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垃圾资源绿色回收利用的高密度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06 18:01:33|348|起点商标网
一种垃圾资源绿色回收利用的高密度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垃圾回收高密度养殖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资源绿色回收利用的高密度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蟑螂擅长处理厨余垃圾,因此可以一方面利用蟑螂处理厨余垃圾另一方面养殖蟑螂,而同时蟑螂本身是一种蛋白饲料,同时蟑螂的粪便,可以做成有机肥料,利用蟑螂的特性实现厨余垃圾的循环利用,但蟑螂养殖属于高密度养殖,特别在夏天,单个蟑螂产生热量不明显,但当密度大时蟑螂群体会产生很大的热量造成蟑螂生活环境温度的上升,影响蟑螂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资源绿色回收利用的高密度养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资源绿色回收利用的高密度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箱、饲喂组件、休憩组件和散热组件,养殖箱设置于基座上,养殖箱为圆筒状,养殖箱内侧设置散热组件同时养殖箱本身具有散热和防逃逸功能,养殖箱内侧设置饲喂组件,饲喂组件环绕养殖箱一周,养殖箱内中部设置休憩组件,休憩组件上部设置散热组件;

基座包括基座板、旋转槽和旋转头,基座板为圆形板状结构,基座板中部开设旋转槽,旋转槽为球形状,旋转槽截面呈“︶”状,旋转槽内设置旋转头,旋转头为半球状;

养殖箱包括环筒、上盖组件、底板组件和侧散热防逃组件,环筒为圆环筒状且环筒上部和下部均呈开口状,环筒上部设置上盖组件,上盖组件上设置有与饲喂组件相对应的饲喂槽部,环筒下部设置底板组件,底板组件上可拆卸设置有与休憩组件,环筒外侧设置侧散热防逃组件;

上盖组件包括上盖网、饲喂槽部和吸气部,上盖组件为圆形网状结构,上盖网上设置饲喂槽部,饲喂槽部为环形槽状结构,饲喂槽部环绕上盖网一周,上盖网中部设置吸气部,吸气部的凸起部位朝向环筒内侧方向;

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和底板孔,底板固定于环筒底壁处,底板中部开设底板孔,底板孔为圆孔状,底板孔贯通底板,底板孔内套装休憩组件;

侧散热防逃组件包括水泵、吸管、散热腔和储水防逃槽,水泵固定于环筒一侧,环筒内设置散热腔,散热腔开设于环筒内壁并且散热腔环绕环筒一周,水泵通过吸管与散热腔上部入口相连接,散热腔底部设置出口管,出口管朝向储水防逃槽,储水防逃槽由旋转头一侧边缘和环筒底部共同形成,其中旋转头一侧边缘呈上翘状;

饲喂组件包括攀爬部一、进食支架和攀爬部二,攀爬部一环绕环筒内侧一周,攀爬部一靠近环筒内一侧,攀爬部一一侧设置进食支架,进食支架一侧设置攀爬部二,攀爬部二环绕环筒一周,攀爬部二远离环筒内一侧,进食支架设置于攀爬部一和攀爬部二之间,进食支架环绕环绕环筒一周;

休憩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座、内休憩棚、中休憩棚和顶休憩棚,支撑杆为立柱状,支撑杆底部固定于支撑座上,支撑座为圆形状,支撑座与底板孔相匹配设置,支撑杆从底部往上部依次固定内休憩棚、中休憩棚、顶休憩棚,内休憩棚、中休憩棚外壁均固定遮挡板,遮挡板与水平线相垂直固定设置;

散热组件包括吸气罩、隔网、透气孔、排气口,吸气罩为伞状结构,吸气罩底部固定于顶休憩棚下部边缘,吸气罩与顶休憩棚之间形成缓冲腔,吸气罩外壁均匀开设透气孔,吸气罩外壁固定隔网,吸气罩上部中间位置开设排气口,排气口为圆孔状,排气口与通风道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环筒底部与旋转头上部相固定连接,环筒内壁底端与底板组件外壁相固定连接,环筒侧壁内壁构成侧散热防逃组件的一部分,环筒上部可拆卸设置上盖组件。

优选的所述饲喂槽部包括入料槽、槽渠和出料槽,入料槽开设于上盖网上且入料槽环绕上盖网一周,入料槽呈倒“八”状,入料槽底部与槽渠相连通,槽渠底部与出料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入料槽上端面与上盖网上端面相平齐,入料槽下端面与上盖网下端面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槽渠包括侧渠板一和侧渠板二,侧渠板一和侧渠板二均为矩形板状,侧渠板一、侧渠板二之间形成渠室,侧渠板一顶部与入料槽底部一侧相固定连接,侧渠板一底部与出料槽顶部一侧相固定连接,侧渠板二顶部与入料槽底部另一侧相固定连接,侧渠板二底部与出料槽顶部另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气部包括引风机、连接管、定位柱和通风道,引风机固定于上盖网上部,引风机与连接管相连通,连接管与通风道相连通,通风道为中空管状,通风道贯通开设于定位柱中部,定位柱为圆柱状,定位柱固定于上盖网底部中间位置处,定位柱朝向环筒内侧,定位柱下端部为圆弧状,定位柱中轴线与休憩组件和散热组件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攀爬部一包括外网一、内网一、攀爬间隙一、凸起部一、凹槽部一,外网一为金属网状结构,外网一圆环状结构,外网一靠近于环筒内侧,外网一上设置凹槽部一,凹槽部一凹入于外网一,凹槽部一截面呈“凵”状,凹槽部一数量为若干个,凹槽部一从上至下均匀设置,内网一上设置凸起部一,凸起部一突出于内网一外壁,凸起部一和凹槽部一相对应设置,凸起部一外壁抵进凹槽部一使得外网一、内网一之间形成攀爬间隙一。

优选的所述进食支架包括立柱一、立柱二、左过料板和右过料板,立柱一和立柱二均为长方体状,立柱一和立柱二底部均与底板相固定连接,立柱一内壁与左过料板侧壁相固定连接,左过料板截面呈“∟”状,右过料板截面呈倒“∟”状,右过料板位于左过料板正下部;右过料板和左过料板从上至下交错设置,左过料板和右过料板之间形成流食通道;立柱一、立柱二起到支撑左过料板和右过料板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左过料板包括左挡料板和过料板一,左挡料板和过料板一呈“∟”状设置,左挡料板为立体状结构,左挡料板固定于过料板一端部且左挡料板环绕过料板一一周,过料板一为板状结构,过料板一为圆环状且过料板一环绕环筒一周,过料板一边缘为倾斜状,所述右过料板包括右挡料板和过料板二,右挡料板和过料板二呈“∟”状设置,右挡料板为立体状结构,右挡料板固定于过料板二端部且右挡料板环绕过料板二一周,过料板二为板状结构,过料板二为圆环状且过料板二环绕环筒一周,过料板二边缘为倾斜状,过料板一的端部的边缘线β位于食料暂存室二之间;攀爬部二包括外网二、内网二、攀爬间隙二、凸起部二和凹槽部二,外网二为金属网状结构,外网二圆环状结构,外网二靠近于环筒内侧,外网二上设置凹槽部二,凹槽部二凹入于外网二,凹槽部二截面呈“凵”状,凹槽部二从上至下均匀设置,内网二上设置凸起部二,凸起部二突出于内网二外壁,凸起部二和凹槽部二相对应设置,凸起部二外壁抵进凹槽部二使得外网二、内网二之间形成攀爬间隙二。

优选的所述顶休憩棚的上部中间位置固定于支撑杆上部,内休憩棚外壁和中休憩棚内侧形成休憩间隙一,中休憩棚外壁和顶休憩棚内侧形成休憩间隙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利用厨余垃圾对蟑螂进行高效养殖,给蟑螂提供一个稳定的生产环境,同时避免蟑螂逃逸,蟑螂养殖效果好,养殖箱和散热组件共同起到传递热量降低养殖箱内温度的作用,饲喂组件和休憩组件协同配合起到利用厨余垃圾喂养蟑螂和供蟑螂休憩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环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上盖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6所示的一种垃圾资源绿色回收利用的高密度养殖装置,包括养殖箱1、饲喂组件2、休憩组件3和散热组件4,养殖箱1设置于基座10上,养殖箱1可相对基座10进行旋转,这样可以灵活的旋转养殖箱1从而便于使得养殖箱1处于基座10的不同方位养殖箱1可以接受不同方向的光照此外在旋转中可以改善养殖箱1内蟑螂的分布密度利于其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热的扩散,养殖箱1为圆筒状,养殖箱1内侧设置散热组件4同时养殖箱1本身具有散热和防逃逸功能,因为蟑螂养殖中处于高密度养殖状态,因此由于过于集中单个蟑螂的热量被集中使得蟑螂群体不停的产生较高的生物热,通过散热组件4和养殖箱1本身及时将养殖产生的热量吸收转换,避免蟑螂群温度过高,影响蟑螂生长,同时养殖箱1既具有散热功能又具有防逃功能,养殖箱1避免有些逃逸的蟑螂离开养殖箱1,影响到外界环境,养殖箱1内侧设置饲喂组件2,将厨余垃圾进行粉碎形成流体食物,粉碎后的厨余垃圾流体食物流入至饲喂组件2内供给养殖箱1内的蟑螂食用,蟑螂在饲喂组件2内进食,进食完毕后的蟑螂可以在饲喂组件2或休憩组件3内进行休憩繁殖,饲喂组件2环绕养殖箱1一周,养殖箱1内中部设置休憩组件3,休憩组件3上部设置散热组件4;散热组件4紧靠饲喂组件2和休憩组件3通过及时的吸收养殖箱1内的含有热量的热气并将热量及时排出,避免了养殖箱1内空气温度过高。

基座10包括基座板101、旋转槽102和旋转头103,基座板101为圆形板状结构,基座板101起到固定支撑作用,避免养殖箱1移位,基座板101中部开设旋转槽102,旋转槽102为球形状,旋转槽102截面呈“︶”状,旋转槽102内设置旋转头103,旋转头103为半球状。旋转头103可在旋转槽102内旋转且不会移位这样便于养殖箱1相对于基座10进行旋转。

养殖箱1包括环筒11、上盖组件12、底板组件13和侧散热防逃组件14,环筒11为圆环筒状且环筒11上部和下部均呈开口状,环筒11上部设置上盖组件12,上盖组件12上设置有与饲喂组件2相对应的饲喂槽部122,环筒11下部设置底板组件13,底板组件13上可拆卸设置有与休憩组件3,环筒11外侧设置侧散热防逃组件14;通过饲喂槽部122对饲喂组件2进行流食的供应,供给养殖箱1内的蟑螂进行食用,而此时蟑螂在上盖组件12和底板组件13的作用下被限制在养殖箱1内不易逃逸,如果偶尔有蟑螂逃逸则通过侧散热防逃组件14避免蟑螂逃到外界,而另一方面侧散热防逃组件14可以从养殖箱1侧壁吸收养殖箱1内的生物热,避免养殖箱1内温度过高影响蟑螂生长。

环筒11底部与旋转头103上部相固定连接,环筒11内壁底端与底板组件13外壁相固定连接,环筒11侧壁内壁构成侧散热防逃组件14的一部分,环筒11上部可拆卸设置上盖组件12;上盖组件12直接扣合于环筒11上部,环筒11整体可以跟随旋转头103旋转,而侧散热防逃组件14通过在环筒11内壁和外侧形成循环水流一方面因为蟑螂怕水这样水流可以将逃逸的蟑螂淹死避免蟑螂外逃,另一方面循环水流可以降低养殖箱1内的温度,利用蟑螂的生长。

上盖组件12包括上盖网121、饲喂槽部122和吸气部123,上盖组件12为圆形网状结构,上盖网121上设置饲喂槽部122,饲喂槽部122为环形槽状结构,饲喂槽部122环绕上盖网121一周,上盖网121中部设置吸气部123,吸气部123的凸起部位朝向环筒11内侧方向。上盖网121的网状结构一方面避免蟑螂的逃逸,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增加了养殖箱1内的空气流动性,饲喂槽部122可以作为流体食物进入养殖箱1内的通道,进入养殖箱1内的流体食物可以直接经过槽渠1222和出料槽1223进入至饲喂组件2内供蟑螂食用,吸气部123则从上部对养殖箱1内的热气进行吸附,及时降低养殖箱1内产生的生物热量。

请重点参阅图4,饲喂槽部122包括入料槽1221、槽渠1222和出料槽1223,入料槽1221开设于上盖网121上且入料槽1221环绕上盖网121一周,入料槽1221呈倒“八”状,入料槽1221底部与槽渠1222相连通,槽渠1222底部与出料槽1223相连通;入料槽1221呈倒“八”状这样一方面方便流食进入入料槽1221内另一方面可以增大流食进入至入料槽1221的量,通过入料槽1221的环形设置可以便于流食对应全面的流入至饲喂组件2内同时增大了流食进入至养殖箱1内的效率,槽渠1222的宽度小于成年蟑螂的宽度,避免蟑螂通过槽渠1222逃逸,出料槽1223用于流食的流出,避免流食四处飞溅。

入料槽1221上端面与上盖网121上端面相平齐,入料槽1221下端面与上盖网121下端面相平齐,入料槽1221上端面宽度大于入料槽1221下端面宽度,这样便于流食的进入和增大流食的进入量。

槽渠1222包括侧渠板一12221和侧渠板二12222,侧渠板一12221和侧渠板二12222均为矩形板状,侧渠板一12221、侧渠板二12222之间形成渠室12223,侧渠板一12221顶部与入料槽1221底部一侧相固定连接,侧渠板一12221底部与出料槽1223顶部一侧相固定连接,侧渠板二12222顶部与入料槽1221底部另一侧相固定连接,侧渠板二12222底部与出料槽1223顶部另相固定连接。渠室12223一方面作为流食进入并通过的通道,另一方面渠室12223可以避免蟑螂从中逃逸。

吸气部123包括引风机1231、连接管1232、定位柱1233和通风道1234,引风机1231固定于上盖网121上部,引风机1231与连接管1232相连通,连接管1232与通风道1234相连通,通风道1234为中空管状,通风道1234贯通开设于定位柱1233中部,定位柱1233为圆柱状,定位柱1233固定于上盖网121底部中间位置处,定位柱1233朝向环筒11内侧,定位柱1233下端部为圆弧状,定位柱1233中轴线与休憩组件3和散热组件4中轴线相重合。引风机1231通过连接管1232和定位柱1233以及通风道1234抽取养殖箱1内的热量气体,同时外界的气体不断的通过上盖网121进入至养殖箱1内进行换气,散热组件4设置于休憩组件3上部可以及时的将休憩组件3及饲喂组件2产生的生物热量吸附,同时散热组件4与吸气部123协同配合完全热气的抽气工作,散热组件4配合吸气部123可以及时的完成热量的吸附同时散热组件4具有过滤功能避免吸附到蟑螂幼体造成蟑螂幼体的死亡。

底板组件13包括底板131和底板孔132,底板131固定于环筒11底壁处,底板131中部开设底板孔132,底板孔132为圆孔状,底板孔132贯通底板131,底板孔132内套装休憩组件3;在需要对养殖箱1进行清理时打开上盖组件12同时取出休憩组件3,单独对休憩组件3和养殖箱1内的其他部件进行清理。

侧散热防逃组件14包括水泵141、吸管142、散热腔143和储水防逃槽144,水泵141固定于环筒11一侧,环筒11内设置散热腔143,散热腔143开设于环筒11内壁并且散热腔143环绕环筒11一周,水泵141通过吸管142与散热腔143上部入口相连接,散热腔143底部设置出口管1431,出口管1431朝向储水防逃槽144,储水防逃槽144由旋转头103一侧边缘和环筒11底部共同形成,其中旋转头103一侧边缘呈上翘状。启动水泵141则吸管142不断将储水防逃槽144内的水抽入至散热腔143内,通过热传递作用将环筒11内的热量进行吸收,同时从出口管1431将水持续送入至储水防逃槽144内,这样储水防逃槽144因为有水作为隔离屏障,而蟑螂怕水,因此逃逸的蟑螂落入储水防逃槽144内无法继续逃逸,避免了蟑螂危害外界环境。

饲喂组件2包括攀爬部一21、进食支架22和攀爬部二23,攀爬部一21环绕环筒11内侧一周,攀爬部一21靠近环筒11内一侧,攀爬部一21一侧设置进食支架22,进食支架22一侧设置攀爬部二23,攀爬部二23环绕环筒11一周,攀爬部二23远离环筒11内一侧,进食支架22设置于攀爬部一21和攀爬部二23之间,进食支架22环绕环绕环筒11一周。攀爬部一21和攀爬部二23一方面便于蟑螂休息另一方面两者中间位置的进食支架22又方便蟑螂的爬行进食。

请重点参阅图5、6,攀爬部一21包括外网一211、内网一212、攀爬间隙一213、凸起部一214、凹槽部一215,外网一211为金属网状结构,外网一211圆环状结构,外网一211靠近于环筒11内侧,外网一211上设置凹槽部一215,凹槽部一215凹入于外网一211,凹槽部一215截面呈“凵”状,凹槽部一215数量为若干个,凹槽部一215从上至下均匀设置,内网一212上设置凸起部一214,凸起部一214突出于内网一211外壁,凸起部一214和凹槽部一215相对应设置,凸起部一214外壁抵进凹槽部一215使得外网一211、内网一212之间形成攀爬间隙一213;一方面凸起部一214、凹槽部一215增大了蟑螂在外网一211、内网一212上的活动面积,另一方面外网一211、内网一212因为凸起部一214、凹槽部一215的抵进形成攀爬间隙一213使得蟑螂能在攀爬间隙一213内进行自由活动,而外网一211、内网一212的网状结构也便于蟑螂在攀爬过程中的通风透气。

进食支架22包括立柱一221、立柱二222、左过料板223和右过料板224,立柱一221和立柱二222均为长方体状,立柱一221和立柱二222起到支撑作用,立柱一221和立柱二222底部均与底板131相固定连接,立柱一221内壁与左过料板223侧壁相固定连接,左过料板223截面呈“∟”状,右过料板224截面呈倒“∟”状,右过料板224位于左过料板223正下部;右过料板224和左过料板223从上至下交错设置,左过料板223和右过料板224之间形成流食通道225;立柱一221、立柱二222起到支撑左过料板223和右过料板224的作用,流食先进入至左过料板223然后经过左过料板223进入至右过料板224内,流食逐步平铺至左过料板223内,然后流食逐步布满右过料板224,供给蟑螂进行进食。

左过料板223包括左挡料板2231和过料板一2232,左挡料板2231和过料板一2232呈“∟”状设置,左挡料板2231为立体状结构,左挡料板2231固定于过料板一2232端部且左挡料板2231环绕过料板一2232一周,过料板一2232为板状结构,过料板一2232为圆环状且过料板一2232环绕环筒11一周,过料板一2232边缘为倾斜状,这样便于流食下落。优选的过料板一2232另一端固定边缘挡料板一2233,边缘挡料板一2233为立体状结构,边缘挡料板一2233环绕过料板一2232一周,边缘挡料板一2233高度小于左挡料板2231的高度,边缘挡料板一2233、左挡料板2231以及过料板一2232之间形成食料暂存室一2234;在边缘挡料板一2233的阻挡作用下流食进入至食料暂存室一2234内形成一定量的流食层,便于蟑螂进食,从食料暂存室一2234溢出的流食经过过料板一2232进入至下部的食料暂存室二2244,然后依次进行。

右过料板224包括右挡料板2241和过料板二2242,右挡料板2241和过料板二2242呈“∟”状设置,右挡料板2241为立体状结构,右挡料板2241固定于过料板二2242端部且右挡料板2241环绕过料板二2242一周,过料板二2242为板状结构,过料板二2242为圆环状且过料板二2242环绕环筒11一周,过料板二2242边缘为倾斜状。优选的过料板二2242另一端固定边缘挡料板二2243,边缘挡料板二2243为立体状结构,边缘挡料板二2243环绕过料板二2242一周,边缘挡料板二2243高度小于右挡料板2241的高度,边缘挡料板二2243、右挡料板2241以及过料板二2242之间形成食料暂存室二2244;过料板一2232的端部的边缘线β位于食料暂存室二2244之间。

攀爬部二23包括外网二231、内网二232、攀爬间隙二233、凸起部二234和凹槽部二235,外网二231为金属网状结构,外网二231圆环状结构,外网二231靠近于环筒11内侧,外网二231上设置凹槽部二235,凹槽部二235凹入于外网二231,凹槽部二235截面呈“凵”状,凹槽部二235数量为若干个,凹槽部二235从上至下均匀设置,内网二232上设置凸起部二234,凸起部二234突出于内网二232外壁,凸起部二234和凹槽部二235相对应设置,凸起部二234外壁抵进凹槽部二235使得外网二231、内网二232之间形成攀爬间隙二233;攀爬部二23与攀爬部一21起到相同的便于蟑螂攀爬的作用,这样便于蟑螂从饲喂组件2两侧进入提高了蟑螂的进食效率。

休憩组件3包括支撑杆30、支撑座31、内休憩棚32、中休憩棚33和顶休憩棚34,支撑杆30为立柱状,支撑杆30底部固定于支撑座31上,支撑座30为圆形状,支撑座30与底板孔132相匹配设置,支撑座31可以快捷的与底板孔31进行安装和分离,支撑杆30从底部往上部依次固定内休憩棚32、中休憩棚33、顶休憩棚34,内休憩棚32、中休憩棚33外壁均固定遮挡板35,遮挡板35与水平线相垂直固定设置。内休憩棚32、中休憩棚33的相对阴暗环境便于蟑螂依附于内休憩棚32、中休憩棚33的内壁和外壁进行休憩产卵,顶休憩棚34一方面其内侧便于蟑螂休憩另一方面其外壁又起到与吸气罩41相隔离的作用。

顶休憩棚34的上部中间位置固定于支撑杆31上部,内休憩棚32外壁和中休憩棚33内侧形成休憩间隙一351,中休憩棚33外壁和顶休憩棚34内侧形成休憩间隙二36;休憩间隙一351和休憩间隙二36便于蟑螂进行休息。

散热组件4包括吸气罩41、隔网42、透气孔43、排气口44,吸气罩41为伞状结构,吸气罩41底部固定于顶休憩棚34下部边缘,吸气罩41与顶休憩棚34之间形成缓冲腔411,吸气罩41外壁均匀开设透气孔43,吸气罩41外壁固定隔网42,吸气罩41上部中间位置开设排气口44,排气口44为圆孔状,排气口44与通风道1234相对应设置。吸气罩41起到避免蟑螂进入的作用,隔网42在不吸气作业时起到便于蟑螂攀爬的作用,在吸气作业时可以避免蟑螂进入吸气罩41内,透气孔43用于外界含有热量的空气进入至缓冲腔411,排气口44用着吸气的通道。

使用时将支撑座31放置于底板孔132内,使得内休憩棚32、中休憩棚33和顶休憩棚34立于环筒11中部,同时吸气罩41立于环筒11中部,吸气罩41中心线和内休憩棚32、中休憩棚33和顶休憩棚34中心线以及环筒11中心线相重合;

将蟑螂放置于养殖箱1内;

把上盖网121盖放于环筒11上部,使得吸气部123对准吸气罩41上部的弧形槽411放置,排气口44与通风道1234相对应设置;

将厨余垃圾打碎呈流食状,将流食放入至入料槽1221内,然后流食经过槽渠1222和出料槽1223进入至进食支架22内;

随着蟑螂的生长,蟑螂群逐渐产生热量,此时启动引风机1231吸气通过连接管1232和通风道1234抽气,气体经过缓冲腔411进入至通风道1234;

同时启动水泵141使得水流不断进入至散热腔143内循环将养殖箱1内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进行吸收,而从散热腔143进入至储水防逃槽144内的水流起到阻隔蟑螂逃逸的作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所示”、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