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上壳机的书芯上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25 12:01:25|237|起点商标网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芯上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上壳机的书芯上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印刷装订技术领域,随着市场的需求,对书籍印刷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书籍都需要对书本进行精装封面。目前印刷装订领域没有完全自动的书本精装系统,只能采用手动或半自动机器完成,主要缺点是生产出来的书芯、书壳定位不准,经常出现四周、边位歪斜的情况,导致精装书籍外形不美观。同时,人工操作难以对上胶量的大小与均匀度很准确的把握,因此制作的精装书籍的精致程度大大的减弱,无法满足精装的要求,废品率高且不被客户接受。同时,手动或半自动操作方式,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且手工制作的效率较低,所以只适宜用于小批量订单生产,往往无法及时的完成稍大的订单需求,因此只好增加劳动力,但是大量的劳动力势必带来人力管理的不便及生产成本的增加。
[0003]
半自动的主要工作过程是在机器上方放置书壳,使书壳为打开状态,将书芯推送到处于两个刷胶装置中间的书芯传送板上,两个刷胶装置靠拢,书芯传送板在传送板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带着书芯上升,经过刷胶装置两面刷胶,将书芯顶起并与书壳汇合粘接,完成书本制作过程,然后书芯传送板带着书本运动至一翻板处,由翻板将书本推倒在输送带上进行收集,上完书壳的书本再经过成型压平和压槽工序后完成最终加工。但是,这种书芯上壳装置还存在以下缺陷:
[0004]
(1)上壳机的工作台沿着书芯的传送方向对称设置两条链条,将书芯放置在两条链条之间,再通过两条链条的同步移动带动书芯移动到上壳位置,定位较差,且容易对书芯产生压痕;
[0005]
(2)书芯传送板为竖直设置的推板,通过推板插在书芯的两个书页之间,进而使得推板带动书芯向上运动,该种上壳方式容易出现书页被推板弯折的现象,造成书页损坏;书芯在上顶过程中,容易出现书芯的粘接位置发生倾斜的现象,导致书芯和书壳定位不准确,降低了书本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上壳机的书芯上壳装置。
[0007]
上述用于上壳机的书芯上壳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
[0008]
顶推装置,包括顶推底座和相对设置在所述顶推底座顶部的两个火线刀,所述顶推底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两个所述火线刀相对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带动两个所述火线刀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09]
书芯传送装置,包括移动装置、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同步移动,所述第一夹紧装置用于将书芯移动到两个所述火线刀的上方,所述第二夹紧装置用于将处于所述火线刀上方的所述书芯移动到下
一工作位;
[0010]
书壳传送装置,包括用于将已涂胶的书壳传送到两个所述火线刀顶部的第三驱动装置,处于所述火线刀顶部的所述书壳的两个书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火线刀的刀刃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书壳的书脊与处于所述火线刀上方的所述书芯的位置相对应。
[0011]
可选的,所述顶推底座上设有承放台,所述承放台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放置所述火线刀的火线刀底座,所述火线刀底座与所述承放台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火线刀的刀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火线刀底座远离所述火线刀刀刃一侧的驱动座,所述顶推底座沿着所述火线刀的移动方向延伸设有第一螺杆,所述驱动座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所述顶推底座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的第一电机组件。
[0012]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承放台下方的第一伸缩机构,所述承放台与所述顶推底座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
[0013]
可选的,两个所述火线刀之间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书壳的书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两个所述火线刀的顶部平齐,所述顶推底座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承放台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架的顶部。
[0014]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所述夹板设置在夹板底座上,所述夹板底座上设有用于带动所述夹板沿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夹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
[0015]
可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条沿书芯的传送方向延伸设置的滑块,所述滑块沿着其长度方向贯穿设有滑道,所述夹板底座上设有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的滑板,所述滑道的内部转动设有第二螺杆,所述滑板与所述第二螺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二电机组件。
[0016]
可选的,所述夹板底座的顶部沿着垂直于所述书芯的移动方向滑动配合有安装板,所述夹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端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有连接底座,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连接底座螺纹配合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沿着垂直于所述书芯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螺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三电机组件。
[0017]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夹板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竖板,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伸缩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沿竖直方向伸缩,所述夹板朝向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方向延伸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0018]
可选的,各个所述夹板的侧面底部均设有夹块,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夹板的其中一个所述夹块上设有顶紧装置,所述顶紧装置包括沿着所述夹板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柱,所述夹块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处于所述夹板与所述夹块之间的部分所述导向柱的外周套设有弹簧。
[0019]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书芯定位装置,所述书芯定位装置包括沿着所述书芯的传送方向延伸设置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顶推装置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传送带带动处于其顶部的所述书芯朝向所述限位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将处于所述传送带顶部的所述书芯移动到两个所述火线刀的上方。
[00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21]
本申请,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将刷胶的书壳移动到火线刀的顶部,再通过第一夹紧
装置带动书芯移动到书壳的上方,书芯和书壳移动到位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两个火线刀带动书壳的两侧向上运动,此时,书芯的底部抵在书脊的顶部,书壳从书槽处弯折,火线刀支撑在书壳的侧面,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两个火线刀夹紧,进而完成书芯的上壳。
[0022]
通过第一夹紧装置带动书芯移动,增加定位的准确性,且不会对书芯产生压痕,通过上顶并夹紧书壳,完成书芯的上壳过程,避免出现书芯损坏的现象发生,且书芯在上壳过程中通过第一夹紧装置定位,避免书芯在上壳过程中晃动,增加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了书本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书芯上壳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顶推装置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书芯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书芯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传送带顶部设有导向板的示意图;
[0028]
图6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9]
附图标记:
[0030]
10、工作台;11、限位杆;20、顶推底座;201、底板;21、承放台;22、火线刀;221、火线刀底座;23、第一螺杆;24、第二电机; 25、第一传送轮;26、第一从动轮;27、支柱;28、滑动块;29、支撑板;291、支架;30、第一伸缩机构;40、书芯传送装置;41、夹板; 411、夹块;50、夹板底座;501、第一导向块;51、安装板;511、连接底座;52、第三螺杆;53、竖向安装板;54、第五电机;541、主动带轮;542、从动带轮;543、皮带;55、竖板;551、第二导向块;56、第二伸缩机构;60、滑块;61、滑道;62、第四电机;70、传送带; 71、限位板;72;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上壳机的书芯上壳装置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上设有顶推装置、书芯传送装置40和书壳传送装置。
[0033]
如图2所示,顶推装置包括顶推底座20和相对设置在顶推底座20 顶部的两个火线刀22,两个火线刀22沿水平方向设置,该处的相对是指两个火线刀22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两个火线刀22的刀刃平行设置。顶推底座20上设有用于带动两个火线刀22相对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带动两个火线刀22沿竖直方向同步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该处的相对运动是指两个火线刀22靠近或远离,且两个火线刀22 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移动。其中,火线刀22是书芯上壳领域较为常见的设备,因此,不做过多描述。
[0034]
结合图1、图3和图6所示,书芯传送装置40包括移动装置、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移动装置带动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沿着书芯的传送方向同步移动,第一
夹紧装置用于将书芯移动到两个火线刀22的上方,第二夹紧装置用于将处于火线刀22上方的书芯移动到下一工作位。为了便于描述,将书芯初始位置称为第一工作位,书芯移动到火线刀22上方的位置称为第二工作位,将书芯移动到下一工作位的位置称为第三工作位。具体地,移动装置带动第一夹紧装置在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之间往复运动,移动装置带动第二夹紧装置在第二工作位和第三工作位之间往复运动。其中,第二夹紧装置将处于第二工作位的已上壳的书芯移动到第三工作位。
[0035]
书壳主要包括封面、封底、书脊和书槽几部分。其中,书籍的正面为书壳的封面,书籍的背面为书壳的封底,书脊又叫书背是指书籍转折的部分,用于连接封面和封底,一般情况下,书背的宽度相当于书芯厚度,而书籍与封面和封底之间通常通过书槽连接,便于书壳的弯折。
[0036]
书壳传送装置包括用于将已涂胶的书壳传送到两个火线刀22顶部的第三驱动装置,优选的,书壳的传送方向与书芯的传送方向相同,但书芯的传送与书壳的传送不会相互影响,书芯和书壳均处于火线刀 22的同侧,减少整个设备的体积。处于火线刀22顶部的书壳的两个书槽分别与两个火线刀22的刀刃的位置相对应,便于火线刀22带动书壳移动,处于火线刀22顶部的书壳的轴线与两个火线刀22的对称轴线重合,书壳的书脊与处于火线刀22上方的书芯的位置相对应。
[0037]
本申请通过第三驱动装置将刷胶的书壳移动到火线刀22的顶部,再通过第一夹紧装置带动书芯移动到书壳的上方,书芯和书壳移动到位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两个火线刀22带动书壳的两侧向上运动,此时,书芯的底部抵在书脊的顶部,书壳从书槽处弯折,火线刀22支撑在书壳的侧面,具体地,两个火线刀22抵在书壳的书槽位置处,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两个火线刀22夹紧,使得火线刀22夹紧书槽,使得书壳的书槽位置处与书芯粘合,进而完成书芯的上壳。
[0038]
该种设计方式通过第一夹紧装置带动书芯移动,增加定位的准确性,且不会对书芯产生压痕,通过上顶并夹紧书壳,完成书芯的上壳过程,避免出现书芯损坏的现象发生,且书芯在上壳过程中通过第一夹紧装置定位,避免书芯在上壳过程中晃动,增加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了书本的合格率。
[0039]
如图2所示,顶推底座20上设有承放台21,承放台21沿着水平方向设置,且承放台21与顶推底座20的底板20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承放台21的顶部对称设有两个用于放置火线刀22的火线刀底座 221,两个火线刀22的刀刃相对设置,且两个火线刀底座221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火线刀22分别设置在两个火线刀底座221的顶部。火线刀底座221与承放台21滑动配合,使得火线刀底座221可相对于承放台21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火线刀22移动。火线刀22靠近另一个火线刀22的一侧伸出火线刀底座221,即火线刀22的刀刃伸出火线刀底座221的侧面,便于两个火线刀22夹紧书壳,完成书芯的上壳步骤。
[0040]
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火线刀底座221远离火线刀22刀刃一侧的驱动座,驱动座设置在承放台21的顶部,且驱动座和火线刀底座221 相对于承放台21同步移动。顶推底座20沿着火线刀22的移动方向延伸设有第一螺杆23,驱动座与第一螺杆23螺纹配合,通过第一螺杆 23的转动带动驱动座沿着第一螺杆23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通过火线刀底座221带动火线刀22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移动。进一步优化地,驱动座和第一螺杆23至少
设置两组,确保火线刀底座221移动的平稳性,使得火线刀22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移动。
[0041]
进一步优化地,顶推底座20上设有用于带动第一螺杆23转动的第一电机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机组件为设置在第一螺杆23 端部的第一电机,第一螺杆23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螺杆23转动。对于多个第一螺杆23的设置方式,可在每个第一螺杆23的端部均设置一个第一电机,且各个第一电机的转速相同。通过各个第一电机的同步转动带动第一螺杆23同步转动,进而带动火线刀底座221平稳移动。
[004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设置两个第一螺杆23时,为了减少驱动设备,可通过传送轮组带动两个第一螺杆23运动。具体地,第一电机组件包括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设置,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的端部设有第一主动轮,第一螺杆23的端部设有与第一主动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轮26,通过第一主动轮的转动带动两个第一从动轮26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第一螺杆23转动,但两个第一螺杆23的转动方向相反,为了使得两个第一螺杆23同步带动火线刀底座221移动,两个第一螺杆23上的螺纹设置方向相反。
[0043]
进一步优化地,为了增加两个第一螺杆23之间的距离,使得火线刀底座221的受力点分开,可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26之间设置第一传送轮25。并且,可通过第一主动轮、第一传送轮25和第一从动轮26之间的直径比控制第一螺杆23的转速,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0044]
进一步优化地,为了减少整个设备在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上占用的空间,可将第二电机24沿着书芯的传送方向设置。具体地,在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设置第一锥形齿轮,顶推底座20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上设置转向杆,转向杆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转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二传送轮,第二传送轮与两个第一传送轮25均啮合。可通过第二电机24的转动带动转向杆转动,其中,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用于改变转动方向。
[0045]
由此可见,第一电机组件的设置方式不受限制,只要满足通过第一电机组件的转动可带动第一螺杆23转动,进而带动火线刀底座221 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移动即可。
[0046]
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多个设置在承放台21下方的第一伸缩机构30,承放台21与顶推底座20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通过第一伸缩机构30的伸缩带动承放台21沿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火线刀22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伸缩机构30设置在承放台21 与顶推底座20的底板201之间,且第一伸缩机构30可为电动推杆、气缸或液压缸等。只要能够满足沿竖直方向移动,并能够实现自锁功能即可。
[0047]
进一步优化地,顶推底座20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支柱27,承放台 21上设有与支柱27滑动配合的滑动块28,具体地,滑动块28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滑孔,支柱27在滑孔内滑动。
[0048]
两个火线刀22之间设有用于支撑书壳的书脊的支撑板29,支撑板 29的顶部与两个火线刀22的顶部平齐,顶推底座20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架291,支架291与承放台21滑动配合,支撑板29设置在支架291 的顶部。该种设计方式使得支撑板29与两个火线刀22沿竖直方向相对运动。当两个火线刀22带动书壳的两侧竖直向上运动时,书壳处于支撑板29和书芯之间,支撑板29为书壳提供反向支撑力,增加书壳和书芯粘合的准确度,确保成品率。
[0049]
结合图3和图6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41,夹板41设置在夹板底座50上,且夹板41设置在夹板底座50朝向另一个夹板底座50的一侧,使得两个夹板 41相对,用于夹紧书芯。夹板底座50上设有用于带动夹板41沿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带动夹板4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五驱动装置。该处的移动是指夹板41相对于夹板底座50 沿竖直方向移动和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移动。
[0050]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移动装置包括两条沿书芯的传送方向延伸设置的滑块60,滑块60沿着其长度方向贯穿设有滑道61,夹板底座 50上设有与滑道61滑动配合的滑板,即滑板与夹板底座50包裹在滑块60的外周。滑道61的内部转动设有第二螺杆,滑板与第二螺杆螺纹配合,第二螺杆的端部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二电机组件。通过第二电机组件带动第二螺杆转动,进而使得滑板带动夹板底座50沿着第二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005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机组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螺杆端部的第三电机,通过第三电机的同步转动带动两个第二螺杆同步转动,结构简单。
[005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机组件包括第四电机62,第四电机62 的输出轴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延伸设置。第四电机62的输出轴外周和端部均设有第三锥形齿轮,两个第二螺杆的端部均设有第四锥形齿轮,两个第四锥形齿轮和两个第三锥形齿轮的位置相对,且两个第四锥形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三锥形纸轮相啮合。通过第四电机62的转动带动两个第二螺杆的转动,其中,第三锥形齿轮和第四锥形齿轮用于改变转动方向。该种设计方式可减小设备在书芯传送方向上的尺寸,且减少驱动装置,降低成本。
[0053]
如图6所示,夹板底座50的顶部沿着垂直于书芯的移动方向滑动配合有安装板51,夹板41竖直设置在安装板51的端部。具体地,夹板底座50的顶部沿着垂直于书芯的移动方向设有第一导向块501,安装板5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导向块501相匹配的第一滑槽,第一导向块501和第一滑槽为安装板5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其中,第一导向块 501也可设置在安装板51的底部,同时,在夹板底座50的顶部设置第一滑槽。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51的顶部设有连接底座511,第四驱动装置包括与连接底座511螺纹配合的第三螺杆52,第三螺杆52沿着垂直于书芯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第三螺杆52的端部设有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三电机组件。
[0055]
第三电机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三螺杆52端部的第五电机54,通过第五电机54的转动带动第三螺杆52转动,其中,可在夹板底座50远离夹板41的一侧设置竖向安装板53,第五电机54设置在竖向安装板53 远离挡板的一侧。且为了减少单个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的体积,可将第五电机54设置在竖向安装板53靠近挡板的一侧。具体地,第五电机54的输出轴伸出竖向安装板53,且第五电机54的输出轴的伸出端设有主动带轮541,第三螺杆52的端部也伸出竖向安装板53,第三螺杆52的伸出端设有从动带轮542,主动带轮541和从动带轮542 的外周套设有皮带543,通过第五电机54的转动带动第三螺杆52转动。进一步优化地,主动带轮541的直径小于从动带轮542的直径,使得第三螺杆52的转速低于第五电机54的输出轴的转速,便于调节。其中,主动带轮541和从动带轮542可用齿轮替换,则皮带543可用链条替换。
[0056]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竖向安装板53上设置第三伸缩机构,其中,第三伸缩机构可为电动推杆、气缸或液压缸。第三伸缩机构沿着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伸缩,第三伸缩机
构的安装部设置在竖向安装板53上,第三伸缩机构的驱动部与安装板51连接。具体地,第三伸缩机构的驱动部可与设置在安装板51顶部的连接底座511相连。
[0057]
如图6所示,安装板51的端部设有与夹板41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竖板55。具体地,竖板55朝向夹板41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延伸设有第二导向块551,夹板41上设有与第二导向块551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第二导向块551和第二滑槽为夹板4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其中,也可将第二导向块551设置在夹板41上,竖板55的侧面设有第二滑槽。
[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驱动装置为设置在安装板51上的第二伸缩机构56,第二伸缩机构56沿竖直方向伸缩,夹板41朝向第二伸缩机构56的方向延伸设有连接板,第二伸缩机构56的输出端与连接板连接。其中,第二伸缩机构56可为电动推杆、气缸或液压缸等,只要能够满足沿其长度方向伸缩,并能够实现自锁功能即可。
[0059]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伸缩机构56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六电机,第六电机的端部设有第四螺杆,第四螺杆与连接板螺纹配合,通过第四螺杆的转动带动连接板沿第四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夹板41沿竖直方向移动。
[0060]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夹板41夹紧书芯,且避免防止夹板41影响书芯的移动,可在各个夹板41的侧面底部均设置夹块411,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板41的其中一个夹块411上设有顶紧装置,顶紧装置包括沿着夹板41的移动方向延伸设置的导向柱,夹块411与导向柱滑动配合,处于夹板41与夹块411之间的部分导向柱的外周套设有弹簧。其中,夹块411具有一定的厚度,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板41和夹块411 的内部连接,在非夹紧状态下,弹簧保持原状,在夹紧书芯时,弹簧压缩,导向柱在夹块411的内部滑动,但不会伸出夹块411的端部,避免导向柱接触书芯。使用时,通过两个夹块411夹紧书芯,减少夹板41与书芯的接触面的体积,便于导向设备的安装,且其中一个夹块 411可沿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伸缩,使得夹块411与书芯弹性接触,避免夹块411对书芯产生压痕。
[0061]
如图1所示,导向设备为沿着书芯的传送方向延伸设置的两条限位杆11,两条限位杆11之间的距离可供书芯通过,两个夹板41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杆11的外侧,两条限位杆11均设置在夹块411的上方,且两条限位杆11在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两条限位杆11为书芯的移动起导向作用,同时,防止书芯的书页散开。其中,夹块411的厚度应大于限位杆11在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上的厚度,使得夹块 411能够夹在书芯的外侧。
[0062]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工作台10上设有书芯定位装置,书芯定位装置包括沿着书芯的传送方向延伸设置的传送带70,传送带70远离顶推装置的一端设有限位板71,传送带70带动处于其顶部的书芯朝向限位板71方向移动,使得书芯与限位板71的侧面接触,此时,书芯的位置为第一工作位,第一夹紧装置将处于传送带70顶部即第一工作位的书芯移动到两个火线刀22的上方。通过设置书芯定位装置使得放置在传送带70上的书芯均移动到第一工作位,再通过第一夹紧装置将处于第一工作位的书芯移动到第二工作位,使得处于第二工作位的书芯位置准确,便于书芯的上壳,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0063]
进一步优化地,如图5所示,传送带70的上方沿着传送带70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导向板72,导向板72的底部与传送带70的顶部之间间隔设置,且导向板72的底部与传送带7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书芯的高度,两个导向板72间隔设置,书芯设置在两个导向板72之间。两条限位杆11与分别与两个导向板72连接,为书芯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0064]
书壳传送装置包括书壳传送板和两个推手,书壳传送板沿着书芯的传送方向设
置,书壳传送板与火线刀22的端部连接,书壳传送板上设有两条沿着书芯的传送方向设置的推手滑道61,两个推手在推手滑道61上移动,且推手的顶部伸出推手滑道61。书壳传送板设置在传送带70的下方,书壳传送板与传送带70之间的距离大于书壳的厚度,便于书壳的穿过,避免书芯传送与书壳传送之间相互影响。且为了便于书壳移动到火线刀22的顶部,火线刀22的端部设有斜坡。
[0065]
本申请的书芯传送方向指示书芯的设计传送方向,垂直于书芯的传送方向是指该方向在水平面上与书芯的传送方向相垂直。
[0066]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
[0067]
书壳在书壳传送板上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进行刷胶,再通过推手将书壳推送至两个火线刀22的顶部。同时,将书芯放置在两个导向板72 之间,书芯落在传送带70上,传送带70带动书芯移动,直至书芯与限位板71的侧面接触,传送带70停止转动,此时,书芯处于第一工作位,第一夹紧装置处于第一工作位,第二夹紧装置处于第二工作位。
[0068]
第一夹紧装置上的两个夹板41处于书芯的两侧,两个夹板41相向运动,进而通过两个夹块411夹紧书芯,此时,两个夹板41带动书芯向上运动,使得书芯脱离传送带70后,两个夹板41带动书芯移动到第二工作位,同时,第二夹紧装置从第二工作位移动到第三工作位。当第一夹紧装置移动到第二工作位后,两个夹板41带动书芯向下运动,使得书芯与书壳的书脊接触,夹板41的位置不动。
[0069]
当书芯与书壳接触后,两个火线刀22竖直向上运动,进而带动书壳的两侧向上运动,直至设定位置,此时,火线刀22抵在书壳的书槽的外侧,两个火线刀22相向运动,进而夹紧书壳和书芯,完成书芯的上壳,火线刀22复位。
[0070]
当书芯完成上壳后,第一夹紧装置的两个夹板41反向运动,两个夹块411将书芯松开,通过支撑板29和两个限位杆11限制书芯的位置,两个第一夹紧装置返回第一工作位,为下一次书芯的移动做准备。第二夹紧装置从第三工作位返回至第二工作位,第二夹紧装置上的两个夹板41相向运动,进而使得夹块411夹紧上壳后的书芯,两个夹板 41带动书芯向上运动,使得书芯脱离支撑板29,第二夹紧装置带动上壳后的书芯移动到第三工作位。第三工作位的下方设置导向弯板,导向弯板倾斜设置,且朝向书本的一侧弯曲,导向弯板的上方平行设有两个挡杆,两个挡杆的宽度大于书壳的书脊的宽度,使得书本能够从两个挡杆之间穿过。第二夹紧装置将书芯松开后,书壳的两侧与挡杆接触,两根挡杆分别带动书壳的两侧朝向书芯的方向移动,使得书壳与书芯的侧面贴合,书本下落并与导向弯板接触后,书本朝向导向弯板倾斜,书本在导向弯板上向下滑动,再进行下一步的压平压槽工序。
[0071]
其中,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同步移动,即当第一夹紧装置将处于第一工作位的书芯夹紧时,第二夹紧装置同时将处于第二工作位的上壳后的书芯夹紧。移动装置带动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同步移动,即第一夹紧装置将第一工作位的书芯移动到第二工作位,第二夹紧装置将第二工作位的书芯移动到第三工作位。该种设计方式可有效增加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007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咨询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