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
背景技术:
贴洗标机是服装领域用于贴洗标签的机器,现有的贴洗机中采用机械臂完成送料动作,常规机械臂采用气动驱动,由于气体可压缩性,往往造成送料机械臂启停冲击力较大,造成定位不精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执行器、用以为活塞执行器输送液压油的油泵组件、用以为油泵组件输送液压油的油箱及用以驱动油泵组件工作的电机组件,油泵组件包括球形壳体、外球模块及内球,外球模块转动配合于球形壳体内,内球与电机组件传动配合并转动配合于外球模块内,外球模块的转动中心线相对内球的转动中心线倾斜设置,外球模块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的上球瓣和至少两个连接的下球瓣,上球瓣和下球瓣的个数相同且相互交错设置构成一球形结构,相邻的上球瓣与下球瓣之间形成泵送腔,球形壳体上开设与泵送腔位置对应的输入槽和输出槽,内球转动时能够带动外球模块转动,使得泵送腔与对应的输入槽和输出槽周期性错位连通,外球模块转动时上球瓣与下球瓣之间存在转速差,能够使泵送腔的容积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达到利用泵送腔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液压油的目的。
所述的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内球上绕其转动中心线均匀环设多个滑槽,上球瓣内侧设置第一滑动体,下球瓣内侧设置第二滑动体,上球瓣和下球瓣均通过滑动体与对应的滑槽滑动配合,当内球转动时,滑动体能够在对应的滑槽上往复滑动,以带动外球模块相对内球倾斜转动并使上球瓣和下球瓣产生转速差。
所述的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有上球瓣通过设置的上球座固定配合,所有下球瓣通过设置的下球板固定配合,上球瓣与下球板相抵,上球座与下球板之间具有用以供滑动体通过的间隙。
所述的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外球模块的转动中心线与内球的转动中心线呈135°。
所述的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外球模块为半球形结构。
所述的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油箱与球形壳体的输入槽通过设置的输入管连接,活塞执行器与球形壳体的输出槽通过设置的输出管连接。
所述的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球形壳体包括固定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输入槽设置于上壳体,输出槽设置于下壳体。
所述的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电机组件、活塞执行器、油箱及球形壳体均固定配合于安装板。
所述的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活塞执行器的位置高于油箱的位置,油箱与活塞执行器之间设置回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巧妙,设置了油泵组件,能够快速稳定地为机械臂输送液压油,启停冲击非常小,符合精准定位需求,便于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泵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泵组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泵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球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贴洗标机无冲击送料机械臂,包括活塞执行器4、用以为活塞执行器4输送液压油的油泵组件、用以为油泵组件输送液压油的油箱5及用以驱动油泵组件工作的电机组件6,油泵组件包括球形壳体1、外球模块2及内球3,外球模块2转动配合于球形壳体1内,内球3与电机组件6传动配合并转动配合于外球模块2内,外球模块2的转动中心线相对内球3的转动中心线倾斜设置,外球模块2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的上球瓣200和两个连接的下球瓣201,上球瓣200和下球瓣201的个数相同且相互交错设置构成一球形结构,相邻的上球瓣200与下球瓣201之间形成泵送腔202,球形壳体1上开设与泵送腔202位置对应的输入槽100和输出槽101,内球3转动时能够带动外球模块2转动,使得泵送腔202与对应的输入槽100和输出槽101周期性错位连通,外球模块2转动时上球瓣200与下球瓣201之间存在转速差,能够使泵送腔202的容积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达到利用泵送腔202容积周期性变化来输送液压油的目的。其中,活塞执行器4、油箱5、电机组件6均为公知技术,活塞执行器4包括一缸体、滑动配合于缸体的活塞杆,通过液压油推动活塞杆工作,电机组件6带有传动轴600,传动轴600通过花键与内球3传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内球3上绕其转动中心线均匀环设四个滑槽300,滑槽300与内球3的转动中心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而且滑槽300的圆弧接近一个半圆。上球瓣200内侧设置第一滑动体203,下球瓣201内侧设置第二滑动体204,上球瓣200和下球瓣201均通过滑动体与对应的滑槽300滑动配合,当内球3转动时,滑动体能够在对应的滑槽300上往复滑动,以带动外球模块2相对内球3倾斜转动并使上球瓣200和下球瓣201产生转速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两个上球瓣200通过设置的上球座206固定配合,两个下球瓣201通过设置的下球板205固定配合,上球瓣200与下球板205相抵,上球座206与下球板205之间具有用以供滑动体通过的间隙。具体的,两个上球瓣200和两个下球瓣201均匀交错分布于外球模块2的四周。上球座206和下球板205帮助构成泵送腔202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外球模块2的转动中心线与内球3的转动中心线呈1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外球模块2为半球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油箱5与球形壳体1的输入槽100通过设置的输入管7连接,活塞执行器4与球形壳体1的输出槽101通过设置的输出管8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球形壳体1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上壳体102和下壳体103,输入槽100设置于上壳体102,输出槽101设置于下壳体103。其中,上壳体102的上端还具有一圆锥台结构,上球座206的上端中心具有一对应的圆锥孔,两者嵌合在一起,为外球模块2提供转动支撑。下壳体103上还具有供电机组件的输出轴插入的连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板9,电机组件6、活塞执行器4、油箱5及球形壳体1均固定配合于安装板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结构:活塞执行器4的位置高于油箱5的位置,油箱5与活塞执行器4之间设置回油管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球瓣个数及滑槽300的个数可根据需求设置。
工作原理:电机组件6带动内球3转动,内球3转动时,四个滑动体在内球3的滑槽300上往复滑动,同时带动外球模块2绕其转动中心线转动。
由于越靠近内球3两极的地方线速度越小,所以当滑动体滑动到滑槽300中间时,该滑动体所对应的球瓣线速度最大,当滑动体滑动到滑槽300两侧时,该滑动体所对应的球瓣线速度最小,相邻的上球瓣200与下球瓣201之间相差90°,两者位于对应滑槽300的不同位置上,因此相邻的上球瓣200与下球瓣201之间会产生转速差,而且这个速度差是周期性的,于是两者之间的泵送腔202容积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油箱5为油泵组件供油,外球模块2在转动过程中,泵送腔202会不停的经过球形壳体1的输入槽100和输出槽101,根据泵送腔202容积的变化规律,将输入槽100和输出槽101设置在能够产生如下效果的位置:当液压油从球形壳体1的输入槽100输入时,泵送腔202的容积处于最大状态,当球形壳体1的输出槽101给活塞执行器4输出液压油时,泵送腔202的容积处于最小状态,这样泵送腔202就能够从输入槽100接收液压油然后从输出槽101输送出去,这个过程中依靠容积的变化对液压油产生挤压,使其顺利输送出去。由于泵送腔202容积的变化是规律的,而且每转一周相同位置的泵送腔202容积不变,因此输入槽100和输出槽101的位置是容易确定的。
送到活塞执行器4的液压油驱动活塞杆工作,活塞杆上带有夹持板,能够完成夹持的动作,然后液压油由于重力从回流罐10回流到油箱5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