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的便于移动的重型路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路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的便于移动的重型路墩。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路墩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内部没有任何结构;不可移动的钢筋混凝土路墩放置一定位置一段时间后需要转移位置;由于路墩体积大分量重,从而造成路墩移动困难;这时必须借助吊车或者其他起重设备才可以移动路墩;这样有可能对道路造成一定程度的拥塞,不利于道路交通的疏导,从而增加不必要的移动成本;也存在一种可移动的路墩,这种路墩可以被任何人移动;这种可移动的路墩对移动者没有任何限制;任何人都可以移动路墩,从而增加对路墩的管理成本,不利于对路墩的管理。
本发明设计一种市政工程用的便于移动的重型路墩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市政工程用的便于移动的重型路墩,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市政工程用的便于移动的重型路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泥墩、直角三角形槽、第一弧形槽、圆形杆槽、扇形腔、第二弧形槽、弧形孔、第三弧形槽、方孔、装配圆槽、活动圆槽、第一环形槽、方槽、套管、支耳、触发轮、摆杆、旋转杆、限位环、限位切口、轴套、固定杆、伸缩杆、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弧形块、扇形板、变向轮、第二环形槽、轴孔、第一轴、弧形滑块、定向轮、第二轴、限位条、弧形板、第三复位弹簧、第一弧形块、弧形触发块、第一复位弹簧,其中水泥墩的一个侧面上端中心处开有直角三角形槽,且直角三角形槽的槽口为俯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水泥墩的底面上开有方槽;水泥墩底面上方槽的旁边开有活动圆槽;活动圆槽的内圆面上开有第一环形槽;活动圆槽的顶面中心处开有装配圆槽;装配圆槽的顶面中心处开有圆形杆槽,且圆形杆槽与直角三角形槽的直角拐角处相通;圆形杆槽的内圆面与直角三角形槽的侧面相切;直角三角形槽的底面上开有第一弧形槽,且第一弧形槽的弧心轴线与装配圆槽的圆心轴线重合;第一弧形槽的内弧面下端开有扇形腔,且扇形腔与装配圆槽相通;扇形腔的圆心轴线与装配圆槽的圆心轴线重合;第一弧形槽的底面上开有第二弧形槽,且第二弧形槽的弧心轴线与装配圆槽的圆心轴线重合;第二弧形槽的外弧面圆弧半径与第一弧形槽的外弧面圆弧半径相等;扇形腔的底面上开有弧形孔,且弧形孔与活动圆槽相通;弧形孔的弧心轴线与装配圆槽的圆心轴线重合,且弧形孔外弧面圆弧半径与扇形腔的圆弧半径相等;扇形腔的底面上开有第三弧形槽,且第三弧形槽的弧心轴线与装配圆槽的圆心轴线重合;第三弧形槽的内弧面上端中心处开有方孔,且方孔与装配圆槽相通。
旋转杆一端插入圆形杆槽中;限位环的外圆面上开有若干个限位切口;限位环安装在旋转杆上并嵌入装配圆槽中;摆杆通过其一端安装在旋转杆的外圆面上,且摆杆与直角三角形槽相配合;第一弧形块上端面与两个侧面相交的两个棱角处开有倒角;若干个第一弧形块紧密地安装于第二弧形槽中;一个第一弧形块对应一个限位切口;若干个弧形触发块分别通过其外弧面安装于相应的第一弧形块内弧面的上端;弧形触发块的内弧面与第一弧形槽的内弧面接触配合;若干个第一复位弹簧位于第二弧形槽中;每个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相应的第一弧形块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弧形槽的底部连接;固定杆通过其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杆的外圆面上;固定杆摆动于活动圆槽的顶部;固定杆未连接旋转杆的一端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位于弧形孔中;第二复位弹簧缠绕在伸缩杆的外侧;第二弧形块安装于弧形孔中,且第二弧形块的下端面与伸缩杆连接;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与固定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弧形块连接;扇形板通过下表面安装在第二弧形块的上端面上;扇形板位于扇形腔中;扇形板的上表面与弧形触发块的下端面相配合;弧形板嵌入第三弧形槽中;两个第三复位弹簧位于第三弧形槽中且对称分布;第三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三弧形槽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板下端面连接;弧形板的上端面与扇形板的下表面接触配合;限位条通过其一端安装在弧形板的内弧面上,限位条的另一端则穿过方孔与若干个限位切口相配合。
定向轮通过第二轴安装在方槽中;两个弧形滑块通过滑动配合均匀地安装在第一环形槽中;变向轮的外圆面中心处开有第二环形槽;变向轮两个端面之间开有贯通的轴孔;轴套嵌套在第二环形槽的外圆面上;第一轴穿过变向轮上的轴孔,且第一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滑块的内弧面连接;轴套的外圆面与旋转杆下端面固定连接;套管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两个支耳;触发轮通过轴安装在两个支耳之间;触发轮的中心轴线与套管的中心轴线平行;触发轮与若干个第一弧形块和若干个弧形触发块相配合;套管通过其一端嵌套在摆杆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个限位切口和最后一个限位切口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初始状态时,限位条一端嵌入第一个限位切口中。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初始状态时,变向轮与定向轮不平行。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轴与变向轮之间为轴承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轴与定向轮之间为轴承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复位弹簧、第二复位弹簧和第三复位弹簧均为压缩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弧形块的宽度小于套管的直径。
本发明中触发轮的作用是,当需要移动路墩时,套管一端套在摆杆上,双手顺时针扭动套管,触发轮随套管一起旋转;触发轮与最边上的第一弧形块和弧形触发块接触并进一步压迫第一弧形块和弧形触发块,最边上的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弧形触发块向下运动,弧形触发块压迫扇形板;扇形板使得第二复位弹簧被压缩,伸缩杆缩短;扇形板压迫弧形板向下运动;两个第三复位弹簧被压缩;弧形板带动限位条一起向下运动;限位条脱离初始限位切口;然后双手推动套管带动摆杆沿圆形杆槽的中心轴线摆动;摆杆带动旋转杆一起旋转;旋转杆通过轴套带动变向轮绕旋转杆轴线摆动;继续推动套管,当触发轮遇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时,旋转杆通过固定杆、伸缩杆和第二弧形块带动扇形板脱离第一个弧形触发块,第一个第一弧形块在相应的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触发轮继续压迫第二个第一弧形块,使得限位条不嵌入第二第一弧形块对应的限位切口中,使得旋转杆在套管的驱使下继续摆动;触发轮在双手的推动下,依次压迫每一个第一弧形块,直至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处,这时,变向轮随着旋转杆旋转了90度;变向轮此时与定向轮相平行;然后双手顺时针扭动套管,使得触发轮脱离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在与之对应的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一弧形块解除对扇形板的压迫;扇形板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解除对弧形板的压迫;弧形板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带动限位条向上运动,使得限位条嵌入最后一个限位切口中;变向轮的方位被固定,在移动路墩的过程中,变向轮始终与定向轮保持平行,使得移动路墩更顺利。
本发明中弧形板嵌入第三弧形槽中的设计目的是,使得限位条在弧形板的带动下,只产生上下运动,不产生左右摆动。当限位条遇到合适的限位切口时,顺利地嵌入限位切口中。
本发明中第一个限位切口和最后一个限位切口之间的夹角为90度的设计目的是,当套管从初始位置通过旋转杆和轴套带动变向轮摆动到与定向轮相平行的位置时,变向轮刚好摆动了90度,最后一个限位切口摆动了90度,此时顺时针扭动套管,限位条刚好嵌入最后一个限位切口中,使得变向轮的位置被暂时固定;当移动路墩时,变向轮不会发生摆动,路墩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得路墩的移动更顺利;当路墩被移动到目的地后,双手作用于套管逆时针扭动,触发轮压迫第一弧形块和弧形触发块;弧形触发块压迫扇形板向下运动;扇形板压迫弧形板向下运动;弧形板带动限位条脱离最后一个限位切口;套管向初始位置摆动;当套管摆动90度回到初始位置时,变向轮摆动到与定向轮相垂直的位置;第一各限位切口回摆90度回到初始位置;这时,逆时针扭动套管,触发轮脱离第一弧形块和弧形触发块;第一弧形块和弧形触发块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弧形触发块解除对扇形板的压迫;第二复位弹簧带动扇形板复位;扇形板解除对弧形板的压迫;两个第三复位弹簧带动弧形板复位;弧形板带动限位条向上运动并嵌入第一个限位切口中;变向轮与定向轮的垂直关系被暂时固定,路墩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被转化成滑动摩擦,路墩不容易被移动。
本发明中初始状态时,变向轮与定向轮不平行的作用是,路墩本身很重,变向轮与定向轮不平行,在推动路墩时,路墩与地面之间为滑动摩擦;路墩与地面的摩擦力很大以至于任何人不通过配套设备就不能移动路墩;当需要移动路墩时,路墩的管理者用路墩配套的设备作用于路墩,使得变向轮发生摆动,直至变向轮与定向轮平行,这时推动路墩,路墩与地面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此时可以很轻松地移动路墩;当路墩被移动到目的地时,通过路墩配套的设备作用于路墩,使得变向轮发生摆动,变向轮与定向轮不再平行,这时推路墩时,路墩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在没有路墩配套设备的情况下,路墩将很难被移动;从而达到在路墩的管理者不移动路墩的情况下,任何人不能随意省力顺利地移动路墩。
本发明中限位环上开有若干限位切口,且每个限位切口都对应一个第一弧形块的设计目的是,如果有人用不是路墩配套的工具按下第一个弧形块,然后通过工具摆动摆杆;当摆杆摆动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处时,与第二个第一弧形块相对应的限位切口刚好与限位条相遇;此时,第三复位弹簧使得限位条向上弹起并嵌入与第二个第一弧形块对应的限位切口中;从而阻止摆杆继续摆动;如果要使得摆杆继续摆动,必须用工具继续作用于第二个第一弧形块,使得限位条脱离限位切口,在摆动摆杆;当每遇到一个第一弧形块时,都必须重复上述的动作,从而增加了摆动摆杆的难度,在没有路墩配套套管的情况下,路墩的移动更加麻烦更加困难。
本发明中第一弧形块的宽度小于套管的直径的设计目的是,如果第一弧形块的宽度大于套管的直径,当有人用不是路墩配套的圆管作用于路墩时,圆管套在摆杆上,用工具按下设备下方的第一弧形块,同时摆动圆管,同样能达到限位条脱离限位切口,圆管通过摆杆、旋转杆和轴套带动变向轮摆动;第一弧形块的宽度小于套管的直径时,第一弧形块被隐藏在套管下方,人手无法触摸到,如果不借助与路墩配套的套管时,任何人不能随意移动路墩。
本发明中扇形板的大小设计需满足:扇形板随套管一起作用于弧形触发块;当套管上的触发轮脱离前一个第一弧形块时,扇形板同时也脱离前一个弧形触发块,保证只有被触发轮压迫的第一弧形块才能压迫扇形板;进一步确保只有与路墩配套的套管作用于路墩,才能使得限位条一直脱离限位切口而不嵌入限位切口,直至套管从路墩上取下。
当路墩的管理者需要移动路墩时,用路墩配套的套管套在摆杆上,双手顺时针扭动套管,触发轮随套管一起旋转;触发轮与最边上的第一弧形块和弧形触发块接触并进一步压迫第一弧形块和弧形触发块,最边上的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弧形触发块向下运动,弧形触发块压迫扇形板;扇形板使得第二复位弹簧被压缩,伸缩杆缩短;扇形板压迫弧形板向下运动;两个第三复位弹簧被压缩;弧形板带动限位条一起向下运动;限位条脱离初始限位切口;然后双手推动套管带动摆杆沿圆形杆槽的中心轴线摆动;摆杆带动旋转杆一起旋转;旋转杆通过轴套带动变向轮绕旋转杆轴线摆动;继续推动套管,当触发轮遇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时,旋转杆通过固定杆、伸缩杆和第二弧形块带动扇形板脱离第一个弧形触发块,第一个第一弧形块在相应的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触发轮继续压迫第二个第一弧形块,使得限位条不嵌入第二个第一弧形块对应的限位切口中,使得旋转杆在套管的驱使下继续摆动;触发轮在双手的推动下,依次压迫每一个第一弧形块,直至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处,这时,变向轮随着旋转杆旋转了90度;变向轮此时与定向轮相平行;然后双手顺时针扭动套管,使得触发轮脱离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在与之对应的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一弧形块解除对扇形板的压迫;扇形板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解除对弧形板的压迫;弧形板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带动限位条向上运动,使得限位条嵌入最后一个限位切口中;变向轮的方位被固定,在移动路墩的过程中,变向轮始终与定向轮保持平行,使得移动路墩更顺利。
当路墩被移动到目的地时,用路墩配套的套管套在摆杆上,双手逆时针扭动套管,触发轮随套管一起旋转;触发轮与最边上的第一弧形块和弧形触发块接触并进一步压迫第一弧形块和弧形触发块,最边上的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弧形触发块向下运动,弧形触发块压迫扇形板;扇形板使得第二复位弹簧被压缩,伸缩杆缩短;扇形板压迫弧形板向下运动;两个第三复位弹簧被压缩;弧形板带动限位条一起向下运动;限位条脱离限位切口;然后双手推动套管带动摆杆沿圆形杆槽的中心轴线向初始位置摆动;摆杆带动旋转杆一起旋转;旋转杆通过轴套带动变向轮绕旋转杆轴线向初始位置摆动;继续推动套管,当触发轮遇到倒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时,旋转杆通过固定杆、伸缩杆和第二弧形块带动扇形板脱离最后一个弧形触发块,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在相应的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触发轮继续压迫倒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使得限位条不嵌入倒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对应的限位切口中,使得旋转杆在套管的驱使下继续摆动;触发轮在双手的推动下向初始位置运动并依次压迫每一个第一弧形块,直至回到第一个第一弧形块处,这时,变向轮随着旋转杆回转了90度;变向轮此时与定向轮垂直;然后双手逆时针扭动套管,使得触发轮脱离第一个第一弧形块;第一个第一弧形块在与之对应的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第一弧形块解除对扇形板的压迫;扇形板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解除对弧形板的压迫;弧形板在第三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带动限位条向上运动,使得限位条嵌入初始限位切口中;变向轮的方位被固定,此时如果再推动路墩,路墩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如果路墩的管理者不移动路墩,路墩将很难被移动。
相对于传统的路墩,本发明中当路墩的管理者需要移动路墩时,用路墩的配套设备就可以很轻松的移动路墩;如果路墩的管理者不需要移动路墩,如果不借助与路墩配套的设备,任何人将不能或者很难移动路墩;使得管理者更好的管理路墩;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路墩整体透视示意图。
图2是路墩中心剖面示意图。
图3是伸缩杆装配剖面示意图。
图4是套管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水泥墩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6是直角三角形槽剖面示意图。
图7是扇形腔剖面示意图。
图8是水泥墩仰视透视示意图。
图9是水泥墩中心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水泥墩剖面透视示意图。
图11是套管示意图。
图12是旋转杆、摆杆、定位环及轴套配合示意图。
图13是变向轮透视示意图。
图14是路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路墩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水泥墩;2、直角三角形槽;3、第一弧形槽;4、圆形杆槽;5、扇形腔;6、第二弧形槽;7、弧形孔;8、第三弧形槽;9、方孔;10、装配圆槽;11、活动圆槽;12、第一环形槽;13、方槽;14、套管;15、支耳;16、触发轮;17、摆杆;18、旋转杆;19、限位环;20、限位切口;21、弧形触发块;22、轴套;23、固定杆;24、伸缩杆;25、第二复位弹簧;26、第一复位弹簧;27、第二弧形块;28、扇形板;29、变向轮;30、第二环形槽;31、轴孔;32、第一轴;33、弧形滑块;34、定向轮;35、第二轴;36、限位条;37、弧形板;38、第三复位弹簧;39、第一弧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它包括水泥墩1、直角三角形槽2、第一弧形槽3、圆形杆槽4、扇形腔5、第二弧形槽6、弧形孔7、第三弧形槽8、方孔9、装配圆槽10、活动圆槽11、第一环形槽12、方槽13、套管14、支耳15、触发轮16、摆杆17、旋转杆18、限位环19、限位切口20、轴套22、固定杆23、伸缩杆24、第二复位弹簧25、第二弧形块27、扇形板28、变向轮29、第二环形槽30、轴孔31、第一轴32、弧形滑块33、定向轮34、第二轴35、限位条36、弧形板37、第三复位弹簧38、第一弧形块39、弧形触发块21、第一复位弹簧26,其中如图5、6所示,水泥墩1的一个侧面上端中心处开有直角三角形槽2,且直角三角形槽2的槽口为俯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如图8所示,水泥墩1的底面上开有方槽13;水泥墩1底面上方槽13的旁边开有活动圆槽11;如图9所示,活动圆槽11的内圆面上开有第一环形槽12;如图10所示,活动圆槽11的顶面中心处开有装配圆槽10;如图9所示,装配圆槽10的顶面中心处开有圆形杆槽4,且圆形杆槽4与直角三角形槽2的直角拐角处相通;如图6所示,圆形杆槽4的内圆面与直角三角形槽2的侧面相切;直角三角形槽2的底面上开有第一弧形槽3,且第一弧形槽3的弧心轴线与装配圆槽10的圆心轴线重合;如图7、10所示,第一弧形槽3的内弧面下端开有扇形腔5,且扇形腔5与装配圆槽10相通;扇形腔5的圆心轴线与装配圆槽10的圆心轴线重合;如图7、9所示,第一弧形槽3的底面上开有第二弧形槽6,且第二弧形槽6的弧心轴线与装配圆槽10的圆心轴线重合;第二弧形槽6的外弧面圆弧半径与第一弧形槽3的外弧面圆弧半径相等;扇形腔5的底面上开有弧形孔7,且弧形孔7与活动圆槽11相通;弧形孔7的弧心轴线与装配圆槽10的圆心轴线重合,且弧形孔7外弧面圆弧半径与扇形腔5的圆弧半径相等;扇形腔5的底面上开有第三弧形槽8,且第三弧形槽8的弧心轴线与装配圆槽10的圆心轴线重合;如图10所示,第三弧形槽8的内弧面上端中心处开有方孔9,且方孔9与装配圆槽10相通。
如图4所示,旋转杆18一端插入圆形杆槽4中;如图12所示,限位环19的外圆面上开有若干个限位切口20;如图2所示,限位环19安装在旋转杆18上并嵌入装配圆槽10中;如图1、12所示,摆杆17通过其一端安装在旋转杆18的外圆面上,且摆杆17与直角三角形槽2相配合;如图14、15所示,第一弧形块39上端面与两个侧面相交的两个棱角处开有倒角;如图2所示,若干个第一弧形块39紧密地安装于第二弧形槽6中;如图14所示,一个第一弧形块39对应一个限位切口20;若干个弧形触发块21分别通过其外弧面安装于相应的第一弧形块39内弧面的上端;如图2所示,弧形触发块21的内弧面与第一弧形槽3的内弧面接触配合;若干个第一复位弹簧26位于第二弧形槽6中;每个第一复位弹簧26一端与相应的第一弧形块39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弧形槽6的底部连接;如图12所示,固定杆23通过其一端固定安装在旋转杆18的外圆面上;如图2所示,固定杆23摆动于活动圆槽11的顶部;如图12所示,固定杆23未连接旋转杆18的一端安装有伸缩杆24;如图4所示,伸缩杆24位于弧形孔7中;第二复位弹簧25缠绕在伸缩杆24的外侧;第二弧形块27安装于弧形孔7中,且第二弧形块27的下端面与伸缩杆24连接;第二复位弹簧25一端与固定杆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弧形块27连接;如图12所示,扇形板28通过下表面安装在第二弧形块27的上端面上;如图4所示,扇形板28位于扇形腔5中;扇形板28的上表面与弧形触发块21的下端面相配合;弧形板37嵌入第三弧形槽8中;如图15所示,两个第三复位弹簧38位于第三弧形槽8中且对称分布;如图4所示,第三复位弹簧38一端与第三弧形槽8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板37下端面连接;弧形板37的上端面与扇形板28的下表面接触配合;如图2所示,限位条36通过其一端安装在弧形板37的内弧面上,限位条36的另一端则穿过方孔9与若干个限位切口20相配合。
如图2所示,定向轮34通过第二轴35安装在方槽13中;两个弧形滑块33通过滑动配合均匀地安装在第一环形槽12中;如图13所示,变向轮29的外圆面中心处开有第二环形槽30;变向轮29两个端面之间开有贯通的轴孔31;如图14所示,轴套22嵌套在第二环形槽30的外圆面上;第一轴32穿过变向轮29上的轴孔31,且第一轴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滑块33的内弧面连接;如图15所示,轴套22的外圆面与旋转杆18下端面固定连接;如图11所示,套管14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两个支耳15;触发轮16通过轴安装在两个支耳15之间;触发轮16的中心轴线与套管14的中心轴线平行;如图2所示,触发轮16与若干个第一弧形块39和若干个弧形触发块21相配合;套管14通过其一端嵌套在摆杆17上。
如图12所示,上述第一个限位切口20和最后一个限位切口20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如图2所示,在初始状态时,限位条36一端嵌入第一个限位切口20中。
如图2所示,在初始状态时,变向轮29与定向轮34不平行。
如图15所示,上述第一轴32与变向轮29之间为轴承配合。
如图14所示,上述第二轴35与定向轮34之间为轴承配合。
如图15所示,上述第一复位弹簧26、第二复位弹簧25和第三复位弹簧38均为压缩弹簧。
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弧形块39的宽度小于套管14的直径。
本发明中触发轮16的作用是,当需要移动路墩时,套管14一端套在摆杆17上,双手顺时针扭动套管14,触发轮16随套管14一起旋转;触发轮16与最边上的第一弧形块39和弧形触发块21接触并进一步压迫第一弧形块39和弧形触发块21,最边上的第一复位弹簧26被压缩;弧形触发块21向下运动,弧形触发块21压迫扇形板28;扇形板28使得第二复位弹簧25被压缩,伸缩杆24缩短;扇形板28压迫弧形板37向下运动;两个第三复位弹簧38被压缩;弧形板37带动限位条36一起向下运动;限位条36脱离初始限位切口20;然后双手推动套管14带动摆杆17沿圆形杆槽4的中心轴线摆动;摆杆17带动旋转杆18一起旋转;旋转杆18通过轴套22带动变向轮29绕旋转杆18轴线摆动;继续推动套管14,当触发轮16遇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时,旋转杆18通过固定杆23、伸缩杆24和第二弧形块27带动扇形板28脱离第一个弧形触发块21,第一个第一弧形块39在相应的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复位;触发轮16继续压迫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使得限位条36不嵌入第二第一弧形块39对应的限位切口20中,使得旋转杆18在套管14的驱使下继续摆动;触发轮16在双手的推动下,依次压迫每一个第一弧形块39,直至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39处,这时,变向轮29随着旋转杆18旋转了90度;变向轮29此时与定向轮34相平行;然后双手顺时针扭动套管14,使得触发轮16脱离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39;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39在与之对应的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复位;第一弧形块39解除对扇形板28的压迫;扇形板28在第二复位弹簧25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28解除对弧形板37的压迫;弧形板37在第三复位弹簧38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28带动限位条36向上运动,使得限位条36嵌入最后一个限位切口20中;变向轮29的方位被固定,在移动路墩的过程中,变向轮29始终与定向轮34保持平行,使得移动路墩更顺利。
本发明中弧形板37嵌入第三弧形槽8中的设计目的是,使得限位条36在弧形板37的带动下,只产生上下运动,不产生左右摆动。当限位条36遇到合适的限位切口20时,顺利地嵌入限位切口20中。
本发明中第一个限位切口20和最后一个限位切口20之间的夹角为90度的设计目的是,当套管14从初始位置通过旋转杆18和轴套22带动变向轮29摆动到与定向轮34相平行的位置时,变向轮29刚好摆动了90度,最后一个限位切口20摆动了90度,此时顺时针扭动套管14,限位条36刚好嵌入最后一个限位切口20中,使得变向轮29的位置被暂时固定;当移动路墩时,变向轮29不会发生摆动,路墩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得路墩的移动更顺利;当路墩被移动到目的地后,双手作用于套管14逆时针扭动,触发轮16压迫第一弧形块39和弧形触发块21;弧形触发块21压迫扇形板28向下运动;扇形板28压迫弧形板37向下运动;弧形板37带动限位条36脱离最后一个限位切口20;套管14向初始位置摆动;当套管14摆动90度回到初始位置时,变向轮29摆动到与定向轮34相垂直的位置;第一各限位切口20回摆90度回到初始位置;这时,逆时针扭动套管14,触发轮16脱离第一弧形块39和弧形触发块21;第一弧形块39和弧形触发块21在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复位;弧形触发块21解除对扇形板28的压迫;第二复位弹簧25带动扇形板28复位;扇形板28解除对弧形板37的压迫;两个第三复位弹簧38带动弧形板37复位;弧形板37带动限位条36向上运动并嵌入第一个限位切口20中;变向轮29与定向轮34的垂直关系被暂时固定,路墩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被转化成滑动摩擦,路墩不容易被移动。
本发明中初始状态时,变向轮29与定向轮34不平行的作用是,路墩本身很重,变向轮29与定向轮34不平行,在推动路墩时,路墩与地面之间为滑动摩擦;路墩与地面的摩擦力很大以至于任何人不通过配套设备就不能移动路墩;当需要移动路墩时,路墩的管理者用路墩配套的设备作用于路墩,使得变向轮29发生摆动,直至变向轮29与定向轮34平行,这时推动路墩,路墩与地面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此时可以很轻松地移动路墩;当路墩被移动到目的地时,通过路墩配套的设备作用于路墩,使得变向轮29发生摆动,变向轮29与定向轮34不再平行,这时推路墩时,路墩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在没有路墩配套设备的情况下,路墩将很难被移动;从而达到在路墩的管理者不移动路墩的情况下,任何人不能随意省力顺利地移动路墩。
本发明中限位环19上开有若干限位切口20,且每个限位切口20都对应一个第一弧形块39的设计目的是,如果有人用不是路墩配套的工具按下第一个弧形块,然后通过工具摆动摆杆17;当摆杆17摆动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处时,与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相对应的限位切口20刚好与限位条36相遇;此时,第三复位弹簧38使得限位条36向上弹起并嵌入与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对应的限位切口20中;从而阻止摆杆17继续摆动;如果要使得摆杆17继续摆动,必须用工具继续作用于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使得限位条36脱离限位切口20,在摆动摆杆17;当每遇到一个第一弧形块39时,都必须重复上述的动作,从而增加了摆动摆杆17的难度,在没有路墩配套套管14的情况下,路墩的移动更加麻烦更加困难。
本发明中第一弧形块39的宽度小于套管14的直径的设计目的是,如果第一弧形块39的宽度大于套管14的直径,当有人用不是路墩配套的圆管作用于路墩时,圆管套在摆杆17上,用工具按下设备下方的第一弧形块39,同时摆动圆管,同样能达到限位条36脱离限位切口20,圆管通过摆杆17、旋转杆18和轴套22带动变向轮29摆动;第一弧形块39的宽度小于套管14的直径时,第一弧形块39被隐藏在套管14下方,人手无法触摸到,如果不借助与路墩配套的套管14时,任何人不能随意移动路墩。
本发明中扇形板28的大小设计需满足:扇形板28随套管14一起作用于弧形触发块21;当套管14上的触发轮16脱离前一个第一弧形块39时,扇形板28同时也脱离前一个弧形触发块21,保证只有被触发轮16压迫的第一弧形块39才能压迫扇形板28;进一步确保只有与路墩配套的套管14作用于路墩,才能使得限位条36一直脱离限位切口20而不嵌入限位切口20,直至套管14从路墩上取下。
具体实施方式:当路墩的管理者需要移动路墩时,用路墩配套的套管14套在摆杆17上,双手顺时针扭动套管14,触发轮16随套管14一起旋转;触发轮16与最边上的第一弧形块39和弧形触发块21接触并进一步压迫第一弧形块39和弧形触发块21,最边上的第一复位弹簧26被压缩;弧形触发块21向下运动,弧形触发块21压迫扇形板28;扇形板28使得第二复位弹簧25被压缩,伸缩杆24缩短;扇形板28压迫弧形板37向下运动;两个第三复位弹簧38被压缩;弧形板37带动限位条36一起向下运动;限位条36脱离初始限位切口20;然后双手推动套管14带动摆杆17沿圆形杆槽4的中心轴线摆动;摆杆17带动旋转杆18一起旋转;旋转杆18通过轴套22带动变向轮29绕旋转杆18轴线摆动;继续推动套管14,当触发轮16遇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时,旋转杆18通过固定杆23、伸缩杆24和第二弧形块27带动扇形板28脱离第一个弧形触发块21,第一个第一弧形块39在相应的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复位;触发轮16继续压迫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使得限位条36不嵌入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对应的限位切口20中,使得旋转杆18在套管14的驱使下继续摆动;触发轮16在双手的推动下,依次压迫每一个第一弧形块39,直至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39处,这时,变向轮29随着旋转杆18旋转了90度;变向轮29此时与定向轮34相平行;然后双手顺时针扭动套管14,使得触发轮16脱离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39;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39在与之对应的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复位;第一弧形块39解除对扇形板28的压迫;扇形板28在第二复位弹簧25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28解除对弧形板37的压迫;弧形板37在第三复位弹簧38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28带动限位条36向上运动,使得限位条36嵌入最后一个限位切口20中;变向轮29的方位被固定,在移动路墩的过程中,变向轮29始终与定向轮34保持平行,使得移动路墩更顺利。
当路墩被移动到目的地时,用路墩配套的套管14套在摆杆17上,双手逆时针扭动套管14,触发轮16随套管14一起旋转;触发轮16与最边上的第一弧形块39和弧形触发块21接触并进一步压迫第一弧形块39和弧形触发块21,最边上的第一复位弹簧26被压缩;弧形触发块21向下运动,弧形触发块21压迫扇形板28;扇形板28使得第二复位弹簧25被压缩,伸缩杆24缩短;扇形板28压迫弧形板37向下运动;两个第三复位弹簧38被压缩;弧形板37带动限位条36一起向下运动;限位条36脱离限位切口20;然后双手推动套管14带动摆杆17沿圆形杆槽4的中心轴线向初始位置摆动;摆杆17带动旋转杆18一起旋转;旋转杆18通过轴套22带动变向轮29绕旋转杆18轴线向初始位置摆动;继续推动套管14,当触发轮16遇到倒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时,旋转杆18通过固定杆23、伸缩杆24和第二弧形块27带动扇形板28脱离最后一个弧形触发块21,最后一个第一弧形块39在相应的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复位;触发轮16继续压迫倒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使得限位条36不嵌入倒数第二个第一弧形块39对应的限位切口20中,使得旋转杆18在套管14的驱使下继续摆动;触发轮16在双手的推动下向初始位置运动并依次压迫每一个第一弧形块39,直至回到第一个第一弧形块39处,这时,变向轮29随着旋转杆18回转了90度;变向轮29此时与定向轮34垂直;然后双手逆时针扭动套管14,使得触发轮16脱离第一个第一弧形块39;第一个第一弧形块39在与之对应的第一复位弹簧26的作用下复位;第一弧形块39解除对扇形板28的压迫;扇形板28在第二复位弹簧25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28解除对弧形板37的压迫;弧形板37在第三复位弹簧38的作用下复位;扇形板28带动限位条36向上运动,使得限位条36嵌入初始限位切口20中;变向轮29的方位被固定,此时如果再推动路墩,路墩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如果路墩的管理者不移动路墩,路墩将很难被移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路墩的管理者需要移动路墩时,用路墩的配套设备就可以很轻松的移动路墩;如果路墩的管理者不需要移动路墩,如果不借助与路墩配套的设备,任何人将不能或者很难移动路墩;使得管理者更好的管理路墩。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