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式防尘防菌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领域,尤其是可换式防尘防菌口罩。
背景技术:
现在大气污染越来越重,而且污染源日趋多元化,同时,当下传染病肆虐,所以对口罩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口罩具有对更细微的污染和病菌要起到很好的过滤和杀消效果,还要更加舒适,最好的效果就是戴上口罩如同没有戴口罩一样。大家都在讨论为选不到一款合适的口罩而烦恼,虽然厂商也不断努力研发新型口罩,但是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万变不离其中的都在外形上做文章,外形千奇百怪的口罩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不知道在什么样的环境佩戴什么样的口罩。
目前市场上口罩分为一次性口罩,使用寿命一般在1-2天,在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口罩的数量已超过200亿只,等于需要消耗原油16.2万吨、标准煤9180吨、水178万立方米,仅燃煤一项排放二氧化硫550吨粉尘91吨。
同时,现有使用的口罩在长期佩戴过程中,存在呼吸不顺畅、且佩戴的人体部位造成不适、不能重复使用。
在使用量如此至大的情况下,对可重复使用口罩的需求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置换滤芯实现口罩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防尘防菌效果好、呼吸顺畅的可换式防尘防菌口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可换式防尘防菌口罩,包括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进气防护盖、面盖和硅胶面罩;所述进气防护盖朝前突出的正面部上形成有进气部,所述进气部上设有多个贯穿进气防护盖的条形进气孔,所述进气防护盖从正面装配到所述面盖上时,设于所述面盖上的滤芯收容槽与进气部正对,且置于所述滤芯收容槽内的可置换的口罩滤芯贴紧进气部的背面;所述滤芯收容槽内设有贯通所述面盖的进气道,所述硅胶面罩从背面结合到所述面盖上时,所述进气道卡嵌于设在硅胶面罩上的扩展孔并伸入围设形成于硅胶面罩的呼吸腔,所述进气道内还装配有用于单向开闭进气道的阀片;所述硅胶面罩上匹配所述呼吸腔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排气的柔性排气阀。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防护盖通过卡扣结构和/或磁吸方式从正面装配到所述面盖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防护盖上匹配进气部的背侧围设形成有朝向面盖凸伸的卡缘,所述滤芯收容槽周侧设有朝向硅胶面罩内凹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榫槽,所述卡缘卡入所述卡槽并使所述卡缘与所述榫槽过盈配合,使所述进气防护盖通过卡扣结构从正面装配到所述面盖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道内设有位于其轴心线上且朝向所述呼吸腔伸出进气道的阀柱,所述阀柱抵临硅胶面罩的轴向一端设有挡片,所述挡片间距所述进气道底端的空间为进气阀道,所述阀片活动置于所述进气阀道内并穿设在所述阀柱上;所述阀片沿所述阀柱轴向方向在进气阀道内移动并开闭进气道,使进气道与呼吸腔连通或关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呼吸腔的侧壁上设收容排气阀支架的收容孔,所述排气阀支架上设与所述呼吸腔连通的排气道,所述排气道内设有沿自硅胶面罩朝向面盖方向延伸且能将所述排气道分隔出两出气分流道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上设有自加强肋向外凸伸出的第一阀柱,所述第一阀柱远离加强肋的端设第一挡片,所述排气阀支架上匹配所述排气道的周侧还设有由多个凸缘围设形成的阀片收容台,所述柔性排气阀穿设在所述第一阀柱上并活动收容于所述阀片收容台内,所述柔性排气阀还能在所述加强肋与所述第一挡片间隔的空间内活动移动并开闭两所述出气分流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肋上还设有定位导柱,所述柔性排气阀穿设在所述第一阀柱上时,所述定位导柱穿入设在所述柔性排气阀上的定位孔内,使所述柔性排气阀定位装配于所述阀片收容台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防护盖的周侧裙部上还设有用于佩戴软胶绳穿戴的挂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气防护盖为abs胶进气防护盖,和/或,所述面盖为abs胶面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片为硅胶片,和/或,所述柔性排气阀为硅胶排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将进气防护盖从正面结合于装配有硅胶面罩的面盖,轻松实现口罩装配;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将可置换的口罩滤芯收容于面盖的滤芯收容槽内,滤芯收容槽位于与进气道和条形进气孔正对的位置上,从而使沿条形进气孔呼入的空气经过口罩滤芯防尘防菌过滤后进入进气道,保证口罩的防护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将进气道伸缩硅胶面罩的呼吸腔中,并在进气道内设置能单向开闭的阀片,使得吸气时阀片打开进气道而吸入新鲜空气;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采用条形孔进气,保证气流通畅;本实用新型的口罩排气阀采用设在加强肋上的第一阀柱、定位柱及第一挡片与硅胶面罩连接,保证排气阀装配的稳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排气的顺畅;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采用硅胶面罩接触面部,符合人体生物形状,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嘴部活动;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阀片和柔性排气阀均采用硅胶片,很好的解决呼吸换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口罩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口罩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口罩的一种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口罩的另一种局部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口罩的立体视图,图示的防尘防菌口罩呼吸较顺畅、佩戴舒适,采用可换式的防尘防菌过滤芯,防尘防菌效果好,可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可换式防尘防菌口罩,包括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进气防护盖100、面盖200和硅胶面罩300;进气防护盖100朝前突出的正面部101上形成有进气部102,进气部102上设有多个贯穿进气防护盖100的条形进气孔11,进气防护盖100从正面装配到面盖200上时,设于面盖200上的滤芯收容槽201与进气部102正对,且置于滤芯收容槽201内的可置换的口罩滤芯400贴紧进气部102的背面;滤芯收容槽201内设有贯通面盖200的进气道202,硅胶面罩300从背面结合到面盖200上时,进气道202卡嵌于设在硅胶面罩300上的扩展孔301并伸入围设形成于硅胶面罩300的呼吸腔302,进气道202内还装配有用于单向开闭进气道202的阀片500;硅胶面罩300上匹配呼吸腔302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排气的柔性排气阀600。
上述口罩中,将进气防护盖100从正面结合于装配有硅胶面罩300的面盖200,轻松实现口罩装配;上述口罩中,将可置换的口罩滤芯400收容于面盖200的滤芯收容槽201内,滤芯收容槽201位于与进气道202和条形进气孔11正对的位置上,从而使沿条形进气孔11呼入的空气经过口罩滤芯400防尘防菌过滤后进入进气道202,保证口罩的防护效果;上述口罩中,将进气道202伸缩硅胶面罩300的呼吸腔302中,并在进气道202内设置能单向开闭的阀片500,使得吸气时阀片500打开进气道202而吸入新鲜空气;上述口罩采用条形孔11进气,保证气流通畅;上述口罩中,采用硅胶面罩300接触面部,符合人体生物形状,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嘴部活动;上述口罩中,阀片500和柔性排气阀600均采用硅胶片,很好的解决呼吸换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口罩滤芯采用四层结构的滤芯,具体为:外层无纺布、高效过滤医用棉、熔喷布和内层无妨布。实际中,还可以采用市面上适用的口罩层次结构及产品组成的滤芯。该滤芯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进气防护盖100快速的装配于面盖200,进气防护盖100通过卡扣结构和/或磁吸方式从正面装配到面盖200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实现进气防护盖100快速的装配于面盖200,进气防护盖100上匹配进气部102的背侧围设形成有朝向面盖200凸伸的卡缘103,滤芯收容槽201周侧设有朝向硅胶面罩300内凹的卡槽203,卡槽203内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榫槽204,卡缘103卡入卡槽203并通过卡缘103与榫槽204过盈配合,使进气防护盖100通过卡扣结构从正面装配到面盖200上。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通过卡缘103卡入卡槽203内,能使进气防护盖100与面盖200对接,在通过卡缘103和榫槽204过盈配合,能使进气防护盖100与面盖200卡紧,从而快速实现进气防护盖100与面盖200的装配已经根据口罩滤芯400。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阀片500的装配及单向开闭进气道202,进气道202内设有位于其轴心线上且朝向呼吸腔302伸出进气道202的阀柱205,阀柱205抵临硅胶面罩300的轴向一端设有挡片206,挡片206间距进气道202底端的空间为进气阀道001,阀片500活动置于进气阀道001内并穿设在阀柱205上,阀片500沿阀柱205轴向方向在进气阀道001内移动并开闭进气道202,使进气道202与呼吸腔302连通或关断。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通过将阀片500设在形成有空间的进气阀道001内,并使阀片500能沿阀柱205轴向移动,使阀片500对进气道202进行单向开闭。需要说明的是,参考附图3和附图4,当吸气时,阀片500因吸气产生的吸力而沿阀柱205朝向远离进气道202方向移动,从而使阀片500脱离进气道202并打开进气阀道001,经过口罩滤芯400过滤的新鲜空气沿进气道202和进气阀道001进入呼吸腔302:当呼气时,阀片500被呼出的气朝向靠近进气道202方向移动,阀片500紧贴进气道202底端,从而进气道202被关闭,人体呼出的气不能进入进气道202,而只能沿柔性排气阀600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柔性排气阀600的装配和保证排气阀600装配的稳定性,呼吸腔302的侧壁上设收容排气阀支架700的收容孔303,排气阀支架700上设与呼吸腔302连通的排气道701,排气道701内设有沿自硅胶面罩300朝向面盖200方向延伸且能将排气道701分隔出两出气分流道702的加强肋703,加强肋703上设有自加强肋703向外凸伸出的第一阀柱704,第一阀柱704远离加强肋703的端设第一挡片705,排气阀支架700上匹配排气道701的周侧还设有由多个凸缘706围设形成的阀片收容台(附图未标号),柔性排气阀600穿设在第一阀柱704上并活动收容于阀片收容台内,柔性排气阀600还能在加强肋703与第一挡片705间隔的空间内活动移动并开闭两出气分流道702。
可以理解,如此设置,通过将竖向方向(对应柔性排气阀600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阀柱704将柔性排气阀600与硅胶面罩300,从而将柔性排气阀600横向开闭设置,解决将柔性排气阀600纵向开闭设置时因为柔性排气阀600自身重力而打开,造成呼吸腔302漏气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柔性排气阀600的装配和保证排气阀600装配的稳定性,加强肋703上还设有定位导柱707,柔性排气阀600穿设在第一阀柱704上时,定位导柱707穿入设在柔性排气阀600上的定位孔(附图未标号)内,使柔性排气阀600定位装配于阀片收容台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口罩的穿戴,进气防护盖100的周侧裙部上还设有用于佩戴软胶绳穿戴的挂钩104。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佩戴舒适,进气防护盖100为abs胶进气防护盖,和/或,面盖200为abs胶面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很好的解决呼吸换气,所述阀片500为硅胶片,和/或,所述柔性排气阀600为硅胶排气阀。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