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空气净化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2021-01-20 11:01:51|279|起点商标网
空气净化呼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口罩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呼吸器。
背景技术:
:当前的防护口罩主要有一次性口罩和空气净化呼吸器两种,医用外科口罩、kn95口罩、无纺布口罩、纯棉口罩等多为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的缺点是不可重复使用,口罩的防护能力相对薄弱,且人体呼吸时阻碍感较强。相对于一次性口罩,空气净化呼吸器的可重复使用性和防护性更强,但是当前的空气净化呼吸器主要采用同一气体通道进行吸气和呼气,吸入的新鲜空气和呼出的废气在气体通道内混合,空气净化的效果并不理想,用户容易吸入过多废气,影响用户呼吸的空气的质量。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呼吸器,旨在减少用户吸入的废气,提升用户呼吸的空气的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呼吸器,包括: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具有气流腔,并开设有与所述气流腔连通的进气口、呼吸口以及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呼吸口相对设置,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呼吸口间隔设置;过滤组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进气口处;及分离件,设于所述气流腔,并邻近所述呼吸口设置,所述分离件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气流腔连通的第一气流口,所述分离件远离所述第一气流口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气流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气流口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二气流口与所述呼吸口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离件包括:分离板,开设有所述第一气流口,所述分离板的外周壁与所述气流腔的内侧壁抵接;和分离架,所述分离架包括设于所述分离板面向所述呼吸口的一侧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隔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设有所述第二气流口,所述第一气流口和所述第二气流口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分离板背向所述分离架一侧的紫外线杀菌组件;且/或,所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分离板背向所述分离架一侧的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用于杀菌;且/或,所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分离板背向所述分离架一侧的氧浓度监测装置,所述氧浓度监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气流腔内的氧气浓度,并在所述氧气浓度低于阈值时警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设有所述第二气流口;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与所述分离板以及所述气流腔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一排气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第一排气组件,所述第一排气组件邻近第二气流口设置,用于引导所述第一排气腔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出气口中;且/或,所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第一紫外线灯,所述第一紫外线灯邻近所述第二气流口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设有所述第二气流口;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壁与所述分离板以及所述气流腔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二排气腔,所述第二排气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第二排气组件,所述第二排气组件邻近第二气流口设置,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排气腔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出气口中;且/或,所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第二紫外线灯,所述第二紫外线灯邻近所述第二气流口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吸气风扇;所述吸气风扇设于所述气流腔内,并邻近所述过滤组件设置,用于引导所述气流腔内的空气进入第一气流口。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的内侧壁设有凸环,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吸气风扇分别抵接限位于所述凸环的相对两侧,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吸气风扇的外周壁与所述进气口的内侧壁抵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依次叠设的静电过滤层、第一滤棉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第二滤棉层;且/或,所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盖合于所述进气口的盖壳,所述盖壳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多个换气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面罩主体上开设进气口、呼吸口以及出气口,在面罩主体的气流腔内设置分离件,在分离件的两端设置分别设有第一气流口和第二气流口,其中第一气流口与气流腔连通,气流腔与面罩主体上的进气口连通,出气口通过第二气流口与呼吸口连通。以此,进气口、气流腔、第一气流口以及呼吸口依次连通形成吸气通道,呼吸口、第二气流口以及出气口依次连通形成呼气通道。当本电子面罩佩戴于人体时,人体的鼻腔和口腔可通过呼吸口进行呼吸,而鼻腔的吸气可通过上述吸气通道进行,口腔的呼气可通过上述呼气通道进行,从而使人体的吸气和呼气得以在两个不同的通道内完成,极大地减少了人体呼出的废气与吸入的新鲜空气的混合,提升了用户所呼吸的空气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呼吸器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呼吸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或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3中吸气风扇和分离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面罩主体3212第一排气组件11气流腔3213第一紫外线灯12进气口322第二支架121凸环3221第二安装槽13呼吸口3222第二排气组件14出气口3223第二紫外线灯2过滤组件323隔板3分离件324第二气流口31分离板4吸气风扇311第一气流口5盖壳312紫外线杀菌组件51换气孔313负离子发生器6电源模块32分离架7面罩垫321第一支架8可调节绑带3211第一安装槽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刻”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呼吸器,该空气净化呼吸器佩戴于人体面部,用于对人体呼吸的空气进行净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阅图1,并结合图2所示,该空气净化呼吸器包括:面罩主体1,面罩主体1具有气流腔11,并开设有与气流腔11连通的进气口12、呼吸口13以及出气口14,进气口12与呼吸口13相对设置,出气口14与进气口12和呼吸口13间隔设置;过滤组件2,可拆卸地设于进气口12处;及分离件3,设于气流腔11,并邻近呼吸口13设置,分离件3的一端开设有与气流腔11连通的第一气流口311,分离件3远离第一气流口31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气流口324,出气口14与第二气流口324对应设置,并通过第二气流口324与呼吸口1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面罩主体1为筒状结构,其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圆筒结构,面罩主体1的横截面呈卵圆形,其材质可以为硅胶、塑胶等,其材质以具有柔性、亲肤性、防水性以及耐盐水、油脂腐蚀性为宜,以此能够舒适地佩戴于人体面部,且不易被人体面部皮肤分泌的油脂和汗液等腐蚀。进气口12和出气口14分别开设于面罩主体1的相对两端,出气口14则开设于面罩主体1的外壁,进气口12、出气口14以及呼吸口13均与面罩主体1的气流腔11相连通。本空气净化呼吸器佩戴于人体面部时,呼吸口13用于供人体的鼻部和口部通过,以使人体的鼻部和口部伸入气流腔11内呼吸,进气口12用于通过外界空气,以使外界空气进入气流腔11内;出气口14用于将人体呼出的废气排入外界环境。分离件3可为板状结构,其材质可以为塑胶材质等,此处不做限定。分离件3用于将人体呼出的空气与吸入的空气进行分离。具体地,分离件3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气流口311和第二气流口324,第一气流口311与气流腔11直接连通,第二气流口324则与呼吸口13和出气口14连通,第一气流口311对应于人体的鼻部设置,第二气流口324则对应于人体的口部设置。以此,在人体通过鼻腔吸气时,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12进入气流腔11,并依次通过第一气流口311和呼吸口13供人体鼻腔吸入。在人体通过口腔呼出废气时,呼出的废气优先通过离口部较近的第二气流口324流出至出气口14,从而可将人体呼出的废气通过出气口14排出至外界环境,如此实现通过本空气净化呼吸器实现人体与外界环境的一次空气交换。本实施例方案通过在面罩主体1上开设进气口12、呼吸口13以及出气口14,在面罩主体1的气流腔11内设置分离件3,在分离件3的两端设置分别设有第一气流口311和第二气流口324,其中第一气流口311与气流腔11连通,气流腔11与面罩主体1上的进气口12连通,出气口14通过第二气流口324与呼吸口13连通。以此,进气口12、气流腔11、第一气流口311以及呼吸口13依次连通形成吸气通道,呼吸口13、第二气流口324以及出气口14依次连通形成呼气通道。当本电子面罩佩戴于人体时,人体的鼻腔和口腔可通过呼吸口13进行呼吸,而鼻腔的吸气可通过上述吸气通道进行,口腔的呼气可通过上述呼气通道进行,从而使人体的吸气和呼气得以在两个不同的通道内完成,极大地减少了人体呼出的废气与吸入的新鲜空气的混合,提升了用户所呼吸的空气的质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并结合图4所示,分离件3包括:分离板31,开设有第一气流口311,分离板31的外周壁与气流腔11的内侧壁抵接;和分离架32,分离架32包括设于分离板31面向呼吸口13的一侧的第一支架321、第二支架322以及隔板323,第一支架321和第二支架322相对设置,隔板3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321和第二支架322连接,第一支架321和第二支架322设有第二气流口324,第一气流口311和第二气流口324分别位于隔板323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分离板31和分离架32的材质可以为塑胶材质,它们之间可通过粘接、卡接、插接等方式进连接,此处不做限定。分离板31的外周壁与气流腔11的内侧壁抵接,从而使气流腔11内的空气只能通过第一气流腔11流至呼吸口13处,也即分离板31用于防止气流腔11内的空气随意流窜,而使第一气流口311成为人体鼻腔可吸入到空气唯一通口。分离架32的外周壁可抵接或不抵接于气流腔11的内侧壁,分离架32位于分离板31背向进气口12的一侧,用于将人体口腔呼出的废气与人体鼻部吸入的空气隔离。具体地,分离架32上的第一支架321和第二支架322相对设置,并通过隔板323连接,第一支架321、第二支架322以及隔板323连接形成的整体呈h形,隔板323上方为第一气流口311,隔板323下方为第二气流口324,人体的鼻部位于隔板323上方,所以可通过第一气流口311吸入空气,人体的口部位于隔板323下方,可通过第二气流口324向外排出废气。隔板323用于将人体鼻部吸入的空气和人体口部呼出的废气进行物理隔离,降低人体呼出的废气与人体吸入的空气的混合量,改善人体呼吸的空气的质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并结合图4所示,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分离板31背向分离架32一侧的紫外线杀菌组件312;且/或,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分离板31背向分离架32一侧的负离子发生器313,负离子发生器313用于杀菌;且/或,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分离板31背向分离架32一侧的氧浓度监测装置,氧浓度监测装置用于检测气流腔11内的氧气浓度,并在氧气浓度低于阈值时警报。在本实施例中,紫外线杀菌组件312可以为一组或多组能够发出紫外光线led灯,紫外线杀菌组件312用于杀灭气流腔11内的空气中的病毒,使病毒失去活性和繁殖能力。负离子发生器313可以向气流腔11内输出高浓度的负离子,这些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结合后,会使细菌产生蛋白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并使细菌死亡而降沉,同时负离子也可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而沉淀。也即负离子发生器313用于气流腔11内的空气的杀菌和除尘。氧气浓度监测装置可包括设于分离板31上的控制电路,以及与该控制电路电连接的氧浓度检测探头以及蜂鸣器或振动器。一般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在21%左右,而当空气中的含氧量小于19.6%时会对人体生理机能产生影响,所以可以事先设定含氧量检测阈值为19.6%,当氧浓度检测探头检测到空气中的含氧量低于19.8%时,氧浓度检测探头向控制电路发送相关电信号,控制电路板接收到该电信号后,控制蜂鸣器警报和/或控制振动器振动,以警示用户关注当前较差的空气环境。进一步地,当氧浓度检测探头检测到空气中的含氧量低于19.6%时,增强蜂鸣器的警报音量和/或增强振动器振感,加强对用户的警示效果,以提醒用户当前环境的空气质量极差,需要尽快离开当前环境。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并结合图4所示,第一支架321设有第一安装槽3211,第一安装槽3211的内壁设有第二气流口324;第一安装槽3211的内壁与分离板31以及气流腔11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一排气腔,第一排气腔与出气口1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支架321上设置第一安装槽3211,通过第一安装槽3211的内壁与分离板31以及气流腔11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一排气腔,使第二气流口324通过第一排气腔与出气口14连通,如此第二气流口324、第一排气腔以及出气口14就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废气排出通道,人体口部呼出的废气将通过该废气排出通道排出,且该废气排出通道不与气流腔11直接连通,气流腔11内的新鲜空气不会通过该废气排出通道流失,废气排出通道内的废气也不会与气流腔11内的新鲜空气相混合,而影响气流腔11内的空气的质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并结合图4所示,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第一安装腔内的第一排气组件3212,第一排气组件3212邻近第二气流口324设置,用于引导第一排气腔内的空气进入出气口14中;且/或,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第一安装腔内的第一紫外线灯3213,第一紫外线灯3213邻近第二气流口324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组件3212可包括小型电机和与该小型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风扇扇叶,第一排气组件3212用于将第一排气腔内的空气排向出气口14,以此,在人体的口部呼出废气后,受到第一排气组件3212的风向引导,废气很快通过第二气流口324进入第一排气腔内,接着很快从出气口14向外界环境排出。第一排气组件3212的设置,增强了呼吸口13处和第一排气腔内的空气的流动性,也提升了人体呼出的废气被排出的效率,降低了废气在本空气净化呼吸器内的停留时间,也进降低了废气回流或窜流而再次被人体吸入的可能。第一紫外线灯3213可对第一排气腔内的空气进行杀菌,以使人体呼出的废气在通过出气口14排入外界环境之前得以经过一道灭菌程序,从而有利于提升排向外界环境的空气的质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并结合图4所示,第二支架322设有第二安装槽3221,第二安装槽3221的内壁设有第二气流口324;第二安装槽3221的内壁与分离板31以及气流腔11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二排气腔,第二排气腔与出气口1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支架322上设置第二安装槽3221,通过第二安装槽3221的内壁与分离板31以及气流腔11的内壁围合形成第二排气腔,使第二气流口324通过第二排气腔与出气口14连通,如此第二气流口324、第二排气腔以及出气口14就相互连通形成一个废气排出通道,人体口部呼出的废气将通过该废气排出通道排出,且该废气排出通道不与气流腔11直接连通,气流腔11内的新鲜空气不会通过该废气排出通道流失,废气排出通道内的废气也不会与气流腔11内的新鲜空气相混合,而影响气流腔11内的空气的质量。可以理解的,当第一支架32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3211且第二支架3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3221时,可对应形成上述的第一排气腔和第二排气腔,以此可以形成两个独立的废气排出通道,提升人体呼出的废气的排出效率,也提升人体呼气的通畅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并结合图4所示,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第二安装腔内的第二排气组件3222,第二排气组件3222邻近第二气流口324设置,用于引导第二排气腔内的空气进入出气口14中;且/或,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第二安装腔内的第二紫外线灯3223,第二紫外线灯3223邻近第二气流口324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气组件3222可包括小型电机和与该小型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风扇扇叶,第二排气组件3222用于将第二排气腔内的空气排向出气口14,以此,在人体的口部呼出废气后,受到第二排气组件3222的风向引导,废气很快通过第二气流口324进入第二排气腔内,接着很快从出气口14向外界环境排出。第二排气组件3222的设置,增强了呼吸口13处和第二排气腔内的空气的流动性,也提升了人体呼出的废气被排出的效率,降低了废气在本空气净化呼吸器内的停留时间,也进降低了废气回流或窜流而再次被人体吸入的可能。第二紫外线灯3223可对第二排气腔内的空气进行杀菌,以使人体呼出的废气在通过出气口14排入外界环境之前得以经过一道灭菌程序,从而有利于提升排向外界环境的空气的质量。可选地,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分离板31背向分离架32一侧的电源模块6,电源模块6用于给上述实施例中的紫外线杀菌组件312、负离子发生器313、氧浓度监测装置、第一排气组件3212、第二排气组件3222、第一紫外线灯3213以及第二紫外线灯3223供电。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并结合图4所示,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吸气风扇4;吸气风扇4设于气流腔11内,并邻近过滤组件2设置,用于引导气流腔11内的空气进入第一气流口311。在本实施例中,吸气风扇4用于辅助人体吸气,吸气风扇4引导气流腔11内的空气流动,使气流腔11内的空气得以较快地通过第一气流口311供人体吸入,以此降低人体吸气时的阻碍感。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进气口12的内侧壁设有凸环121,过滤组件2和吸气风扇4分别抵接限位于凸环121的相对两侧,过滤组件2和吸气风扇4的外周壁与进气口12的内侧壁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凸环121为设置于进气口12内侧壁上的一圈凸起结构,凸环121可与面罩主体1一体成型,也可单独成型后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至进气口12内侧壁。过滤组件2和吸气风扇4均邻近进气口12设置,且分别与凸环121的相对两侧抵接,如此,使过滤组件2和吸气风扇4同时遮盖进气口12,且过滤组件2和吸气风扇4形成针对设置的位置关系,通过过滤组件2和进气口12的空气都将经过吸气风扇4的引导吹向第一气流口311供用户吸入,不仅提升了气流腔11内空气的利用率,也提升了吸气风扇4输出效率,进而可以配置功率更小的风扇实现相关引风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阅图3,并结合图1所示,过滤组件2包括依次叠设的静电过滤层、第一滤棉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第二滤棉层;且/或,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盖合于进气口12的盖壳5,盖壳5开设有与进气口12连通的多个换气孔51。在本实施例中,静电过滤层可为采用静电吸附原理的滤棉,其用于吸附超显微粉尘。第一滤棉层可为hepa滤棉层,即高效微粒过滤滤棉层,其材质可为聚丙烯或其他复合材料,其作用是过滤不被静电过滤层吸附的细微粉尘颗粒。活性炭过滤层,采用活性炭纤维制成,活性炭本身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活性炭过滤层用于消除空气异味。第二滤棉层可为填充棉层,其材质为通过聚丙烯纤维进行的人造化学纤维,其作用是固定活性炭过滤层中的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使固体炭质不会轻易掉落,同时还可以吸收过滤空气中的部分水分,缓解空气中的潮气。盖壳5的材质可以为塑胶材质,盖壳5上开设的多个换气孔51可对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初步的阻挡和过滤。盖壳5的形状可以为圆台形,面罩壳体的外周壁可设置一圈止挡筋,以使盖壳5盖合于进气口12时,盖壳5的端部能够抵接限位于该止挡筋,从而实现盖壳5与面罩主体1的可拆卸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3所示,本空气净化呼吸器还包括设于呼吸口13的面罩垫7以及与面罩主体1连接的可调节绑带8;面罩垫7部分抵接于气流腔11的内侧壁,面罩垫7的另一部分向外延伸并抵接于面罩主体1的外侧壁,以使面罩垫7包裹进气口12的周缘。在本实施例中,面罩垫7的横截面为卵圆形,其材质可以为硅胶、塑胶等,其材质以具有柔性、亲肤性、防水性以及耐盐水、油脂腐蚀性为宜,以此能够舒适地贴合于人体面部,且不易被人体面部皮肤分泌的油脂和汗液等腐蚀。可调节绑带8可由硅胶带和调节卡扣组成,硅胶带可伸缩地穿设于调节卡扣,调节卡扣用于调节硅胶带的有效佩戴长度,以使本空气净化呼吸器能够正常佩戴于不同用户的头颈部,以提升本空气净化呼吸器的适用性和不同用户的佩戴体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