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钢箱梁腹板变化的提梁站及其顶推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钢箱梁腹板变化的提梁站及其顶推工艺。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中,大节段钢箱梁构件整体提升或安装时,提梁站被广泛使用。而由于不同大节段箱梁的设计结构不同,特别是在一个位置对不同截面类型和受力特点的钢箱梁进行提升时,提梁站的结构布置、及对钢箱梁的受力安全都有一定的要求,以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同时,在钢箱梁桥顶推施工时,对于支腿落于桥面上的提梁站结构,需适应顶推过程中提梁站与钢箱梁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化,以避免不利受力形式的影响,保证结构安全。
通常用于顶推的钢箱梁提梁站由于钢箱梁宽度较宽,常采用一端支腿落于钢箱梁上另外一端固定的方式,仅适应向一个方向进行顶推,且提梁站支腿需对应钢箱梁腹板位置,当钢箱梁腹板宽度、位置和顶推方向变化时,之前的结构往往不再适应提升及顶推工艺,需对原结构受力形式进行变换,以满足新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适用于钢箱梁腹板变化的提梁站及其顶推工艺,根据钢箱梁拼装腹板和顶推方向的需要,将提梁站设计为多种可调模式,以适应钢箱梁腹板宽度及位置变化,适应不同方向钢箱梁的顶推需求,而不需要反复拆装提梁站结构,在安全和高效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功能转换,保障施工需求。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钢箱梁腹板变化的提梁站,包括主梁、活动支撑、固定支撑、吊具、提升机构,所述固定支撑包括上下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所述固定支撑下端设置为可拆卸固定于临时墩上,所述活动支撑下端设置为滑动支撑于顶推钢箱梁上,所述主梁沿桥梁的纵向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上端,所述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的横向包括多个结构单元可拆卸组合以使得所述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调节横向宽度,所述吊具通过提升机构连接,所述提升机构设置为沿所述主梁纵向移动,所述吊具用于起吊钢箱梁。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支撑包括一对活动支腿,其沿横向间隔设置,一对活动支腿通过长度可调的联系横梁连接,所述固定支撑包括一对固定支腿,其沿横向间隔设置,一对固定支腿上部也通过长度可调的联系横梁连接,所述主梁为一对且沿横向间隔设置,每对主梁均包括一对纵梁,一对纵梁通过多根横联连接为一体,每对主梁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同一纵向的一个固定支腿和一个活动支腿。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支撑上端与所述主梁之间通过两个或一个铰支座连接,所述固定支撑上端与所述主梁之间通过一个或两个铰支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支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横移滑船、分配梁、钢管立柱、纵移滑座、固定架、铰支座,所述钢管立柱为四根且构成框架结构,所述分配梁为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一对,一对分配梁分别固定连接同一横向的两根钢管立柱下端,所述分配梁下对应每根钢管立柱的位置均设置一个横移滑船,其设置为与轨道配合滑动,所述固定架可拆卸连接于四根钢管立柱的顶端,所述铰支座连接所述主梁与所述固定架的顶端,所述纵移滑座铰接于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中心,所述联系横梁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支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横移滑船、纵移滑座、分配梁、钢管立柱、铰支座,所述钢管立柱为四根且构成框架结构,所述分配梁为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一对,一对分配梁分别固定连接同一横向的两根钢管立柱下端,同一横向的所述分配梁下对应两根钢管立柱的位置分别设置两个横移滑船和两个纵移滑座,所述铰支座连接所述主梁与所述钢管立柱的顶端。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支腿下端通过滑移轨道滑动支撑于顶推钢箱梁上,所述滑移轨道与所述钢箱梁可拆卸连接,所述滑移轨道为拼装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提升机构通过纵向调位系统沿主梁纵向移动,所述纵向调位系统包括纵移轨道、调位底座、连接梁、调位反力座及调位油缸,所述纵移轨道纵向铺设于所述主梁上,所述调位底座为一对且间隔滑动设置于所述纵移轨道上,一对调位底座通过连接梁连接,所述调位反力座固定于所述主梁上,所述调位油缸缸体固定于所述调位反力座上,所述调位油缸伸缩杆连接所述调位底座,所述提升机构固定于所述调位底座上。
优选的是,所述吊具包括连接锚头、配合梁、耳板,所述连接锚头与提升机构连接,所述配合梁中部与连接锚头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耳板为3组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配合梁上,每组耳板与钢箱梁通过连接销轴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支腿通过临时支座和精轧螺纹钢锚固于临时墩上,所述临时支座支撑于所述分配梁与临时墩上表面之间,所述精轧螺纹钢螺纹连接所述分配梁与所述临时墩。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钢箱梁腹板变化的提梁站顶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活动支腿侧顶推完成,解除固定支腿的锁定,也就是拆除临时支座和精轧螺纹钢,同时分别拆除活动支腿和固定支腿的联系横梁,将提梁站转换为横向两侧的支腿受力;
步骤二:提梁站横向两侧的主梁以及活动支腿和固定支腿分别进行横移,横移到满足钢箱梁腹板要求后,安装临时锁定,固定各支腿,再安装联系横梁连接横向两侧的固定支腿或活动支腿;
步骤三:提梁站主梁下方的活动支腿和固定支腿铰支座进行转换,准备换向,将活动支腿侧的拼装平台安装至固定支腿侧,并进行顶推准备;
步骤四:顶推准备完成后,将顶推导梁的一对纵梁分别从一对固定支腿内部的空间穿过,再安装一对主梁之间的横梁;
步骤五:在导梁的纵梁上铺设滑移轨道,固定支腿上的纵移滑座配合于滑移轨道上,拆除固定支腿下部结构,钢箱梁正常安装并向前顶推。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提梁站可适应钢箱梁顶推施工时,钢箱梁高度及坡度的变化,也可适应钢箱梁不同腹板宽度和腹板宽度变化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顶推方向变化后受力体系改变的影响、尤其是多联变腹板钢箱梁双向顶推施工时,通过本设计方式可实现在一个点位进行提梁站的吊装作业和提梁站宽度和顶推方向的转化施工,不需要反复拆装,施工效率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梁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支腿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支腿未换向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支腿换向后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活动支腿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活动支腿横向移动时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主梁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纵向调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固定支腿锚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活动支腿侧顶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固定支腿侧顶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顶推工艺步骤一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顶推工艺步骤三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顶推工艺步骤四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顶推工艺步骤五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支腿,11、横移滑船,12、分配梁,13、钢管立柱,14、纵移滑座,15、固定架,16、铰支座,17、联系横梁,18、临时支座,19、精轧螺纹钢,2、活动支腿,3、主梁,4、钢箱梁,5、临时墩,6、提升机构,7、滑移轨道,8、吊具,81、连接锚头,82、配合梁,83、耳板,9、纵向调位系统,91、纵移轨道,92、调位底座,93、连接梁,94、调位反力座,95、调位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箱梁腹板变化的提梁站,包括主梁3、活动支撑、固定支撑、吊具8、提升机构6,所述固定支撑包括上下可拆卸连接的两部分,所述固定支撑下端设置为可拆卸固定于临时墩5上,所述活动支撑下端设置为滑动支撑于顶推钢箱梁4上,所述主梁3沿桥梁的纵向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上端,所述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的横向包括多个结构单元可拆卸组合以使得所述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调节横向宽度,所述吊具8通过提升机构6连接,所述提升机构6设置为沿所述主梁3纵向移动,所述吊具8用于起吊钢箱梁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连接主梁3构成了整个提梁站的结构。换向过程为:如图11所示,活动支撑侧进行钢箱梁4顶推,此时固定支撑固定于临时墩5上不动,保证整个提梁站的稳定,活动支撑与钢箱梁4保持相对滑动,钢箱梁4上可设置轨道,活动支撑下端配合于轨道内滑动;如图12所示,进行顶推换向,固定支撑侧进行钢箱梁4顶推,首先将固定支撑上下两部分拆卸,下部分拆除,在钢箱梁4上设置滑轨,而固定支撑的上部分滑动位于钢箱梁4上,实现钢箱梁4的顶推,此时,活动支撑固定支撑于钢箱梁4上。钢箱梁4腹板变化过程: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的横向包括多个结构单元,并且可拆卸连接,根据钢箱梁4腹板变化,拆卸多余结构单元或者组装更多的结构单元实现提梁站适应钢箱梁4腹板的变化。通过吊具8将钢箱梁4与提梁站连接,通过提升机构6对钢箱梁4进行提升,并且提升机构6可沿主梁3纵向移动,实现钢箱梁4的纵向行走对位顶推,而提升机构6包括提升千斤顶系统和钢绞线卷绕装置,对钢箱梁4进行整体提升,提升千斤顶系统是将钢箱梁4向上提升的动力,而钢绞线卷绕装置是将提升千斤顶系统使用的钢绞线卷绕成盘,防止打搅或损坏。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至7所示,所述活动支撑包括一对活动支腿2,其沿横向间隔设置,一对活动支腿2通过长度可调的联系横梁17连接,所述固定支撑包括一对固定支腿1,其沿横向间隔设置,一对固定支腿1上部也通过长度可调的联系横梁17连接,所述主梁3为一对且沿横向间隔设置,每对主梁3均包括一对纵梁,一对纵梁通过多根横联连接为一体,每对主梁3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同一纵向的一个固定支腿1和一个活动支腿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均包括一对支腿,且一对支腿之间均通过联系横梁17连接,联系横梁17的长度可调也就是一对支腿之间的间距可调,也就是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的宽度可调以适应钢箱梁4腹板的变化。联系横梁17由多个结构单元可拆卸组装,根据需要组装成合适的长度以满足施工要求。主梁3主要包含纵梁和横联,纵梁主要承受吊装载荷,横联主要对纵梁起稳固作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活动支撑上端与所述主梁3之间通过两个或一个铰支座16连接,所述固定支撑上端与所述主梁3之间通过一个或两个铰支座16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如图11所示,活动支撑侧顶推时,为适应顶推过程中活动支撑与钢箱梁4高差和纵向位置的变化,固定支撑与主梁3连接处采用1个铰支座16连接,既固定支撑与主梁3之间铰接可转动,活动支撑与主梁3之间采用2个铰支座16铰接不可转动。当提梁站需要顶推方向转换时,需对固定支撑和活动支撑进行换向,此时,需同时对支撑与主梁3连接的铰支座16布置进行换向。如图12所示,此时固定支撑与主梁3连接处采用2个铰支座16连接,而活动支撑与主梁3连接处采用2个铰支座16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2至4所示,所述固定支腿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横移滑船11、分配梁12、钢管立柱13、纵移滑座14、固定架15、铰支座16,所述钢管立柱13为四根且构成框架结构,所述分配梁12为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一对,一对分配梁12分别固定连接同一横向的两根钢管立柱13下端,所述分配梁12下对应每根钢管立柱13的位置均设置一个横移滑船11,其设置为与轨道配合滑动,所述固定架15可拆卸连接于四根钢管立柱13的顶端,所述铰支座16连接所述主梁3与所述固定架15的顶端,所述纵移滑座14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5的底部中心,所述联系横梁17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5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原腹板宽度尺寸变化时,通过在固定支腿1和活动支腿2下端设置横移滑船11,并在钢箱梁4上铺设轨道,横移滑船11在轨道上滑动实现提梁站整体变宽调整,同时改变联系横梁17的长度,提梁站整体结构不需要反复拆装。横移滑船11主要用于提梁站变宽时,固定支腿1侧的整体调整。分配梁12用于支撑钢管立柱13,同时通过螺栓等于临时墩5固定连接,保证固定支撑的稳定支撑。钢管立柱13主要承受上部荷载。设置1个铰支座16用于适应顶推高度变化,设置2个铰支座16用于改变顶推方向后支腿固定。换向时,拆除下部钢管立柱13等结构,保留固定架15用于支撑,固定架15与钢箱梁4接触位置设置轨道和纵向滑座,可以纵向滑动,纵向滑座采用铰接,适应性钢箱梁4顶推时坡度变化,保证受力均匀。当原腹板位置由1道变为2道时,通过在新的腹板位置设置另外的滑轨进行受力转换,同时吊具8也设置分配梁12,适应腹板宽度位置变化。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活动支腿2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横移滑船11、纵移滑座14、分配梁12、钢管立柱13、铰支座16,所述钢管立柱13为四根且构成框架结构,所述分配梁12为沿纵向相对设置的一对,一对分配梁12分别固定连接同一横向的两根钢管立柱13下端,同一横向的所述分配梁12下对应两根钢管立柱13的位置分别设置两个横移滑船11和两个纵移滑座14,所述铰支座16连接所述主梁3与所述钢管立柱13的顶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活动支腿2与固定支腿1的主体结构相同,横移滑船11主要用于提梁站变宽时,活动支腿2侧的整体调整。纵移滑座14主要用于顶推过程中的纵向滑动,纵移滑座14与分配梁12之间为铰接,以适应角度变化的影响。分配梁12用于支撑钢管立柱13。钢管立柱13主要承受上部荷载。设置1个铰支座16用于改变顶推方向后适应顶推高度变化,设置2个铰支座16用于支腿固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支腿2下端通过滑移轨道7滑动支撑于顶推钢箱梁4上,所述滑移轨道7与所述钢箱梁4可拆卸连接,所述滑移轨道7为拼装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铺设在钢箱梁4上滑移轨道7,在顶推过程中,保证与钢箱梁4相对滑动。钢箱梁4在活动支撑侧顶推时,活动支撑与滑移轨道7相对滑动设置,也就是纵移滑座14滑动设置于滑移轨道7上;钢箱梁4腹板宽度发生变化时,将滑移轨道7拆除沿横向布置,此时横移滑船11配合于滑移轨道7上滑动,实现活动支腿2的横向移动,进而实现适应腹板宽度变化。固定支撑侧在换向后,铺设滑移轨道7实现纵向相对移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8所示,所述提升机构6通过纵向调位系统9沿主梁3纵向移动,所述纵向调位系统9包括纵移轨道91、调位底座92、连接梁93、调位反力座94及调位油缸95,所述纵移轨道91纵向铺设于所述主梁3上,所述调位底座92为一对且间隔滑动设置于所述纵移轨道91上,一对调位底座92通过连接梁93连接,所述调位反力座94固定于所述主梁3上,所述调位油缸95缸体固定于所述调位反力座94上,所述调位油缸95伸缩杆连接所述调位底座92,所述提升机构6固定于所述调位底座92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梁站通过主梁3顶面的纵向调位系统9,调整钢箱梁4纵向位置。提升机构6可设置多个,相应的调位底座92也设置多个,相邻调位底座92之间通过连接梁93连接为一体,纵移轨道91安装固定在主梁3上方,通过调位油缸95的伸缩,调位底座92和调位反力座94可以在纵移轨道91上方滑移调位,以满足钢箱梁4纵向安装位置的需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9所示,所述吊具8包括连接锚头81、配合梁82、耳板83,所述连接锚头81与提升机构6连接,所述配合梁82中部与连接锚头81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耳板83为3组且间隔设置于所述配合梁82上,每组耳板83与钢箱梁4通过连接销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锚头81主要与提升机构6的提升千斤顶下夹持锚连接。连接锚头81和配合梁82通过锚头连接销轴连接。配合梁82上有连接耳板83,分3组,主要适应单个位置和腹板变化后2个位置耳板83的连接,当个单个位置时连接于正中间的耳板83上,两个位置时连接于两侧的两个耳板83上。箱梁连接销轴将整个吊具8与钢箱梁4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0所示,所述固定支腿1通过临时支座18和精轧螺纹钢19锚固于临时墩5上,所述临时支座18支撑于所述分配梁12与临时墩5上表面之间,所述精轧螺纹钢19螺纹连接所述分配梁12与所述临时墩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临时支座18、精轧螺纹钢19共同作用,将提梁站固定支腿1锁定牢固,防止固定支腿1底部位置变动。还可设置限位卡板,其与底部的横移滑船11或纵移滑座14形状匹配,卡合于两侧对其进行限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钢箱梁腹板变化的提梁站顶推工艺,如图13至1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活动支腿2侧顶推完成,解除固定支腿1的锁定,也就是拆除临时支座18和精轧螺纹钢19,同时分别拆除活动支腿2和固定支腿1的联系横梁17,将提梁站转换为横向两侧的支腿受力;
步骤二:提梁站横向两侧的主梁3以及活动支腿2和固定支腿1分别进行横移,横移到满足钢箱梁4腹板要求后,安装临时锁定,固定各支腿,再安装联系横梁17连接横向两侧的固定支腿1或活动支腿2;
步骤三:提梁站主梁3下方的活动支腿2和固定支腿1铰支座16进行转换,准备换向,将活动支腿2侧的拼装平台安装至固定支腿1侧,并进行顶推准备;
步骤四:顶推准备完成后,将顶推导梁的一对纵梁分别从一对固定支腿1内部的空间穿过,再安装一对主梁3之间的横梁;
步骤五:在导梁的纵梁上铺设滑移轨道7,固定支腿1上的纵移滑座14配合于滑移轨道7上,拆除固定支腿1下部结构,钢箱梁4正常安装并向前顶推。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