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接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安装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接长装置。
背景技术: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起,世界上开始设计建造小跨度的自锚式悬索桥,此类悬索桥可避免庞大的锚碇基础,并能在各种地质条件下修建,自锚式悬索桥被大量的推广应用。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自锚式悬索桥有德国的科隆-迪兹桥、美国的第七街桥、韩国的永宗桥等。近年来,国内外的工程师对自锚式悬索桥的关注和研究,充分说明这种桥型在中等跨径上是一种在适用性和美观型方面很有竞争力的桥型方案。从本世纪初以来,我国建造了十几座具有世界水平的各类型自锚式悬索桥,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有天津富民桥、广州猎德桥、青岛海湾大桥以及江东大桥等。
自锚式悬索桥一般采用先梁后缆施工工艺,吊索安装时往往需要采用接长张拉工艺,国内普遍采用的是整根吊索接长杆,往往产生吊索接长杆长、在梁底安装拆卸困难、工效低,同时需要加工的数量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施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解决了自锚式悬索桥吊索接长杆长、在梁底安装拆卸困难、工效低,同时需要加工的数量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接长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接长装置,包括:
拉杆,该拉杆开有一端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径向开有孔;
连接螺母一,该连接螺母一可拆卸连接在拉杆另一端;
张拉螺母一,该张拉螺母一可拆卸连接在拉杆上;
张拉螺母二,该张拉螺母二可拆卸连接在拉杆上,且张拉螺母二位于所述连接头一侧;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设置在拉杆上,且驱动装置驱动端与张拉螺母一接触;
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驱动装置接触,且所述拉杆位于第一支撑部内。
所述拉杆外圆周面开有外螺纹,所述拉杆分别与连接螺母一、张拉螺母一和张拉螺母二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螺母一两端轴向分别开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连接螺母一的内螺纹与拉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一位于外螺纹的外壁面直径大于所述连接螺母一位于内螺纹的外壁面直径。
所述驱动装置为穿心式千斤顶,所述拉杆位于驱动装置内。
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上支撑盘、下支撑盘和两对支撑杆,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之间均布两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与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螺纹连接,且支撑杆均垂直于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所述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轴心开有通孔,所述拉杆位于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的通孔内。
还包括连接螺母二、加长杆、锚索螺母和第二支撑部,所述加长杆外圆周面开有外螺纹,所述连接螺母二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拉杆和加长杆的一端,所述拉杆和加长杆同轴,所述加长杆加长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一,所述加长杆外圆周面螺纹连接张拉螺母一,所述加长杆外圆周面上设置锚索螺母,且锚索螺母位于张拉螺母一和连接螺母一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拉杆外壁面,所述张拉螺母二螺纹连接在拉杆外壁面,所述拉杆外壁面依次套装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驱动装置两端分别与张拉螺母二和第一支撑部接触,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接触,所述拉杆和加长杆位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内。
所述连接螺母二两端开有内螺纹,所述拉杆和加长杆分别与连接螺母二两端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多节拉杆与连接螺母的组合,考虑并规避了驱动装置张拉后拉杆伸长与锚固的影响,多节不等长拉杆可以多种组合,减少了同时加工拉杆的数量,为项目和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长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杆;2-连接螺母一;3-张拉螺母一;4-张拉螺母二;5-驱动装置;6-上支撑盘;7-下支撑盘;8-支撑杆;9-加长杆;10-连接螺母二;11-锚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接长装置,包括:
拉杆1,该拉杆1开有一端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径向开有孔;
连接螺母一2,该连接螺母一2可拆卸连接在拉杆1另一端;
张拉螺母一3,该张拉螺母一3可拆卸连接在拉杆1上;
张拉螺母二4,该张拉螺母二4可拆卸连接在拉杆1上,且张拉螺母二4位于所述连接头一侧;
驱动装置5,该驱动装置设置在拉杆1上,且驱动装置驱动端与张拉螺母一3接触;
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驱动装置接触,且所述拉杆1位于第一支撑部内。
实际使用时:首先将连接螺母一2与吊索锚头连接,然后将拉杆1与连接螺母一2连接,然后将第一支撑部和套在拉杆1上,第一支撑部与梁底接触,在将驱动装置设置在拉杆1上,在将张拉螺母一3与与拉杆1可拆卸连接,同时驱动装置驱动端与张拉螺母一3接触,然后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顶动张拉螺母一3移动,拉杆1跟随张拉螺母一3移动,拉杆1通过连接螺母一2带动吊索移动,使吊索锚头拉出,当驱动装置驱动端驱动极限位置时,将驱动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在将张拉螺母一3向驱动装置方向在拉杆1上移动。
实施例2:
参照图1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拉杆1外圆周面开有外螺纹,所述拉杆1分别与连接螺母一2、张拉螺母一3和张拉螺母二4螺纹连接。
实际使用时:拉杆1外圆周面开有外螺纹,拉杆1分别与连接螺母一2、张拉螺母一3和张拉螺母二4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可以方便组装和拆卸,同时可以在拉出吊索锚头,不会发生偏移,使拉出效果不好。
实施例3:
参照图1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螺母一2两端轴向分别开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连接螺母一2的内螺纹与拉杆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母一2位于外螺纹的外壁面直径大于所述连接螺母一2位于内螺纹的外壁面直径。
实际使用时:连接螺母一2两端开有螺纹方便与吊索锚头连接,同时方便拉杆1的连接,同时可以使连接螺母一2与拉杆1连接稳定性。
实施例4:
参照图1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为穿心式千斤顶,所述拉杆1位于驱动装置内。
实际使用时:在将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拉杆1外后,将驱动装置5套在拉杆1上,在将张拉螺母一3旋转在拉杆1外壁面,通过张拉螺母一3向内旋转,张拉螺母一3与驱动装置5驱动端接触,同时通过拉杆1、连接螺母一2和连接螺母一2与钢箱梁的限位下,张拉螺母一3使驱动装置5和第一支撑部夹在张拉螺母一3和钢箱梁之间,然后启动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驱动端顶动张拉螺母一3,拉杆1跟随张拉螺母一3移动,拉杆1通过连接螺母一2带动吊索移动,使吊索锚头拉出。
驱动装置5为穿心式千斤顶可以方便连接,同时可以保证在顶动时,不会偏移。
实施例5:
参照图1-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上支撑盘6、下支撑盘7和两对支撑杆8,所述上支撑盘6和下支撑盘7之间均布两对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分别与上支撑盘6和下支撑盘7螺纹连接,且支撑杆8均垂直于上支撑盘6和下支撑盘7,所述上支撑盘6和下支撑盘7轴心开有通孔,所述拉杆1位于上支撑盘6和下支撑盘7的通孔内。
实际使用时:将上支撑盘6和下支撑盘7通过支撑杆8螺纹连接,然后将上支撑盘6和下支撑盘7套在拉杆1上,下支撑盘7与梁底面接触,然后在将驱动装置5套在拉杆1上,通过上支撑盘6、下支撑盘7和两对支撑杆8可以使驱动装置5和梁底面之间形成支撑结构,使驱动装置5本体不需要过长,即可完成顶动,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当什么拉出时,通过更换不同支撑杆8的长度即可继续完成拉出作业。
实施例6:
参照图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连接螺母二9、加长杆10、锚索螺母11和第二支撑部,所述加长杆10外圆周面开有外螺纹,所述连接螺母二9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拉杆1和加长杆10的一端,所述拉杆1和加长杆10同轴,所述加长杆10加长杆10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一2,所述加长杆10外圆周面螺纹连接张拉螺母一3,所述加长杆10外圆周面上设置锚索螺母11,且锚索螺母11位于张拉螺母一3和连接螺母一2之间,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拉杆1外壁面,所述张拉螺母二4螺纹连接在拉杆1外壁面,所述拉杆1外壁面依次套装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驱动装置5两端分别与张拉螺母二4和第一支撑部接触,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接触,所述拉杆1和加长杆10位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内。
所述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结构相同。
实际使用时:首先将连接螺母一2与加长杆10一端螺纹连接,然后将连接螺母一2与锚索内螺纹连接,在将锚索螺母11套在加长杆10外壁面,在螺纹连接张拉螺母一3,然后通过连接螺母二9将加长杆10与拉杆1连接,在从拉杆1另外一端将第二支撑部和第一支撑部依次套在拉杆1和加长杆10上,在将驱动装置5套在拉杆1外壁面,然后将张拉螺母二4螺纹连接在拉杆1外壁面,并与驱动装置5接触,并通过旋转张拉螺母二4使驱动装置5、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向锚索方向移动,使第二支撑部与钢箱梁接触,然后启动驱动装置5,通过第二支撑部作用在钢箱梁上,在通过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接触,启动驱动装置5时,通过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支撑,驱动装置5推动张拉螺母二4移动,张拉螺母二4带动拉杆1、连接螺母二9、加长杆10、张拉螺母一3、锚索螺母11、连接螺母一2移动,通过连接螺母一2带动锚索拉出,当驱动装置5驱动到极限位置后,旋转张拉螺母二4推动锚索螺母11与钢箱梁接触,防止锚索回弹,然后将驱动装置5恢复至初始位置,然后并旋转张拉螺母一3与驱动装置5接触,然后继续启动驱动装置5,通过上述往复操作,使锚索拉出吊索管道,然后通过锚索螺母11与锚索外螺纹连接,使锚索不会回弹,然后拆到加长杆10和拉杆1上的部件,在通过实施利1步骤即可将锚索完全拉出,这个加长杆10的作用是吊索在不受力状态下长度短无法锚固,接长张拉受力后才满足安装长度。
实施例7:
参照图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螺母二9两端开有内螺纹,所述拉杆1和加长杆10分别与连接螺母二9两端的内螺纹螺纹连接。
实际使用时:通过连接螺母二9的连接,由于连接螺母二9两端的内螺纹不相通,在组装拉杆1和加长杆10时,不会出现一端旋进过多,另一端旋进过少的问题,使两面拉力相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