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实践教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
背景技术:
护理院校内,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护生常应用静脉穿刺模型进行相关练习。有研究表明,市场上购买的静脉输液模型存在一些缺陷,如无收集液体的元件导致液体输注不畅,材质过硬导致的手感偏差,部分损坏即整个模型损坏增加更换成本和购买价格昂贵等,且护生使用的积极性可以被这些因素影响。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其设计结构合理,可达到帮助护生练习静脉穿刺技术的目的,同时节省成本。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由血浆收集袋、模拟血浆袋、废液收集袋,及分别与血浆收集袋连接的第一血浆收集袋管路、第二血浆收集袋管路,及与模拟血浆袋连接的模拟血浆袋管路,及与废液收集袋连接的废液收集袋管路,及分别与第一血浆收集袋管路、废液收集袋管路相配合使用的第二留置针接头,及分别与第二血浆收集袋管路、模拟血浆袋管路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留置针接头,及分别与第二留置针接头、第一留置针接头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导液管路组成;所述第一血浆收集袋管路,包括与血浆收集袋连接的第一瓶塞穿刺头,及与第一瓶塞穿刺头连接的第一液体导管,及设置在第一液体导管一端且与第二留置针接头连接的第三螺旋接头;所述第二血浆收集袋管路,包括与血浆收集袋连接的第二瓶塞穿刺头,及与第二瓶塞穿刺头连接的第二液体导管,及与第二液体导管连接的第一墨菲滴管,及与第一墨菲滴管连接的第三液体导管,及设置在第三液体导管一端且与第一留置针接头连接的第一螺旋接头;所述模拟血浆袋管路,包括与模拟血浆袋连接的第三瓶塞穿刺头,及与第三瓶塞穿刺头连接的第四液体导管,及与第四液体导管连接的第二墨菲滴管,及与第二墨菲滴管连接的第五液体导管,及设置在第五液体导管一端且与第一留置针接头连接的第二螺旋接头;所述废液收集袋管路,包括与废液收集袋连接的第六瓶塞穿刺头,及与第六瓶塞穿刺头连接的第六液体导管,及设置在第六液体导管一端且与第二留置针接头连接的第四螺旋接头;所述辅助导液管路,包括分别与第一留置针接头、第二留置针接头连接的第四瓶塞穿刺头、导液三通,及分别与第四瓶塞穿刺头、导液三通连接的第一穿刺导液管、第七瓶塞穿刺头,及分别与第一穿刺导液管、第七瓶塞穿刺头连接的第五瓶塞穿刺头、第七液体导管,及分别与第五瓶塞穿刺头、第七液体导管连接的第八液体导管、第八瓶塞穿刺头,及分别与第八液体导管、第八瓶塞穿刺头连接的第九瓶塞穿刺头、第二穿刺导液管,其中,第九瓶塞穿刺头的一端与第二穿刺导液管连接,及与导液三通连接的注射器接头,及与注射器接头连接的注射器,其中,注射器容量为30ml。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液体导管、第三液体导管、第五液体导管、第六液体导管、第七液体导管上的第一导液控制开关、第二导液控制开关、第三导液控制开关、第五导液控制开关、第六导液控制开关。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留置针接头上的第四导液控制开关,及设置在第一留置针接头上且位于第四导液控制开关一侧第三墨菲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实用性强模拟程度高,可高度还原操作静脉穿刺时的情况及可见的反应,可出现回血等现象,可供护生随时随地反复练习静脉输液、静脉采血、静脉注射操作,使护生操作更加娴熟、标准;2、可操作性强,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均为常见的,医用一次性耗材或生活常见材料或用具,均可简单获得并且相关步骤虽稍繁琐,但都为简单操作,容易上手;3、可循环使用,正确的利用开关可以循环使用模拟血浆以及输入的液体可节省在练习操作时的花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由血浆收集袋1、模拟血浆袋9、废液收集袋23,及分别与血浆收集袋1连接的第一血浆收集袋管路、第二血浆收集袋管路,及与模拟血浆袋9连接的模拟血浆袋管路,及与废液收集袋23连接的废液收集袋管路,及分别与第一血浆收集袋管路、废液收集袋管路相配合使用的第二留置针接头28,及分别与第二血浆收集袋管路、模拟血浆袋管路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留置针接头17,及分别与第二留置针接头28、第一留置针接头17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导液管路组成;所述第一血浆收集袋管路,包括与血浆收集袋1连接的第一瓶塞穿刺头2,及与第一瓶塞穿刺头2连接的第一液体导管3,及设置在第一液体导管3一端且与第二留置针接头28连接的第三螺旋接头22;所述第二血浆收集袋管路,包括与血浆收集袋1连接的第二瓶塞穿刺头39,及与第二瓶塞穿刺头39连接的第二液体导管5,及与第二液体导管5连接的第一墨菲滴管6,及与第一墨菲滴管6连接的第三液体导管7,及设置在第三液体导管7一端且与第一留置针接头17连接的第一螺旋接头15;所述模拟血浆袋管路,包括与模拟血浆袋9连接的第三瓶塞穿刺头10,及与第三瓶塞穿刺头10连接的第四液体导管11,及与第四液体导管11连接的第二墨菲滴管12,及与第二墨菲滴管12连接的第五液体导管13,及设置在第五液体导管13一端且与第一留置针接头17连接的第二螺旋接头16;所述废液收集袋管路,包括与废液收集袋23连接的第六瓶塞穿刺头24,及与第六瓶塞穿刺头24连接的第六液体导管25,及设置在第六液体导管25一端且与第二留置针接头28连接的第四螺旋接头27;所述辅助导液管路,包括分别与第一留置针接头17、第二留置针接头28连接的第四瓶塞穿刺头19、导液三通29,及分别与第四瓶塞穿刺头19、导液三通29连接的第一穿刺导液管20、第七瓶塞穿刺头32,及分别与第一穿刺导液管20、第七瓶塞穿刺头32连接的第五瓶塞穿刺头21、第七液体导管33,及分别与第五瓶塞穿刺头21、第七液体导管33连接的第八液体导管38、第八瓶塞穿刺头34,及分别与第八液体导管38、第八瓶塞穿刺头34连接的第九瓶塞穿刺头37、第二穿刺导液管36,其中,第九瓶塞穿刺头37的一端与第二穿刺导液管36连接,及与导液三通29连接的注射器接头30,及与注射器接头30连接的注射器31,其中,注射器31容量为30ml。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液体导管3、第三液体导管7、第五液体导管13、第六液体导管25、第七液体导管33上的第一导液控制开关4、第二导液控制开关8、第三导液控制开关14、第五导液控制开关26、第六导液控制开关35;及所述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留置针接头17上的第四导液控制开关18,及设置在第一留置针接头17上且位于第四导液控制开关18一侧第三墨菲滴管40。
本结构的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第一穿刺导液管20、第二穿刺导液管36可分别作为导尿管使用。
本结构的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的“回血”原理:在扎止血带时使第三墨菲滴管40及其附属管道内的容积减少而其中的液体量不变,使导尿管(第一穿刺导液管20、第二穿刺导液管36)内的压力增大而产生“回血”。
本结构的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的操作流程:使用时,打开各个开关,高置血浆袋预充管路,可通过血袋出液管路的墨菲滴管观察管路的通畅与否。将排出过多的模拟血浆收集到20ml注射器里,控制三通开放于和20ml注射器接口,将20ml注射器内的模拟血浆回收至血浆回收袋后关闭附属管路的开关;调整三通,进行穿刺前完成管道灌注并关闭两端的开关,以止血带束缚充满血浆的墨菲滴管,即可模拟“回血”的形成。练习静脉输液时按照操作流程扎止血带后进行穿刺。穿刺见回血成功后松止血带后打开调节三通向废液收集袋和20ml注射器开放,抽吸多于多余血浆20ml,同法进行回收,可收集后续无染色的注射液至废液袋以共后续继续练习使用,也可将过度稀释的模拟血浆直接排放在废液袋中废弃(在使用时注意各个开关的工作情况)。
本结构的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的保养及维护:1、每次停止使用后应排空管道内的液体避免减少元件的使用寿命;2、定期检查弹力绷带的染色、完好情况,如出现渗液,可除去胶布,揭开表层的弹力绷带,更换导尿管以供继续使用,表层口罩布块染色或破损可去除胶布后更换,弹力绷带和双面胶的粘合不是非常强,可以完整揭开并去除,不会有残留,不影响二次更换后的美观和使用,但需仔细耐心去除;3、各个元件出现染色、老化、破损等均可更换新制作的元件;4、定期倾倒废液。
本结构的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的性价比高,所用材料为废旧报纸少许、3m医用胶布(宽2.5cm)、双面胶(宽1.8cm)、橡树一次性使用橡胶外科手套(8号、8.5号)2副、事丰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普通型)若干、事达橡胶导尿管2根(直径5mm,长度30cm)、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袋装)3袋、海凤凰留置针2个、kdl三通一个、剪刀等,上述均采用医院常用一次性耗材和常见生活用品,花费较市场输液假臂或模型均低,有关文献中指出,国内市场苏州某厂家输液模型的购买价格为约280元,国外市场进口某品牌输液模型购买价格为约3500元,本结构使用的耗材其价钱等信息,除双面胶与废旧报纸忽略不计外,制作所需费用约为65元。
本结构的可回血静脉穿刺模型,用输液器瓶塞穿刺头替代鼻氧管,可有效控制导管连接处的渗液、漏液现象;用20ml注射器31及导液三通29控制回收模拟血浆,即穿刺前关闭第四导液控制开关18和第六导液控制开关35,止血带束缚第四导液控制开关18后的第三墨菲滴管40,在穿刺成功后打开第六导液控制开关35,注射器回抽15-20ml模拟血浆,练习结束后开放血浆收集袋1的附属管路上的第一导液控制开关4,将回收再注射器的模拟血浆注入血浆收集袋1备用,当血浆收集袋1模拟血浆收集满后,即可与模拟血浆袋9替换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