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水高原沥青公路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积水高原沥青公路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气温较低,风速较大,气候多变、地表温度低,运距远等原因,导致高原地区公路施工难度大,并且由于高原地区特有的恶劣自然环境,全球类似于青藏高原的地区,基于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以及恶劣气候条件下,使得道路修筑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高速公路,具有更宽的路基路面,更厚的沥青面层,不仅受到强太阳辐射和多年冻土分布,还容易造成路面的积水,积水在恶劣的高原自然环境下对路面的损伤更大,特别是在冬季,路面积水极易在成路面的结冰,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公路的稳定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积水高原沥青公路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积水高原沥青公路,包括沥青路面层、地基、设置在地基表面的垫层以及设置在地基下表面加固组件;
沥青路面层的下方设置有渗透层,沥青路面层设置有透水孔,透水孔与渗透层相连通,渗透层的下方设置有导热罩体,导热罩体与垫层之间具有放热腔,放热腔内设置有放热机构,导热罩体与渗透层之间填充有保温层;渗透层下方连接有渗水弯管,渗水弯管沿渗透层依次排列,且渗水弯管的端部延伸至垫层的侧方外部。
进一步,加固组件包括设置在垫层下表面的梁体以及分别连接在梁体下方的侧桩组和中桩组,且侧桩组位于梁体的两侧,中桩组位于梁体的中部,且导热罩体的底端与梁体的上表面刚性连接。
进一步,侧桩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侧桩,中桩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中桩,相邻侧桩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中桩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放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导热罩体内的双层放热管。
进一步,中桩的桩底和侧桩的桩底均嵌入地基的持力层内或置于持力层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积水高原沥青公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夯实地基,将侧桩和中桩的桩底打入地基的持力层内,并将梁体固定设置在侧桩和中桩的桩顶上;
步骤2:将导热罩体安装在梁体的上表面,向导热罩体内安装放热机构;
步骤3::向地基上铺设垫层并夯实、整平,使得垫层覆盖梁体以及导热罩体的根部;
步骤4:埋设渗透弯管,使得渗透弯管的下端延伸至垫层的侧方外部,渗透弯管的上端位于导热罩体的上方;
步骤5:铺设保温层并夯实整平,使得保温层填充覆盖导热罩体外部;
步骤6:铺设渗透层并夯实整平,使得渗透层覆盖在保温层的上部;
步骤7:在渗透层上方铺设沥青路面层并夯实整平,在沥青路面层上钻取均匀的渗透孔。
进一步,步骤3中垫层的铺设厚度为30cm-40cm。
进一步,步骤6中渗透层的铺设厚度为20cm-30c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防积水高原沥青公路及施工方法,该路面结构可靠,施工便捷快速,通过对沥青路面的多层结构设置,形成具有防积水、防冻胀以及稳定加固的结构特性,提高路面的稳定性能,避免路面积水对公路造成的损伤,同时避免冻胀对公路结构的损坏以及降低冬季路面结冰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沥青路面层,2-地基,3-垫层,4-加固组件,5-渗透层,6-导热罩体,7-放热腔,8-放热机构,9-保温层,10-渗水弯管,40-梁体,41-侧桩组,42-中桩组,410-侧桩,420-中桩,11-持力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积水高原沥青公路,包括沥青路面层1、地基2、设置在地基2表面的垫层3以及设置在地基2下表面加固组件4。沥青路面层1的下方设置有渗透层5,沥青路面层1设置有透水孔,透水孔与渗透层5相连通,渗透层5的下方设置有导热罩体6,导热罩体6与垫层3之间具有放热腔7,放热腔7内设置有放热机构8,导热罩体6与渗透层5之间填充有保温层9;渗透层5下方连接有渗水弯管10,渗水弯管10沿渗透层5依次排列,且渗水弯管10的端部延伸至垫层3的侧方外部。
该路面结构可靠,施工便捷快速,通过渗透层5、渗透孔形成路面积水的渗透结构,保证路面上积水的渗透,避免积水长时间滞留对路面的损坏。通过发热机构、放热腔7、导热罩体以及保温层9形成公路内部的放热结构,避免冻胀对路面的膨胀损坏以及降低冬季路面结冰产生的安全隐患,放热机构包括设置在导热罩体6内的双层放热管。通过加固组件4提高对路面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加固组件4包括设置在垫层3下表面的梁体40以及分别连接在梁体40下方的侧桩组41和中桩组42,且侧桩组41位于梁体40的两侧,中桩组42位于梁体40的中部,且导热罩体6的底端与梁体40的上表面刚性连接。侧桩组4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侧桩410,中桩组4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中桩420,相邻侧桩410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中桩420之间的距离。侧桩410和中桩420均为混凝土桩,与梁体40形成加固结构,提供较高的抗弯承载力,大大避免桩体弯曲破坏的发生。
中桩420的桩底和侧桩410的桩底均嵌入地基2的持力层11内或置于持力层11表面。提高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积水高原沥青公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夯实地基2,将侧桩410和中桩420的桩底打入地基2的持力层11内,并将梁体40固定设置在侧桩410和中桩420的桩顶上;
步骤2:将导热罩体安装在梁体40的上表面,向导热罩体内安装放热机构8;
步骤3::向地基2上铺设垫层3并夯实、整平,使得垫层3覆盖梁体40以及导热罩体的根部;垫层3的铺设厚度为30cm-40cm。
步骤4:埋设渗透弯管,使得渗透弯管的下端延伸至垫层3的侧方外部,渗透弯管的上端位于导热罩体的上方;
步骤5:铺设保温层9并夯实整平,使得保温层9填充覆盖导热罩体外部;
步骤6:铺设渗透层5并夯实整平,使得渗透层5覆盖在保温层9的上部;渗透层5的铺设厚度为20cm-30cm。
步骤7:在渗透层5上方铺设沥青路面层1并夯实整平,在沥青路面层1上钻取均匀的渗透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