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与流程

2021-01-25 17:01:39|360|起点商标网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快、轻薄、对比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最具有发展潜力显示装置。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的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可产生驱动电流,发光元件响应该驱动电流而发光。但是由于工艺、老化等原因会造成晶体管的阈值漂移,对产生的驱动电流造成影响,并且在高低灰阶切换时的迟滞效应,还会造成残影及画面切换后前几帧亮度不均现象,使人眼察觉出画面闪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驱动方法,以解决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引起的闪烁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发光控制模块、阈值补偿模块和偏置调节模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一节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节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节点;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驱动晶体管以及发光元件串联,用于控制驱动电流是否流过所述发光元件;所述阈值补偿模块串联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之间,用于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偏置信号端,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端,所述偏置调节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所述偏置信号端输入的偏置信号的控制下,调节所述驱动晶体管偏置状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适用于上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驱动周期包括第一偏置调节阶段、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s1、在所述第一偏置调节阶段,偏置调节模块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偏置信号端输入的偏置信号,向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反偏;

s2、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阈值补偿模块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s3、在所述发光阶段;发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通过在每个驱动周期的数据写入阶段之前设置第一偏置调节阶段,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偏置调节模块在第一控制信号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偏置信号端输入的偏置信号的控制下,控制驱动晶体管反偏,可以减弱上一驱动周期中驱动晶体管长期处于正偏状态导致的迟滞效应,解决不同画面切换时的闪烁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4个像素行的一种驱动时序;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4个像素行的又一种驱动时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t、数据写入模块10、发光控制模块20、阈值补偿模块30和偏置调节模块40。其中,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连接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t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节点n3,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节点n2。数据写入模块10用于向驱动晶体管t提供数据信号。发光控制模块20分别与驱动晶体管t以及发光元件d串联,用于控制驱动电流是否流过发光元件d。

阈值补偿模块30串联在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与驱动晶体管t的输出端之间,用于检测和自补偿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的偏差。像素驱动电路通过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上的电压控制驱动晶体管驱动发光元件d发光的驱动电流。但是由于工艺、老化等原因会造成驱动晶体管的阈值vth漂移和迁移率衰减,各个像素驱动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特性不一致,显示面板上会产生显示不均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阈值补偿模块30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缓解甚至消除阈值电压对于的驱动电流的影响,从而可避免流过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受到阈值电压不均匀和漂移的影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流过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的均匀性。

偏置调节模块40的第一端连接偏置信号端dv。偏置调节模块40的第二端连接驱动晶体管t的输出端。偏置调节模块40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端p1。偏置调节模块40用于在第一控制信号端p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偏置信号端dv输入的偏置信号的控制下,调节驱动晶体管t的偏置状态。

由于在每个驱动周期进行显示时,像素电路在发光阶段等非偏置阶段,可能存在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大于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位的情形,长期这样设置会导致驱动晶体管内部的离子极性化,进而驱动晶体管内部形成内建电场,导致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不断增大,导致id-vg曲线发生偏移,从而影响流入发光元件的驱动电流,进而影响显示均一性。例如在黑画面切换成白画面时,显示亮度会缓慢上升,需要经历4-5帧的数据刷新,亮度才能趋于稳定,由于该恢复时间较长,因此人眼就能察觉到画面闪烁。

本发明实施例在每个驱动周期进行数据写入之前,通过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p1向偏置调节模块40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通过偏置信号端dv向偏置调节模块40输入的偏置信号,以使偏置调节模块40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反偏,以调节驱动晶体管t的漏极电位,改善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电位和漏极电位之间的电势差。在一些情形下,可以使得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电位低于驱动晶体管t的漏极电位,减弱驱动晶体管t内部离子极性化程度,降低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通过偏置驱动晶体管t实现对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的调节。基于此,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偏置阶段,可以调节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电位与漏极电位之间的电势差,如此设置对驱动晶体管t内部特性的影响,可以平衡非偏置阶段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电位大于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位时对驱动晶体管内部特性的影响,即偏置阶段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的降低,可以平衡非偏置阶段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增量。从而保证id-vg曲线不发生偏移,进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为源极、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为漏极,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为栅极为例进行介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参见图2,阈值补偿模块30包括第一晶体管m1。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与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与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端电连接于第二节点n2。在数据写入阶段第一晶体管m1导通,进行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的抓取,并将携带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的电信号写入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第一晶体管m1的有源层包括氧化物半导体。例如:第一晶体管m1的有源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

由于在发光阶段需要保持第一节点n1的电位,因此第一晶体管m1可以采用低漏流水平的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即第一晶体管m1的有源层采用氧化物半导体,可以使第一节点n1在发光阶段保持在稳定电位,避免因为第一晶体管m1的漏流导致的发光阶段的亮度下降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的有源层例如可以采用铟镓锌氧化物(igzo,indiumgalliumzincoxide)。igzo由in2o3、ga2o3和zno构成,禁带宽度在3.5ev左右,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图2中,示例性的设置第一晶体管m为n型晶体管。

可选的,驱动晶体管t、数据写入模块10、发光控制模块20以及偏置调节模块40中晶体管的有源层包括低温多晶硅材料。第一晶体管m1的沟道宽长比大于驱动晶体管t、数据写入模块10、发光控制模块20以及偏置调节模块40中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与沟道宽长比、迁移率成正比,由于低温多晶硅材料(ltps)的迁移率远大于氧化物半导体(例如igzo),所以当ltps晶体管和igzo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相当的时候,igzo晶体管的驱动能力远小于ltps晶体管,因此其将成为掣肘显示面板像素分辨率提高的关键因素。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采用氧化物半导体的第一晶体管m1的沟道宽长比大于ltps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可以提升第一晶体管m1的驱动能力,使其能够与ltps晶体管驱动能力匹配,从而提升“木桶效应”中的短板。

可选的,数据写入模块10可以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信号端p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与数据信号端vdata电连接。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t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三节点n3。在数据写入阶段,在第二控制信号端p2输入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第二晶体管m2导通,向驱动晶体管t提供数据信号。

可选的,偏置调节模块40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与第一控制信号端p1电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端与偏置信号端dv电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

在数据写入之前,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p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导通,并将偏置信号端dv输入的偏置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以使驱动晶体管反偏。

可选的,第三晶体管m3的沟道宽长比大于驱动晶体管t的沟道宽长比。对于实现开关作用的第三晶体管m3来说,需要其响应速度快,延迟低,能够快速的向第二节点n2输入偏置信号,因此,第三晶体管m3的亚阈值摆幅需要比较小。对于驱动晶体管t而言,需要精确的控制每个灰阶的电流,通过电压精确的调节电流,所以需要设置较大的亚阈值摆幅。而晶体管的沟道宽长比越大,晶体管的栅极电容越大,亚阈值摆幅越大,所以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三晶体管m3的沟道宽长比大于驱动晶体管t的沟道宽长比。

可选的,发光控制模块20包括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pvdd电连接。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t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第三节点n3。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端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第五晶体管m5的第二端与发光元件d电连接。

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以及数据写入阶段,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关断;在发光阶段,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以使驱动晶体管t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可选的,第四晶体管m4的控制端与第一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1电连接;第五晶体管m5的控制端与第二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2电连接。由于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的控制端连接不同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因此第一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1输入的时序和第二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2输入的时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对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复位时,通过第二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2输入的时序控制第五晶体管m5打开,以使发光元件d也实现复位。

可选的,第四晶体管m4的控制端和第五晶体管m5的控制端可以连接同一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如图3所示。即通过同一发光控制信号控制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的导通和关断。这样设置可以减少面板中走线的数量。此外,对于低频显示的面试面板,由于频率低,驱动晶体管迟滞效应引起的闪烁限定更容易让人眼察觉。可以通过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在发光阶段中输入多个高低电平跳变的脉冲波,实现发光元件在发光阶段中的多次发光与截止,从而避免人眼察觉出闪烁现象。第四晶体管m4的控制端和第五晶体管m5的控制端采用同一发光控制信号进行控制,通过将该发光控制信号在发光阶段设置为多个高低电平跳变的脉冲波,即可缓解上述闪烁现象。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与发光元件d电连接,用于对发光元件d复位。在发光阶段前,可以通过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对发光元件d上的电极电压在进行复位,防止上一驱动周期中发光元件d的电极上的电位影响本次驱动周期的画面显示。

可选的,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p3电连接。第三控制信号端p3与该像素驱动电路所处像素行的下一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电连接。

由于显示面板中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发光元件。每个驱动周期中像素驱动电路可以通过逐行扫描的方式实现驱动。参见图4,为减少显示面板中信号线的数量,可以设置第i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三控制信号端p3i与第i+1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p1i+1电连接。第i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进行发光元件复位时,同时实现第i+1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偏置调节阶段。其中i为正整数,i以及i+1表示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的行序号。由于第i+1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p1i+1在第i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的发光阶段之前具有较长时间的有效脉冲信号,因此可以将第i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三控制信号端p3i与第i+1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p1i+1电连接,从而使第i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在发光阶段之前对发光元件进行充分的复位。

可选的,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设置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p3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p3当前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p1电连接。即通过同一信号线控制第一偏置调节模块40以及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的导通或关断。

可选的,参见图6,还可以设置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中的晶体管类型与发光控制模块20中的晶体管类型相反。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p3电连接。发光控制模块20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电连接。第三控制信号端p3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电连接。例如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输入的信号为高电平时,由于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中的晶体管类型与发光控制模块20中的晶体管类型相反,所以发光控制模块20关断,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中导通,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对发光元件d进行复位。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输入的信号为低电平时,发光控制模块20导通,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中关断,驱动晶体管t驱动发光元件d发光。

此外,可以设置发光控制模块20中的晶体管为ltps晶体管,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中的晶体管为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将驱动晶体管驱动发光元件发光通路上的发光控制模块20中晶体管设置为ltps晶体管,而将不在驱动晶体管驱动发光元件发光通路上的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中晶体管设置为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驱动能力对于像素驱动电路整体驱动电流的影响。

可选的,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可以包括第六晶体管m6。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端与复位信号端ref电连接;第六晶体管m6的第二端与发光元件d电连接。第六晶体管m6在第三控制信号端p3输入的第三控制信号控制下导通时,复位信号端ref向发光元件d传输复位信号,将发光元件d进行复位。

可选的,阈值补偿模块30和偏置调节模块40复用为驱动晶体管复位模块,用于对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复位。为了防止前一帧画面显示时,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的电压影响下一帧画面的显示,本发明实施例在向驱动晶体管t提供数据信号之前,先对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进行复位。例如参见图7,在向驱动晶体管t提供数据信号之前,控制阈值补偿模块30和偏置调节模块40导通,偏置调节模块40向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提供复位信号。

可选的,例如参见图3-图6,阈值补偿模块50的控制端与第四控制信号端p4电连接。驱动晶体管复位模块(阈值补偿模块30和偏置调节模块40)在第一控制信号端p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p1以及第四控制信号端p4输入的第四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传输复位信号。

可选的,例如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存储电容c1,存储电容c1用于保持第一节点n1处的电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像素驱动电路中各模块中晶体管的类型,例如可以均为n型晶体管,或均为p型晶体管,亦或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中部分晶体管为n型,部分晶体管为p型。例如参见图3,示例性的设置第一晶体管m1为n型,其他晶体管均为p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例如还可以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包括发光元件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可以设置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不同偏置信号端。相同颜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同一偏置信号端。由于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寿命不同,因此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元件下实现相同发光亮度时的驱动电流不同。驱动电流不同,对应的驱动晶体管栅极电位不同,而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引起的阈值漂移的程度取决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之间的电压差,因此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元件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引起的阈值漂移的程度有可能不同。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设置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不同偏置信号端。相同颜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同一偏置信号端,从而可以针对不同颜色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迟滞现象进行补偿。

可选的,由于蓝色子像素的发光元件的材料衰减快,导致寿命短,向蓝色子像素提供的驱动电流相对较大,因此蓝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第一节点n1处的电位较小,蓝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压差比其他颜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的压差小。而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引起的阈值漂移的程度取决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之间的电压差(第一节点n1和第二节点n2之间的电压差),则蓝色子像素的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引起的阈值偏移程度最小。因此本发明实施可以向红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偏置信号端和绿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偏置信号端提供较大的电压值的偏置信号,能够较大程度地调节红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和绿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较大程度的延缓驱动晶体管迟滞效应导致的阈值漂移;而向蓝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偏置信号端提供较小的电压值的偏置信号,较小程度的调节蓝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即,在控制驱动晶体管反偏时,各颜色子像素中,蓝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偏置信号端传输的偏置信号最小,以尽量确保对不同颜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中驱动晶体管偏置调节的精准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针对不同颜色子像素的驱动晶体管的迟滞现象,通过控制驱动晶体管的反偏时间进行补偿。例如同一行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不同第一控制信号端;同一行相同颜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同一第一控制信号端。

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各颜色子像素中,蓝色子像素的像素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引起的阈值偏移程度最小。因此可以设置在控制驱动晶体管反偏时,各颜色子像素中,蓝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晶体管反偏时间最短,即第一偏置调节阶段的时长最短。本发明实施例在控制驱动晶体管反偏时,向红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和绿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提供较长时间的第一控制信号有效脉冲,能够较大程度地调节红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和绿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较大程度的延缓驱动晶体管迟滞效应导致的阈值漂移;而向蓝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提供较短时间的第一控制信号有效脉冲,较小程度的调节蓝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中驱动晶体管的偏置状态,同样可以确保对不同颜色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中驱动晶体管偏置调节的精准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驱动周期包括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

s1、在所述第一偏置调节阶段,偏置调节模块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偏置信号端输入的偏置信号,向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反偏。

s2、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阈值补偿模块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

s3、在所述发光阶段,发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

本发明实施例在每个驱动周期的数据写入阶段之前设置第一偏置调节阶段,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通过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p1向偏置调节模块40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通过偏置信号端dv向偏置调节模块40输入的偏置信号,以调节驱动晶体管t的漏极电位,改善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电位和漏极电位之间的电势差。在一些情形下,可以使得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电位低于驱动晶体管t的漏极电位,减弱驱动晶体管t内部离子极性化程度,降低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通过偏置驱动晶体管t实现对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的调节。基于此,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偏置阶段,可以调节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电位与漏极电位之间的电势差,如此设置对驱动晶体管t内部特性的影响,可以平衡非偏置阶段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电位大于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电位时对驱动晶体管内部特性的影响,即偏置阶段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的降低,可以平衡非偏置阶段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增量。从而保证id-vg曲线不发生偏移,进而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结合图3、图7和图8,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

s1、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反偏,使得驱动晶体管t的栅极电位低于驱动晶体管t的漏极电位。

s2、在数据写入阶段t2,在部分时间段内,第二控制信号p2为有效电平,第二晶体管m2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p2而导通,第四控制信号p4为有效电平,因此第一晶体管m1也是导通状态。数据信号端vdata上的数据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晶体管m2、驱动晶体管t以及第一晶体管m1写入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也即第一节点n1,直至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和第一端的电压差等于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驱动晶体管t截止。

s3、在发光阶段t3,发光控制信号em为有效电平,第四控制信号p4、第二控制信号p2、第一控制信号p1均为无效电平,发光控制模块20中的第四晶体管m4以及第五晶体管m5导通,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三晶体管m3均关断,第四晶体管m4将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pvdd提供的第一电平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的第一端,驱动晶体管t导通,驱动发光元件d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中,通过偏置调节模块向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写入偏置信号,使第一偏置调节阶段驱动晶体管t反偏,即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压大于第一端电压,且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电压大于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电压。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电压近似可以认为是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pvdd输入的第一电平,因此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中,偏置调节模块向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写入偏置信号需大于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pvdd输入的第一电平。

例如根据现有显示面板的第一电平电压的设计,设置偏置调节模块向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写入的偏置信号的数值范围为4~10v。

可选的,在数据写入阶段t2,偏置调节模块40还可以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写入偏置信号,以使第二节点n2复位,进而在阈值补偿模块30导通时,控制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复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设置在数据写入阶段偏置调节模块向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写入的偏置信号的数值范围为-1~-5v,以实现对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复位。

可选的,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结合图3、图9和图10,与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方法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数据写入阶段t2之后,在发光阶段t3之前,显示面板的驱动周期还包括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还包括:

s4、在所述第二偏置调节阶段,偏置调节模块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偏置信号端输入的偏置信号,向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反偏。

具体的结合图10,在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再次使驱动晶体管t反偏。

在数据写入阶段t2,由于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仍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会引起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在发光阶段的初期不稳定,导致发光阶段的初期发光亮度发生变化。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数据写入阶段t2与发光阶段t3之间设置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使偏置调节模块40控制驱动晶体管t的漏极电位大于栅极电位,使驱动晶体管t的特性曲线尽快恢复到该驱动周期的写入数据所对应的正常阈值电压,避免发光阶段初期发光亮度的变化。

可选的,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的时间大于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的时间。由于每个驱动周期的数据写入阶段t2较短,在该阶段驱动晶体管的阈值偏移比较小,因此可以设置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的时间大于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的时间。

申请人研究发现,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的时间与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的时间的比值大于1.3时,可以明显抑制画面切换后前几帧亮度不均的现象。

可选的,参见图8,数据写入阶段t2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控制端复位子阶段t21和数据写入子阶段t22。阈值补偿模块30和偏置调节模块40复用为驱动晶体管复位模块时,数据写入阶段t2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控制端复位子阶段t21和数据写入子阶段t22。

在驱动晶体管控制端复位子阶段t21,阈值补偿模块30和偏置调节模块40复用为驱动晶体管复位模块,对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复位。

例如图8中,在驱动晶体管控制端复位子阶段t21,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低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第四控制信号p4为有效电平,第一晶体管m1受控于第四控制信号p4而导通,将第二节点的低电平传输到第一节点n1,使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复位。

在数据写入子阶段t22,数据写入模块10用于向驱动晶体管t提供数据信号,阈值补偿模块30检测和自补偿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的偏差。参见图8在该阶段,第二控制信号p2为有效电平,第二晶体管m2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p2而导通,该阶段中第四控制信号p4也为有效电平,因此第一晶体管m1也是导通状态。数据信号端vdata上的数据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晶体管m2、驱动晶体管t以及第一晶体管m1写入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也即第一节点n1,直至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和第一端的电压等于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驱动晶体管t截止。

本发明实施例将阈值补偿模块30和偏置调节模块40复用为驱动晶体管复位模块,可以无需再为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设置一单独的复位模块,简化了像素驱动电路。

可选的,例如参见图3-图6,阈值补偿模块50的控制端与第四控制信号端p4电连接。驱动晶体管复位模块(阈值补偿模块30和偏置调节模块40)在第一控制信号端p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p1以及第四控制信号端p4输入的第四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传输复位信号。驱动时序例如参见图8,偏置调节模块40在第一控制信号端p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p1的控制下,阈值补偿模块30在第四控制信号端p4输入的第四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向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传输复位信号。参见图9,偏置调节模块40在第一控制信号端p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p1的控制下关断,阈值补偿模块30在第四控制信号端p4输入的第四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数据写入模块10在第二控制信号端p2输入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数据信号写入。

可选的,参见图8,在驱动晶体管控制端复位子阶段t21之前还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二端复位子阶段t20。在驱动晶体管第二端复位子阶段t20,偏置调节模块40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p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偏置信号端dv输入的偏置信号,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正偏。如图8中,在驱动晶体管第二端复位子阶段t20,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低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为后续对驱动晶体管t控制端的复位做准备。

由于低频驱动模式下,每个驱动周期的驱动时间较长,驱动晶体管处于固定电位正偏的时间长,因此迟滞效应会更严重,人眼感官感知的闪烁现象也越明显。那么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分模式进行驱动。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1,该方法包括:

s0、判断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是否为低频模式。

若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为低频模式,执行步骤s1至s3。否则执行步骤s2和s3。

由于低频驱动模式下,每个驱动周期的驱动时间较长,驱动晶体管处于固定电位正偏的时间长,因此迟滞效应会更严重,人眼感官感知的闪烁现象也越明显。那么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分模式进行驱动。据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进行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过程之前,先进行显示模式的判断。在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为低频模式时在每个驱动周期的数据写入阶段之前设置第一偏置调节阶段,从而抑制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带来的闪烁问题,否则依次进行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

此外,如有显示面板的相邻两帧显示画面为相同画面,由于两个画面的数据信号相同,因此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带来的闪烁问题可以忽略。据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2,该方法包括:

s0、判断显示面板的相邻两帧显示画面是否为不同画面。

若是,执行步骤s1至s3。否则执行步骤s2和s3。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3,该方法包括:

s0、判断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是否为低频模式和/或显示面板的相邻两帧显示画面为不同画面。

若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为低频模式和/或显示面板的相邻两帧显示画面为不同画面,执行步骤s1至s3。否则执行步骤s2和s3。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进行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过程之前,先进行显示模式的判断。在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为低频模式和/或显示面板的相邻两帧显示画面为不同画面时在每个驱动周期的数据写入阶段之前设置第一偏置调节阶段,从而抑制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带来的闪烁问题,否则依次进行数据写入阶段和发光阶段。

可选的,当显示装置的帧刷新频率小于等于30hz,则确定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低频模式;当显示装置的帧刷新频率大于60hz,则确定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高频驱动模式。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对显示装置的帧刷新频率进行分类,并不限于当显示装置的帧刷新频率小于等于30hz,则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低频模式,当显示装置的帧刷新频率大于等于60hz,则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为高频模式。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每个驱动周期的发光阶段t3设置为包括多个发光子阶段t31和多个发光截止阶段t32。通过控制发光阶段中的发光子阶段的时长调节发光元件的显示亮度,即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方法调节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间。例如参见图14,在发光阶段t3的每个发光子阶段t31,执行步骤s3,发光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在每个发光截止阶段t32,执行步骤s1,偏置调节模块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p1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偏置信号端dv输入的偏置信号,使驱动晶体管反偏。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每个驱动周期包括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其中发光阶段t3包括多个发光子阶段t31和多个发光截止阶段t32。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以及每个发光截止阶段t32,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反偏,抑制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

在数据写入阶段t2,向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并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数据写入阶段t2中各模块的导通关断状态,以及各信号线的时序可以参见图8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每个发光子阶段t31,控制发光元件发光。每个发光子阶段t31中,发光控制信号em为有效电平,第四控制信号p4、第二控制信号p2、第一控制信号p1均为无效电平,发光控制模块20中的第四晶体管m4以及第五晶体管m5导通,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三晶体管m3均关断,第四晶体管m4将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pvdd提供的第一电平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的第一端,驱动晶体管t导通,驱动发光元件d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在一帧的时间内多次反偏,缓解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并且由于是在该行像素单元不发光的时刻进行反偏控制,因此不影响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

可选的,参见图14,还可以在每个驱动周期的数据写入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之间设置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减弱驱动晶体管在数据写入阶段的阈值偏移,避免发光阶段初期发光亮度的变化。图14中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各信号线的驱动时序以及各模块的导通关断状态,可参见图8中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的驱动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截止阶段t32的时长可以与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的时长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5,每个驱动周期包括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和发光阶段t3,发光阶段t3包括多个发光子阶段t31和多个发光截止阶段t32。在每个发光子阶段t31,执行步骤s3,发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在每个发光截止阶段t32,依次执行步骤s1、s6和s4。

其中步骤s6为:偏置调节模块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及偏置信号端输入的偏置信号,向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正偏。

结合图3和图15,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

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反偏。

数据写入阶段t2: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二端复位子阶段t20、驱动晶体管控制端复位子阶段t21和数据写入子阶段t22。在驱动晶体管第二端复位子阶段t20,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低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为后续对驱动晶体管t控制端的复位做准备。在驱动晶体管控制端复位子阶段t21,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低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第四控制信号p4为有效电平,第一晶体管m1受控于第四控制信号p4而导通,将第二节点的低电平传输到第一节点n1,使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复位。在数据写入子阶段t22,第二控制信号p2为有效电平,第二晶体管m2受控于第二控制信号p2而导通,该阶段中第四控制信号p4也为有效电平,因此第一晶体管m1也是导通状态。数据信号端vdata上的数据信号依次通过第二晶体管m2、驱动晶体管t以及第一晶体管m1写入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也即第一节点n1,直至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和第一端的电压差等于驱动晶体管t的阈值电压,驱动晶体管t截止。

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再次使驱动晶体管t反偏。

发光阶段t3:包括多个发光子阶段t31和多个发光截止阶段t32。

在发光子阶段t31,发光控制信号em为有效电平,第四控制信号p4、第二控制信号p2、第一控制信号p1均为无效电平,发光控制模块20中的第四晶体管m4以及第五晶体管m5导通,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三晶体管m3均关断,第四晶体管m4将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pvdd提供的第一电平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t的第一端,驱动晶体管t导通,驱动发光元件d发光。

在发光截止阶段t32,包括第一阶段t321、第二阶段t322和第三阶段t323。首先在第一阶段t321,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以使驱动晶体管反偏。然后,在第二阶段t322,偏置信号dv设置为高电平,第一控制信号p1为有效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低电平传输到第二节点n2,以使驱动晶体管正偏。在第二阶段t322中,第四控制信号p4以及第二控制信号p2均为无效电平,此阶段不进行数据写入。在第三阶段t323,第一控制信号p1设置为有效电平、偏置信号dv设置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m3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p1而导通,将偏置信号dv传输到第二节点n2,向驱动晶体管t的第二端传输偏置信号,再次使驱动晶体管t反偏。在整个发光截止阶段t32,由于发光控制信号em为无效电平,因此发光控制模块20中的第四晶体管m4以及第五晶体管m5关断,发光元件d不发光。

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在发光阶段t3之前进行两次驱动晶体管的反偏,在发光阶段t3的每个发光截止阶段t32,也进行两次驱动晶体管的反偏。由于发光阶段t3无需再次进行数据写入,因此可以仅在数据写入阶段t2为第二控制信号端p2以及第四控制信号端p4提供有效脉冲,第二控制信号p2以及第四控制信号p4无需在图15中虚线椭圆框所示区域进行脉冲跳变。所以第二控制信号p2以及第四控制信号p4相比于第一控制信号p1,可以设置为低频,从而可以节省功耗。

可选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6,每个驱动周期包括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发光阶段t3包括多个发光子阶段t31和多个发光截止阶段t32。在每个发光子阶段t31,执行步骤s3,发光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流流过发光元件。在每个发光截止阶段t32,执行步骤s7。

其中,步骤s7为:偏置调节模块受控于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控制信号以保持截止状态。

参见图16,在每个发光截止阶段t32,发光控制信号em为无效电平,发光控制模块20中的第四晶体管m4以及第五晶体管m5关断。第四控制信号p4、第二控制信号p2、第一控制信号p1均为无效电平,阈值补偿模块30中的第一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10中的第二晶体管m2,偏置调节模块40中的第三晶体管m3均关断。

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仅在在每个驱动周期的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使驱动晶体管反偏,抑制驱动晶体管的迟滞效应。在数据写入阶段t2,向驱动晶体管提供数据信号,并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偏差;在发光阶段t3通设置多个发光子阶段t31和多个发光截止阶段t32,调节发光元件的发光时长。且在每个发光截止阶段t32偏置调节模块处于截止状态。这样设置可以减少第一控制信号p1、第二控制信号p2、第四控制信号p4以及偏置信号dv的跳变频率,降低功耗。可选的,参见图16,也可以在每个驱动周期的数据写入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之间设置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减弱驱动晶体管在数据写入阶段的阈值偏移,避免发光阶段初期发光亮度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发光阶段t3中各发光子阶段t31的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发光截止阶段t32的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15以及图16中,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以及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2的时长之和可以与发光截止阶段t32的时长相同,也可以不同。设置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数据写入阶段t2以及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2的时长之和可以与发光截止阶段t32的时长相同,可以方便各脉冲信号的设计。

可选的,发光控制模块20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电连接,数据写入模块10的控制端与第二控制信号端p2电连接,阈值补偿模块30的控制端与第四控制信号端p4电连接。每个驱动周期中,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输入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时长为t1。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时长为t2。第四控制信号端p4输入的第四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时长为t3。第二控制信号端p2输入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时长为t4。其中,t1﹥t2﹥t3﹥t4。

参见图8、图10、图14-图16,t1为每个驱动周期中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输入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时长总时长。上述驱动时序中,均以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输入的发光控制信号是低电平时为有效脉冲,可以控制发光控制模块导通。t2为每个驱动周期中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总时长。上述驱动时序中,均以第一控制信号p1是低电平时为有效脉冲,可以控制偏置调节模块导通。t3为每个驱动周期中第四控制信号端p4输入的第四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总时长。上述驱动时序中,均以第四控制信号端p4是高电平时为有效脉冲,可以控制阈值补偿模块导通。t4为每个驱动周期中第二控制信号端p2输入的第二控制信号的有效脉冲总时长。上述驱动时序中,均以第二控制信号端p2是低电平时为有效脉冲,可以控制数据写入模块导通。

因为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以及数据写入阶段t2均需要在非发光阶段完成,因此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以及偏置调节模块的导通控制均需要在发光控制信号的无效脉冲内完成,因此t1最大。由于在对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复位前,需要将低电平的偏置信号提前写入第三节点,因此偏置调节模块需要在阈值补偿模块导通前导通,所以t2﹥t3。在阈值补偿模块导通实现对驱动晶体管控制端的复位后,再通过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数据写入模块导通,实现数据信号的写入,因此t3﹥t4。

可选的,第二控制信号p2的有效脉冲位于第一控制信号p1的无效脉冲位时间段内。由于第一控制信号p1控制偏置调节模块的导通与关断,第二控制信号p2控制数据写入模块的导通与关断。在数据写入时,需要偏置调节模块关断,避免偏置调节模块导通时,偏置信号写入至第二节点n2,进而影响驱动晶体管控制端的电压。因此需要在数据写入模块的导通前,将偏置调节模块关断。所以,例如参见图8,第一控制信号p1的上升沿位第二控制信号p2的下降沿之前,实现数据写入模块的导通前,将偏置调节模块关断。

可选的,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中的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与数据写入阶段t2的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连续。例如参见图17,第一控制信号p1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与数据写入阶段t3之间无需进行电平跳变,因此可以节省更多时间设置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进一步减弱上一驱动周期中驱动晶体管长期处于正偏状态导致的迟滞效应。

可选的,例如参见图3,若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与发光元件d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以及数据写入阶段t2的至少部分时间段,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对所述发光元件复位。

在发光阶段前可以通过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对发光元件d上的电极电压在进行复位,防止上一驱动周期中发光元件d的电极上的电位影响本次驱动周期的画面显示。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时序图。若类似于图4中,像素驱动电路中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p3电连接,第三控制信号端p3与该像素驱动电路所处像素行的下一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p1电连接。第三控制信号p3的时序如图18所示。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时序图。类似于图5中,像素驱动电路中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p3电连接,同一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三控制信号端p3和第一控制信号端p1电连接。即通过同一信号线控制第一偏置调节模块40以及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的导通或关断。第三控制信号p3的时序如图19所示。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时序图。类似于图6中,设置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中的晶体管类型与发光控制模块20中的晶体管类型相反。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的控制端与第三控制信号端p3电连接。发光控制模块20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电连接。第三控制信号端p3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em电连接。第三控制信号p3的时序如图20所示。

图18-图20中的驱动方式,配合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三控制信号的连接,均可以减少显示面板中信号线的数量,也无需为第一控制信号以及第三控制信号分别设置一套移位寄存器电路,因此还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

当然也可以为第三控制信号p3单独提供信号,驱动时序图例如可以参见图21。图21中示例性的设置第三控制信号p3为低电平时为有效脉冲,可以控制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导通。需要说明的是,图21中示例性的设置在发光控制信号em的整个无效脉冲阶段均为低电平,即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以及数据写入阶段t2的全部时间段,发光元件复位模块对发光元件复位。若驱动周期包括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也可以在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内控制发光元件复位模块对发光元件复位。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实际需求,设置发光元件复位模块对发光元件复位的时长,例如仅在发光元件非发光的部分时间段内对发光元件复位。

可选的,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以及数据写入阶段t2中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对发光元件d提供的复位信号值,可以设置小于数据写入阶段t2中偏置信号的信号值。

数据写入阶段t2中提供的偏置信号dv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复位。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以及数据写入阶段t2中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对发光元件d提供的复位信号值是对发光元件的电极进行复位。以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对发光元件d的阳极进行复位为例。对发光元件d的阳极经复位时,发光元件d的阳极和阴极电位的垮压要小于发光元件d的阈值电压,因此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向发光元件传输的复位信号值需要比较小,以避免发光元件d偷亮。

而在数据写入阶段t2,若提供的偏置信号dv使驱动晶体管t的控制端复位时,若偏置信号dv电位太低,则会导致后续数据写入阶段时,向存储电容c1充电需要从较低的偏置信号dv慢慢拉高到要写入的数据信号值,导致充电时间过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设置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以及数据写入阶段t2中发光元件复位模块50对发光元件d提供的复位信号值,可以设置小于数据写入阶段t2中偏置信号的信号值。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4个像素行的一种驱动时序,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相邻4个像素行的又一种驱动时序。图22以及图23中,相邻的4各像素行分别表示为第i像素行、第i+1像素行、第i+2像素行以及第i+3像素行。第一控制信号p1、第二控制信号p2、第四控制信号p4以及偏置信号dv均可以通过垂直移位寄存器(verticalshiftregister,vsr)输出。考虑到vsr电路的脉冲信号输出宽度以及vsr电路中上级移位寄存单元与下移位寄存单元的信号借用等,若在数据写入阶段t2,第二控制信号p2的有效脉冲宽度为h,可以设置发光控制信号em的无效脉冲宽度为40h。发光阶段t3前,第一控制信号p1、第二控制信号p2、第三控制信号p3以及第四控制信号p4的有效脉冲均位于发光控制信号em的无效脉冲时间段内。在数据写入阶段t2,每个像素行的第二控制信号p2的有效脉冲宽度均为h,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和第四控制信号p4的有效脉冲宽度均为8h,且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和第四控制信号p4的有效脉冲交叠一半时间。在第一偏置调节阶段t1,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为12h;在第二偏置调节阶段t4,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为8h。数据写入阶段中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与第一偏置调节阶段中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间隔4h,数据写入阶段中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与第二偏置调节阶段中第一控制信号p1的有效脉冲间隔4h。在发光阶段t3之前,偏置信号dv的时序依次为高电平脉冲宽度16h、低电平脉冲宽度12h、高电平脉冲宽度12h。上述脉冲宽度的设置可以配合如图4所示像素驱动电路,即第i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三控制信号端p3i与第i+1像素行像素驱动电路的第一控制信号端p1i+1电连接。

图22所示驱动时序,每两像素行为一像素行组,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各移位寄存器为各像素行组逐级提供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级移位寄存器为同一像素行组中的两个像素行提供相同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第四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各移位寄存器为各像素行组逐级提供第四控制信号,输出第四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级移位寄存器为同一像素行组中的两个像素行提供相同的第四控制信号;输出偏置信号的vsr电路的各移位寄存器为各像素行组逐级提供偏置信号,输出偏置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级移位寄存器为同一像素行组中的两个像素行提供相同的偏置信号;输出发光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各移位寄存器为各像素行组逐级提供发光控制信号,输出发光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级移位寄存器为同一像素行组中的两个像素行提供相同的发光控制信号。

参见图22,第i像素行和第i+1像素行为一像素行组,第i+2像素行和第i+3像素行为一像素行组。第i像素行的第一控制信号p1i和第i+1像素行的第一控制信号p1i+1均由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移位寄存器(例如第n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第i+2像素行的第一控制信号p1i+2和第i+3像素行的第一控制信号p1i+3均由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移位寄存器(例如第n+1级移位寄存器)提供。同理,第i像素行的第四控制信号p4i和第i+1像素行的第四控制信号p4i+1均由输出第四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移位寄存器(例如第n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第i+2像素行的第四控制信号p4i+2由和第i+3像素行的第四控制信号p4i+3由输出第四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移位寄存器(例如第n+1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第i像素行的偏置信号dvi和第i+1像素行的偏置信号dvi+1均由输出偏置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移位寄存器(例如第n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第i+2像素行的偏置信号dvi+2和第i+3像素行的偏置信号dvi+3均由输出偏置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移位寄存器(例如第n+1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第i像素行的发光控制信号emi和第i+1像素行的发光控制信号emi+1均由输出发光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移位寄存器(例如第n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第i+2像素行的发光控制信号emi+2和第i+3像素行的发光控制信号emi+3均由输出发光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同一移位寄存器(例如第n+1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由于需要逐行向各像素行提供数据信号,不同像素行的第二控制信号p2由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不同移位寄存器提供,即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各移位寄存器向各像素行一一对应提供第二控制信号p2。例如图22中,第i像素行的第二控制信号p2i由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第i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第i+1像素行的第二控制信号p2i+1由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第i+1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第i+2像素行的第二控制信号p2i+2由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第i+2级移位寄存器提供。第i+3像素行的第二控制信号p2i+3由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的vsr电路的第i+3级移位寄存器提供。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每两像素行共用第一控制信号p1、第四控制信号p4、偏置信号dv以及发光控制信号em,因此可以节省vsr电路中移位寄存器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小vsr电路在显示面板中的占用面积,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

当然也可以为各像素行逐行提供第一控制信号p1,逐行提供第四控制信号p4,逐行提供偏置信号dv,以及逐行提供发光控制信号em。例如图23所示时序。

本发明实施例中偏置信号dv为脉冲信号,可以通过vsr电路逐级输出。偏置信号dv的高电平脉冲用dvh表示,偏置信号dv的低电平脉冲用dvl表示。第一控制信号p1、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以及发光控制信号em中低电平脉冲一般设置相同,用vgl表示。第一控制信号p1、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以及发光控制信号em中高电平脉冲一般也设置相同,用vgh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vgl<dvl<dvh<vgh。由于偏置信号dv的低电平脉冲dvl主要为n1节点进行复位,若dvl过低,例如dvl=vgl,有可能会引起数据写入阶段时,n1节点电位变化过大,导致充电时间过长。偏置信号dv的高电平脉冲dvl主要为n2节点输入dvh,以使驱动晶体管t反偏。只要dvh大于pvdd电压即可,无需设置dvh过高,例如dvh=vgh时,有可能引起dvh电压过高导致驱动晶体管t过度反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为描述方便,将端子和该端子传输的信号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命名,例如第一控制信号端以及第一控制信号均采用p1表示。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