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29 12:01:12|144|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很多汽车电源插座外壳类零件产品,特别是内壁为关键部位,由于设计和使用的需要,经常会有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具体的说,就是在侧边先冲孔,然后再由内而外成型成弹片。由于壳体的内径是固定的,实际的加工过程中,由于产品零件小,内部空间有限,使得这种结构的弹片成型很难实现。特别是在连续冲压模具上,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使用的需要。由于受壳体内径的限制,按照常规的冲裁方式很难完成由内向外的成型冲裁过程,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由内而外的成型结构成为我们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以解决提高汽车零部件进行批量连续冲压加工操作的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包括:适于配合使用的上成型模机构和下成型模机构;其中
[0006]
所述下成型模机构包括下模基座、设于下模基座上的适于支承定位工件的定位座,以及设于定位座内的且适于沿着工件内径方向滑动的凸模滑块和与所述凸模滑块抵接配合的滑块斜楔;
[0007]
所述滑块斜楔与凸模滑块通过斜面配合以通过滑块斜楔垂直方向的运动驱动凸模滑块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
[0008]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模滑块沿着工件内径方向的一个侧端面凸起有适于伸出至定位座外侧的凸起部;
[0009]
在所述凸模滑块适于与滑块斜楔配接的端面设有倾斜接触面;
[0010]
在所述定位座的侧壁开设有适于凸起部穿过的开口;
[0011]
在所述定位座内还设有适于一端抵接所述滑块斜楔的第一弹簧。
[0012]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成型模机构还包括通过弹性组件与下模基座相连的适于从工件的底端支承工件的下卸料板;
[0013]
所述定位座贯穿下卸料板;以及
[0014]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下模基座内的第二弹簧,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相连的抬料杆;
[0015]
所述抬料杆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卸料板。
[0016]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成型模机构包括上模基座,以及设于所述上模基座上的且朝向下模基座凸起的上顶杆和上推杆;其中
[0017]
所述上顶杆通过第三弹簧与上模基座配接,所述上推杆通过第四弹簧与上模基座配接;
[0018]
所述上顶杆适于将工件顶推至定位座上;
[0019]
所述上推杆适于顶推下卸料板以使下卸料板向下模基座一侧运动而压缩第二弹簧。
[002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成型模机构与下成型模机构分模状态下,所述上推杆相对于上模基座凸起的高度大于上顶杆相对于上模基座凸起的高度。
[0021]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成型模机构还包括设于下模基座上的且位于所述定位座一侧的弹片成型凹模,以及与该弹片成型凹模相连的以驱动该弹片成型凹模沿着工件的内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凹模滑块;其中
[0022]
所述弹片成型凹模朝向凸起部的侧端开设有适于凸起部插入的凹陷腔。
[0023]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成型模机构还包括凸设于上模基座朝向下模基座一侧的适于与凹模滑块抵接配合的第一斜楔;其中
[0024]
所述凹模滑块与第一斜楔适于通过斜面配合以通过第一斜楔垂直方向的运动驱动凹模滑块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
[0025]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模滑块背离工件的侧端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斜楔配合的第一滑块斜面;以及
[0026]
所述第一斜楔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滑块斜面契合的第一下斜面和位于第一下斜面上方的第一上斜面;其中
[0027]
所述第一下斜面和第一上斜面平行分布,且第一下斜面与第一上斜面之间过渡有适于与凹模滑块背离工件的侧端的平端部平行的平端面。
[0028]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成型模机构还包括设于下模基座上的且位于定位座远离弹片成型凹模一侧的至少一个顶杆,以及与至少一个所述顶杆相连以适于驱动顶杆沿着工件的内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顶杆滑块;其中
[0029]
所述顶杆适于贯穿工件的侧壁后抵顶凸模滑块背离凸起部的一侧端。
[003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成型模机构还包括凸设于上模基座朝向下模基座一侧的适于与顶杆滑块抵接配合的第二斜楔;其中
[0031]
所述顶杆滑块与第二斜楔适于通过斜面配合以通过第二斜楔垂直方向的运动驱动顶杆滑块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
[0032]
所述顶杆滑块上设有用于与第二斜楔配合的第二滑块斜面;以及所述第二斜楔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二滑块斜面契合的第二斜面。
[0033]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凸模滑块设于定位座内在受到顶杆的顶推作用下适于沿着工件内径方向滑动的凸模滑块,通过凸模滑块在定位座内的滑动来实现支承在定位座上的工件的由内至外的弹片加工,这种加工方式即使是对于尺寸较小的零部件产品的侧边的加工也适用。而且凸模滑块在不受顶杆的顶推力的作用时,能够在滑块斜楔的弹力作用下,自动的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而且也不会跑出产品定位座,如此,通过凸模滑块配合滑块斜楔可实现其在定位座内状态的自由切换,适用于批量的汽车零部件的连续冲压加工,整体装置在每一次冲压加工后的自动复位功能可以实现下一次冲压加工的无缝对接,如此,
即可提高整体的批量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的上成型模机构与下成型模机构处于分离状态下的示意图;
[003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的第一斜楔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的凸模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的合模之前的示意图;
[0038]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的合模过程中工件定位完成时的示意图;
[0039]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的合模过程中弹片成型凹模运动到位完成时的示意图;
[0040]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的合模过程中顶杆运动到位完成时的示意图。
[0041]
图中:上基底1、上垫板2、上固定板3、第一斜楔4、第二斜楔5、上推杆6、上顶杆7、定位座8、凸模滑块9、凸起部10、滑块斜楔11、第一弹簧12、工件13、下基底15、下垫板16、滑块座17、下卸料板18、抬料杆19、第二弹簧20、第三弹簧22、第四弹簧21、顶杆23、顶杆滑块24、第二滑块斜面25、第二斜面26、第五弹簧27、第五弹簧挡板28、弹片成型凹模29、凹陷腔30、凹模滑块31、第一滑块斜面33、第五弹簧套管34、第一上斜面35、第一下斜面36、平端面37、第六弹簧38、第六弹簧套管39、第六弹簧挡板40。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3]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包括:适于配合使用的上成型模机构和下成型模机构;其中上成型模机构位于下成型模机构的上方。
[0044]
下成型模机构包括下模基座、设于下模基座上的适于支承定位工件13的定位座8,以及设于定位座8内的且适于沿着工件13内径方向滑动的凸模滑块9和与凸模滑块9抵接配合的滑块斜楔11;滑块斜楔11与凸模滑块9通过斜面配合以通过滑块斜楔11垂直方向的运动驱动凸模滑块9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此处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工件13适于整体套设在定位座8上,使得定位座8起到对于工件13加工过程中的定位支承作用。
[0045]
关于本实施例的下模基座,考虑到下模基座与其余结构装配时的便捷性,本实施例的下模基座包括下基底15和与下基底15配接的下垫板16,以及与下垫板16背离下基底15的一侧配接的滑块座17,其中定位座8则是设置在滑块座17上。
[0046]
具体来说,凸模滑块9沿着工件13内径方向的一个侧端面凸起有适于伸出至定位
座8外侧的凸起部10,即在定位座8的侧壁开设有适于凸起部10穿过的开口。也就是说随着凸模滑块9的运功,使得凸起部10实现伸出于定位座8外和收容在定位座8内两种状态的切换,其中凸起部10伸出于定位座8外时用于对工件13的侧壁实现弹片的冲压加工。
[0047]
此外,在凸模滑块9适于与滑块斜楔11配接的端面设有倾斜接触面14;在定位座8内还设有适于一端抵接滑块斜楔11的第一弹簧12。在凸模滑块9的凸起部10逐渐伸出至定位座8外的过程中,滑块斜楔11向第一弹簧12一侧移动,此时第一弹簧12被压缩变形。因此,第一弹簧12的复位作用可用于实现凸模滑块9的复位。
[0048]
其次,本实施例的下成型模机构还包括通过弹性组件与下模基座相连的适于从工件13的底端支承工件13的下卸料板18;定位座8贯穿下卸料板18,也就是说在工件13为完全套设在定位座8上时,下卸料板18用于从工件13的底端支承工件13,随着下卸料板18朝着下基底15方向下行时,工件13可逐渐套设到定位座8上。而随着下卸料板18背离下基底15方向上行时,下卸料板18可以带动工件13离开定位座8。
[0049]
一种可选的实施情况下,弹性组件包括贯通地设于下基底15和下垫板16内的第二弹簧20,以及与第二弹簧20的一端相连的抬料杆19,该抬料杆19同时贯穿下垫板16和滑块座17,且抬料杆19远离第二弹簧20的一端伸出在滑块座17外连接下卸料板18。
[0050]
关于本实施例的上成型模机构,上成型模机构包括上模基座,以及设于上模基座上的且朝向下模基座凸起的上顶杆7和上推杆6;同样考虑到上模基座与其余部件装配的便捷性,本实施例的上模基座包括上基底1、与上基底1朝向下基底15一侧相连的上垫板2,以及与上垫板2朝向下基底15一侧相连的上固定板3。其中上顶杆7同时贯穿上固定板3和上垫板2后与贯通地设于上垫板2和上基底1内的第三弹簧22配接,上推杆6则是贯穿上固定板3后与贯通地设于上基底1、上垫板2和上固定板3内的第四弹簧21配接。
[0051]
在上成型模机构与下成型模机构逐渐合模(此处的合模指的是上成型模机构向下成型模机构下压的过程)的过程中,上顶杆7适于将工件13顶推至定位座8上;而上推杆6则是适于顶推下卸料板18以使下卸料板18向下模基座一侧运动而压缩第二弹簧20。需要说明的是,上成型模机构与下成型模机构分模状态下,上推杆6相对于上模基座凸起的高度大于上顶杆7相对于上模基座凸起的高度。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下卸料板18接触上推杆6的端部与工件13接触上顶杆7的端部之间存在高度差,因此,通过上推杆6相对于上模基座凸起的高度大于上顶杆7相对于上模基座凸起的高度来补偿上述高度差;另一方面,使得上推杆6先作用于下卸料板18以减少上顶杆7在顶推工件13至定位座8上时下卸料板18对于工件13下行运动的阻力。
[0052]
对于本实施例的凸模滑块9运动的动力,本实施例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
[0053]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下成型模机构还包括设于下模基座上的且位于定位座8背离凸模滑块9的凸起部10一侧的至少一个顶杆23,以及与至少一个顶杆23相连以适于驱动顶杆23沿着工件13的内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顶杆滑块24;其中顶杆23适于贯穿工件13的侧壁后抵顶凸模滑块9背离凸起部10的一侧端。结合本实施例的附图来说,以两个顶杆23举例来说,在定位座8背离凸模滑块9的一侧端设有适于两个顶杆23穿过的穿孔,当然在工件13的侧壁上也设有适于两个顶杆23穿过的通孔。也就是说两个顶杆23在顶杆滑块24的作用下逐渐插入至定位座8内来实现对于内置于定位座8中的凸模滑块9运动的驱动效果。
[0054]
而对于顶杆滑块24运动的动力,本实施例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具体来说,上成
型模机构还包括凸设于上固定板3朝向下模基座一侧的适于与顶杆滑块24抵接配合的第二斜楔5;其中顶杆滑块24与第二斜楔5适于通过斜面配合以通过第二斜楔5垂直方向的运动驱动顶杆滑块24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顶杆滑块24上设有用于与第二斜楔5配合的第二滑块斜面25,此处的第二滑块斜面25设置在顶杆滑块24上背离顶杆23的一侧端;以及第二斜楔5上设有适于与第二滑块斜面25契合的第二斜面26。也就是说随着上成型模机构向下成型模机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斜楔5随着上基底1同步下行,在此过程中,随着第二斜楔5的下行,顶杆滑块24即产生向定位座8一侧的水平运动,使得顶杆23逐渐插入至定位座8内产生对于凸模滑块9的顶推效果。
[0055]
此处关于顶杆滑块24的复位过程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顶杆滑块24背离定位座8的侧端面连接有第五弹簧27,第五弹簧27容纳于第五弹簧套管34内,第五弹簧套管34通过第五弹簧挡板28与容纳顶杆滑块24的容纳盒配接固定,即第五弹簧27的一端在贯穿第五弹簧挡板28和容纳盒的侧壁后与顶杆滑块24配接。如此结构下,在顶杆滑块24向定位座8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第五弹簧27被拉伸,而在第二斜楔5对于顶杆滑块24的顶推力作用消失后,第五弹簧27的复位作用下可以使得顶杆滑块24也同步复位。
[0056]
再者来说,本实施例的下成型模机构还包括设于下模基座上的且位于定位座8一侧的弹片成型凹模29,以及与该弹片成型凹模29相连的以驱动该弹片成型凹模29沿着工件13的内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凹模滑块31;其中弹片成型凹模29朝向凸起部10的侧端开设有适于凸起部10插入的凹陷腔30。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弹片成型凹模29在工件13加工的过程中主要用于形成对于工件13侧壁除了弹片加工处以外部分的抵顶作用,以避免工件13侧壁加工过程中出现变形的现象。也就是说当凸起部10进入凹陷腔30内时,弹片成型凹模29朝向工件13的侧端面除了凹陷腔30外的部分均贴紧于工件13的外侧壁。
[0057]
对于凹模滑块31运动的动力来说,本实施例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上成型模机构还包括凸设于上固定板3朝向下模基座一侧的适于与凹模滑块31抵接配合的第一斜楔4;其中凹模滑块31与第一斜楔4适于通过斜面配合以通过第一斜楔4垂直方向的运动驱动凹模滑块31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
[0058]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凹模滑块31背离工件13的侧端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斜楔4配合的第一滑块斜面33;以及第一斜楔4上设有适于与第一滑块斜面33契合的第一下斜面36和位于第一下斜面36上方的第一上斜面35;其中第一下斜面36和第一上斜面35平行分布,且第一下斜面36与第一上斜面35之间过渡有适于与凹模滑块31背离工件13的侧端的平端部平行的平端面37。
[005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斜楔4上设有两段斜面结构,而第二斜楔5上则只是设有一段斜面结构,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第一斜楔4和第二斜楔5是同步随着上基底1的下行来实现下行过程的,在此过程中,顶杆23需要插入到定位座8中再对定位座8中的凸模滑块9实现顶推作用,而弹片成型凹模29则是在运动至工件13的侧壁后贴靠在工件13上就不再运动了,因此整体的凹模滑块31相比顶杆滑块24来说,凹模滑块31的移动轨迹要短于顶杆滑块24的移动轨迹,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斜楔4上设有两段斜面结构,且在两端斜面结构之间设有过渡的平端面37,可以用来协调凹模滑块31与顶杆滑块24的移动轨迹的差距。即当弹片成型凹模29保持贴靠在工件13的侧壁的状态下,顶杆23还能在顶杆滑块24的作用下继续顶推凸模滑块9,使得凸模滑块9上的凸起部10逐渐进入到弹片成型凹模29的凹
陷腔30中完成对于工件13的冲压加工。
[0060]
此处关于凹模滑块31的复位过程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凹模滑块31背离定位座8的侧端面连接有第六弹簧38,第六弹簧38容纳于第六弹簧套管39内,第六弹簧套管39通过第六弹簧挡板40与容纳凹模滑块31的容纳室配接固定,即第六弹簧38的一端在贯穿第六弹簧挡板40和容纳室的侧壁后与凹模滑块31配接。如此结构下,在凹模滑块31向定位座8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第六弹簧38被拉伸,而在第一斜楔4对于凹模滑块31的顶推力作用消失后,第六弹簧38的复位作用下可以使得凹模滑块31也同步复位。
[0061]
关于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零部件的侧边弹片的成型加工装置具体的实施原理如下:
[0062]
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对于上成型模机构向靠近下成型模机构方向运动的过程:
[0063]
待加工工件13放置在定位座8上方,使得下卸料板18形成对于工件13底部的支承。冲床滑块带动上模基座向下模基座的方向运动,随着上模基座的下行,上推杆6顶推下卸料板18,上顶杆7则是将工件13逐渐顶推至定位座8上,直至工件13完全套装在定位座8上,及完成了工件13的定位过程。
[0064]
上模基座继续下行,与上顶杆7配接的第三弹簧22和与上推杆6配接的第四弹簧21逐渐被压缩,而第一斜楔4则是驱动凹模滑块31向定位座8方向移动,此时与凹模滑块31相连的弹片成型凹模29逐渐贴近工件13;同步的,第二斜楔5则是驱动顶杆滑块24向定位座8方向移动,并使得顶杆23逐渐插入至定位座8内以顶推凸模滑块9,使得凸模滑块9上的凸起部10逐渐伸入至弹片成型凹模29的凹陷腔30中,从而使得工件13的侧边弹片成型完成。此时完成一次冲压的下行运动过程。
[0065]
对于上成型模机构向远离下成型模机构方向运动的过程:
[0066]
冲床滑块带动上模基座向上运动,第一斜楔4逐渐离开凹模滑块31,第二斜楔5则是逐渐离开顶杆滑块24,此时,凹模滑块31在第六弹簧38的复位作用下逐渐复位,同时顶杆滑块24则是在第五弹簧27的复位作用下逐渐复位,在此过程中,顶杆23随着顶杆滑块24逐渐复位,而由于顶杆23对于凸模滑块9的作用也逐渐消失,凸模滑块9在第一弹簧12和滑块斜楔11的作用下也逐渐复位,最终完全收拢至定位座8内。
[0067]
上模基座继续上行,上顶杆7逐渐离开工件13,同时上推杆6逐渐离开下卸料板18,下卸料板18则是在抬料杆19和第二弹簧20的作用下逐渐复位,在此过程中,下卸料板18将完成加工的工件13逐渐托起离开定位座8。
[0068]
冲床回到最高点,完成一次完整的冲压过程。此时通过送料机将已完成弹片成型加工的工件13送往下一个工位,并且将另外一个未完成弹片成型加工的工件13继续送到弹片成型加工工位继续同样的加工过程。
[0069]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7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制。
[007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7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73]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74]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