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保护罩的卷绕机上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绕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保护罩的卷绕机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带保护罩的卷绕机上油装置(申请号:201220187157.6),如图1所示,虽然解决了实现有效防止断丝、飞絮飘从开口飘入,堵塞轴承,造成轴承卡死而产生无油丝,从而提高成品丝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问题,但该装置在对丝条上油操作时“装置包括一卷绕机架固定面板、一上油辊、一上油槽、一上油辊轴、一上油辊轴承以及一倒u型保护罩,上油辊套设在上油辊轴外部,卷绕机架固定面板上设置有一开口,上油辊轴的另一端通过开口穿设在卷绕机架固定面板内,并且与上油辊轴承相连接,上油槽设置在上油辊正下方,并且固定在卷绕机架固定面板上,倒u型保护罩固定在开口周边的卷绕机架固定面板上,并且套设在上油辊轴未被上油辊套住的部分上方。倒u型保护罩与上油辊的垂直距离为2-3mm”。
操作时需要上油辊与油槽配合对丝条进行上油,因现有上油辊表面大多呈光滑状,以致上油辊表面所能附着的润滑油油量较少,大多数都还是流回油槽内部,进而造成了对丝条的上油效果较差,易影响丝条中各单丝之间的抱合性,恶化牵伸、卷绕工序中丝条与金属构件、导丝器之间的润滑性和抗静电性,增加毛丝,降低了成品的满卷率,同时,现有丝条的上油装置在对丝条上油时,上油也不均匀易影响成品丝的品质,甚至成为废丝,增加生产成本。
所以,需要一种带保护罩的卷绕机上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保护罩的卷绕机上油装置,其具有实现提高对丝条的上油效果,保证丝条中各单丝之间的抱合性,改善牵伸、卷绕工序中丝条与金属构件、导丝器之间的润滑性和抗静电性,减少毛丝,提高成品的满卷率,同时,对丝条进行上油时,上油均匀,提高成品丝的品质,减少生产成本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保护罩的卷绕机上油装置,包括卷绕机架本体,卷绕机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卷绕机架本体的一侧表面,卷绕机架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上油装置,且上油装置包括有固定块,卷绕机架本体的一侧表面与固定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油槽,连接轴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油辊,上油辊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第一安装槽,若干第一安装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油辊对第一安装槽起到定位作用。
进一步地,若干第一弹簧以五个为一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片,四个弧形片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吸油海绵,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油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片对弧形吸油海绵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进一步地,油箱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液位窗,油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输油孔,油箱的内底壁开设有送油孔,卷绕机架本体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和保护罩,保护罩的下表面与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块的上表面与固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液位窗观察油箱内部情况,支撑块对固定块起到加固作用。
进一步地,输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送油孔的内底壁贯通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内部,油槽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内顶壁与送油孔的内底壁固定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槽对第二安装槽起到定位导向作用,密封盖对输油孔处进行密封作用。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第二安装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安装槽对固定圈起到定位固定作用,压球与第二弹簧配合使用,使压球具有自动复位功能。
进一步地,密封圈的内壁与压球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压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杆,接触杆的一端表面贯通并延伸至油槽的内部,油箱和送油孔、第二安装槽、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润滑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与压球接触,对密封圈进行挤压密封,避免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通过送油孔和第二安装槽持续对油槽内部供油。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卷绕机架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上油装置,且上油装置包括有固定块,卷绕机架本体的一侧表面与固定块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具有实现提高对丝条的上油效果,保证丝条中各单丝之间的抱合性,改善牵伸、卷绕工序中丝条与金属构件、导丝器之间的润滑性和抗静电性,减少毛丝,提高成品的满卷率,同时,对丝条进行上油时,上油均匀,提高成品丝的品质,减少生产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现有技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绕机架本体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绕机架本体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油辊结构剖视图。
图中:1、卷绕机架本体;2、轴承;3、连接轴;4、固定块;41、油槽;42、上油辊;43、第一安装槽;44、第一弹簧;45、弧形片;46、弧形吸油海绵;47、油箱;48、液位窗;49、输油孔;410、送油孔;411、支撑块;412、保护罩;413、密封盖;414、第二安装槽;415、固定圈;416、密封圈;417、第二弹簧;418、压球;419、接触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带保护罩的卷绕机上油装置,如图2和图4所示,包括卷绕机架本体1,卷绕机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轴承2,轴承2的内圈固定套接有连接轴3,连接轴3的一端表面贯穿并延伸至卷绕机架本体1的一侧表面,卷绕机架本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上油装置,且上油装置包括有固定块4,卷绕机架本体1的一侧表面与固定块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固定块4的上表面开设有油槽41,连接轴3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油辊42,上油辊42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第一安装槽43,若干第一安装槽43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4,若干第一弹簧44以五个为一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片45,四个弧形片4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吸油海绵46,固定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油箱47,油箱47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液位窗48,油箱47的上表面开设有输油孔49,油箱47的内底壁开设有送油孔410,卷绕机架本体1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11和保护罩412,保护罩412的下表面与固定块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块411的上表面与固定块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油辊42对第一安装槽43起到定位作用,弧形片45对弧形吸油海绵46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便于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液位窗48观察油箱47内部情况,支撑块411对固定块4起到加固作用。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输油孔4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413,送油孔410的内底壁贯通并延伸至固定块4的内部,油槽41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14,第二安装槽414的内顶壁与送油孔410的内底壁固定连通,第二安装槽414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固定圈415,固定圈415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16,第二安装槽414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17,第二弹簧4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球418,密封圈416的内壁与压球41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压球4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杆419,接触杆419的一端表面贯通并延伸至油槽41的内部,油箱47和送油孔410、第二安装槽414、油槽41的内部均设置有润滑油;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槽41对第二安装槽414起到定位导向作用,密封盖413对输油孔49处进行密封作用,第二安装槽414对固定圈415起到定位固定作用,压球418与第二弹簧417配合使用,使压球418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密封圈416与压球418接触,对密封圈416进行挤压密封,避免油箱47内部的润滑油通过送油孔410和第二安装槽414持续对油槽41内部供油。
如图2和图4所示,通过设置卷绕机架本体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上油装置,且上油装置包括有固定块4,卷绕机架本体1的一侧表面与固定块4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具有实现提高对丝条的上油效果,保证丝条中各单丝之间的抱合性,改善牵伸、卷绕工序中丝条与金属构件、导丝器之间的润滑性和抗静电性,减少毛丝,提高成品的满卷率,同时,对丝条进行上油时,上油均匀,提高成品丝的品质,减少生产成本的特点。
工作原理:步骤一,准备,上油辊42上的四个弧形片45带着四个弧形吸油海绵46与油槽41内的润滑油充分接触,使每个弧形吸油海绵46内部都吸附润滑油,吸附完成后,位于上油辊42上方的弧形吸油海绵46开始对丝条进行均匀上油;
步骤二,当油槽41内部的润滑油余量不足时,现场的操作人员通过借助木棒对接触杆419进行挤压,压球418解除对密封圈416的挤压密封,此时,油箱47内部的润滑油通过送油孔410流入第二安装槽414的内部,第二安装槽414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密封圈416和固定圈415流入油槽41内部,实现对油槽41内部完成输油措施,同样,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液位窗48观察油箱47内部润滑油的余量,不足时,通过旋出密封盖413,对油箱47内部完成输油措施,进而实现对油槽41内部润滑油的油量进行可控制,同时也可避免润滑油受气候影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