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交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另外还指达到某种目标的途径,事物发展、变化的途径。
现有的道路设施,通常是用于车辆通行或车辆和路人的通行,行人与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共用一套路网即为人车混行,是最原始的交通组织模式,交通空间内基本无任何隔离和分流,使得因非机动车位缺失而造成的非机动车随意停放、占道停放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也影响市容市貌;以往的道路人车分流系统更多专注于机动车与行人的关系,而忽略了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者关系的协调,未能很好地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难、乱停乱放,以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混行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道路设施忽略了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三者关系的协调,未能很好地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难、乱停乱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包括:
基层;
机动车道,所述机动车道设置于所述基层顶部的左侧;
非机动车停车岛,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设置于所述基层的顶部,所述基层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通道,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左侧与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的右侧之间设置有四十五度角斜坡。
优选的,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的右侧,所述非机动车道设置在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的右侧,所述人行通道设置在所述非机动车道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的顶部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内表面的两侧之间设置有漏水板。
优选的,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非机动车夹板,所述非机动车夹板的右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表面的一侧连通有活动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槽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套接有弹性件,且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与所述活动板的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内表面的一侧连通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转轴,且所述螺纹转轴的顶端贯穿所述非机动车夹板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非机动车夹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转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通过将道路单侧道路依次划分成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通道,并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设置宽度.米的上抬平面,形成非机动车停车岛,使得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在空间上隔离,避免两种类型的车辆混行,并为非机动车提供停车空间,解决随非机动车数量增加而停车空间不足的问题;
该道路结构充分利用道路资源,非机动车停车空间设置在机动车道2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通空间分隔,不占用行人空间,与行人通道互不干涉,实现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空间和人行空间完全分离,既解决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问题,又解决了非机动车停车难、乱停乱放的问题,还实现了道路人车分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非机动车夹板的侧视图;
图6为图3中非机动车夹板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基层,2、机动车道,3、非机动车停车岛,4、非机动车道,5、人行通道,6、四十五度角斜坡,7、导水槽,8、漏水板,9、非机动车夹板,10、固定槽,11、活动槽,12、活动板,13、定位杆,14、弹性件,15、滑槽,16、螺纹转轴,17、固定板,18、固定孔,19、自行车,20防盗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的侧视图。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包括:
基层1;
机动车道2,所述机动车道2设置于所述基层1顶部的左侧;
非机动车停车岛3,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3设置于所述基层1的顶部,所述基层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非机动车道4和人行通道5,所述非机动车道4的左侧与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3的右侧之间设置有四十五度角斜坡6。
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3设置在所述机动车道2的右侧,所述非机动车道4设置在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3的右侧,所述人行通道5设置在所述非机动车道4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将道路单侧道路依次划分成机动车道2、非机动车道4和人行通道5,并在机动车道2和非机动车道4中间设置宽度2.5米的上抬平面,形成非机动车停车岛3,使得机动车道2与非机动车道4在空间上隔离,避免两种类型的车辆混行,并为非机动车提供停车空间,解决随非机动车数量增加而停车空间不足的问题;该道路结构充分利用道路资源,非机动车停车空间设置在机动车道2与非机动车道4之间,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通空间分隔,不占用行人空间,与行人通道互不干涉,实现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空间和人行空间完全分离,既解决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问题,又解决了非机动车停车难、乱停乱放的问题,还实现了道路人车分流;
在路网比较密集、路宽较小的地区,如城市中的老旧居住社区,采用上述的道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方法,对现有的交通空间进行微小的改造,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通过将道路单侧道路依次划分成机动车道2、非机动车道4和人行通道5,并在机动车道2和非机动车道4中间设置宽度2.5米的上抬平面,形成非机动车停车岛3,使得机动车道2与非机动车道4在空间上隔离,避免两种类型的车辆混行,并为非机动车提供停车空间,解决随非机动车数量增加而停车空间不足的问题;
该道路结构充分利用道路资源,非机动车停车空间设置在机动车道2与非机动车道4之间,将两种不同类型的交通空间分隔,不占用行人空间,与行人通道互不干涉,实现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空间和人行空间完全分离,既解决了机动车、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问题,又解决了非机动车停车难、乱停乱放的问题,还实现了道路人车分流。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3-6,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基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其中,第二实施例并不会妨碍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独立实施。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另一种基于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人车分流道路结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3的顶部开设有导水槽7,所述导水槽7内表面的两侧之间设置有漏水板8。
漏水板8处在非机动车停车岛3的顶部位置,与非机动车停车岛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漏水板8上开设有若干个漏水孔,一方面为非机动车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起到导水作用,通过与导水槽7配合使用,在下雨天气时,可将雨水及时排出,避免雨水堆积在非机动车停车岛3的表面,导水槽7的底部与下水道连通,可将雨水导入下水道中排出。
所述非机动车停车岛3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非机动车夹板9,所述非机动车夹板9的右侧开设有固定槽10,所述固定槽10内表面的一侧连通有活动槽11。
非机动车夹板9用于对非机动车固定,为非机动车的放置位置,非机动车夹板9均匀设置在非机动车停车岛3的顶部,水平设置,形成整齐的停车位置,固定槽10为非机动车前轮的放置区,通过固定槽10对前轮提供支撑,使得非机动车保持稳定。
所述活动槽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槽11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13,所述定位杆13的表面套接有弹性件14,且所述定位杆13的外表面与所述活动板12的内部滑动连接。
活动板12与活动槽11相适配设置,通过与定位杆13以及弹性件14配合设置,形成缓冲结构,在非机动车前轮进入固定槽10内部时,对前轮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避免前轮对非机动车夹板9造成损伤,定位杆13对活动板12起到限位作用,在活动板12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杆13适配的活动槽,使得活动板12在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状态,活动板12在向活动槽11内部收缩时可挤压弹性件14,使得弹性件14收缩。
所述固定槽10内表面的一侧连通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内表面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转轴16,且所述螺纹转轴16的顶端贯穿所述非机动车夹板9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非机动车夹板9的顶部。
滑槽15位于固定槽10内表面左侧的顶部位置,在螺纹转轴16延伸至非机动车夹板9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通过转动该旋钮可使得螺纹转轴16转动。
所述螺纹转轴16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18。
固定板17的右侧位于固定槽10中,固定孔18共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在固定板17上,通过将固定孔与非机动车的防盗锁连接,固定板17的内部设置有螺纹转轴16适配的螺纹,使得非机动车可以固定,可通过转动旋钮使得螺纹转轴16转动,进而使得固定板17在其表面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固定板17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类型非机动车的前轮,保证防盗锁能够与固定孔18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