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砖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砖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建设人行道、广场等公共露天场所时,为解决雨天地面积水或排水不畅等问题,经常采用透水砖作为这些露天场所的地面材料。下雨时,露天地面上的雨水渗透进透水砖,解决地面积水问题。
例如,公开号为cn105780622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砖,包括主砖体及透水条。所述主砖体具有一个上表面,且所述主砖体具有一个沿所述上表面向内开设的容置槽,以及在所述容置槽内向下贯穿至下表面的多个透水孔;所述透水条粘接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透水条由微孔弹性透水材料制成。本发明的透水砖可以将地面的水通过微孔弹性透水条引导到容置槽内,并通过容置槽内的透水孔排至底部的透水基层。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通过在主砖体上开设透水孔,达到了透水的目的,但是,如果透水孔开的过大,则不仅会影响主砖体的强度,而且会使得主砖体表面不平整,影响人员的通行;但是透水孔开的较小,又会导致排水量小,下大雨的时候,明显不能满足排水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砖铺装结构,其具有在保证足够大的排水空间的同时,保持路面的平整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透水砖铺装结构,包括透水地基、设于所述透水地基上的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所述第一砖体包括基座和设于所述基座上的上支撑体,所述基座为棱台或圆台状,所述上支撑体为棱柱状,所述上支撑体同轴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端面较小一端,且所述基座的最小端面的尺寸大于所述上支撑体的端面尺寸;所述第二砖体搭放于至少三个所述基座上,若干第二砖体与若干上支撑体之间拼接形成平整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支撑体与第二砖体之间拼接形成完整的路面,人员行走方便,而由于基座为棱台或圆台状,因此相邻两基座之间形成类似v形的沟槽,排水空间较大,从上支撑体与第二砖体之间的缝隙中渗下的水在沟槽中流动,既可渗入到透水地基中,也可沿着沟槽流入到下水道,而不会在路面上方产生积水,并且,第一砖体整体上来说,下方的支撑面积大于上方的面积,因此第一砖体更加的稳定,即使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之间无混凝土连接,依然能够保持位置稳定,不易产生破坏。因此,上述透水砖铺装结构在保持较好的排水性能的同时,保证了路面的平整美观,方便人员行走,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支撑体为正六棱柱,所述第二砖体为六棱柱,且第二砖体的六个侧面中,相间的三个侧面为与上支撑体的侧面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矩形,并分别与三个不同的上支撑体侧面贴合,第二砖体的其余三个侧面连接上述三个矩形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六棱柱的上支撑体与类三棱柱的第二砖体相组合,形成的路面可在平面内有规律的平铺延伸开来,每个第二砖体依靠三个基座形成支撑,又通过三个上支撑体的侧面进行定位,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的位置在铺设过程中更便于控制,第二砖体的位置也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为正六棱台,三个所述基座的底面六边形对齐拼接后刚好使一块第二砖体与三个上支撑体对齐拼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砖体在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基座底部的正六边形边缘进行对接定位,之后再将第二砖体嵌入到第一砖体之间的相应位置即可完成铺设,各个第一砖体与第二砖体之间形成互相的定位,大大方便了路面铺设。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的最小端面与所述上支撑体的六边形端面之间错开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上端面对应在上支撑体的侧面之外的区域面积更大,即第二砖体与基座上端面之间的配合支撑面积更大,支撑更加稳定,同时可有效防止基座上边缘或第二砖体下边缘处长期挤压发生崩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座的最大端面上设有下支撑体,所述下支撑体为基座的最大端面延伸形成的正六棱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支撑体的设置使得相邻两第一砖体之间为面接触而不是线接触,在铺设的过程中,相邻两第一砖体的定位更加准确,同时能够防止基座下端边缘发生严重磨损或崩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支撑体和所述第二砖体的厚度相等,为60-1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支撑体上表面与第二砖体上表面之间组成的路面较为平整,同时,当上支撑体与第二砖体处于该厚度时,由于第二砖体与上支撑体的侧面之间接触面积较大,因此人踩在上方时不容易发生晃动,进而在雨天不易有水溅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水地基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素土夯实层、戈壁垫层和粗砂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素土夯实层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不容易发生地基下陷,而戈壁砂层和粗砂垫层除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外,还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有利于雨水的及时下渗,进一步防止路面积水和砖间积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戈壁垫层采用粒径不小于40mm的戈壁石,所述粗砂垫层采用粒径小于20mm的砂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戈壁垫层内的缝隙较大,具有较好的透水效果,而粗砂垫层较戈壁垫层细腻,能够较好的填满戈壁石之间的缝隙,保证透水地基上表面的平整,有利于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的平整铺设和稳定受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保证路面平整的同时,路面之下的基座之间的空隙中存在一定的供水流容纳的空间,使得路面水能够及时的排走,从而不会发生积水影响交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披露的一种透水砖铺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素土夯实层;2、戈壁垫层;3、粗砂垫层;4、第一砖体;41、基座;42、上支撑体;43、下支撑体;5、第二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透水砖铺装结构,包括透水地基、铺设于透水地基上的第一砖体4和第二砖体5。
其中,透水地基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素土夯实层1、戈壁垫层2和粗砂垫层3,戈壁垫层2采用粒径不小于40mm的戈壁石,戈壁垫层2的厚度为150mm;粗砂垫层3采用粒径小于20mm的砂砾,厚度为50mm,素土夯实层1和戈壁垫层2的密实度均大于96%。素土夯实层1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不容易发生地基下陷,戈壁垫层2内的缝隙较大,具有较好的透水效果,而粗砂垫层3较戈壁垫层2细腻,能够较好的填满戈壁石之间的缝隙,保证透水地基上表面的平整,有利于第一砖体4和第二砖体5的平整铺设和稳定受力。该地基结构除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外,还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有利于雨水的及时下渗,能够防止路面积水和砖间积水。
参照图1、图2,第一砖体4包括基座41、位于基座41上端的上支撑体42和位于基座41下端的下支撑体43,基座41为棱台或圆台状,上支撑体42为棱柱状,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41为六棱台,上支撑体42和下支撑体43为六棱柱,其中,基座41的上支撑体42同轴固定于基座41的端面较小一端,且基座41的最小端面的尺寸大于上支撑体42的端面尺寸,下支撑体43为基座41的最大端面延伸形成的正六棱柱,相邻三个基座41的底面六边形对齐拼接后刚好使一块第二砖体5与三个上支撑体42对齐拼接;参照图3,第二砖体5为六棱柱,且第二砖体5的六个侧面中,相间的三个侧面为与上支撑体42的侧面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矩形,并分别与三个不同的上支撑体42侧面贴合,第二砖体5的其余三个侧面连接上述三个矩形侧面,每块第二砖体5均搭放于三个基座41上,若干第二砖体5与若干上支撑体42之间拼接形成平整的路面。
参照图1、图2,为了基座41的最小端面与上支撑体42的六边形端面之间错开30°,此时,基座41上端面对应在上支撑体42的侧面之外的区域面积更大,即第二砖体5与基座41上端面之间的配合支撑面积更大,支撑更加稳定,同时可有效防止基座41上边缘或第二砖体5下边缘处长期挤压发生崩裂。
参照图1,为了使第一砖体4和第二砖体5拼接后,边缘被踩踏之后不易发生翘起,上支撑体42和第二砖体5的厚度相等,为60-100mm之间,本实施例中为60mm,此时,上支撑体42上表面与第二砖体5上表面之间组成的路面较为平整,同时,当上支撑体42与第二砖体5处于该厚度时,由于第二砖体5与上支撑体42的侧面之间接触面积较大,因此人踩在上方时不容易发生晃动,进而在雨天不易有水溅出。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路面在铺设过程中,首先夯实地基,形成厚度为50mm的素土夯实层1,然后在素土夯实层1上铺上戈壁石,戈壁石在铺设过程中,可分多层铺设,每层的厚度不大于60mm,每铺一层,便进行夯实,直至戈壁垫层2的厚度到达规定厚度150mm,接着,在戈壁垫层2上铺上粗砂,形成粗砂垫层3,并进行夯实形成地基结构。
最后便开始铺设砖体,首先铺第一砖体4,使各个第一砖体4上的下支撑体43的侧边紧密接触进行拼接即可实现定位,第一砖体4铺完之后,在第一砖体4上的上支撑体42之间的空间内填设第二砖体5,保证第二砖体5相间的三个侧壁与相邻三个上支撑体42的侧壁之间紧密拼接,其余三个侧壁与相邻第二砖体5的侧壁之间紧密贴合即可,各个砖体之间定位方便快速,保证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透水砖铺完之后,上支撑体42与第二砖体5之间拼接形成完整的路面,人员行走方便,而由于基座41为棱台状,因此相邻两基座41之间形成类似v形的沟槽,排水空间较大,从上支撑体42与第二砖体5之间的缝隙中渗下的水在沟槽中流动,既可渗入到透水地基中,也可沿着沟槽流入到下水道,而不会在路面上方产生积水,并且,第一砖体4整体上来说,下方的支撑面积大于上方的面积,因此第一砖体4更加的稳定,即使第一砖体4与第二砖体5之间无混凝土连接,依然能够保持位置稳定,不易产生破坏,因此,上述透水砖铺装结构在保持较好的排水性能的同时,保证了路面的平整美观,方便人员行走,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