按钮(电控箱2内的电控设备与驱动机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带动炒茶箱1内的翻转机构4旋转,来炒制茶叶。
请参阅图2,翻转机构4包括转轴41、第一支架42和第二支架43,转轴41的一端伸入至电控箱2内,与电控箱2传动连接,第一支架42的一端固定于转轴41的外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炒茶铲5,第二支架43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转轴41的外侧壁,第二支架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揉捻压板6,转轴41的一端伸入至电控箱2内,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通过电机驱动带动转轴41转动,转轴41在转动时,带动连接在第一支架42上的炒茶铲5运动,使炒茶铲5在炒茶箱1内做圆周运动,周期性的炒制茶叶,同时,连接在第二支架43上的揉捻压板6也在炒茶箱1内做圆周运动,跟随在炒茶铲5的后侧,在炒制之后,对茶叶进行揉捻工序。
请参阅图2~图4,揉捻压板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揉捻板61,揉捻板61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揉捻板61靠近揉捻压板6一侧均固设有活动轴63,活动轴63贯穿揉捻压板6,且与揉捻压板6滑动连接,揉捻板61与揉捻压板6之间设有弹簧62,弹簧62套设在活动轴63的外部,揉捻板61包括承载板611和摩擦板612,承载板611与活动轴63固定连接,摩擦板612固定安装在承载板611的外侧壁,摩擦板612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揉捻条6121,摩擦板612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摩擦板612(或承载板611)之间相互滑动,且每个摩擦板612的内侧均采用粘接方式固定连接承载板611(为不锈钢材质),承载板611内侧的活动轴63滑动安装在揉捻压板6外部,当揉捻压板6在炒茶箱1内活动时,摩擦板612会与茶叶接触,令摩擦板612上的揉捻条6121与茶叶摩擦,对茶叶进行揉捻,相对于现有的光滑的板面,能够模仿人的手指,具有更好的揉捻效果。
具体的,摩擦板612为硅胶材料,揉捻条6121凸出于摩擦板612的外表面,硅胶材料的摩擦板612安全无毒,且硬度柔软,不会对茶叶造成损害。
具体的,揉捻条6121的倾斜方向与揉捻压板6的运动方向倾斜15~45度角,揉捻条6121的截面为半圆形,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充分与茶叶接触,对茶叶进行揉捻。
请参阅图4,摩擦板61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缺口6122,另一侧设有与限位缺口6122对应的限位凸起6123,相邻两个摩擦板612通过限位缺口6122和限位凸起6123相互滑动,可以使相邻两个摩擦板612只能在半径方向活动,不会错位。
请参阅图3,揉捻压板6的内部具有空腔601,活动轴63伸入至空腔601的一端设有限位板631,限位板631与活动轴63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板631,可以对揉捻板61的位置进行限定,以防止揉捻板61在弹簧62弹力的作用下,向外凸出。
请参阅图3,第一支架42与两个第二支架43的中线垂直分布,可以使炒茶铲5与揉捻压板6间隔一定的距离,在炒制过后,对茶叶进行揉捻操作。
具体的,炒茶箱1的侧面设有箱盖11,箱盖11与炒茶箱1铰接固定,通过设置铰接可开合的箱盖11,当炒制完成后,可以打开箱盖11,将炒制好的茶叶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将待炒制的新鲜茶叶放在茶叶箱3内,然后取适量的茶叶放在炒茶箱1内,操作电控箱2上的按钮,带动炒茶箱1内的翻转机构4旋转,来炒制茶叶,通过电机驱动带动转轴41转动,转轴41在转动时,带动连接在第一支架42上的炒茶铲5运动,使炒茶铲5在炒茶箱1内做圆周运动,周期性的炒制茶叶,同时,连接在第二支架43上的揉捻压板6也在炒茶箱1内做圆周运动,跟随在炒茶铲5的后侧,在炒制之后,对茶叶进行揉捻工序,当揉捻压板6在炒茶箱1内活动时,摩擦板612会与茶叶接触,令摩擦板612上的揉捻条6121与茶叶摩擦,对茶叶进行揉捻,相对于现有的光滑的板面,能够模仿人的手指,具有更好的揉捻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