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浇铸液取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30 17:01:48|225|起点商标网
浇铸液取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浇铸液取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成型中,将熔融的浇铸液(如铝合金液、锌合金液)从保温炉中取出并注入到浇铸模具中进行铸造成型,因熔融的浇铸液温度可高达上千摄氏度,传统的人工取用浇铸液进行浇铸的方式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浇铸效率都有极大地改善空间。

现有技术中常用自动取用浇铸液设备,如给汤机来代替人工进行浇铸,给汤机包括机架、臂杆驱动机构、汤勺驱动机构和浇铸液取用装置,浇铸液取用装置包括五连杆机构和汤勺机构,臂杆驱动机构为五连杆机构提供动力,汤勺驱动机构为汤勺机构提供动力,汤勺机构包括转轴和汤勺,转轴转动连接在五连杆机构的取汤臂上,五连杆机构在臂杆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带动汤勺从保温炉移动至浇铸模具旁,而汤勺机构在汤勺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使得汤勺实现舀汤和倒汤动作,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舀汤:给汤机启动后,五连杆机构带动汤勺进入到保温炉内,汤勺驱动机构使得汤勺的取汤口向下旋转到达便于取汤的角度,接着五连杆机构带动汤勺浸入到保温炉的浇铸液内,浇铸液经过取汤口进入到汤勺内,再接着五连杆机构带动汤勺向上移出到保温炉上方。

第二,移汤:汤勺驱动机构使得汤勺沿着取汤口向上的方向旋转,并使得汤勺的取汤口和出汤口保持水平后停止汤勺驱动机构;接着五连杆机构带动汤勺移动至浇铸模具旁边。

第三,倒汤:汤勺驱动机构再次启动,使得汤勺的出汤口向下旋转,汤勺内的熔融浇铸液从出汤口倒入到浇铸模具内,完成倒汤过程。

现有技术虽然使用给汤机代替人工解决了安全性的问题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汤勺在整个使用过程中,外界的杂物容易直接落入到汤勺内,使得汤勺内的浇铸液含有杂质,进而影响铸造产品的质量。

第二,保温炉内温度达上千摄氏度,在舀汤的过程中,五连杆机构的连杆部分结构处于保温炉的正上方,浇铸液产生的热气直接向上冲击五连杆机构,使得五连杆机构容易因高温而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浇铸液取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浇铸液取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外界杂质容易落入汤勺中进而影响铸造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浇铸液取用装置,包括取汤机构和汤勺机构,取汤机构包括取汤臂,汤勺机构包括上方开口的汤勺,汤勺连接在取汤臂上,汤勺上转动连接有上盖,上盖能够将汤勺的上方开口遮挡,取汤臂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上盖远离转动中心的一端能够搭在支撑杆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时,当汤勺舀汤完成后,汤勺的上方开口被上盖遮挡,也即汤勺内的浇铸液被上盖遮挡,在浇铸液取用装置对浇铸液进行移汤的过程中,外界的杂物不会直接落入到汤勺内,进而避免了汤勺内的浇铸液在移汤过程中参入杂质的可能,相比于现有技术,有利于铸造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铸造成型过程中,若浇铸液氧化,相当于浇铸液中含有杂质,而杂质的存在会导致浇铸液的流动性下降,促进疏松成型,降低合金铸造性能;而在本方案中,上盖的存在使得汤勺内的浇铸液位于一个相对围合的空间内,使得汤勺内浇铸液表面的高温与外界空气的低温接触的概率减小,浇铸液在移汤和倒汤的过程中保温效果更好,降低了浇铸液与新鲜空气接触而产生氧化层的概率,浇铸液氧化层相对较少,也有利于铸造产品质量的提高。

除此之外,本方案中汤勺的上盖是转动连接在汤勺上的,在汤勺倾斜进行舀汤时,上盖因被支撑杆所支撑而不能随着汤勺一起向下伸入到保温炉内的浇铸液内,保证了汤勺舀汤过程中浇铸液能够快速进入到汤勺内,而浇铸液却不会粘附在上盖上。

进一步,所述汤勺机构包括带动汤勺转动的转轴,转轴转动连接在取汤臂上,转轴位于汤勺底部,转轴与汤勺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转轴既能带动汤勺转动实现舀汤动作,又能在移汤过程中便于对带有浇铸液的汤勺的支撑。

进一步,所述汤勺的出汤口底部设有配重块,出汤口和取汤口位于转轴的两侧

有益效果:因汤勺舀汤后重量增加,配重块的存在能够平衡汤勺舀汤后的重量,使得转轴两侧受力相对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配重块上设有与转轴外表面相贴的弧面。

有益效果:配重块与转轴弧面相贴,且配重块与汤勺固定连接,则在汤勺在伸入到保温炉内舀取浇铸液时,配置块相当于汤勺钩在转轴上的结构,进而使得转轴对汤勺的支撑更好。

进一步,所述取汤机构还包括传动连杆,传动连杆与取汤臂转动连接,传动连杆与取汤臂构成五连杆传动机构,取汤臂上有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位于传动连杆下方。

有益效果:保温炉内热量向上冲击取汤机构时,首先冲击到保护罩上,使得取汤机构的传动连杆受到的冲击力更小。

进一步,所述保护罩分为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固定连接在取汤臂上,活动部转动连接在固定部上,活动部与传动连杆通过锁链连接。

有益效果:因取汤机构在带动汤勺移动的过程中,传动连杆与取汤臂之间的夹角会不断变化,如若保护罩只做成固定部,保护罩要么只能对传动连杆靠近取汤臂的局部形成保护,要么就会影响取汤机构的运动;而本方案中活动部的存在使得保护罩对传动连杆的保护可以做的更长,达到既能形成对传动连杆的保护,又能不影响取汤机构运动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传动连杆上固定连接有配重盘。

有益效果:在汤勺取汤时,取汤机构的取汤臂向保温炉内伸出,取汤机构在取汤臂一侧受力将骤然增加,此时传动连杆远离取汤臂的一端固定连接的配重盘能够有效平衡取汤机构的受力,使得取汤机构的传动过程更加平稳。

进一步,所述汤勺采用陶瓷材料。

有益效果:陶瓷材质相比于铸钢材质,在勺取浇铸液时,汤勺外壁粘附的浇铸液更少,且陶瓷的传热效率更低,有利于降低汤勺内浇铸液与外界的热传递,对浇铸液的保温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取汤臂上有可拆卸连接有探测保温炉内浇铸液液面位置的探针;便于通过探针监测保温炉内浇铸液的液位深度。

进一步,所述汤勺的取汤口下方设有锥尖。

有益效果:在保温炉内,因保温炉顶部的浇铸液与外界空气接触较多,且每次汤勺取用浇铸液时,保温炉内上部的浇铸液会被摇动,增加了浇铸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保温炉内的浇铸液表层会有一层氧化层,氧化层在浇铸液表面形成膜状氧化膜;本方案中,锥尖先于取汤口将氧化膜刺破,再使得汤勺向下移动挤开刺破的氧化膜,使得取汤口取到的浇铸液为氧化膜下方的浇铸液,降低了汤勺取到氧化膜的概率,相对有利于提高铸造产品成型后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安装在给汤机上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汤勺舀汤完成时取汤臂与汤勺的轴测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汤勺与转轴的连接关系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汤勺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传动连杆4、取汤臂5、转轴6、汤勺7、取汤口71、出汤口72、上盖8、凸缘81、支撑杆9、配重块10、保护罩11、固定部12、活动部13、配重盘14、探针15、压板16、锥尖17。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至图4所示:

浇铸液取用装置,安装在给汤机上,包括取汤机构和汤勺7机构,取汤机构采用五连杆机构,取汤机构中的五个连杆包括四个传动连杆4和一个取汤臂5(取汤机构的结构可采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3409229u的一种给汤机上的五连杆传动机构,该专利中连接汤勺7的连杆即为本实施例的取汤臂5,本实施例中取汤机构与给汤机的连接与cn203409229u中给汤机与五连杆传动机构的连接相同,且本实施例取汤机构的动力源与盖专利中五连杆传动机构的动力源相同,以使得本实施例的取汤机构的取汤臂5能够往返于保温炉和浇铸模具之间),汤勺7机构包括转轴6和汤勺7(汤勺7机构使得汤勺7实现舀汤和倒汤动作的动力源与传动组件可采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3409229u的一种给汤机上的带动汤勺7实现舀汤和倒汤动作的结构),转轴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取汤臂5上,转轴6位于汤勺7底部,转轴6与汤勺7通过连接有的压板16和螺栓固定连接,汤勺7采用陶瓷材料。

汤勺7上转动连接有上盖8,上盖8能够将汤勺7的上方开口遮挡,上盖8上一体成型有凸缘81,取汤臂5上螺钉连接有支撑杆9,凸缘81边缘与转轴6中心的距离大于汤勺7上任一位置与转轴6中心的距离,凸缘81能够搭在支撑杆9上,支撑杆9与取汤臂5之间的空间能够便于汤勺7绕转轴6自由转动。

汤勺7的出汤口72底部卡接有配重块10,配重块10采用铸铁材质,出汤口72和取汤口71位于转轴6的两侧,配重块10上一体成型有与转轴6外表面相贴的弧面。

取汤臂5上安装有保护罩11,保护罩11位于传动连杆4下方,保护罩11分为固定部12和活动部13,固定部12通过螺钉连接在取汤臂5上,活动部13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固定部12上,活动部13与最下方的传动连杆4通过锁链连接。

取汤机构最上方与取汤臂5连接的传动连杆4上固定连接有配重盘14,配重盘14与取汤臂5位于最上方的传动连杆4的两侧。

取汤臂5上通过安装有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探测保温炉内浇铸液液面位置的探针15。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采用本实施例时,在汤勺7进行舀汤时,汤勺7的取汤口71向下,而上盖8被支撑杆9所支撑而不会随着汤勺7的取汤口71一起向下移动,使得汤勺7在舀汤时,浇铸液从取汤口71上进入,因取汤口71与汤勺7上部的开口连通,浇铸液能快速进入到汤勺7内,而在舀汤完成后,汤勺7的取汤口71和出汤口72保持在图3所示状态时,上盖8将汤勺7的上方开口所遮挡,也即汤勺7内的浇铸液被遮挡,在对浇铸液进行移汤的过程中,外界的杂物不会直接落入到汤勺7内,进而避免了汤勺7内的浇铸液在移汤过程中参入杂质的可能。

而在本实施例中,上盖8的存在使得汤勺7内的浇铸液位于一个相对围合的空间内,使得汤勺7内浇铸液表面的高温与外界空气的低温接触的概率减小,浇铸液在移汤和倒汤的过程中保温效果更好,降低了浇铸液与新鲜空气接触而产生氧化层的概率,浇铸液氧化层相对较少,也有利于铸造产品质量的提高。

本实施中汤勺7的上盖8是转动连接在汤勺7上的,在汤勺7倾斜进行舀汤时,上盖8的转动端虽然也会跟随汤勺7一起向下移动一段,但是上盖8靠近凸缘81的一端依然会被支撑杆9所抵住,因而上盖8向上翘起而汤勺7的开口却是倾斜的,保证了汤勺7舀汤过程中浇铸液能够快速进入到汤勺7内,而浇铸液却不会粘附在上盖8上。

舀汤过程中,汤勺7倾斜向下,配重块10将相对图3的状态向上移动,配重块10与汤勺7卡接,相当于汤勺7上形成一个挂钩,通过相当于挂钩的配重块10使得汤勺7被转轴6支撑的更好。

保护罩11的存在能够降低舀汤过程中保温炉内向上的热气对传动连杆4的冲击;而配重盘14的存在能够平衡取汤机构的受力情况,有利于取汤机构的稳定运行。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基本如附图5所示,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进:汤勺7的取汤口71下方一体成型有锥尖17。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保温炉内,因保温炉顶部的浇铸液与外界空气接触较多,且每次汤勺7取用浇铸液时,保温炉内上部的浇铸液会被摇动,增加了浇铸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保温炉内的浇铸液表层会有一层氧化层,氧化层在浇铸液表面形成膜状氧化膜;本实施例中,锥尖17先于取汤口71将氧化膜刺破,再使得汤勺7向下移动挤开刺破的氧化膜,使得取汤口71取到的浇铸液为氧化膜下方的浇铸液,降低了汤勺7取到氧化膜的概率,相对有利于提高铸造产品成型后的质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转轴连杆机构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