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场的软体浮绳式围网牧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围网牧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场的软体浮绳式围网牧渔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蓝色粮仓”。由于环境变化和捕捞过度等影响,世界范围内渔业资源的不足和衰退己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近40年来,我国以海水养殖为重点的海洋渔业迅猛发展,掀起了海藻、海洋虾类、海洋贝类、海洋鱼类、海珍品养殖的五次产业浪潮,养殖总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局部水域环境恶化、产品品质下滑、养殖病害严重的问题日趋严重,传统模式的海水养殖业已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现状的要求。继传统捕捞业、养殖业之后,我国海洋渔业面临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充分利用水域天然生产力的增殖渔业,通过促进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建设海洋牧场,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发展海洋渔业经济。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促进渔业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在海洋资源增殖放流中,公认的是单纯增殖放流与放管结合,对资源修复将更加有效。资源养护、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增殖放流只是其中的一项措施。孤立地进行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其效果是十分有限的。但实际情况是增殖放流很容易,放流后的管理很难。随着增殖放流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关注度和民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必然会要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更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渔业资源的管理与养护上。一般沿海浅海围网养殖模式采用插杆围网养殖、双圆周大跨距管桩式围网养殖、透空式不锈钢拦网拦海养殖等,但不是在成本造价上过高就是不适用大型大面积的牧渔,尤其对于泥沙底质、水深较浅约2-10m的大型牧渔海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灵活、投资成本少、适宜大范围软质海底围网的基于海上风电基础的软体浮绳式围网牧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场的软体浮绳式围网牧渔装置,包括核心牧渔区、沿核心牧渔区外缘而围设的内外两层围网,内外两层围网分别是内层围网和外层围网,所述的核心牧渔区内围驻多个风电柱子,内层围网和外层围网之间带有间距,从而在内层围网和外层围网之间形成远离风电柱子的防逃缓冲区,内层围网和外层围网均采用软体浮绳式围网,所述的软体浮绳式围网包括上配多个浮筒的上网衣、连接在上网衣下方的下网衣、串连在下网衣下部的沉底铁链、多根打入海底深度的固定桩、连接在固定桩与沉底铁链之间的拉绳,通过上网衣的上纲绳连接的浮筒浮出水面,分片安装的上网衣和下网衣左右分别连接相邻上网衣和下网衣从而在水中形成随水流可飘动的软体大网衣,底部带沉底铁链的下网衣部分露出海底,由上网衣和下网衣组成的网衣的上下纲通过攀绳三角固定,即在沉底铁链的前后分别设置沉底桩,每个沉底桩上固定有上攀绳和下攀绳,所述的上攀绳另一端固定在浮出水面的浮筒纲上,所述的下攀绳另一端固定在沉底铁链纲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上网衣下部与下网衣上部穿绳活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上网衣和下网衣均为分片安装。
作为一种改进:在外层围网的外圈还设置有羊栖菜海藻种植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上网衣和下网衣均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菱形网目网,所述的沉底桩和固定桩均为毛竹桩。
本实用新型的软体浮绳式围网牧渔装置,其基于海上风电基础,主体内外围网工程均采用单元分散可独立拆卸式围网方式,每一单位均由上部浮绳式浮筒带有一定高度的上网衣(可适宜最高潮位水深12m以下的海区)、下部毛竹桩带沉底铁链固定带高度的下网衣、每一段距离浮筒和沉底铁链用上下前后4根攀绳固定。采用上述装置的工程建造方案适宜大范围的软质海底围网,建设施工灵活简单,相对投资少,固定桩打入海底固定围网底部,在海中和海面上无管桩,对海洋环境影响少,恢复海洋原状容易;软体浮绳式围网随潮流和海浪而动,抗台抗风浪效果好。上下左右分片式围网,不仅能方便超大围网工程施工,还能方便网片的日常维护修补。下网衣设计是基本不修补维护,其修补难度大,且下网衣带沉底铁链至海底下0.6m,露出海泥底部分高0.4m,一般不易破损。而上网衣高12m,均在海水中,是围网的主体,海水中坚硬杂物或其他多种原因均等可能造成网片破损,如日常巡视中发现上网衣破损,由于上下左右网片均为穿绳活连接,采用上下左右网片分离方法,将破损网片更换后并修补,围网片可方便地拆卸维修并安装是有效保障牧渔生产安全而不出现规模逃逸事故的关键技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场的软体浮绳式围网牧渔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层围网和外层围网软体浮绳式围网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内层围网和外层围网软体浮绳式围网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场的软体浮绳式围网牧渔装置,包括核心牧渔区a、沿核心牧渔区外缘而围设的内外两层围网,内外两层围网分别是内层围网b和外层围网c,所述的核心牧渔区a内围驻多个风电柱子1,内层围网b和外层围网c之间带有间距,从而在内层围网和外层围网之间形成远离风电柱子的防逃缓冲区d,内层围网和外层围网均采用软体浮绳式围网,即均采用10m为一单位的分散可独立拆卸式围网方式。每一单位的软体浮绳式围网包括上部浮绳式浮筒连12m高的上网衣3(适宜最高潮位水深12m以下的海区)、连接在上网衣3下方的1m高下网衣4、串连在下网衣4下部的沉底铁链5、多根打入海底深度的固定桩6、连接在固定桩6与沉底铁链5之间的拉绳7,通过上网衣3的上纲绳连接的浮筒2浮出水面。分片安装的上网衣3和下网衣4左右分别连接相邻上网衣3和下网衣4从而在水中形成随水流可飘动的软体大网衣,底部带沉底铁链5的下网衣4部分露出海底,由上网衣3和下网衣4组成的网衣的上下纲通过攀绳三角固定,即在沉底铁链5的前后分别设置沉底桩8,每个沉底桩8上固定有上攀绳9和下攀绳10,所述的上攀绳9另一端固定在浮出水面的浮筒纲上,所述的下攀绳另一端固定在沉底铁链纲上。为围网防撞保护区,兼具海水净化和生态修复功能,本实施例在外层围网的外圈还设置有羊栖菜海藻种植区e。
所述的上网衣3和下网衣4均为分片安装。每片上网衣3长10m,高12m;每片下网衣4长10m,高1m,上网衣和下网衣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网,8cm菱形网目,网线规格为90股。先分片安装上网衣3和下网衣4,且左右网片相互连接成超大围网。所述的沉底桩和固定桩均为毛竹桩。毛竹桩长4m,直径0.18m。每串沉底铁链10m长,重100斤。用pps材料圆柱体浮筒作为浮子(直径0.26m,长0.24m)。
下网衣和系泊系统构造和安装:每片10m长的下网衣配4根毛竹桩,1串沉底铁链连着1片下网衣,毛竹桩打入海底4-8m深,毛竹桩绑尼龙拉绳连带沉底铁链和下网衣至海底泥下0.6m深,下网衣在海底泥下0.6m,露出海底0.4m。
上网衣和浮绳框架系统构造和安装:每片10m长的上网衣配10个浮筒,浮筒与上网衣的上纲绳连接,浮筒带着上网衣纲绳浮出水面。所述的上网衣3下部与下网衣4上部穿绳活连接。上网衣3和下网衣4构造如图2所示。
网衣上下纲固定攀绳系统构造和安装,如图3所示:距离沉底铁链30m距离方向前后各打沉底固定桩6毛竹桩1个,固定桩6毛竹桩系上攀绳连接浮筒纲;系下攀绳连接沉底铁链纲。每片网衣有2个固定桩6毛竹桩在前后上下共拉4根攀绳,固定好浮筒纲和沉底铁链纲。在海水中的主体网衣为软体,随水流而飘动。
采用上下左右分片式围网,不仅能方便超大围网工程施工,更能方便网片的日常维护修补。本方案的下网衣设计是基本不修补维护,其修补难度大,且下网衣带沉底铁链至海底下0.6m,露出海泥底部分高0.4m,一般不易破损。而下网衣高12m,均在海水中,是围网的主体,海水中坚硬杂物或其他多种原因均等可能造成网片破损,如日常巡视中发现上网片破损,由于上下左右网片均为穿绳活连接,采用上下左右网片分离方法,将破损网片更换后并修补,围网片可方便地拆卸维修并安装是有效保障牧渔生产安全而不出现规模逃逸事故的关键技术。
外网四周约35m的范围内建设羊栖菜海藻场,为围网防撞保护区,兼具海水净化和生态修复功能。15m的桩绳缓冲区,20m的羊栖菜软式浮绳养殖区,根据涨潮落潮的水流方向铺设浮绠,软式浮绳在海上设置成“品”字型排列,以500m×20m作为一个养殖单元格,单元格间距保持25m~40m。
羊栖菜浅海浮绳养殖所需的材料主要如下。
桩:用木头或毛竹制作,长度视海区条件而定,为4m。
浮绠:为聚乙烯化学纤维材料缆绳,直径1.5cm~2cm。
桩缆:材料规格与浮绠相同,长度为养殖海区水深的3~4倍。
浮子:采用塑料泡沫,塑料泡沫浮子直径28cm~30cm。
绑浮子绳:聚乙烯绳,直径0.2cm~0.3cm。
吊绳:聚乙烯绳,直径0.3cm~0.8cm。
苗绳:苗绳采用360丝(3股×120丝)~600丝(3股×200丝)的聚乙烯绳。
塑料泡沫浮子与浮绠连成一区,浮子为缆绳提供浮力,浮绠通过浮子浮力漂浮于海面,长度为500m。,苗绳长度3m,悬挂其上。橛缆和橛子用于固定,橛缆一头与浮绠相连,另一头系在海底橛子上。浮绳布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考虑通流、安全、操作方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