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钢结构人非桥与混凝土车行桥的双向变位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挑钢结构人非桥与混凝土车行桥的双向变位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桥梁桥面较宽时,外侧人非桥常做成钢结构悬挑结构,因悬挑部分梁高比车行桥梁高小,一方面可减小人非桥桥面标高,减小梯道及坡道规模;另一方面可减轻结构重量,改善桥梁受力。因此,当桥梁断面较宽,尤其是拱桥、连续梁桥等,外侧人非桥可采用悬挑钢结构。
以常规悬挑钢结构人非桥与混凝土车行桥的连接为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阐述。
悬挑钢结构人非桥与混凝土车行桥的一般连接形式如图1所示,它是由钢结构人非桥、混凝土车行桥和预埋构件组成。悬挑钢结构通过预埋构件与混凝土车行桥连接,该结构形式构造简单,自重较轻,人非桥面标高较低,同时实现人车分离,保证行人安全,国内一些工程采用了类似的构造。
但该连接构造存在如下问题:
1.悬挑结构根部受力较大,因此根部梁高较高,同时预埋连接件需设计得较多或较强。
2.人非桥采用钢结构,车行桥采用混凝土结构,两者材料性能不同,在温度作用下两者连接处会产生较大温度力。另外混凝土收缩、徐变也会导致两者连接处产生较大赘余力。
3.人非桥面和车行桥面纵向道路线形不同,活载作用下,两者竖向挠曲因线形不同受到限制,从而在连接处产生赘余力。
综上所述,悬挑钢结构人非桥面与混凝土车行桥连接处受力较大,因此预埋件设计得较多或强,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挑钢结构人非桥与混凝土车行桥的双向变位连接构造,包括车行桥、人非桥和预埋连接件,所述人非桥的外侧设置有吊杆,所述车行桥和所述人非桥之间通过可以双向变位的铰接装置连接,所述铰接装置在横桥向和顺桥向分别留有间隙;所述铰接装置和所述吊杆在所述人非桥的内、外侧分别提供竖向支撑。
优选的,采用钢结构的铰接装置和吊杆在人非桥的内、外侧提供竖向支撑,将悬臂体系优化为简支体系。
优选的,铰接装置在横桥向和顺桥向都留一定间隙,以适用不同材料、不同线形导致的结构不协调位移,释放了多余约束力,减小了预埋连接件的尺寸。
优选的,顺桥向可设置较少的预埋连接件即可满足受力需求,一般可每隔4m-10m设置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设计,采用可以双向变位的铰接装置,优化了钢结构人非桥面与混凝土车行桥的连接体系,释放了连接节点处的赘余力,减小了结构尺寸和桥梁自重,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使得桥梁结构轻盈、造型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悬挑钢结构人非桥与混凝土车行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铰接装置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铰接装置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行桥、2人非桥、3吊杆、4铰接装置、5预埋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实施例:
如图2-图4所示,一种悬挑钢结构人非桥与混凝土车行桥的双向变位连接构造,包括车行桥1、人非桥2和预埋连接件5,人非桥2的外侧设置有吊杆3,车行桥1和人非桥2之间通过可以双向变位的铰接装置4连接,铰接装置4在横桥向和顺桥向分别留有间隙。
具体的,采用钢结构的铰接装置4和吊杆3在人非桥2的内、外侧提供竖向支撑,将悬臂体系优化为简支体系,减小钢结构的人非桥2与混凝土结构的车行桥1连接处的内力,同时可进一步压缩人非桥2的梁高,降低结构自重,使得桥梁结构轻盈、造型美观。
具体的,钢结构的人非桥2与混凝土结构的车行桥连1接处采用了可以双向变位的钢结构的铰接装置4,即铰接装置4在横桥向和顺桥向都留一定间隙,以适用不同材料、不同线形导致的结构不协调位移,释放了多余约束力,减小了预埋连接件5的尺寸。
具体的,顺桥向可设置较少的预埋连接件5即可满足受力需求,一般可每隔4m-10m设置一个。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