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3D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30 16:01:27|252|起点商标网
一种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3D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弹性电子学的发展,柔弹性电子器件因其可变形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人机交互、可穿戴、可植入等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液态金属具有导电性与流动性,在柔弹性电子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目前,包含液态金属的弹性电子器件结构主要包含两种:

(1)器件的导体部分为液态金属,弹性材料包裹在液态金属外围,形成管状结构,液态金属位于管内部,弹性材料作为管壁;

(2)器件的导体部分由液态金属与弹性体组成,液态金属颗粒分散在弹性体中,外围设置绝缘保护层。

另外,为了与外界导电元件相连接,这两种结构的器件两端设置电极。

具有上述结构(1)与结构(2)的液态金属弹性器件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采用灌注的方法,将液态金属灌注到弹性管中,然后在弹性管两端分别制作电极,得到结构(1)的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

将液态金属与熔融的弹性体均匀混合后固化形成导电部分,在导电部分外围制备绝缘保护层,然后在两端分别制作电极,得到结构(2)的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

但是,这些方法步骤多,制备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通过设计3d打印装置,能够制得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简单易行,制备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3d打印装置,所述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位于弹性绝缘衬底上,其特征是:所述3d打印装置包括三维运动台、安装在三维运动台上的打印喷头、用于放置弹性衬底的支撑平台、用于盛放液态金属的第一容器、用于盛放流体状电极材料的第二容器、用于盛放流体状弹性体材料的第三容器以及控制器;

打印喷头包括内腔和外腔,并且内腔与外腔同轴,外腔设置在内腔外围;

第一容器可连通所述内腔,即,第一容器中的液态金属可流通至所述内腔;

第二容器可连通所述内腔,即,第二容器中的电极材料可流通至所述内腔;

第三容器可连通所述外腔,即,第三容器中的弹性体材料可流通至所述外腔;

控制器用于控制三维运动台在空间的移动,第一容器、第二容器与内腔的连通,以及第三容器与外腔的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拉伸、弯曲等形变,撤去外力后具有一定形变恢复能力的性能。

所述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不限,可以是导线、电极、电容、点阵、线圈、应变片等器件。

所述流体状是指物体处于可流动状态,包括液体、熔体、溶液、浊液等。

所述电极材料不限,包括块材、线材等。当电极材料为块材、线材时,第二容器优选设置加热保温装置,用于热熔电极材料至流体状,使其可流通至内腔。当电极材料为线材时,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容器可集成在内腔中,内腔设置加热保温装置,电极材料线材缠绕在卷轴上,卷轴连通所述内腔,即,卷轴上的电极材料线材可传输至所述内腔。此时,控制器控制卷轴与内腔连通与否。

当弹性体材料在常温下为固态、加热熔融时,第三容器优选设置加热保温装置,用于熔融弹性体材料为流体状,使其可流通至外腔,所述支撑平台优选设置冷却装置,使打印后的弹性体材料固化成型。

当弹性体材料在常温下为流动态、加热固化时,所述支撑平台优选设置加热装置,使打印后的弹性体材料固化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容器包括多个,分别称为第三容器a、第三容器b、第三容器c……,用于盛放不同硬度的弹性体材料,每个容器均可连通所述外腔。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液态金属、电极材料流通至内腔中的速率,和/或弹性体材料流通至外腔中的速率。

所述弹性衬底是指具有一定弹性的绝缘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棉布、麻布、丝绸、呢绒、化纤、羊毛、混纺织物等可以编织的弹性布料,乳胶、硅胶、聚氨酯(pu)、聚乳酸(pla)、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氧化乙烯(poe)、脂肪族芳香族无规共聚酯(ecoflex)、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或以它们为基底的复合材料中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衬底采用弹性的混纺织物。

所述电极材料是指可以与液态金属接触良好的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固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镓、铟、锡、镍、铜、锌、铋、铁、金、银等金属材料或以它们为基底的合金材料。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极材料采用镓铟锡镍合金材料。

所述液态金属是指在室温下为液态的导电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汞、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掺杂有过渡金属、固态非金属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掺杂的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等金属导电材料以及它们与乳胶、硅胶、聚氨酯(pu)、聚乳酸(pla)、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氧化乙烯(poe)、脂肪族芳香族无规共聚酯(ecoflex)、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材料复合而成的导电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的液态金属采用镓铟锡合金。

所述弹性体材料是指具有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发生形变,撤去外力后具有一定形变恢复能力的非导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乳胶、硅胶、聚氨酯(pu)、聚乳酸(pla)、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氧化乙烯(poe)、脂肪族芳香族无规共聚酯(ecoflex)、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弹性材料或以它们为基底的复合材料中一种或多种。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装置制备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方法如下:

在控制器作用下,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在弹性绝缘衬底待打印区域的上方移动,控制器控制第一容器与内腔连通与否、第二容器与内腔连通与否,以及第三容器与外腔连通与否,在弹性衬底的待打印区域沿着待打印的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形状轨迹进行3d打印,得到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结构如下:

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位于弹性绝缘衬底上;

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导体部分为液态金属,第一弹性材料包裹在液态金属外围,形成第一管状结构,液态金属位于管内部,第一弹性材料作为管壁;

在第一管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极;

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材料与第二弹性材料,第二弹性材料包覆在电极材料外围,形成与第一管状结构同轴的第二管状结构,电极材料位于管内部,第二弹性材料作为管壁,并且电极材料与液态金属形成电接触。

所述第一管状结构在弹性绝缘衬底上形成的图案不限,包括直线形与曲线形,曲线形包括但不限于正弦形、波浪形、蛇形、椭圆形、环形、线圈形、心形以及它们的并列、交叉、堆叠等一种或多种而形成的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弹性材料的硬度大于第一弹性材料的硬度。

所述第二管状结构在弹性绝缘衬底上形成的图案不限,包括直线形与曲线形,曲线形包括但不限于正弦形、波浪形、蛇形、椭圆形、环形、线圈形、心形以及它们的并列、交叉、堆叠等一种或多种而形成的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管状结构中,液态金属中掺杂电极材料。

作为优选,第一管状结构在弹性绝缘衬底上形成的图案中,拐角部位的第一弹性材料的硬度大于其余部位的第一弹性材料的硬度,以加强拐角部位的抗拉伸性能,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装置制备该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控制器的指令下,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在弹性绝缘衬底待打印区域的上方空间移动;

(1)控制器控制第二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二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2)控制器控制第一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一管状结构;

(3)控制器控制第二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二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当第一管状结构中,液态金属中掺杂电极材料时,在所述的步骤(2)中,控制器还控制第二容器与内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弹性材料的硬度大于第一弹性材料的硬度,所述第三容器包括三个,称为第三容器a、第三容器b与第三容器c,第三容器a盛放的弹性体材料硬度小于第三容器b盛放的弹性体材料硬度,两个容器均可连通所述外腔;所述步骤(1)与步骤(3)如下:

控制器控制第二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b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二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所述步骤(2)如下:

控制器控制第一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a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一管状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第一管状结构在弹性绝缘衬底上形成的图案中,拐角部位的第一弹性材料的硬度大于其余部位的第一弹性材料的硬度;所述步骤(2)如下:

(2)控制器控制第一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a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待打印第一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当打印喷头在拐角区域时,控制器控制第三容器b与内腔连通,当打印喷头在拐角以外区域时,控制器控制第三容器a与内腔连通。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结构如下:

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位于弹性绝缘衬底上;

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导体部分为液态金属与第三弹性体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第一弹性材料包裹在液态金属外围,形成第一管状结构,复合材料位于管内部,第一弹性材料作为管壁;

在第一管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极;

所述电极包括电极材料与第二弹性材料,第二弹性材料包覆在电极材料外围,形成与第一管状结构同轴的第二管状结构,电极材料位于管内部,第二弹性材料作为管壁,并且电极材料与液态金属形成电接触;

所述第三弹性体材料可以选择是第一弹性体材料、第二弹性体材料,或者第一弹性体材料与第二弹性体材料的混合材料。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装置制备该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控制器的指令下,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在弹性衬底待打印区域的上方空间移动;

(1)控制器控制第二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二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2)控制器控制第一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与内腔连通,液态金属与第三弹性体在内腔混匀,并且第三容器与外腔连通;

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一管状结构;

(3)控制器控制第二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二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当第一管状结构中,液态金属中掺杂电极材料时,在所述的步骤(2)中,控制器还控制第二容器与内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弹性材料的硬度大于第一弹性材料的硬度,所述第三容器包括两个,称为第三容器a、第三容器b与第三容器c,第三容器a盛放第一弹性体,第三容器b盛放第二弹性体,第三容器c盛放第三弹性体,三个容器均可连通所述外腔;所述步骤(1)与步骤(3)如下:

控制器控制第二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b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二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所述步骤(2)如下:

控制器控制第一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c与内腔连通,液态金属与第三弹性体在内腔混匀,并且第三容器a与外腔连通;

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一管状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第一管状结构在弹性绝缘衬底上形成的图案中,拐角部位的第一弹性材料的硬度大于其余部位的第一弹性材料的硬度,所述步骤(2)如下:

(2)控制器控制第一容器与内腔连通,第三容器c与内腔连通,液态金属与第三弹性体在内腔混匀,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待打印第一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当打印喷头在拐角区域时,控制器控制第三容器b与外腔连通,当打印喷头在拐角以外区域时,控制器控制第三容器a与外腔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3d打印制备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结构设计,3d打印装置具有同轴的内腔与外腔,实现了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同轴打印,并且设置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可连通内腔,能够选择切换内腔打印材料,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导电材料;

(2)当第三容器包含多个时,也可选择切换外腔打印材料,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弹性保护层的硬度,例如,当打印电极时采用硬度较高的、刚度较大的材料作为保护层,用于相对更难被拉伸,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当打印液态金属时采用硬度较小的、刚度较小的材料作为保护层,用于更容易被拉伸,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发挥弹性器件的弹性性能及电学性能;在这两种情况的过渡区或特殊地方采用混合弹性体进行过渡,有利于更好的保护整个器件。

(3)利用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装置制备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简单易行,弹性电子器件中的电极、元器件、保护层等部件一体化成型,制备效率高;制得的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性能稳定、设计性强、适用性高,在柔弹性电子技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液态金属弹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2中的3d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液态金属弹性导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中的附图标记为:1-液态金属,2-第一弹性体材料,3-第二弹性体材料,4-电极材料,5-弹性绝缘衬底,a容器11、b容器22、c容器33、卷轴44、支撑平台55、打印喷头66、内腔661、外腔6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而不对其起任何限定作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位于弹性绝缘衬底5上。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导体部分为液态金属1,弹性材料包裹在液态金属1外围,形成第一管状结构,液态金属位于管内部,弹性材料作为管壁。第一管状结构在弹性绝缘衬底5上形成如图1所示的蛇形弯折图案,在该图案弯折拐角处的弹性材料选用第二弹性材料3,其余部分的弹性材料选用第一弹性材料2。

在第一管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极;电极由电极材料4与第二弹性材料3组成,第二弹性材料3包覆在电极材料4外围,形成与第一管状结构同轴的第二管状结构,电极材料4位于管内部,第二弹性材料3作为管壁,并且电极材料4与液态金属1形成电接触。第二管状结构在弹性绝缘衬底5上形成直线形图案。

液态金属1采用镓铟锡合金,室温下呈液态,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流动性。

第一弹性体材料2采用硬度为45a的聚氨酯,比较软,弹性好,刚度低。

第二弹性体材料3采用硬度为65a的聚氨酯,比较硬,刚度大,具有弹性。

电极材料4采用镍掺杂的镓铟锡镍合金。

弹性绝缘衬底5采用弹性织物。

利用3d打印制备该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如图2所示,3d打印装置包括三维运动台(图1中未示出)、安装在三维运动台上的打印喷头66、支撑平台55、用于盛放液态金属1的a容器11、用于盛放流体状第一弹性材料2的b容器22、用于盛放流体状第二弹性材料3的c容器33、用于缠绕线状电极材料的卷轴44以及控制器(图1中未示出)。

b容器与c容器设置加热保温装置,用于熔融弹性体材料为流体状,使其可流通至外腔,支撑平台设置冷却装置,使打印后的弹性体材料固化成型。

打印喷头66包括内腔661和外腔662,并且内腔与外腔同轴,外腔设置在内腔外围。

a容器11与内腔661之间设置连通管道与控制阀,当该控制阀开启,a容器11与内腔661连通,即,a容器11内的液态金属可流通至内腔661。

b容器22与外腔662之间设置连通管道与控制阀,当该控制阀开启,b容器22与外腔662连通,即,b容器22内的第一弹性体材料可流通至外腔661。

c容器33与外腔662之间设置连通管道与控制阀,当该控制阀开启,c容器33与外腔662连通,即,c容器662内的第三弹性体材料可流通至外腔11。

卷轴与内腔661之间设置连通管道与控制阀,当该控制阀开启,卷轴44与内腔661连通,即,卷轴44内的电极材料可传输至内腔661。内腔661设置加热保温装置,用于热熔电极材料至流体状。

利用该3d打印装置制备如图1所示的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弹性绝缘衬底5置于支撑平台55上;

在控制器的指令下,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66在弹性衬底5待打印区域的上方空间移动;

(1)控制器控制b容器的控制阀关闭,c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c容器与外腔连通,第二弹性体材料流通至外腔;控制a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a容器与内腔连通,a容器内的液态金属流通至内腔;控制卷轴的控制开关开启,使卷轴上线材电极与内腔连通,传输至内腔的电极材料线材热熔为流体状后,在内腔内与液态金属混匀;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一端的第二管状结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2)控制器控制卷轴的控制开关关闭,a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a容器与内腔连通;并且,控制器控制b容器和/或c容器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待打印第一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具体是:

在第一管状结构与第二管状结构过渡部分,控制c容器的控制阀逐渐关闭,c容器流通至外腔的第二弹性体流量逐渐减少至零,b容器的控制阀逐渐开启,b容器流通至外腔的第一弹性体流量逐渐增大至固定值,使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在外腔混合均匀,打印出自第二弹性体逐渐向第一弹性体变化的管壁结构;

在第一管状结构拐角部分,控制b容器的控制阀逐渐关闭,b容器流通至外腔的第一弹性体流量逐渐减少至零,c容器的控制阀逐渐开启,c容器流通至外腔的第二弹性体流量逐渐增大至固定值,使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在外腔混合均匀,打印出自第一弹性体逐渐向第二弹性体变化的管壁结构;

(3)控制器控制卷轴的控制开关开启,使卷轴上的电极材料线材与内腔连通,控制c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c容器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另一端的第二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控制器控制b容器的控制阀关闭,c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c容器与外腔连通,第二弹性体材料流通至外腔;控制a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a容器与内腔连通,a容器内的液态金属流通至内腔;控制卷轴的控制开关开启,使卷轴上的电极材料线材与内腔连通,传输至内腔的电极材料线材经热熔为流体状后在内腔与液态金属混匀;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另一端的第二管状结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位于弹性绝缘衬底5上。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导体部分1为液态金属与硬度为45a的液体硅胶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液态金属颗粒分散在液体硅胶材料中,外围设置绝缘弹性体材料2,形成第一管状结构,复合材料位于管内部,弹性材料2作为管壁。

第一管状结构在弹性绝缘衬底5上形成如图3所示的若干平行排列的直线形图案。

在每个第一管状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极;电极由电极材料4与第二弹性材料3组成,第二弹性材料3包覆在电极材料4外围,形成与第一管状结构同轴的第二管状结构,电极材料4位于管内部,第二弹性材料3作为管壁,并且电极材料4与液态金属1形成电接触。第二管状结构90在弹性绝缘衬底20上形成直线形图案。

液态金属1采用镓铟锡合金,室温下呈液态,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流动性。

第一弹性体材料2采用硬度为45a的液体硅胶材料。

第一弹性体材料3采用硬度为65a的液体硅胶材料。

电极材料4采用镓铟锡镍合金。

弹性绝缘衬底5采用弹性织物。

利用3d打印制备该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3d打印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3d打印装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b容器22与内腔661之间也设置连通管道与控制阀,当该控制阀开启,b容器22与内腔661连通,即,b容器22内的第一弹性体材料可流通至内腔661。

利用该3d打印装置制备如图3所示的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弹性绝缘衬底5置于支撑平台55上;

在控制器的指令下,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66在弹性衬底5待打印区域的上方空间移动;

(1)控制器控制b容器的控制阀关闭,c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c容器与外腔连通,第二弹性体材料流通至外腔;控制a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a容器与内腔连通,a容器内的液态金属流通至内腔;控制卷轴的控制开关开启,使卷轴上的电极材料线材与内腔连通,传输内腔的电极材料线材经过热熔为流体状后,在内腔内与液态金属混匀;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一端的第二管状结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2)控制器控制卷轴的控制开关关闭,a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a容器与内腔连通,液态金属流通至内腔,并且控制b容器连通内腔的控制阀开启,使b容器与内腔连通,熔融的第一弹性体材料流通至内腔,与液态金属混匀;

并且,控制器控制b容器和/或c容器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待打印第一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具体是:

在第一管状结构与第二管状结构过渡部分,控制c容器的控制阀逐渐关闭,c容器流通至外腔的第二弹性体流量逐渐减少至零,b容器的控制阀逐渐开启,b容器流通至外腔的第一弹性体流量逐渐增大至固定值,使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在外腔混合均匀,打印出自第二弹性体逐渐向第一弹性体变化的管壁结构;

在第一管状结构拐角部分,控制b容器的控制阀逐渐关闭,b容器流通至外腔的第一弹性体流量逐渐减少至零,c容器的控制阀逐渐开启,c容器流通至外腔的第二弹性体流量逐渐增大至固定值,使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在外腔混合均匀,打印出自第一弹性体逐渐向第二弹性体变化的管壁结构;

(3)控制器控制卷轴的控制开关开启,使d容器与内腔连通,控制c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c容器与外腔连通;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另一端的第二管状结构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控制器控制b容器的控制阀关闭,c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c容器与外腔连通,第二弹性体材料流通至外腔;控制a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使a容器与内腔连通,a容器内的液态金属流通至内腔;控制卷轴的控制开关开启,使卷轴上的电极材料线材与内腔连通,传输至内腔的电极材料线材经过热熔为流体状后,在内腔内与液态金属混匀;三维运动台带动打印喷头沿着第一管状结构另一端的第二管状结构图案轨迹移动,3d打印第二管状结构。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利用3d打印制备该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3d打印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3d打印装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电极材料4选用块材,使用d容器代替卷轴44。d容器设置加热保温装置,用于热熔电极材料至流体状,d容器与内腔661之间设置连通管道与控制阀,控制器控制该控制阀开启与否,当该控制阀开启,d容器与内腔661连通,即,d容器内的液态金属可流通至内腔661。

利用该3d打印装置制备如图1所示的液态金属弹性电子器件的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控制器控制d容器的控制阀开启与关闭,使d容器与内腔连通或者不连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液态金属容器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