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
背景技术:
水利施工安全反光锥主要是用于对水利施工开沟时进行安全警示的设施,通过摆放于沟槽的四周,从而能够防止工作人员失足摔落的情况,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常见设备,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水利沟槽在开沟时慢慢接近水源,则会使水源慢慢渗入沟槽的土壤中,从而会使土壤的密度缩小出现下沉,若水利施工安全反光锥放置于沟槽边缘地带,则容易跟随土壤的下沉出现倾斜,从而导致水利施工安全反光锥极易受自然轻微风力的影响出现倾倒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其结构包括提把、警示膜、承载壳,所述提把嵌固于承载壳的上端位置,所述承载壳与警示膜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承载壳包括外壳、底板、下滑机构、内接板,所述底板嵌固于外壳的底部位置,所述下滑机构安装于底板的内部位置,所述内接板与外壳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滑机构包括衔接杆、外框、伸出条、弹力条,所述外框与衔接杆活动卡合,所述伸出条与外框间隙配合,所述弹力条安装于伸出条与外框之间,所述伸出条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外框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出条包括外扩板、弹性片、底置板、挤压杆、增抓槽、阻挡机构,所述弹性片安装于外扩板与底置板之间,所述挤压杆与底置板的左侧表面嵌固连接,所述增抓槽与外扩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阻挡机构固定于外扩板的前端位置,通过物体向后收缩,能够使外扩板先向后收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阻挡机构包括外接板、内固板、助推片、挡板,所述内固板与外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助推片安装于两个内固板的内侧之间,所述挡板嵌固于外接板的内侧之间,所述挡板设有两个,且互相之间呈交错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增抓槽包括接触板、打底板、助推片,所述接触板与打底板铰链连接,所述助推片安装于接触板与打底板之间,通过机构收缩时产生的振动,能够使接触板向中部摆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触板包括吸水板、外触板、承接板,所述吸水板与承接板的右侧活动卡合,所述外触板与吸水板的右侧嵌固连接,所述吸水板采用耐腐蚀易清洗的聚醚海绵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触板包括分离块、板块、结合杆,所述分离块与结合杆的右侧嵌固连接,所述结合杆与板块活动卡合,所述分离块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板块的右端呈平行分布。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放置承载壳的土壤不断的渗入水分使土壤不断的软化,从而使外框能够逐渐插入质地变软的土壤内部,且通过弹力条能够推动失去底板内壁挤压的伸出条向外伸出,从而使伸出条能够在增抓槽的配合下对土壤内部产生较强的抓力,从而使承载壳不会受风力影响出现倾倒的情况。
2、通过接触板再次摆动时产生的甩力,能够使承接板向上轻微滑动后复位产生振动,再配合分离块受甩力作用向外伸出,能够使分离块向外推动压实的土壤与外触板的外表面相分离,从而使增抓槽内部的土壤能够轻松被去除,有效的避免了内部的土壤不容易进行清除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承载壳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下滑机构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伸出条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阻挡机构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增抓槽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接触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触板局部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提把-1、警示膜-2、承载壳-3、外壳-31、底板-32、下滑机构-33、内接板-34、衔接杆-a1、外框-a2、伸出条-a3、弹力条-a4、外扩板-a31、弹性片-a32、底置板-a33、挤压杆-a34、增抓槽-a35、阻挡机构-a36、外接板-b1、内固板-b2、助推片-b3、挡板-b4、接触板-c1、打底板-c2、助推片-c3、吸水板-c11、外触板-c12、承接板-c13、分离块-d1、板块-d2、结合杆-d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利施工安全设施,其结构包括提把1、警示膜2、承载壳3,所述提把1嵌固于承载壳3的上端位置,所述承载壳3与警示膜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承载壳3包括外壳31、底板32、下滑机构33、内接板34,所述底板32嵌固于外壳31的底部位置,所述下滑机构33安装于底板32的内部位置,所述内接板34与外壳31为一体化结构。
其中,所述下滑机构33包括衔接杆a1、外框a2、伸出条a3、弹力条a4,所述外框a2与衔接杆a1活动卡合,所述伸出条a3与外框a2间隙配合,所述弹力条a4安装于伸出条a3与外框a2之间,所述伸出条a3设有四个,且两个为一组均匀的在外框a2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通过弹力条a4能够推动失去物体内壁挤压的伸出条a3向外滑动伸出,从而使伸出条a3能对土壤产生抓力。
其中,所述伸出条a3包括外扩板a31、弹性片a32、底置板a33、挤压杆a34、增抓槽a35、阻挡机构a36,所述弹性片a32安装于外扩板a31与底置板a33之间,所述挤压杆a34与底置板a33的左侧表面嵌固连接,所述增抓槽a35与外扩板a3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阻挡机构a36固定于外扩板a31的前端位置,通过物体向后收缩,能够使外扩板a31先向后收缩,从而使挤压杆a34能够向两侧挤压外扩板a31进行外扩。
其中,所述阻挡机构a36包括外接板b1、内固板b2、助推片b3、挡板b4,所述内固板b2与外接板b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助推片b3安装于两个内固板b2的内侧之间,所述挡板b4嵌固于外接板b1的内侧之间,所述挡板b4设有两个,且互相之间呈交错分布,通过挡板b4能够防止外部的土壤挤入机构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通过放置承载壳3的土壤不断的渗入水分使土壤不断的软化,从而使下滑机构33上的外框a2能够根据自身的重量沿着衔接杆a1向下滑动,故而使外框a2能够逐渐插入质地变软的土壤内部,且通过弹力条a4能够推动失去底板32内壁挤压的伸出条a3向外伸出,从而使伸出条a3能够在增抓槽a35的配合下对土壤内部产生较强的抓力,从而使承载壳3不会受风力影响出现倾倒的情况,且当承载壳3向上拿起放置在质地较硬的地面上时,通过地面对外框a2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外框a2沿着衔接杆a1向上收缩,从而使伸出条a3能够受挤压收缩,且在收缩的过程中外扩板a31会先受挤压向后收缩,从而使挤压杆a34能够向外挤压外扩板a31进行外扩,故而使外扩板a31的外侧能够与外框a2的内壁相贴合,以至于外部的土壤不会通过伸出条a3与外框a2之间的间隙进入外框a2的内部,并且通过阻挡机构a36上的挡板b4能够在受土壤挤压进行外扩,但由于两个挡板b4呈交错分布,从而使土壤不会进入外扩后两个外扩板a31之间。
实施例2
如例图6-例图8所展示:
其中,所述增抓槽a35包括接触板c1、打底板c2、助推片c3,所述接触板c1与打底板c2铰链连接,所述助推片c3安装于接触板c1与打底板c2之间,通过机构收缩时产生的振动,能够使接触板c1向中部摆动,从而能够对两个接触板c1之间的土壤进行压实。
其中,所述接触板c1包括吸水板c11、外触板c12、承接板c13,所述吸水板c11与承接板c13的右侧活动卡合,所述外触板c12与吸水板c11的右侧嵌固连接,所述吸水板c11采用耐腐蚀易清洗的聚醚海绵材质,通过吸水板c11能够对土壤与外触板c12的贴合处水分进行吸收。
其中,所述外触板c12包括分离块d1、板块d2、结合杆d3,所述分离块d1与结合杆d3的右侧嵌固连接,所述结合杆d3与板块d2活动卡合,所述分离块d1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板块d2的右端呈平行分布,通过机构摆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分离块d1在结合杆d3的配合下向外伸出,从而能够将土壤推离物体表面。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由于增抓槽a35在增强伸出条a3对土壤的抓力时也会使湿润的土壤附着在其内部,长时间累积则会导致增抓槽a35失去原有的功能,通过伸出条a3向外伸出产生到极致产生的振动,能够使助推片c3向中部推动接触板c1对土壤进行压实,且通过吸水板c11能够对压实后的土壤与外触板c12贴合处的水分进行吸收,从而使土壤与外触板c12的贴合不会太过紧密,且通过接触板c1再次摆动时产生的甩力,能够使承接板c13向上轻微滑动后复位产生振动,再配合分离块d1受甩力作用向外伸出,能够使分离块d1向外推动压实的土壤与外触板c12的外表面相分离,从而使增抓槽a35内部的土壤能够轻松被去除,有效的避免了b25内部的土壤不容易进行清除的情况。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