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生火灾后的救生以及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专用的防火救生服价格昂贵,无法进行普及使用。且现有的防火救生服普遍应用于搜救人员的使用,对于火灾中的人,火灾中更换防火救生服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切实际,人们在火灾中,不仅反应慌乱,并且穿戴防火救生服本身就很困难。火灾现场中,情况多变,受灾人员可能已经昏迷,在没有保护设施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由搜救人员装备,进入火场中进行搜救,且该装置能够容纳至少一受灾人员,解决了火灾现场中的搜救等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包括:
顶盖;
筒状结构,其一端与所述顶盖密封连接,所述筒状结构的外壁面上开设有一观察口;
防火玻璃,密封设于所述观察口上;
防烟雾呼吸装置,设于所述筒状结构内,为内部人员提供烟雾的防护。
优选地,所述顶盖采用铝合金板结构,其内侧设有防火布;
所述筒状结构采用防火布。
优选地,所述顶盖和所述筒状结构的外壁面上均设有至少一层气凝胶材料。
优选地,所述顶盖内设有顶撑装置,所述顶撑装置包括:
顶撑帽,用于人员的头部的顶起;
若干顶撑杆,分别与所述顶撑帽以及所述顶盖的内壁面连接。
优选地,各所述顶撑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顶盖的内壁面上,其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顶撑帽上;
且若干所述顶撑杆呈辐射状连接于所述顶盖上。
优选地,所述顶撑帽包括:
外环套,其上连接有各所述顶撑杆,所述外环套的内壁面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分布的若干凹槽;内衬,同轴配合于所述外环套内,所述内衬的一端设有呈扩口状的扩口部;
弹簧件,其轴向长度可伸缩,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衬上,且其能插入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顶盖包括:
两个半圆板,两个所述半圆板组合形成圆板状的所述顶盖;
至少两个合叶,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半圆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筒状结构上的设有可折叠部分,且所述可折叠部分沿着所述筒状结构的周向可折叠。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部分设于所述筒状结构上除去所述防火玻璃轴向的其他部分。
优选地,所述筒状结构上的所述观察口的下方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一防火手套,该防火手套能伸出所述筒状结构外;
所述筒状结构上设有一拉链,该所述拉链可打开所述筒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烟雾呼吸装置包括防烟眼睛与呼吸面罩,用于人员的佩戴。
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设置的顶盖以及筒状结构具有较大的空间,为搜救人员提供较大的空间,并可使受灾人员进入,设置的防火手套起到搜救人员的保护作用,同时可通过防火手套进行一些简单操作。设置的顶撑装置不需要搜救人员的对整个装置的把持,可直接顶起整个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解放了搜救人员的双手,从而可进行其他的操作等。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的顶撑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的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状结构上可折叠部分的断面展开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撑帽的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盖,2-筒状结构,3-防火玻璃,4-防火手套;
10-半圆板,11-顶撑杆,12-顶撑帽,13-合叶;
,123-外环套,124-内衬,125-弹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包括:顶盖1,筒状结构2,其一端与所述顶盖1密封连接,所述筒状结构2上开设有一观察口;防火玻璃3,密封设于所述观察口上;防烟雾呼吸装置,设于所述筒状结构2内,为内部人员提供烟雾的防护。
在本申请中,所示筒状结构2内的体积能够容纳至少两个人,搜救人员进入所述筒状结构2内部,并顶起整个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进而进入火灾现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采用铝合金板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其内侧设有防火布;所述筒状结构2采用防火布。防火布又名阻燃布,所述防火布是能够阻止燃烧的布料,所述顶盖1与所述筒状结构中采用的防火布为多层组合而成,具有更好的防火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1和所述筒状结构2的外壁面上均设有至少一层气凝胶材料。气凝胶为空间网状结构,具有防火、隔热、耐高温以及防爆等多种优点。设置在顶盖1和所述筒状结构2外壁面上的气凝胶能够有效的隔热以及防止破坏等优点,对内部的搜救人员起到重要的按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述顶盖1包括:两个半圆板10,两个所述半圆板10组合形成圆板状的所述顶盖1;至少两个合叶13,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半圆板10之间。应当理解的是,两个所述半圆板10经所述合叶13的连接,使得两个所述半圆板10可经合叶可转动,实现所述顶盖1的展开与闭合。应当理解的是,展开状态的顶盖1为使用的状态,闭合状态的顶盖1为日常不使用时的存放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述顶盖1内设有顶撑装置,所述顶撑装置包括:顶撑帽12,用于人员的头部的顶起;若干顶撑杆11,分别与所述顶撑帽12以及所述顶盖1的内壁面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图3,各所述顶撑杆1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顶盖1的内壁面上,其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顶撑帽12上;且若干所述顶撑杆11呈辐射状连接于所述顶盖1上。
所述顶撑帽12用于该装置的使用状态下,操作人员的头部顶起,通过操作人员头戴所述顶撑帽12,并经所述顶撑杆11将两个半圆板10顶起,从而形成如图3中所示的该装置的展开状态。当将该装置在不使用状态下(参考图4),可通过拉动所述顶撑帽12或在重力的作用下,两个所述半圆板10经所述合叶13转动,从而向下弯折,从而实现该装置的闭合。闭合状态下的该装置可折叠,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存放。
应当理解的是,在所述顶撑帽12内设有用于保护人员头部的网状缓冲层。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顶撑帽12上还设有两个呈叉状的支撑,两个所述支撑能够顶撑到搜救人员的肩膀上,从而与顶撑帽12一起顶撑起整个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同时,在所述筒状结构2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同样可以由搜救人员手持并可抬起整个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状结构2上的设有可折叠部分,且所述可折叠部分沿着所述筒状结构2的周向可折叠。参考图5,图5中展现的是筒状结构2的可折叠部分的截面展开示意图,在顶盖1折叠收起得时候,下部的筒状结构2的可折叠部分进行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部分设于所述筒状结构2上除去所述防火玻璃3轴向的其他部分。应当理解的是,防火玻璃3设置在搜救人员的前方,可折叠部分设置在搜救人员的后方,可折叠部分存在空间余量,当可折叠部分展开时,筒状结构2的内部空间相应的会增大,从而有利于受灾人员的进入所述筒状结构内部2。
所述筒状结构2上的所述观察口的下方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一防火手套4,该防火手套4能伸出所述筒状结构2外;设置两个所述防火手套4,在火场中,但前进道路需要开门或清理阻碍物时,搜救人员通过穿戴防火手套4进行操作,防火手套4起到隔热作用,避免搜救人员与火灾中的物体直接接触而受伤。
所述筒状结构2上设有一拉链,该所述拉链可打开所述筒状结构2,当遇到受灾人员时,可以通过该拉链打开筒状结构2,让受灾人员进入,起到保障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烟雾呼吸装置包括防烟眼睛与呼吸面罩,用于人员的佩戴,起到对搜救人员的保障作用,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设有多套所述防烟雾呼吸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述顶撑帽12包括:外环套123,其外壁面与所述顶撑杆11连接,多个所述顶撑杆11沿着所述外环套123周向设置,在所述外环套123的内壁面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分布的若干凹槽;内衬124,其与所述外环套123间隙配合,且所述内衬124的一端设有呈扩口状的扩口部,该扩口部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外环套123的内径,搜救(操作)人员头部顶起该扩口部,所述扩口部内设有起到保护头部的所述网状缓冲层;弹簧件125,为可伸缩套筒结构,内部设有顶撑用的弹簧,使得该弹簧件125顶撑开,所述弹簧件125的底端连接于内衬124上,并伸出其外壁面,所述弹簧件125的头端经弹簧的作用插入所述外环套123上的凹槽内,所述弹簧件125的头端为半球体。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参考图6,搜救人员通过拉动所述内衬124的扩口部,使得所述内衬124具有朝向下方的力,弹簧件125的头端与凹槽发生滑动摩擦,并产生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弹簧件125缩短,从而使得内衬124朝下移动,弹簧件125插入到下方的一凹槽内,并经弹簧的张力使弹簧件125伸展开,从而使得内衬124与外环套123固定。最终实现了整个顶撑帽12的轴向长度增长,从而能够将该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搜救人员,只需要通过推拉所述内衬124即可。
本申请提供的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设置的顶盖1以及筒状结构2具有较大的空间,为搜救人员提供较大的空间,并可使受灾人员进入,设置的防火手套4起到搜救人员的保护作用,同时可通过防火手套进行一些简单操作。设置的顶撑装置不需要搜救人员的对整个装置的把持,可直接顶起整个防火救生及逃生装置,解放了搜救人员的双手,从而可进行其他的操作等。同时,该装置还可以作为受灾人员的逃生装置,在发生火灾后由火灾中的人员进入该装置中,快速逃出火灾现场,从而有效防止火灾对人员造成的灾害。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