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2021-01-20 14:01:30|254|起点商标网
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消防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



背景技术:

近三十余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速公路网密布,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密度也是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多发,伴生的火灾也是频发,加上车辆自身电路故障、危化品泄露、高温等引起火灾也不在少数。无论哪种原因引发的火灾,基本上由初起逐步燃烧蔓延的过程,尤其初始的三到五分钟,是灭火救灾的宝贵黄金时间,一些油箱如果燃烧超过三分钟,则极其危险。

目前常用的车载灭火器一般是干粉灭火器等,它们的使用时间短,灭火效果不佳,并且一般很难起到降温效果。一旦对初起火灾灭火失败,只有等待最近距离的消防队救援。目前的现状是,等待救援的时间通常都较长,救援车辆到达时,一般也是事故车辆燃起了熊熊大火,尤其个别油箱泄露或爆炸,或自身装有危化品的车辆,还有被撞击的大客车上不能及时逃离的被困人员等等,诸多类似风险状况都提示高速公路需要及时快速有效的灭火器材,对事故现场进行快速的灭火救援。目前,有些地方加强了高速服务区的机动灭火车辆,但一方面配置数量有限,二则服务区距事故地点往往距离不会短,一般也得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有些山区会更长。

因此,现有的灭火器和实际使用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储存灭火介质的存储罐、用于喷射灭火介质的喷枪以及连接所述存储罐和喷枪的输送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存储罐和所述喷枪的连接软管和用于收容所述连接软管的转盘,所述连接软管包括管体和实现所述管体和对应部件连接的管接头,所述管体包括:与所述管接头连接的密封接头、相互嵌套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位于内侧且内部中空形成第一流体通道;

所述第二输送管位于外侧且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之间的径向间隙形成第二流体通道;

所述密封接头设有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管接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出口;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一者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另一者沿着所述管体的径向设置。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密封接头包括:

第一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且与所述管接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第一通孔;

第二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且与所述管接头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输送管穿设的台阶孔,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与所述台阶孔配合的旋塞,所述旋塞用于扩张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管径以夹紧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台阶孔,所述旋塞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过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还设有所述第二通孔。

可选的,所述管接头包括用于收容所述密封接头的连接区,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连通至所述连接区内;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区且与所述连接区的内侧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固定部罩设于所述管接头以封闭所述连接区。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中心位置配合,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径向外侧,且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固定部。

可选的,所述密封接头在所述管体的轴向上依次包括:

第二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且与所述管接头密封连接;

螺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用于连接所述管接头并封闭所述管接头的连接区;

第一固定部,延伸至所述连接区内,且与所述连接区的内侧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连接区内,且该部分的周面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封闭所述连接区。

可选的,所述管接头包括用于收容至少一部分所述密封接头的连接区、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同轴设置或径向并排设置或不同朝向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出口的轴线与所述连接区的轴线重合或接近。

本申请还公开了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的连接软管的装配方法,所述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采用上述技术方中的任一项,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将所述密封接头的至少一部分插设至所述管接头的连接区内,直至密封接头封闭所述连接区;

调整第一固定部的轴向位置直至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一出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储存灭火介质的存储罐、用于喷射灭火介质的喷枪以及连接所述存储罐和喷枪的输送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存储罐和所述喷枪的连接软管和用于收容所述连接软管的转盘,所述转盘包括用于固定的支架、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收容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限制所述收容盘相对所述支架转动的第一锁定机构;所述存储罐和所述连接软管之间设有控制所述存储罐开放或封闭的第二锁定机构;

所述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或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联动的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按如下方式设置:

所述喷枪可拆卸的收容在枪夹上,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所述喷枪上且在所述喷枪远离所述枪夹时触发;和/或

所述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壳体的遮蔽盖,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所述遮蔽盖上且在所述遮蔽盖远离所述壳体时触发。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

锁孔,设置所述收容盘上且朝向所述支架开放;

锁销,活动穿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锁销具有与所述锁孔卡合的锁定态和与所述锁孔分离的释锁态;

所述触发组件用于将所述锁销保持在所述释锁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存储罐和所述连接软管之间的阀门。

可选的,所述存储罐包括:

储液容器,用于存储液态灭火介质;

气瓶,用于存储气态灭火介质;

所述第二锁定机构至少设置在所述气瓶和所述连接软管之间。

可选的,所述触发组件包括

主动端,固定在所述喷枪和/或所述遮蔽盖上;

被动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和/或所述第二锁定机构上;

柔性连接件,受力连接在所述主动端和所述被动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触发组件还包括多个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用于引导所述柔性连接件的受力路径。

可选的,所述触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上的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组件用于在预设情况下断开所述柔性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分离组件包括:

第一分离接头,整体成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的筒形,所述第一分离接头的封闭端用于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分离接头的内部为配合区;

第二分离接头,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柔性连接件,另一端通过配合区与所述第一分离接头可分离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离接头上设有配合环槽,所述配合区的内侧壁上设有径向突出的配合环筋,所述配合环槽的侧壁上设有引导斜面,所述配合环筋为柔性件。

可选的,所述分离组件还包括分离挡板,所述分离挡板内部设有分离孔,所述柔性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分离孔,所述分离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分离接头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分离接头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转盘包括用于固定的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转轴以及通过安装在所述转轴上的收容盘,所述收容盘靠近所述转轴附近设有驳接仓,所述转轴内部中空且一端延伸至所述收容盘外侧与存储罐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驳接仓与所述连接软管的管接头连接。

可选的,所述转轴如下设置:

所述转轴内部中空且具有两条输送管路以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

所述转轴设有两根且其中一根与所述存储罐中的储液容器连接,另一根与所述存储罐中的气瓶连接,两转轴位于所述驳接仓的一端通过软管通过所述管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存储罐的气瓶设有与所述管接头连接的第一气管和与储液容器相连的第二气管,所述储液容器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管相连的受压口和与所述管接头相连的释压口。

可选的,所述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设有气路和液路,其中气路包括:

第一气路,自气瓶,减压阀至储液容器;

第二气路,自气瓶,减压阀,管接头,密封接头,第一输送管,连接软管另一端的密封接头,连接软管另一端的管接头至喷枪;

其中液路包括:自储液容器,管接头,密封接头,第二输送管,连接软管另一端的密封接头,连接软管另一端的管接头至喷枪;

所述第二气路和所述液路在所述喷枪内汇合以形成用于灭火的气液两相流水雾。

本申请中的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具有灭火效果好,稳定高,响应迅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实施例中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的连接软管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的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连接软管一端放大示意图;

图1c为一实施例中管接头示意图;

图1d为另一实施例中管接头示意图;

图2a为一实施例中连接软管的管体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管体一端放大示意图;

图2c为图2a中的连接软管的密封接头示意图;

图2d为图2a中的连接软管配合示意图;

图3a为一实施例中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的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壳体内部示意图;

图4a为一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以及触发组件示意图;

图4b和图4c为图4a中的分离组件放大示意图;

图4d为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以及触发组件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管体;

11、密封接头;111、第一固定部;1111、第一通孔;1112、第二通孔;1113、台阶孔;1114、旋塞;11141、堵头;1115、第一过孔;1116、第一密封件;1117、第一环槽;1118、第二环槽;112、第二固定部;1121、螺接部;1122、第二密封件;113、缩颈部;1131、第二过孔;

12、第一输送管;121、第一流体通道;

13、第二输送管;131、第二流体通道;

20、管接头;201、第一出口;202、第二出口;203、连接区;

30、壳体;301、遮蔽盖;

31、存储罐;311、储液容器;312、气瓶;313、泡沫罐;

32、喷枪;

33、输送组件;331、连接软管;332、转盘;333、支架;3331、转轴;334、收容盘;3341、驳接仓;335、第一锁定机构;3351、锁孔;3352、锁销;336、第二锁定机构;3361、摇臂;

34、触发组件;341、主动端;342、被动端;343、柔性连接件;344、引导件;345、分离组件;3451、第一分离接头;3452、配合区;3453、第二分离接头;3454、配合环槽;3455、引导斜面;3456、配合环筋;3457、分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a至图2c,本申请公开了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包括壳体30,壳体30上设置有用于储存灭火介质的存储罐31、用于喷射灭火介质的喷枪32以及连接存储罐31和喷枪32的输送组件33;

输送组件33包括连接存储罐31和喷枪32的连接软管331和用于收容连接软管331的转盘332,所述连接软管331包括管体10和与管体10连接的管接头20,管体10包括:与管接头20连接的密封接头11、相互嵌套的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30具有多种形态,例如封闭式箱体结构,用于保护各部件;再例如半开放式的框架结构,利于各部件的取放和管线的连接、布置;又例如全开放的支撑平台结构等等。因此上文中的“壳体上设置有”应理解为宽泛的连接关系,而非具体的空间关系。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罐31包括储液容器311和气瓶312,当储液容器311体积较大时,可以设置在壳体30外侧。具体的空间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调整。

气液两相流水雾主要通过连接软管实现分开传输,因此下文将现重点阐述连接软管的设置原理和细节。

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确定了两条相互隔离的输送通道,分别为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二流体通道131,在输送的介质上,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二流体通道131可以分别输送液态和气态两种不同的介质,从而在终端使用时实现水雾灭火的效果。相互嵌套的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并行双管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管12位于内侧且内部中空形成第一流体通道121;

第二输送管13位于外侧且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之间的径向间隙形成第二流体通道131;

密封接头11设有与第一流体通道121连通的第一通孔1111和与第二流体通道131的连通的第二通孔1112,管接头20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111连通的第一出口201和与第二通孔1112连通的第二出口202;

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112其中一者沿着管体10的轴向设置,另一者沿着管体10的径向设置。

例如在流量等效面积上,现有技术中并行双管的技术方案受限于输送管的整体管径的限制,因此每根单独输送管的截面较小,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的相互嵌套,能够在输送管整体的管径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单独输送管的有效流量面积。在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二流体通道131的流量等效面积的分配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流体通道121的等效流量面积大于或等于等小于第二流体通道131的等效流量面积。两流体通道的具体分配可以根据输送介质的理化性质的不同、输送效率的变化以及输送压力的调整来按需设置。

再例如在重量上,本实施例中的输送管相较于现有技术也具有优势。现有技术中,各输送管的压力通过自身的管壁来维持,因此均需要极高的耐压能力。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输送管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的相互嵌套,因此能够实现压力的同步,尤其是第一输送管12的内外压力能够相互影响,从而降低对第一输送管12的管壁的材料要求。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二流体通道131的压力相等或接近。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二输送管13为耐磨耐压材质,第一输送管12为轻质薄壁材质。下面示例性的举例一个具体的产品结构,以展示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技术效果。现有技术中液管和气管均采用橡胶材质,且内径分别为3/8"和1/4",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输送管的第二输送管13为液管且内径采用1/2",较原来增加1/3左右,第一输送管12为气管且采用成本较低、较轻、薄的pu材质,外径与内径分别为6*4mm,较原来减少1/3左右,综合核算,成本比2根软管时下降15-20%,重量显著减轻,流量等效面积提升明显。

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带来上述有益效果除了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的嵌套设置外,还需要密封接头11的配合。密封接头11的作用在于将嵌套输送的不同介质对应输送到分开的管路中,从而提高对于普通产品的适配能力,降低现有产品适配本申请中的输送管的适配成本,进一步提高本申请中输送管的推广价值。

下文中描述重点在于输送管本身,输送管与管接头20的相互配合的相关描述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输送管的部分结构。

在密封接头11的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11上设有供第一输送管12穿设的台阶孔1113,第一固定部111还包括与台阶孔1113配合的旋塞1114,旋塞1114用于扩张第一输送管12的管径以夹紧第一输送管12和台阶孔1113。

台阶孔1113的作用在于配合被扩径的第一输送管12,从而配合旋塞1114实现对于第一输送管12的夹持。在具体的设置上,台阶孔1113朝向第一输送管12的一端为小径孔,与旋塞1114配合的一端为大径孔,旋塞1114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即摩擦力保持与台阶孔1113的配合,也可以通过螺纹、胶粘、焊接等方式保持与台阶孔1113的配合。

在台阶孔1113和旋塞1114的装配方向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密封接头11具有相对的两侧且分别为朝向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的一侧(图2c中的右侧)和背向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的一侧(图2c中的左侧),旋塞1114自密封接头11背向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的一侧安装至密封接头11内并与台阶孔1113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设置既能够方便的实现旋塞1114的安装,也能在输送管的使用过程中方便的实现第一输送管12的拆卸和维护。当旋塞1114和台阶孔1113分离后,第一输送管12能够通过台阶孔1113从第二输送管13内抽离出来,进一步降低了第一输送管12的材质以及性能参数的要求。

在管路的连接关系上,参考一实施例中,旋塞1114上设有连通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一通孔1111的第一过孔1115。

第一过孔1115实现了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一通孔1111之间的连通关系。第一通孔1111在管体10与管接头20装配后与管接头20的第一出口201连通,从而实现第一流体通道121内的输送介质的输出。第一过孔1115可以由旋塞1114提供,也可以由第一固定部111提供。

参考图2d,一实施例中,台阶孔1113背向第一输送管12的一侧开放且与堵头11141配合,第一过孔1131朝向堵头11141开放,堵头11141封闭台阶孔1113以约束第一过孔1131的边界。如图2d中所示,第一过孔1131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旋塞1114上的开放部分,另一部分为第一固定部111上的封闭部分。其中旋塞1114上的开放部分与台阶孔1113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堵头11141来实现该部分的封闭。上述设置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保证密封的同时方便对该处配合进行维护,更有利于实现上文中提到的第一输送管12的拆卸和维护。

进一步的,在旋塞1114的安装上,除了上文描述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堵头11141来实现旋塞1114的定位。例如在堵头11141上设置朝向旋塞1114延伸的施力结构,从而在堵头11141安装到位的过程中通过施力结构将旋塞1114保持在台阶孔1113内,实现旋塞114和台阶孔1113配合夹紧第一输送管12。

在第二流体通道131的连通方式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之间设有缩颈部113,缩颈部113上设有连通第二通孔1112和第二流体通道131的第二过孔1131。

第二过孔1131实现了第二流体通道131和第二通孔1112之间的连通关系。第二通孔1112在管体10与管接头20装配后与管接头20的第二出口202连通,从而实现第二流体通道131内的输送介质的输出。缩颈部113的缩颈设置相对于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的周向尺寸而言,因此缩颈部113与之对应的管接头20的连接区203之间形成了一个容置空间,第二通孔1112连通与该容置空间。

在两流体通道的隔离上,通过密封件来实现。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11的周向上设有并排布置的两第一密封件1116,第一通孔1111设置在两第一密封件1116之间。

两第一密封件1116上形成一个密封空间,约束了第一固定部111和与之连接的管接头20之间的关系,当第一通孔1111和管接头20上的第一出口201对正时,两第一密封件1116密封了两者的连通边界,从而避免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二流体通道131之间的干涉。

为了进一步提高输送效果,避免周向上的错位导致的输送能力下降,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11的周面上设有第一环槽1117,两第一密封件1116设置在第一环槽1117两侧,所诉第一通孔1111与第一环槽1117连通。

第一环槽1117能够消除第一通孔1111和第一出口201的对正误差,同时还能提供一个缓冲的汇流空间,从而提高输送效率。在附图中,连接区203内设有与第一环槽1117对应的第二环槽1118,第二环槽1118的作用于第一环槽1117同理,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环槽1117的作用效果。

在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输送的介质在密封接头11内部的相互隔离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12的周向上设有第二密封件1122,第二过孔1131设置在第一密封件1116和第二密封件1122之间,第二密封件1122用于与外部配件配合以约束第二过孔1131的边界,第一过孔1115和第一通孔1111的流通区域通过第一密封件1116实现与第二过孔1131和第二通孔1112的流通区域的隔离。

其中与第二密封件1122配合的外部部件可以是独立的部件,也可是至密封接头11自身的相应结构。参考附图2c的方案中,第二过孔1131和第二通孔1112之间实际上存在一个开放空间,该空间需要收到约束才可以实现流体的封闭运输。例如图1b的方案中,通过外部的管接头20来实现该空间的封闭。实际上,该空间的封闭依赖于第一密封件1116和第二密封件1122的效果。第一密封件1116和第二密封件1122协同约束第二过孔1131的边界,同时第一密封件1116还起到了隔离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输送介质的隔离。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在实现两者隔离的同时控制整体的接头体积和内部复杂程度,方便生产,易于装配。

在上文中,重点描述了输送管的相应结构,输送管要实现输送效果,需要密封接头11和管接头20之间的配合,下文中将重点阐释输送管如何与管接头20实现配合。

在密封接头11和管接头20的配合细节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密封接头11包括:

第一固定部111,用于密封连接第一输送管12且与管接头20密封连接,第一固定部1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11;

第二固定部112,用于密封连接第二输送管13且与管接头20密封连接。

第一固定部111与管接头20密封连接实现了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一出口201之间的密封连接,第二固定部112与管接头20密封连接实现了第二流体通道131和第二出口202之间密封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二流体通道131的稳定输送。

在管接头20的设置细节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管接头20包括用于收容密封接头11的连接区203,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连通至连接区203内;第一固定部111设置在连接区203且与连接区203的内侧壁密封配合,第二固定部112罩设于管接头20以封闭连接区203。

连接区203收容第一固定部111的设置能够为第一固定部111提供更为稳定连接方式,第一固定部1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112,第一固定部111稳定的位置关系能够实现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112的定位的稳定性,从而确保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内部各管路的连接稳定性,提高输送的效果。

第二固定部112罩设连接区203的设置能够提高密封接头11和管接头20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同时罩设的设置形式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在罩设的具体实现方式上,可以在第二固定部112上设置相应的突出结构来实现,也可以如下文中,通过螺接部1121实现。螺接部1121能够相对第二固定部112转动但是轴向限位,从而能够实现装配方便,固定效果的技术优势。

在各管路在空间的设置细节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输送管12与第一固定部111的中心位置配合,第二通孔1112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11的径向外侧,且在管体10的轴向上贯穿第一固定部111。

第一输送管12相对于第二输送管13居中设置,并接近同轴的状态,能够有利于第二流体通道131的稳定。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部111将第一输送管12固定在第一固定部111中心的位置,具体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文中的旋塞1114和台阶孔1113的设置。第二通孔1112避让中心位置的第一输送管12是合理的优选,在数量上,可以通过在第一固定部111上设置多个第二通孔1112来提高第二流体通道131输送介质的效果,也可以通过扩大第二通孔1112的孔径来实现该效果。

参照上文,从密封接头11的整体结构上来看,参考一实施例中,密封接头11在管体10的轴向上依次包括:

第二固定部112,用于密封连接第二输送管13且与管接头20密封连接;

螺接部1121,设置在第二固定部112上,用于连接管接头20并封闭管接头20的连接区203;

第一固定部111,延伸至连接区203内,且与连接区203的内侧壁密封配合,第一固定部111用于密封连接第一输送管12;第一固定部1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11和第二通孔1112。

本实施例中,密封接头11能够在保证内部管路分配效率的同时确保和管接头20的稳定连接,从而提升整体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的使用效果。

在两者密封的实现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112的一部分延伸至连接区203内,且该部分的周面有第二密封件1122,第二密封件1122用于封闭连接区203。

第一密封件1116的具体效果可以参见上文中的相关表述,在此不再赘述。关于第二密封件1122,第二密封件1122实现了第二固定部112封闭连接区203的效果。相较于上文中通过罩设来实现密封的效果而言,第二密封件1122设置在第二固定部112的周面,能够避免因为管接头20和密封接头11之间的移动导致的密封失效的情况,密封效果更好,操作手感优秀。

在管接头20自身的结构布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管接头20包括用于收容至少一部分密封接头11的连接区203、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同轴设置或径向并排设置或不同朝向设置。

参见附图,第一出口201和第二出口202的设置方式具有多种。可能根据实际需要按需调整,相应的,第一流体通道121和第二流体通道131内运输的介质也可以按需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优选结构。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出口201的轴线与连接区203的轴线重合或接近。第一出口201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实现液相介质的输送,需要较高的流速,因此选贼与连接区203轴线重合,能够提高输送介质的流速。在实际产品中,因外观、制造难度、加工误差等原因,两者的轴线可以会出现一定的误差,但是从原理上看,两者因误差较小。

本申请还公开了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的装配方法,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采用上述技术方中的任一项,装配方法包括:

将密封接头11的至少一部分插设至管接头20的连接区203内,直至密封接头11封闭连接区203;

调整第一固定部111的轴向位置直至第一流体通道121、第一通孔1111以及第一出口201连通,且第二流体通道131、第二通孔1112以及第二出口202连通。

装配的重点在于各管路的相互连接到位,从而在第一密封件1116和第二密封件1122的作用下实现管路的相互独立。

本装配方法重点在于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的装配和拆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实现密封接头11和第一输送管12和第二输送管13之间的装配,密封接头11通过自身的防脱结构和压帽实现和第二输送管13的连接,通过旋塞1114和台阶孔1113实现第一输送管12的装配。第一输送管12能够在后续使用中方便的拆卸和维护。具体可以参见上文相关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上文中连接软管的设置,至少包含以下技术效果:

1、降低成本;

(1)制作简单,无需加卡箍或布套,减少相应的成本;

(2)原来设计采用2根软管,软管单独设置,在各项性能参数指标的限制下成本较高;

2、性能提升;现有技术中软管通常采用橡胶材质;改进后输送管内输送介质的有效流量面积较现有技术方案有效增加,提供更大的流量,更有利于提升整体使用性能;

3、减小体积;使用后收绞输送管时,改进后的管体避免了原来两根软管相互扭结、占用更多空间的弊端,收绞在转盘上更加整洁、紧密,节省空间;体积减少的能够带来收纳上的便利,同时在转盘同样体积的情况下,管体在收容长度上能够加长至少20%。

连接软管实现了独立的气源和液源的输送,其他部件之间配合才能实现本申请之前提到的技术效果,参考图3a至图4d,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包括壳体30,壳体30上设置有用于储存灭火介质的存储罐31、用于喷射灭火介质的喷枪32以及连接存储罐31和喷枪32的输送组件33;

输送组件33包括连接存储罐31和喷枪32的连接软管331和用于收容连接软管331的转盘332,转盘332包括用于固定的支架333、转动安装在支架333上的收容盘334以及设置在支架333上用于限制收容盘334相对支架333转动的第一锁定机构335;存储罐31和连接软管331之间设有控制存储罐31开放或封闭的第二锁定机构336;

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还包括与第一锁定机构335和/或第二锁定机构336联动的触发组件34,触发组件34按如下方式设置:

喷枪32可拆卸的收容在枪夹(图未示)上,触发组件34设置在喷枪32上且在喷枪32远离枪夹时触发;和/或

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还包括用于封闭壳体30的遮蔽盖301,触发组件34设置在遮蔽盖301上且在遮蔽盖301远离壳体30时触发。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30与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与上文理解相同,具体可以参照上文的具体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锁定机构335实现了转盘332的锁定,当第一锁定机构335锁定时,转动的收容盘334无法相对支架333旋转,从而无法释放连接软管331,保证了在车载颠簸环境下的连接软管331收容的稳定性。相应的,第二锁定机构336实现了存储罐31的封闭,在车载颠簸环境下,不会出现灭火介质的流失。在触发组件34的作用下,当喷枪32离开枪夹和/或遮蔽盖301相对壳体30打开时,第一锁定机构335和第二锁定机构336会相应的释锁,从而使得本申请中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成为能够使用的状态。枪夹可以设计为固定在壳体30上的u形夹座,用于夹持喷枪的管状部位,该设计能够兼顾固定时的稳固效果和分离时便捷效果。

综合来看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触发组件34、第一锁定机构335以及第二锁定机构336的设置和联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灭火装置操作步骤繁琐的问题,在保证车载恶劣工况下各部件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灭火的工作效率,对于灭火作业中快速响应具有积极意义。

在第一锁定机构335的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335包括:

锁孔3351,设置收容盘334上且朝向支架333开放;

锁销3352,活动穿设在支架333上,锁销3352具有与锁孔3351卡合的锁定态和与锁孔3351分离的释锁态;

触发组件34用于将锁销3352保持在释锁态。

锁销3352的不同状态能够实现收容盘334相对支架333的锁定以及释锁。在一实施例中,锁销3352上设有将自身保持在锁定态的弹性件(图未示),在车载的环境下,该弹性件能够保持第一锁定机构335的稳定性。触发组件34的作用能够驱动锁销3352克服上述弹性件的作用力从而实现释锁。在图示的细节中,锁销3352的活动方向与收容盘334的转动方向保持垂直,从而实现锁销3352的最大锁定力矩,避免意外解锁的情况。

从上文的描述不难看出,连接软管331的收纳和展开都要通过转盘332来实现,同理的,连接软管331对于不同介质的传输也可以通过转盘332来实现。

参考一实施例中,转盘332包括用于固定的支架333、安装在支架333上的转轴3331以及通过安装在转轴3331上的收容盘334,收容盘334靠近转轴3331附近设有驳接仓3341,转轴3331内部中空且一端延伸至收容盘334外侧与存储罐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驳接仓3341与连接软管的管接头连接。

驳接仓3341是设置在收容盘334内用于设置各管路的接头的空间,驳接仓3341的设置能够避免缠绕在收容盘334上的连接管软对于接头部位的影响。转轴3331作为传输介质通道的优点在于不会受到转盘332转动的影响,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传输。

具体的转轴3331传输的实现,参考一实施例中,转轴3331如下设置:

转轴3331内部中空且具有两条输送管路以分别连接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

转轴3331设有两根且其中一根与存储罐中的储液容器连接,另一根与存储罐中的气瓶连接,两转轴3331位于驳接仓3341的一端通过软管通过管接头分别与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连接。

在附图中,通过两侧的转轴3331实现介质的分开传输,该设置的有点在于能够降低部件的复杂程度,降低成本和精度的要求。本实施例中提到的单侧传输多种介质的方式则具有集成度高,装置整体更为紧凑的优点。

如上文中关于锁定机构的部分中提到,气瓶一般为压力源。在消防设备中,可以选择通过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水源的获取,但是在车载领域,在起火自救时,很有可能出现电路失效的情况,为了提高本申请中灭火装置的适应能力,参考一实施例中,存储罐的气瓶设有与管接头连接的第一气管和与储液容器相连的第二气管,储液容器设有与第二气管相连的受压口和与管接头相连的释压口。

综合来看,本实施例中,气液两相流水雾灭火器中的管路设置如下,设有气路和液路,其中气路包括:

第一气路,自气瓶,减压阀至储液容器;

第二气路,自气瓶,减压阀,管接头,密封接头,第一输送管,连接软管另一端的密封接头,连接软管另一端的管接头至喷枪;

其中液路包括:自储液容器,管接头,密封接头,第二输送管,连接软管另一端的密封接头,连接软管另一端的管接头至喷枪;

第二气路和液路在喷枪内汇合以形成用于灭火的气液两相流水雾。

该设置稳定性更好,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在气瓶作为储液容器的驱动源时,需要将气瓶内的高压气体经过减压阀减压到中压后使用,例如气瓶内的压力为25mpa,需要通过减压阀减压至1~2mpa后进入储液容器,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在减压后的气体驱动下进入喷枪。第一气路的减压阀和第二气路的减压阀可以是共用的,也可以单独设置的。在实际产品中,减压阀可以集成于气瓶的阀体上,或者集成于第二锁定机构上。

在第二锁定机构336的设置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336为设置在存储罐31和连接软管331之间的阀门。

阀门具有良好封闭性能。为了更好的实现与触发组件34之间的联动,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方式设置摇臂3361。在存储罐31的设置细节上,参考一实施例中,存储罐31包括:

储液容器311,用于存储液态灭火介质;

气瓶312,用于存储气态灭火介质;

第二锁定机构336至少设置在气瓶312和连接软管331之间。

在灭火装置的使用中,气瓶312一般为压力源,因此具有较高的封闭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容器311和气瓶312均设有阀门。进一步的,在面对汽油等可燃物引起的火灾中,需要用到泡沫剂来实现灭火作业。因此一实施例中,存储罐31还包括泡沫罐313,泡沫罐313与连接软管331之间设有可控阀门。可控阀门可以是上文中的第二锁定机构336,也可以是独立的阀门。

第一锁定机构335和第二锁定机构336需要通过触发组件34来实现解锁。参考一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4包括

主动端341,固定在喷枪32和/或遮蔽盖301上;

被动端342,固定在第一锁定机构335和/或第二锁定机构336上;

柔性连接件343,受力连接在主动端341和被动端342之间。

柔性连接件343用于将主动端341收到的力矩传递至被动端342,从而实现第一锁定机构335和/或第二锁定机构336的释锁动作。柔性连接件343的设置具有便于布置的优点,但是容易出现卡滞。因此参考一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4还包括多个引导件344,引导件344用于引导柔性连接件343的受力路径。

引导件344从原理上需要实现柔性连接件343的换向,可以通过设置在壳体30或者遮蔽盖301上的滚轮来实现。柔性连接件343可以选用柔性的金属绳或者纤维绳。

当主动端341设置在遮蔽盖301上时,遮蔽盖301的开启幅度较小,可以通过柔性件自身的弹性或者限位机构来克服。当主动端341设置在喷枪32上时,柔性连接件343可能会对喷枪32的运动产生影响。参考一实施例中,触发组件34还包括设置在柔性连接上的分离组件345,分离组件345用于在预设情况下断开柔性连接件343。

分离组件345能够克服上述问题,从而保证喷枪32能够用于释锁第一锁定机构335和/或第二锁定机构336,但是也不会对完成释锁动作后的喷枪32的自由移动造成影响。

分离组件345分离的预设情况可以是分离组件345受到大于预设数值的拉力或推力时,断开柔性连接件343。例如分离组件345可以通过柔性连接件343的应力薄弱设置来实现,例如在柔性连接上某个位置设置容易断裂的部位,但是该设计会增加灭火装置的维保成本。也可以参考一实施例中,分离组件345包括:

第一分离接头3451,整体成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的筒形,第一分离接头3451的封闭端用于连接柔性连接件343,第一分离接头3451的内部为配合区3452;

第二分离接头3453,一端用于连接柔性连接件343,另一端通过配合区3452与第一分离接头3451可分离的连接。

第一分离接头3451和第二分离接头3453连接时,两者实际上为一体结构且起到了和柔性连接件343一样的作用。用于传递力矩,当两者通过配合区3452分离时,则实现了柔性连接件343的断开,同时在使用结束后能够方便的实现柔性连接件343的再次连接,降低维保成本。

在分离力矩的控制上,参考一实施例中,第二分离接头3453上设有配合环槽3454,配合区3452的内侧壁上设有径向突出的配合环筋3456,配合环槽3454的侧壁上设有引导斜面3455,配合环筋3456为柔性件。

引导斜面3455的斜度能够控制两者的分离力矩,配合环筋3456的高度也同样能实现上述功能。在上文中提到的,配合环筋3456为柔性件可以理解为配合环筋3456为橡胶、塑料等容易形变的材料,也可以理解为配合环筋3456为凸起高度较低的金属材料。

分离组件345分离的预设情况还可以是分离组件345与某部件之间相互作用时,断开柔性连接件343。参考图4c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分离接头3451实际上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组成,其中主要的配合区3452由由第一部件提供,第二部件罩设于第一部件上。在本实施例中,配合环筋3456通过自身形变或者运动来释放第二分离接头3453,而且配合环筋3456的自身形变或者运动受到第二部件的约束,只有当第二部件靠近第一部件时,第二部件内部的凹槽实现与配合环筋3456对正,从而释放配合环筋3456的形变或运动行程。本实施例中设置的优点在于能够更好的实现第一分离接头3451与第二分离接头3453的连接,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分离组件345不会在完成释锁动作前分离。

同时,第二部件还能为分离组件345的释锁动作提供触发条件。该触发条件能够更好的实现柔性连接件343状态的控制。参考一实施例中,分离组件345还包括分离挡板3457,分离挡板3457内部设有分离孔(图未示),柔性连接件343穿设于分离孔,分离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分离接头3453的外径且小于第一分离接头3451的外径。

分离挡板3457通过分离孔的外缘作用于第二部件,从而满足分离组件345的释锁动作的触发条件,实现第一分离接头3451和第二分离接头3453分离。通过配合尺寸的精准施力,能够更好、更准确、更快速的实现分离组件345的分离作业。同时当分离组件345分离过程中,柔性连接件343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应力,本实施例的设置能够将应力集中释放于分离组件345上,而非其他部位,提高了分离动作的稳定性。

下面将示例性的展示本申请中的灭火装置的使用效果。例如,当配备了气瓶312和储液容器311的灭火装置即成为气液两相的灭火装置。预设储液容器311中存储有50升水剂,其中可以混合泡沫剂,气瓶312中存贮有25mpa以上的压缩空气,可操作约2分钟,灭火效果可相当于2000升普通水枪的灭火效果,尤其对油箱等起到了很好的降温效果,有效保护油箱防止爆炸,添加泡沫后对泄露的汽柴油火灾更是有很好的灭火效果。对发生火灾的客车由于灭火及时,更是可以为大多数乘客赢得宝贵的逃生时间,一般情况下在初始三分钟内及时灭火,也能够将火灾扑灭。

更重要的是,当转盘332配置30米以上连接软管331时,在上述气瓶312压力驱动下,喷枪32可以实现10米以上的水雾射程,除了可以满足车辆自身任何部位的着火点,还可以救援在附近40米其他车辆的着火点。以此为基础,通过提高本申请中灭火装置的装配数量,根据目前国内高速公路的车辆密度,就基本形成高速全网流动的消防车,火灾出现几分钟内,总会有上述货车到达现场,为实施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