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挽兜的制作方法

2021-01-20 18:01:53|268|起点商标网
一种高层建筑应急挽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应急挽兜。



背景技术:

高空坠物以及人员高空坠落导致伤亡时有发生,给很多家庭带来极大痛苦,这其中的多数悲剧都与高层建筑有关。高层建筑为高空坠落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有的高层建筑较少考虑高空坠落情况的危险,因此也较少设置相应的防护装置,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因此,需要对现有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设置相应的防坠落的防护装置,以尽量减少高空坠落的可能性和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应急挽兜,用以解决现有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缺少防坠落的防护装置的问题。该装置能在高空坠落危险发生之前及时作用,从而能够形成连续防护网面,接住坠落物,尽量减少高空坠落的可能性和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应急挽兜,所述应急挽兜包括沿高层建筑上部外周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个骨架单元和每两个相邻骨架单元之间连接的弹性防护网;其中,当全部所述骨架单元张开时,全部弹性防护网依次连接,形成围绕所述高层建筑上部外周的防护网环带。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单元为第一骨架单元,所述第一骨架单元包括主滑动轴、滑动套筒、弹簧连接件、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其中,所述主滑动轴以其轴向沿所述高层建筑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布置在所述高层建筑的外壁上;所述滑动套筒套在所述主滑动轴上并可沿所述主滑动轴滑动;所述弹簧连接件套在所述主滑动轴上并位于所述滑动套筒下方,弹簧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滑动轴的底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套筒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主滑动轴的底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滑动套筒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杆上;每个所述弹性防护网的两个侧边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骨架单元的第一支杆上。

由此,所述第一骨架单元具有可张开和收合的两种结构形态。当需要使弹性防护网打开以接住坠落物时,第一骨架单元张开,此时在滑动套筒重力以及弹簧连接件拉力的作用下,滑动套筒沿主滑动轴向下滑动,从而通过铰接到滑动套筒上的第二支杆的作用,将第一支杆向外推出,所有第一支杆以高层建筑为中心沿高层建筑四周呈放射状张开,从而使得每两个相邻第一支杆之间连接的弹性防护网完全打开且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带,该环带将所述高层建筑围住且环带的面基本朝上,这样可以接住从高层建筑上方掉下的坠落物。

当应急挽兜使用后可以收起来以节约空间和为美观的目的,第一骨架单元收合,此时可控制滑动套筒沿主滑动轴向上滑动,从而通过铰接到滑动套筒上的第二支杆的作用,将第一支杆向建筑物的方向收起;当滑动套筒移动到主滑动轴上部特定位置时被锁定或此时作用在滑动套筒上的向上的推力和弹簧连接件向下的拉力与重力的和相平衡,使得第一支杆贴在建筑物外壁上,完成第一骨架单元的收合,相应的弹性防护网也贴合在建筑物外壁上。滑动套筒沿主滑动轴向上滑动可通过设置在建筑物顶部的牵引装置或通过滑动套筒与主滑动轴底端的相互作用力(例如相同极性的电磁力)来实现,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骨架单元张开时,所述第一支杆的自由端高于第一支杆铰接在所述主滑动轴的一端。这样设置使得第一支杆与主滑动轴的夹角小于90°,从而使弹性防护网形成的环带向高层建筑倾斜,即距离高层建筑近的防护网面低于距离高层建筑远的防护网面。这样使得坠落物落在环带上后不会从环带外边缘掉落,避免二次伤害。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支杆中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杆上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杆上靠近所述主滑动轴的底端的部分上。例如,所述第二支杆中铰接在所述第一支杆上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支杆上距所述主滑动轴的底端的距离为所述第一支杆全长的1/4至1/3的部分上。这样设置可以增加环带防护网面的平整性,避免坠落物落在网面上后不规则的弹跳。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上套设有弹性缓冲材料。所述弹性缓冲材料例如可以为海绵、橡胶、泡沫塑料等,以吸收坠落物夏洛造成的冲击能量。所述泡沫塑料例如可以为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乙烯(epe)、乙烯-醋酸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橡塑(eva)、聚氨酯(pu)、发泡聚丙烯(epp)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所述滑动套筒位于所述主滑动轴的上部时,所述弹簧连接件处于拉伸状态。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弹簧连接件对于滑动套筒的拉力,加快第一骨架单元的打开速度,以尽量争取时间拦截坠落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滑动轴的上部设置有锁定装置,当所述滑动套筒滑动到所述主滑动轴的上部时,所述锁定装置将所述滑动套筒锁定。所述锁定装置可以为例如弹性卡扣,类似于雨伞上的锁定装置,当滑动套筒滑动到所述主滑动轴上部的特定位置时,可以自动锁定滑动套筒。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当所述锁定装置将所述滑动套筒锁定时,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均平行于所述主滑动轴。这样设置可以尽量节约第一骨架单元收合时所占空间,同时有利于美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锁定装置通过接收以下装置发出的信号以释放所述滑动套筒:

高层建筑顶部的俯视高清红外线摄像头;

高层建筑底部的仰视高清红外线摄像头;

高层建筑室内的紧急按钮;

高层建筑附近公共区域的紧急按钮;或

消防或监控室的紧急按钮。

当然,触发锁定装置释放滑动套筒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例如也可以通过设置在高层建筑顶部的压力传感器等来触发锁定装置的释放动作。具体的触发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来设置,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想到并实现的。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弹簧连接件外还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可以为柔性材料,但需要防水、耐折,以保护内部的弹簧连接件,避免其中卡入异物影响弹簧连接件的伸缩,又能配合弹簧连接件的运动进行适应性长度改变。所述保护套可以为例如塑料、金属材质的伸缩管。

所述应急挽兜中起到支撑作用的骨架单元也可以不同于上述第一骨架单元,从而具有其他张开和收合的结构形态。

作为一个可选择的方案,所述骨架单元为第二骨架单元,第二骨架单元包括主滑轨、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所述主滑轨以其轴向沿所述高层建筑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布置在所述高层建筑的外壁上;所述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长度相等,且分别有一端连接在所述主滑轨上并可沿主滑轨轴向滑动,所述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在两个支杆中部交叉铰接,其中,所述主滑轨中间占全长1/6至1/5的部分为非滑动部分,所述非滑动部分的上部为所述第三支杆的可滑动部分,所述非滑动部分的下部为所述第四支杆的可滑动部分;每个所述弹性防护网的两个侧边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二骨架单元的第四支杆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主滑轨、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长度相等。

由此,该第二骨架单元具有可张开和收合的两种结构形态。当需要使弹性防护网打开以接住坠落物时,第二骨架单元张开,此时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连接在所述主滑轨上的一端均向主滑轨的非滑动部分移动,最终接触非滑动部分并卡住,由此,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另一端在两个支杆中部铰接处的作用下一起向外支出,所有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以高层建筑为中心沿高层建筑四周呈放射状张开,从而使得每两个相邻第四支杆之间连接的弹性防护网完全打开且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带,该环带将所述高层建筑围住且环带的面基本朝上,这样可以接住从高层建筑上方掉下的坠落物。

当应急挽兜使用后可以收起来以节约空间和为美观的目的,第二骨架单元收合,此时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连接在所述主滑轨上的一端均向远离所述非滑动部分的方向移动,最终接触主滑轨的两端并卡住,由此,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另一端在两个支杆中部铰接处的作用下一起向贴近高层建筑的方向移动,最终使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贴在建筑物外壁上,完成第二骨架单元的收合,相应的弹性防护网也贴合在建筑物外壁上。

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沿主滑轨的滑动可通过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滑动端与主滑轨两端的相互作用力(例如相同极性的电磁力)来实现,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的铰接处与主滑轨的非滑动部分之间设置弹簧连接件来实现。由此,除了第二骨架单元中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与第一骨架单元中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连接作用方式不同外,其它对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设置也可适用于第三支杆和第四支杆。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应急挽兜同时包括第一骨架单元和第二骨架单元。由此可以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骨架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应急挽兜结构简单可靠,且其中的骨架单元可根据目标建筑外形和实际要求的不同配置在某一高度的四周,其数量可以根据安装位置和例如弹性防护网的性能加以调整,使得全部弹性防护网依次连接,形成围绕所述高层建筑上部外周的具有足够强度的防护网环带,由此,当需要时可快速打开以形成360°无死角的拦截网,降低人员伤亡程度和财产损失。

2、本应急挽兜嵌入安装在合适楼层的外围(超高层建筑考虑重力及风向的影响,可在合适楼层分层高布置),楼层外围参差不齐可做分区布置和控制。

3、本应急挽兜外围可装有结合外墙色彩的防护罩,意外或险情发生时,防护罩旋转收缩,挽兜两侧支杆撑开,挽兜可依靠监控及有效数据及时加长或移动。

4、本应急挽兜选用带有弹力编织双层网。人员意外坠落时,受重力的影响下,人员落入弹力网得以缓冲势能,降低骨骼关节的不适。

5、本应急挽兜容易布置,可适用于6层及以上高层建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中第一骨架单元张开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张开时的顶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中第一骨架单元收合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中第二骨架单元张开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中第二骨架单元收合时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高层建筑;2、第一骨架单元;21、主滑动轴;22、第一支杆;23、滑动套筒;24、第二支杆;25、弹簧连接件;26、弹性防护网;27、锁定装置;3、第二骨架单元;31、第三支杆;32、第四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中第一骨架单元张开时的侧视图。

所述第一骨架单元2包括主滑动轴21、滑动套筒23、弹簧连接件25、

第一支杆22和第二支杆24,其中,主滑动轴21以其轴向沿高层建筑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布置在高层建筑1的外壁上;滑动套筒23套在主滑动轴21上并可沿主滑动轴21滑动;弹簧连接件25套在主滑动轴21上并位于滑动套筒23下方,弹簧连接件25的一端固定连接主滑动轴21的底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动套筒23的底端;第一支杆22的一端铰接在主滑动轴21的底端,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二支杆24的一端铰接在滑动套筒23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杆22上。

当需要使弹性防护网(未示出)打开以接住坠落物时,第一骨架单元2张开,此时在滑动套筒23重力以及弹簧连接件25拉力的作用下,滑动套筒23沿主滑动轴21向下滑动,从而通过铰接到滑动套筒23上的第二支杆24的作用,将第一支杆22向外推出。第一支杆22可以为刚性材料,例如不锈钢;第二支杆24可以为有一定硬度的柔性材料,使得即可以在第一骨架单元开始张开时将第一支杆22向远离高层建筑1的方向顶出,也可以在完全张开后,由于直接接触坠落物而变形,从而进一步吸收冲击能量。例如,第二支杆24可以为塑料材质。

在第一骨架单元2张开时,第一支杆22的自由端高于第一支杆22铰接在主滑动轴21的一端。这样设置使得第一支杆22与主滑动轴21的夹角小于90°,从而使弹性防护网形成的环带向高层建筑1倾斜,即距离高层建筑1近的防护网面低于距离高层建筑远的防护网面。这样使得坠落物落在环带上后不会从环带外边缘掉落,避免二次伤害。另外,坠落物落在防护网面或直接落在第一/第二支杆上时,可以带动滑动套筒23向下压缩弹簧连接件,从而进一步起到缓冲的作用。

第二支杆24中铰接在第一支杆22上的一端位于第一支杆22上距主滑动轴21的底端的距离为第一支杆22全长的约1/3处。这样设置可以增加环带防护网面的平整性,避免坠落物落在网面上后不规则的弹跳。

主滑动轴21的上部还设置有锁定装置27,用于当滑动套筒运动到此位置时锁定滑动套筒。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张2开时的顶视图。

每个所述弹性防护网26的两个侧边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骨架单元2的第一支杆上22。所有第一支杆22以高层建筑1为中心沿高层建筑1四周呈放射状张开,从而使得每两个相邻第一支杆22之间连接的弹性防护网26完全打开且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带,该环带将所述高层建筑1围住且环带的面基本朝上,这样可以接住从高层建筑1上方掉下的坠落物。

弹性防护网26的形状没有限制,具体的形状和与第一支杆22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来设置,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想到并实现的。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中第一骨架单元收合时的侧视图。

当应急挽兜使用后可以收起来以节约空间和为美观的目的,第一骨架单元2收合,此时可控制滑动套筒23沿主滑动轴21向上滑动,从而通过铰接到滑动套筒23上的第二支杆24的作用,将第一支杆22向高层建筑1的方向收起;当滑动套筒23移动到主滑动轴21上部特定位置时被锁定装置(未示出)锁定或此时作用在滑动套筒23上的向上的推力和弹簧连接件25向下的拉力与自身重力的和相平衡,使得第一支杆22贴在高层建筑1外壁上,完成第一骨架单元2的收合,相应的弹性防护网(未示出)也贴合在高层建筑1外壁上。滑动套筒23沿主滑动轴21向上滑动可通过设置在高层建筑1顶部的牵引装置(未示出)或通过滑动套筒23与主滑动轴21底端的相互作用力(例如相同极性的电磁力)来实现。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中第二骨架单元张开时的侧视图。

第二骨架单元3包括主滑轨33、第三支杆31和第四支杆32,主滑轨33以其轴向沿所述高层建筑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固定布置在高层建筑1的外壁上;主滑轨33、第三支杆31和第四支杆32长度相等,且分别有一端连接在主滑轨33上并可沿主滑轨33轴向滑动,第三支杆31和第四支杆32在两个支杆中部交叉铰接,其中,主滑轨33中间占全长1/5的部分为非滑动部分,所述非滑动部分的上部为第三支杆31的可滑动部分,所述非滑动部分的下部为第四支杆32的可滑动部分;每个弹性防护网的两个侧边分别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二骨架单元3的第四支杆32上。

当第二骨架单元3张开,此时第三支杆31和第四支杆32连接在主滑轨33上的一端均向主滑轨33的中间的非滑动部分移动,最终接触非滑动部分并卡住,由此,第三支杆31和第四支杆32的另一端在两个支杆中部铰接处的作用下一起向外支出,所有第三支杆31和第四支杆32以高层建筑1为中心沿高层建筑1四周呈放射状张开,从而使得每两个相邻第四支杆32之间连接的弹性防护网完全打开且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带,该环带将所述高层建筑围住且环带的面基本朝上,这样可以接住从高层建筑上方掉下的坠落物。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应急挽兜中第二骨架单元收合时的侧视图。

当应急挽兜使用后可以收起来以节约空间和为美观的目的,第二骨架单元3收合,此时第三支杆31和第四支杆32连接在主滑轨33上的一端均向远离所述非滑动部分的方向移动,最终接触主滑轨33的两端并卡住,由此,第三支杆31和第四支杆32的另一端在两个支杆中部铰接处的作用下一起向贴近高层建筑1的方向移动,最终使第三支杆31和第四支杆32贴在建筑物外壁上,完成第二骨架单元3的收合,相应的弹性防护网也贴合在建筑物外壁上。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