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乐器琴弦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弦轴乐器(如琵琶、二胡、月琴、柳琴、中阮、三弦等)在弹奏之前有个很重要的步骤那就是调弦。上都设有的琴弦的一端一般固定在乐器本体上,另一端乐器本体上都可拆卸连接有琴弦调节轴连接。调弦的意思就是通过旋转琴弦轴从而调节琴弦的松紧,从而使的乐器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
现有的琴弦调节轴大多由木头制成且为圆锥形结构,现有的琴弦调节轴在调节过程中,需要调弦人员根据经验对琴弦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调弦人员转动琴弦调节轴的力度控制不精确,往往会过紧或过松,因此需要多次调节才能达到要求,使用现有的有琴弦调节轴调弦时具有耗费时间长、调节精度不便于控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旨在解决使用现有的琴弦调节轴调弦时耗费时间长、调节精度不便于控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包括:
外壳,用于与乐器主体连接固定;
转动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以及
从动调节件,用于调节琴弦;所述从动调节件与所述转动件之间差速转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转动件借助差速调节组件与所述从动调节件转动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差速调节组件包括:
第一主动轮,位于所述外壳内,与所述转动件连接;
转盘,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转盘一端面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啮合的第一从动轮;另一端面连接有第二主动轮;以及
第二从动轮,转动连接于所述从动调节件上,且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啮合。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从动调节件包括:
连接盘,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连接与所述连接盘上;以及
调节轴,一端与所述连接盘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为琴弦调节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下端连接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调节轴外。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套管通过轴套与所述调节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从动轮设有多个,均布在所述转盘的上端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从动轮设有多个,均布在所述连接盘的上端面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外壳借助固定段与所述乐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件连接有便于调弦人员握持的转动段;所述从动调节件借助从动调节段与琴弦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通过从动调节件与转动件之间差速转动,使调弦人员调节琴弦松紧程度的作业过程可控,调弦人员能方便、快速的完成对琴弦松紧程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除去轴筒、第一套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除去轴筒、第一套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5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沿图7中c-c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中的壳体结构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轴筒;12、上盖;2、转动件;3、第一主动轮;4、转盘;5、第一从动轮;6、第二主动轮;7、从动调节件;71、连接盘;72、调节轴;8、第二从动轮;9、第一套管;10、轴套;a、转动段;b、固定段;c、从动调节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9,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包括外壳1、转动件2以及从动调节件7,外壳1用于与乐器主体连接固定;转动件2与外壳1转动连接;从动调节件7用于调节琴弦;从动调节件7与转动件2之间差速转动。
调节过程:转动转动件2使得从动调节件7与转动件2之间产生差速转动,通过从动调节件7的转动完成对琴弦松紧程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从动调节件7与转动件2之间差速转动,使调弦人员调节琴弦松紧程度的作业过程可控,调弦人员能方便、快速的完成对琴弦松紧程度的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9,转动件2借助差速调节组件与从动调节件7转动连接。差速组件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只要转动件2与从动调节件7能实现差速转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差速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主动轮3、转盘4以及第二从动轮8,第一主动轮3位于外壳1内,与转动件2连接;转盘4设置于外壳1内,转盘4一端面转动连接有与第一主动轮3啮合的第一从动轮5;另一端面连接有第二主动轮6;第二从动轮8转动连接于从动调节件7上,且与第二主动轮6啮合。
调节过程:转动转动件2,转动件2带动第一主动轮3转动,第一主动轮3带动通过带动第一从动轮5使得转盘4转动,转盘4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6转动,第二主动轮6转动带动第二从动轮8转动,第二从动轮8的转动带动从动调节件7转动,从动调节件7的正向或反向转动能相应的拧紧或放松琴弦。通过第一主动轮3、第一从动轮5、第二主动轮6以及第二从动轮8的配合实现了从动调节件7与转动件2之间的差速调节。使用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第一主动轮3、第一从动轮5、第二主动轮6以及第二从动轮8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直径大小,调节输入圈数与输出圈数的比值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该乐器弦轴行星微调装置还包括壳体结构件,壳体结构件包括转动段a、与乐器主体连接固定的固定段b以及从动调节段c分别与转动件2、外壳1、以及调节轴72一一对应。外壳1借助固定段b与乐器主体固定连接;转动件2连接有便于调弦人员握持的转动段a;从动调节件7借助从动调节段c与琴弦连接固定。调节琴弦时,通过转动转动段a带动转动件2转动,转动件2的转动经过差速调节后最后又带动调节轴72转动,调节轴72转动带动套在调节轴72外的从动调节段c转动,进而实现对琴弦松紧程度的调节。在使用过程中,琴弦很难带动从动调节件7反向转动,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琴弦调节装置会随着乐器的使用出现回弹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轮3、第二主动轮6、第一从动轮5、第二从动轮8为行星轮结构;轴筒11内壁设有分别用于与第一从动轮5、第二从动轮8啮合的齿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所述从动调节件7包括连接盘71以及调节轴72,连接盘71位于外壳1内;第二从动轮8转动连接与连接盘71上;调节轴72一端与连接盘71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1为琴弦调节端。第二从动轮8的转动带动连接盘71的转动,连接盘71通过带动调节轴72的转动带动与调节轴72连接的琴弦的松紧程度。
具体的是,连接盘71一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8,另一端面连接有调节轴72。更具体的是,连接盘71通过连接柱与第二从动轮8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外壳1包括轴筒11以及上盖12,轴筒11上端开口;上盖12与轴筒11的开口端盖合、且与轴筒11可拆卸连接;转动件2与上盖12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轴筒11上端开口,底面设有用于调节轴72穿过的贯穿孔。
在本实施例中,轴筒11的开口端设有若干个凹槽;上盖12上设有若干个、且分别用于与凹槽卡接的卡块,卡块和凹槽的配合使得上盖12能稳定的安装在轴筒11上。卡块和凹槽结构简单,方便加工,降低了外壳1的生产难度。具体的是,上盖12和轴筒11通过螺栓结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轴筒11内部设有第二套筒,轴筒11通过第二套筒与连接盘71的下端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8,外壳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套管9,第一套管9套设在调节轴72外。第一套管9对调节轴72具有保护作用,避免外界环境对调节轴72造成损害。具体的是,所述轴筒1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套管9。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所述第一套管9通过轴套10与调节轴72转动连接。轴套10的设置提高了调节轴72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管9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轴套10,轴套10设置在第一套管9的首尾两端进一步提高了调节轴72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第一从动轮5设有多个,均布在转盘4的上端面。第二从动轮8设有多个,均布在连接盘71的上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轮5设有3个,各第一从动轮5分别与第一主动轮3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从动轮8设有3个,各第二从动轮8分别与第二主动轮6啮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