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用于包装盒的多边形、圆形自动修边、打孔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1-21 02:01:39|227|起点商标网
用于包装盒的多边形、圆形自动修边、打孔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孔板成形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包装盒的多边形、圆形自动修边、打孔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装盒制造时,需要使用中间具有透漏孔的板片,因此用于包装盒的多边形、圆形自动修边、打孔成形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包装装置,在现有的用于包装盒的多边形、圆形自动修边、打孔成形装置中,还都通过冲压成形,由于冲压成形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从而影响了孔板成形的效率。

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包装盒的多边形、圆形自动修边、打孔成形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包装盒的多边形、圆形自动修边、打孔成形装置,因此提高了孔板成形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对孔板的孔体边缘形成切割线的模板装置、设置为对模板装置上的孔板进行滚压处理的辊压装置。

由于设计了模板装置和辊压装置,通过模板装置,实现了对孔板的孔体边缘凸起切割,通过辊压装置,实现了模板装置对孔板之间的透漏切割,不再通过冲压成形,缩小了成形时间间隔,因此提高了孔板成形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对孔板上的孔体进行透漏切割的方式把模板装置和辊压装置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滚压产生透漏切割的方式把模板装置与辊压装置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模板装置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输送链条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与第一附件装置相对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脱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分别设置在辊压装置、第一附件装置和第二附件装置,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与第二附件装置相对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码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模板装置、输送链条装置、辊压装置和脱片装置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在输送链条装置上设置有模板装置并且模板装置设置为与辊压装置通过式联接,在输送链条装置与码片装置之间设置有脱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模板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座板部、模座部、第一耳座部和第二耳座部并且座板部的下端端面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耳座部联接,座板部的下端端面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耳座部联接并且座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模座部联接,在座板部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一透漏孔体并且在模座部上设置有第二透漏孔体,在模座部的边缘部设置有刃口体并且第一耳座部和第二耳座部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输送链条装置联接,座板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一耳座部和第二耳座部分别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模座部设置为与孔板的成形孔体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输送链条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机架、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五链轮、第一涨紧螺杆螺母、链条、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并且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分别设置为与机架转动式联接,第一转动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一链轮联接并且第二转动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二链轮联接,第三转动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三链轮联接并且第四转动轴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五链轮联接,链条设置为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五链轮环绕式联接并且第一涨紧螺杆螺母的螺杆设置为与第一转动轴联接,第一涨紧螺杆螺母的螺母设置为与机架接触式联接并且链条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模板装置联接,链条设置为与辊压装置贯串式联接,第四转动轴设置为与动力装置联接并且第三转动轴设置为通过动力装置与脱片装置联接,机架设置为开字形架状体并且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五链轮设置为圆形轮状体,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分别设置为圆形轴状体并且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设置为呈梯形分布,第一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设置在机架的上端端面部并且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设置在机架的下端端面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辊压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框架、上辊、下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横移驱动装置并且上辊和下辊分别设置为与框架转动式联接,上辊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齿轮联接并且下辊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齿轮联接,第一齿轮设置为与第二齿轮啮合式联接并且在框架和上辊的其中另一个端头之间设置有横移驱动装置,上辊和下辊设置为与模板装置间断接触式联接并且下辊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动力装置联接,框架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设置为圆形轮状体,上辊设置为侧面部具有胶层体的中字形轴状体并且下辊设置为中字形轴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横移驱动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支撑杆、连接板、外齿轮、齿轮座、传动齿轮、内齿轮和拨动杆并且内齿轮设置为包含有齿轮体和光滑筒体,在光滑筒体的外侧面部设置有导向槽体并且齿轮体的内端面部设置为与光滑筒体的外端面部联接,支撑杆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框架联接,支撑杆的外端头设置为与连接板的下端头贯串式联接并且连接板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外齿轮联接,外齿轮、齿轮座和内齿轮设置为与上辊联接并且齿轮座设置在外齿轮和内齿轮之间,传动齿轮设置为与齿轮座转动式联接并且传动齿轮的外齿部设置为与外齿轮啮合式联接,传动齿轮的内齿部设置为与齿轮体啮合式联接并且拨动杆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导向槽体嵌入式联接,拨动杆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框架联接并且支撑杆和拨动杆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连接板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外齿轮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齿轮座设置为圆形盘状体,传动齿轮设置为工字形筒状体并且内齿轮设置为t字形筒状体,导向槽体设置为螺旋形凹槽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脱片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条架、下段输送带、上段输送带和剥离辊并且条架的下端部设置为与下段输送带联接,条架的上端部设置为与上段输送带联接并且条架的中间部设置为与剥离辊转动式联接,下段输送带、上段输送带和剥离辊设置为通过动力装置相互联接并且下段输送带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输送链条装置的输出端口部相对应分布,上段输送带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码片装置的输入端口部相对应分布并且下段输送带的动力轴设置为与动力装置联接,条架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剥离辊设置为外侧面部具有凸起点的中字形轴状体,下段输送带和上段输送带分别设置为皮带输送装置并且下段输送带的输出端口部与上段输送带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呈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动力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第一电机、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第二链轮链条传动、第三链轮链条传动和第四链轮链条传动并且在第一电机与辊压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链轮链条传动,在辊压装置与输送链条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链轮链条传动并且在输送链条装置与脱片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三链轮链条传动,在脱片装置上设置有第四链轮链条传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码片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支撑架、动力皮带传动、第二电机、传送带装置、第二涨紧螺杆螺母、规整板、接料杆、位移伸缩缸、托盘、提升装置、滑轨、推力伸缩缸、触发杆和传料杆并且支撑架设置为包含有左架部和右架部,规整板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并且提升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动力轴、第一链条链轮装置、第二链条链轮装置、第五链轮链条传动和第三电机,左架部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传送带装置、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联接并且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设置在传送带装置的输出端口上端面部,动力皮带传动和第二电机分别设置在左架部上并且动力皮带传动的从动轮设置为与传送带装置的动力转动辊联接,动力皮带传动的主动轮设置为与第二电机的端轴联接,第二涨紧螺杆螺母的螺杆设置为与传送带装置的动力转动辊联接并且第二涨紧螺杆螺母的螺母设置为与左架部接触式联接,右架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动力轴转动式联接并且动力轴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链条链轮装置联接,动力轴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链条链轮装置联接并且右架部的侧面的上端部设置为与第三电机联接,在动力轴的其中另一个端头与第三电机的端轴之间设置有第五链轮链条传动并且第三电机的控制接口设置为与行程开关连接,右架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行程开关联接并且行程开关的触头设置为与触发杆联接,托盘的角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链条链轮装置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挂接式联接并且传料杆分别设置为与第一链条链轮装置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联接,传料杆设置为与托盘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位移伸缩缸设置为与右架部联接,位移伸缩缸的伸缩端设置为与接料杆联接并且接料杆设置在传送带装置的输出端口部,右架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滑轨和推力伸缩缸联接并且推力伸缩缸的伸缩端设置在滑轨的上端端面部,传送带装置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脱片装置的输出端口部联接,左架部和右架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传送带装置设置为皮带传动,接料杆和触发杆分别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位移伸缩缸和推力伸缩缸分别设置为两节式气动伸缩缸,托盘设置为角部具有挂钩的矩形板状体并且滑轨设置为呈平行分布的两个条状体,传料杆和动力轴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第一链条链轮装置的主动轮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的主动轮分别设置为与动力轴联接并且第一链条链轮装置的从动轮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的从动轮分别设置为与右架部转动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模板装置与辊压装置和动力装置设置为滚压成形的方式分布并且模板装置和辊压装置与输送链条装置设置为按照连续输送的方式分布,模板装置和辊压装置与脱片装置设置为按照摩擦分离的方式分布并且模板装置、辊压装置和脱片装置与码片装置设置为按照排列堆放的方式分布,座板部和模座部设置为与上辊和下辊接触式联接,第一耳座部和第二耳座部分别设置为与链条联接,第一链轮链条传动设置为与下辊联接,第二链轮链条传动分别设置为与下辊和第四转动轴联接,第三链轮链条传动分别设置为与第三转动轴和下段输送带联接,第四链轮链条传动分别设置为与下段输送带、上段输送带和剥离辊联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模板装置和辊压装置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输送链条装置、脱片装置、码片装置和动力装置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座板部、模座部、第一耳座部、第二耳座部、机架、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五链轮、第一涨紧螺杆螺母、链条、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框架、上辊、下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横移驱动装置、支撑杆、连接板、外齿轮、齿轮座、传动齿轮、内齿轮、拨动杆、齿轮体、光滑筒体、导向槽体、条架、下段输送带、上段输送带、剥离辊、第一电机、第一链轮链条传动、第二链轮链条传动、第三链轮链条传动、第四链轮链条传动、支撑架、动力皮带传动、第二电机、传送带装置、第二涨紧螺杆螺母、规整板、接料杆、位移伸缩缸、托盘、提升装置、滑轨、推力伸缩缸、触发杆、传料杆、左架部、右架部、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动力轴、第一链条链轮装置、第二链条链轮装置、第五链轮链条传动和第三电机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孔板上的孔体进行透漏切割的模板装置和辊压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包装盒的多边形、圆形自动修边、打孔成形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模板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图5为输送链条装置2和辊压装置3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辊压装置3和动力装置6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拨动杆367、齿轮体3661、光滑筒体3662和导向槽体3663的连接关系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8为拨动杆367、齿轮体3661、光滑筒体3662和导向槽体3663的连接关系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9为码片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图9的右视图,

图12为图9的左视图,

模板装置-1、输送链条装置-2、辊压装置-3、脱片装置-4、码片装置-5\动力装置-6、座板部-11、模座部-12、第一耳座部-13、第二耳座部-14、机架-21、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第三链轮-24、第五链轮-25、第一涨紧螺杆螺母-26、链条-27、第一转动轴-201、第二转动轴-202、第三转动轴-203、第四转动轴-204、框架-31、上辊-32、下辊-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横移驱动装置-36、支撑杆-361、连接板-362、外齿轮-363、齿轮座-364、传动齿轮-365、内齿轮-366、拨动杆-367、齿轮体-3661、光滑筒体-3662、导向槽体-3663、条架-41、下段输送带-42、上段输送带-43、剥离辊-44、第一电机-61、第一链轮链条传动-62、第二链轮链条传动-63、第三链轮链条传动-64、第四链轮链条传动-65、支撑架-51、动力皮带传动-52、第二电机-520、传送带装置-53、第二涨紧螺杆螺母-54、规整板-55、接料杆-56、位移伸缩缸-57、托盘-58、提升装置-59、滑轨-50、推力伸缩缸-501、触发杆-502、传料杆-503、

左架部-511、右架部-512、第一板部-551、第二板部-552、动力轴-591、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第五链轮链条传动-594、第三电机-595。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模板装置1、输送链条装置2、辊压装置3、脱片装置4、码片装置5和动力装置6并且在模板装置1、输送链条装置2、辊压装置3和脱片装置4上设置有动力装置6,在输送链条装置2上设置有模板装置1并且模板装置1设置为与辊压装置3通过式联接,在输送链条装置2与码片装置5之间设置有脱片装置4。

在本实施例中,模板装置1设置为包含有座板部11、模座部12、第一耳座部13和第二耳座部14并且座板部11的下端端面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耳座部13联接,座板部11的下端端面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耳座部14联接并且座板部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模座部12联接,在座板部11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一透漏孔体15并且在模座部12上设置有第二透漏孔体16,在模座部12的边缘部设置有刃口体并且第一耳座部13和第二耳座部14分别设置为通过销轴与输送链条装置2联接,座板部1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一耳座部13和第二耳座部14分别设置为u字形槽状体,模座部12设置为与孔板的成形孔体相对应。

通过模板装置1,形成了对输送链条装置2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耳座部13和第二耳座部14,实现了与输送链条装置2的连接,由座板部11和模座部12,实现了对孔板的托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孔板成形的中间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链条装置2设置为包含有机架21、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第三链轮24、第五链轮25、第一涨紧螺杆螺母26、链条27、第一转动轴201、第二转动轴202、第三转动轴203和第四转动轴204并且第一转动轴201、第二转动轴202、第三转动轴203和第四转动轴20分别设置为与机架21转动式联接,第一转动轴201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一链轮22联接并且第二转动轴202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二链轮23联接,第三转动轴203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三链轮24联接并且第四转动轴204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第五链轮25联接,链条27设置为与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第三链轮24和第五链轮25环绕式联接并且第一涨紧螺杆螺母26的螺杆设置为与第一转动轴201联接,第一涨紧螺杆螺母26的螺母设置为与机架21接触式联接并且链条27设置为通过销轴与模板装置1联接,链条27设置为与辊压装置3贯串式联接,第四转动轴204设置为与动力装置6联接并且第三转动轴203设置为通过动力装置6与脱片装置4联接,机架21设置为开字形架状体并且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第三链轮24和第五链轮25设置为圆形轮状体,第一转动轴201、第二转动轴202、第三转动轴203和第四转动轴204分别设置为圆形轴状体并且第一转动轴201、第二转动轴202、第三转动轴203和第四转动轴204设置为呈梯形分布,第一转动轴201和第四转动轴204设置在机架21的上端端面部并且第二转动轴202和第三转动轴203设置在机架21的下端端面部。

通过输送链条装置2,形成了对模板装置1、辊压装置3、脱片装置4和动力装置6的支撑连接点,由链条27,实现了与模板装置1的连接,实现了与辊压装置3的连接,由第三转动轴203,实现了与脱片装置4的连接,由第四转动轴204,实现了与动力装置6的连接,由第一涨紧螺杆螺母26,实现了对链条27的涨紧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带动模板装置1通过辊压装置3。

在本实施例中,辊压装置3设置为包含有框架31、上辊32、下辊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和横移驱动装置36并且上辊32和下辊33分别设置为与框架31转动式联接,上辊3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齿轮35联接并且下辊3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齿轮34联接,第一齿轮34设置为与第二齿轮35啮合式联接并且在框架31和上辊3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之间设置有横移驱动装置36,上辊32和下辊33设置为与模板装置1间断接触式联接并且下辊3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动力装置6联接,框架31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第一齿轮34和第二齿轮35设置为圆形轮状体,上辊32设置为侧面部具有胶层体的中字形轴状体并且下辊33设置为中字形轴状体。

通过辊压装置3,形成了对模板装置1和动力装置6的支撑连接点,由上辊32和下辊33,实现了与模板装置1的连接,由下辊33,实现了与动力装置6的连接,由框架31、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和横移驱动装置36,实现了带动上辊32与下辊33之间的转动,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孔板成形的中间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横移驱动装置36设置为包含有支撑杆361、连接板362、外齿轮363、齿轮座364、传动齿轮365、内齿轮366和拨动杆367并且内齿轮366设置为包含有齿轮体3661和光滑筒体3662,在光滑筒体3662的外侧面部设置有导向槽体3663并且齿轮体3661的内端面部设置为与光滑筒体3662的外端面部联接,支撑杆361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框架31联接,支撑杆361的外端头设置为与连接板362的下端头贯串式联接并且连接板362的上端头设置为通过螺栓与外齿轮363联接,外齿轮363、齿轮座364和内齿轮366设置为与上辊32联接并且齿轮座364设置在外齿轮363和内齿轮366之间,传动齿轮365设置为与齿轮座364转动式联接并且传动齿轮365的外齿部设置为与外齿轮363啮合式联接,传动齿轮365的内齿部设置为与齿轮体3661啮合式联接并且拨动杆367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导向槽体3663嵌入式联接,拨动杆367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框架31联接并且支撑杆361和拨动杆367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连接板362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外齿轮363设置为圆形筒状体并且齿轮座364设置为圆形盘状体,传动齿轮365设置为工字形筒状体并且内齿轮366设置为t字形筒状体,导向槽体3663设置为螺旋形凹槽体。

由支撑杆361、连接板362、外齿轮363、齿轮座364、传动齿轮365、内齿轮366、拨动杆367、齿轮体3661、光滑筒体3662和导向槽体3663,实现了与框架31的连接,实现了与上辊32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驱动上辊32进行横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脱片装置4设置为包含有条架41、下段输送带42、上段输送带43和剥离辊44并且条架41的下端部设置为与下段输送带42联接,条架41的上端部设置为与上段输送带43联接并且条架4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剥离辊44转动式联接,下段输送带42、上段输送带43和剥离辊44设置为通过动力装置6相互联接并且下段输送带42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输送链条装置2的输出端口部相对应分布,上段输送带43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码片装置5的输入端口部相对应分布并且下段输送带42的动力轴设置为与动力装置6联接,条架41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剥离辊44设置为外侧面部具有凸起点的中字形轴状体,下段输送带42和上段输送带43分别设置为皮带输送装置并且下段输送带42的输出端口部与上段输送带43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呈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脱片装置4,形成了对输送链条装置2、码片装置5和动力装置6的支撑连接点,由下段输送带42,实现了与输送链条装置2的连接,实现了与动力装置6的连接,由下辊33,实现了与上段输送带43的连接,由条架41和剥离辊44,实现了对孔板中的孔体片的分离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孔板成形的中间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6设置为包含有第一电机61、第一链轮链条传动62、第二链轮链条传动63、第三链轮链条传动64和第四链轮链条传动65并且在第一电机61与辊压装置3之间设置有第一链轮链条传动62,在辊压装置3与输送链条装置2之间设置有第二链轮链条传动63并且在输送链条装置2与脱片装置4之间设置有第三链轮链条传动64,在脱片装置4上设置有第四链轮链条传动65。

通过动力装置6,形成了对输送链条装置2、辊压装置3和脱片装置4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链轮链条传动63,实现了与输送链条装置2的连接,由第一链轮链条传动62,实现了与辊压装置3的连接,由第三链轮链条传动64和第四链轮链条传动65,实现了与脱片装置4的连接,由第一电机61,实现了带动第一链轮链条传动62进行转动,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输送链条装置2、辊压装置3和脱片装置4输入工作动力。

在本实施例中,码片装置5设置为包含有支撑架51、动力皮带传动52、第二电机520、传送带装置53、第二涨紧螺杆螺母54、规整板55、接料杆56、位移伸缩缸57、托盘58、提升装置59、滑轨50、推力伸缩缸501、触发杆502和传料杆503并且支撑架51设置为包含有左架部511和右架部512,规整板55设置为包含有第一板部551和第二板部552并且提升装置59设置为包含有动力轴591、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第五链轮链条传动594和第三电机595,左架部511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传送带装置53、第一板部551和第二板部552联接并且第一板部551和第二板部552设置在传送带装置53的输出端口上端面部,动力皮带传动52和第二电机520分别设置在左架部511上并且动力皮带传动52的从动轮设置为与传送带装置53的动力转动辊联接,动力皮带传动52的主动轮设置为与第二电机520的端轴联接,第二涨紧螺杆螺母54的螺杆设置为与传送带装置53的动力转动辊联接并且第二涨紧螺杆螺母54的螺母设置为与左架部511接触式联接,右架部512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动力轴591转动式联接并且动力轴591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联接,动力轴59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联接并且右架部512的侧面的上端部设置为与第三电机595联接,在动力轴591的其中另一个端头与第三电机595的端轴之间设置有第五链轮链条传动594并且第三电机595的控制接口设置为与行程开关连接,右架部512的上端头设置为与行程开关联接并且行程开关的触头设置为与触发杆502联接,托盘58的角部分别设置为与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挂接式联接并且传料杆503分别设置为与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联接,传料杆503设置为与托盘58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位移伸缩缸57设置为与右架部512联接,位移伸缩缸57的伸缩端设置为与接料杆56联接并且接料杆56设置在传送带装置53的输出端口部,右架部512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滑轨50和推力伸缩缸501联接并且推力伸缩缸501的伸缩端设置在滑轨50的上端端面部,传送带装置53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与脱片装置4的输出端口部联接,左架部511和右架部512分别设置为矩形架状体并且传送带装置53设置为皮带传动,接料杆56和触发杆502分别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位移伸缩缸57和推力伸缩缸501分别设置为两节式气动伸缩缸,托盘58设置为角部具有挂钩的矩形板状体并且滑轨50设置为呈平行分布的两个条状体,传料杆503和动力轴591分别设置为圆形棒状体,第一板部551和第二板部552分别设置为矩形条状体并且第一板部551和第二板部552设置为呈八字形分布,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的主动轮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的主动轮分别设置为与动力轴591联接并且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的从动轮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的从动轮分别设置为与右架部512转动式联接。

通过码片装置5,形成了对脱片装置4的支撑连接点,由传送带装置53,实现了与脱片装置4的连接,由左架部511、动力皮带传动52、第二电机520、传送带装置53、第二涨紧螺杆螺母54、规整板55,实现了与对成形的孔板运输,由右架部512、接料杆56、位移伸缩缸57、托盘58、提升装置59、触发杆502和传料杆503,实现了与对成形的孔板码放,由滑轨50和推力伸缩缸501,实现了与对码放成形的孔板的输出,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成形的孔板进行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模板装置1与辊压装置3和动力装置6设置为滚压成形的方式分布并且模板装置1和辊压装置3与输送链条装置2设置为按照连续输送的方式分布,模板装置1和辊压装置3与脱片装置4设置为按照摩擦分离的方式分布并且模板装置1、辊压装置3和脱片装置4与码片装置5设置为按照排列堆放的方式分布,座板部11和模座部12设置为与上辊32和下辊33接触式联接,第一耳座部13和第二耳座部14分别设置为与链条27联接,第一链轮链条传动62设置为与下辊33联接,第二链轮链条传动63分别设置为与下辊33和第四转动轴204联接,第三链轮链条传动64分别设置为与第三转动轴203和下段输送带42联接,第四链轮链条传动65分别设置为与下段输送带42、上段输送带43和剥离辊44联接。

启动第一电机61进行工作,由第一链轮链条传动62带动下辊33在框架31上转动,通过第一齿轮34与第二齿轮35的啮合传动,带动上辊32在框架31上转动,同时上辊32带动外齿轮363转动,通过外齿轮363与传动齿轮365的啮合传动,带动传动齿轮365在齿轮座364上转动,通过传动齿轮365与齿轮体3661的啮合传动,带动光滑筒体3662在上辊32上转动,在拨动杆367与导向槽体3663之间的作用下,光滑筒体3662带动上辊32在框架31上进行横向移动,通过第二链轮链条传动63带动第四转动轴204在机架21上转动,通过链条27,带动第一转动轴201、第二转动轴202和第三转动轴203在机架21上转动,座板部11和模座部12随链条27进行运动,通过第三转动轴203和第三链轮链条传动64,带动下段输送带42在条架41上进行转动,通过下段输送带42和第四链轮链条传动65,带动上段输送带43和剥离辊44在条架41上进行转动,启动第二电机520和第三电机595进行工作,通过动力皮带传动52,带动传送带装置53在支撑架51上进行转动,通过第五链轮链条传动594,带动动力轴591在右架部512上转动,通过动力轴591,带动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处于工作状态,当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带动托盘58向上运动时,位移伸缩缸57带动接料杆56相后移动,当传料杆503与触发杆502接触时,对行程开关输入触发信号,行程开关控制第三电机595停止转动并且使第三电机595处于反向转动的状态,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带动托盘58向下运动,位移伸缩缸57带动接料杆56相前移动,使接料杆56位于传送带装置53的输出端口,孔板放到座板部11和模座部12上,通过链条27,孔板随座板部11和模座部12进入到上辊32和下辊33之间,在上辊32和下辊33的滚压作用下,模座部12的边缘的刃口作用在孔板上,在孔板上形成孔体,具有孔体的孔板在第四转动轴204处翻转并且下落到下段输送带42上,通过下段输送带42,具有孔体的孔板运动到剥离辊44上,在剥离辊44的作用下,孔板的孔体片与孔板分离并且在剥离辊44与上段输送带43之间的缝隙下落,制得成品孔板,成品孔板通过上段输送带43输送到传送带装置53上,通过第一板部551和第二板部552的作用进行规则排列,通过传送带装置53输送到接料杆56之间,从接料杆56之间下落到托盘58上,同时在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作用下,托盘58逐步下落,当托盘58上堆放定高度的成品孔板时,托盘58被放到滑轨50上,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再反向转动,托盘58与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分开,推力伸缩缸501处于伸缩状态,把堆放定高度的成品孔板的托盘58沿滑轨50推出,推力伸缩缸501再处于收缩状态,把另一个托盘58安装在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之间,再通过第三电机595、第一链条链轮装置592和第二链条链轮装置593,带动另一个托盘58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对孔板上的孔体进行透漏切割的方式把模板装置1和辊压装置3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滚压产生透漏切割的方式把模板装置1与辊压装置3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模板装置1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输送链条装置2。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与第一附件装置相对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脱片装置4。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分别设置在辊压装置3、第一附件装置和第二附件装置,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动力装置6。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与第二附件装置相对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码片装置5。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模板装置1和辊压装置3,通过模板装置1,实现了对孔板的孔体边缘凸起切割,通过辊压装置3,实现了模板装置1对孔板之间的透漏切割,不再通过冲压成形,缩小了成形时间间隔,因此提高了孔板成形的效率。

2、由于设计了输送链条装置2,实现了连续滚压过程。

3、由于设计了脱片装置4,实现了孔体片与孔板的分离。

4、由于设计了动力装置6,实现了多组动力装置组合。

5、由于设计了码片装置5,实现了对成形孔板的堆放。

6、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对孔板上的孔体进行透漏切割的模板装置1和辊压装置3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用于对孔板的孔体边缘形成切割线的模板装置1、设置为对模板装置1上的孔板进行滚压处理的辊压装置3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