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用于面盆的隐蔽式去水器及面盆的制作方法

2021-01-18 13:01:17|249|起点商标网
用于面盆的隐蔽式去水器及面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洁具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面盆的隐蔽式去水器,该去水器安装在面盆的盆体内部的收容腔室中。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隐蔽式去水器的面盆,该面盆通常设有供水流入的去水口、通向排水管将水从面盆排走的下水口以及与去水口和下水口都流体连通的收容腔室。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盥洗台盆或面盆一般都是在台盆或面盆的底面中央设置去水口和去水盖,并且在台盆或面盆的侧壁上方设有溢流口,从而可以在用户忘记关闭面盆上方的水龙头时,避免面盆“过载”导致的水流四溢。然而,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在盥洗台盆盛水进行盥洗时较容易因为触碰到去水盖而产生误操作排水,而且在盥洗完毕需要排水时操作者需要将手伸入污水中操作去水盖才能完成。

为此,现有技术中已开发出了隐藏式去水器和包括这种去水器的盥洗台盆或面盆,它能够减少去水管和溢水腔的污渍对盥洗台盆表面的污染,而且使用者在盛水盥洗完毕之后无需再将手伸入污水中就可方便按下去水按钮实现去水,在盥洗过程中也不会发生误触碰去水盖就去水的不便。

然而,尽管存在容纳于面盆内部腔室中的隐蔽式去水器,但这种去水器由于受到水的浮力,可能在内部腔室中有不期望浮起的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现有技术的去水器借助其从面盆外表面可见的顶盖部与陶瓷面盆的盆体直接摩擦接合来尽可能确保去水器不会自动浮起。然而,这种顶盖部需要专门设计,并且无论如何都会与陶瓷盆体的表面发生接触,这种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面盆磨损或者结垢。

因此,在卫生洁具领域中始终存在对有效确保隐蔽式去水器在盆体内部腔室中不会不期望浮起、同时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且不会磨损昂贵的陶瓷盆体表面的一种去水器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面盆的隐蔽式去水器,所述去水器设于所述面盆的收容腔室中,所述收容腔室分别与所述面盆的去水口以及下水口连通,所述去水器安装成能在使所述去水口与所述下水口连通的连通位置和使所述去水口与所述下水口阻断的阻断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去水器包括: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定位成高于所述去水口和所述下水口,在所述阻断位置,经由所述去水口流入所述收容腔室的水通过所述溢流口流到所述下水口;触发部,所述触发部构造成在其被操作时能带动所述去水器在所述连通位置和所述阻断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去水器进一步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构造成使所述去水器能保持在所述连通位置和/或所述阻断位置而不相对于所述收容腔室移位,其中,所述固定结构布置成位于所述触发部下方。

借助去水器的固定结构,可以使得去水器即便处于收容腔室内的水浮力下但仍以简单的方式保持在连通位置和/或阻断位置中,而无需使去水器的其它部件、例如顶盖部与面盆的陶瓷盆体直接进行形状配合地固定,从而显著简化去水器本身的结构设计,降低对陶瓷盆体的损伤和污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去水器可包括顶盖部,所述顶盖部从所述盆体的外部是可见的,所述固定结构布置成位于所述顶盖部下方。由此,能使得顶盖部的结构设计因无需考虑其与面盆的陶瓷盆体的配合而大幅简化,从而有利于面盆的制造和成本的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的尺寸设计成匹配于所述收容腔室的内径而能使所述去水器在所述收容腔室内保持就位。借助匹配的尺寸设计,可以通过固定结构使去水器直接相对于腔室保持在所需的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中,而无需额外的结构,从而可以大幅降低去水器的构造成本。

例如,去水器可以设计成包括阻挡本体,阻挡本体在所述收容腔室内能在所述连通位置和所述阻断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所述溢流口设于所述阻挡本体上,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阻挡本体的与所述收容腔室的侧壁接合的部分处。借助阻挡本体与侧壁接合的部分处所设的固定结构,可以使阻挡本体以及由此整个去水器不受腔室内水的浮力作用而通过与侧壁的接合来实现保持就位。

优选的是,固定结构可以为间设在所述阻挡本体与所述收容腔室的所述侧壁之间的可变形元件,从而与所述侧壁为形状配合地固定。例如,可变形元件可以构造成橡胶圈。借助可变形元件,能在保护腔室侧壁的情况下容易实现与侧壁的摩擦配合,以获得稳定的保持就位效果。

有利地,所述去水器还包括引导元件,所述引导元件设置成在所述去水器插入所述收容腔室内时引导所述去水器相对于所述收容腔室能处于预定的定向和位置中。由此,可以通过使引导元件与腔室的侧壁之间的接合来“盲”插入去水器,从而能以非常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对去水器在腔室中的引导。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结构的尺寸设计成匹配于所述下水口的内径而相对于所述下水口保持就位。借助固定结构和下水口(即,去水器和下水口)之间的尺寸匹配,可以通过固定结构使去水器直接相对于下水口保持在所需的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中,结构简单且对陶瓷面盆无损伤,从而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优选地,所述去水器包括溢流筒,所述溢流口设置在所述溢流筒的上端处,而所述溢流筒在其下端处包括通流口,所述通流口与所述下水口连通。在此实施例中,可以将溢流筒的通流口直接对准下水口从上方将去水器安置于下水口上,从而获得灵活的布置形式。

更优选的是,所述溢流筒在其通流口处包括作为所述固定结构的接合元件,所述面盆包括安置于所述下水口处的排水管接头,所述接合元件能与所述排水管接头形状配合地固定。通过接合元件和排水管接头之间的形状配合地接合,可以容易地将溢流筒以及整个去水器保持在所需的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中。

尤其是,去水器包括按压元件,所述按压元件至少部分地轴向延伸,所述按压元件从所述触发部延伸并且与所述溢流筒固连,从而在按下所述按压元件时能带动所述溢流筒上下移动。借助按压元件可以使用户能方便地致动去水器相对于腔室进行上下移动。

特别有利的是,顶盖部设置成在所述去水器处于所述阻断位置和/或所述连通位置时与所述盆体的外表面齐平。由此,可以获得盆体表面一致的轮廓,减少藏污纳垢之处,便于清洁,且美观大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部本身就可以实施成所述触动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动部、例如呈按钮形式的触动部则可动地安装在所述顶盖部中。无论在哪种方案中,固定结构都始终位于触动部下方(例如,包含触动部的顶盖部下方),从而去水器的顶盖部并无可能会成为其固定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面盆,所述面盆包括:去水口、下水口、收容腔室以及如前所述的隐蔽式去水器。

借助该面盆,可以获得可靠且稳定的去水、溢流效果,且对面盆无损伤,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面盆的立体图,其中,未示出隐蔽设置在面盆的盆体内部的去水器;

图2以立体剖视图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面盆,其中示出盆体上所设的去水口、下水口和腔室;

图3示意地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隐蔽设置在面盆的盆体内部的去水器的立体图;

图4示意地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去水器的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图,其中示出构成阻挡本体的板状主体和卡接条;

图5示意地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隐蔽式去水器,其中,去水器处于连通位置;

图6示意地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隐蔽式去水器,其中,去水器处于阻断位置,水从腔室中溢流到下水口;

图7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面盆的立体图,其中,未示出隐蔽设置在面盆的盆体内部的去水器;

图8示意地示出根据图7的实施例的隐蔽式去水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9示意地示出根据图8的实施例的隐蔽式去水器的立体图,其中,去水器处于连通位置;以及

图10示意地示出根据图8的实施例的隐蔽式去水器的分解立体图,其中,去水器处于阻断位置。

附图标记列表:

100面盆;

110去水口;

120下水口;

130收容腔室;

200去水器;

210顶盖部;

212顶盖本体;

220固定结构;

230阻挡本体;

232溢流口;

234板状主体;

236卡接条;

240引导元件;

250溢流筒;

252通流口;

260排水管接头;

270垫圈;

280弹跳阀芯;

290调节杆;

300排水管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应注意参考的附图并非都按比例绘制,而是可扩大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且在这方面,附图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面盆”主要是指一种常见的卫生洁具,有时也可称台盆或洗漱盆,其包括由陶瓷、塑料等类似材料制成的盆体。面盆通常与水龙头配合使用,因而面盆的盆体一般包括用于容纳水或者避免水洒出面盆的凹碗部,如图1中所示。在此可以理解到,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水”泛指各种形式的流体,包括但不限于自来水、污水、油渍等,即水的组分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将水从面盆100的凹碗部中排走,在面盆100的盆体上、例如在接近凹碗部底部的位置处通常设置有去水口110。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盆体内部”是指水经由去水口流入的部分(即,用户从外部不可见的盆体部分),而凹碗部所在位置则属于盆体外部。

通常,面盆100(的盆体)还设有下水口120,以将流入盆体内部的水进一步排出到面盆100之外。为此,一般在下水口120处接有相对于面盆100独立的或与面盆100成一体的排水管(硬管、软管、分段式排水管、一件式排水管皆可)。

一般情况下,面盆100的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并不直接对接或者构造成仅一个开口,因而在面盆100的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之间会形成有一收容腔室130,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在面盆100的该收容腔室130内可安装有隐蔽式去水器200。在此,术语“隐蔽式(去水器)”是指去水器从盆体外部是不可见的,即隐藏在盆体内部。常见的去水器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诸如面盆之类洁具的排水和蓄水,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洁具的使用效果。

更具体来说,去水器200在收容腔室130中可安装成能在使去水口110与下水口120(流体)连通的连通位置和阻断去水口110与下水口120(之间的连通)的阻断位置之间运动。例如,去水器200可以在阻断位置时挡住下水口120,从而使收容腔室130内的水无法经由该下水口120排出,但去水器200可以在连通时相对于该下水口120移位,从而不再挡住该下水口120,因而使收容腔室130内的水经由下水口120排出面盆100(例如,经由排水管)。可以理解到,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连通位置中,盆体的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可以直接流体连通,即绝大部分的水不会蓄积在收容腔室内。

优选的是,去水器200通过上下平移(即,大致垂直于去水口110的延伸方向)在上述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之间运动,但也可以设想其它的运动形式,例如左右平移(即,大致平行于去水口110的延伸方向)、各类转动或枢转,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能在去水器200处于阻断位置时(例如,用户始终不触发进入连通位置的动作,例如用户不按下开关)确保蓄积在盆体的收容腔室130内的水在到达极限时可以排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去水器200可包括溢流口232/溢流部。一般来说,为了实现能在收容腔室130内部蓄积一定量的水并且达到期望的溢流效果,溢流口232在面盆100中需要定位成高于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

由此,在去水器200阻断去水口110与下水口120之间的流体连通时能使经由去水口110流入收容腔室130并且积聚在该收容腔室130内的水通过该溢流口232流到下水口120,并且随后经由下水口120排出面盆100。换言之,一般仅在去水器200处于阻断位置时水才会经由溢流口232流到下水口120,而在去水器200处于连通位置时,溢流口232一般不起作用,因为水能直接从去水口110流到下水口120。

尽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去水器200被称为隐蔽式去水器200,该去水器200的主体的确处于面盆100的盆体内部,对外不可见。但隐蔽式去水器可以至少包括触发部,该触发部能从盆体的外部被用户看到,否则用户将无法进行水从面盆100的凹碗部的蓄积或排走的操作了。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触发部”是指能由用户或其它操作者直接触碰到以由此带动去水器进行操作、具体来说带动去水器200在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之间运动的部分。如果能带动去水器上下运动的其它传动构件(例如,下文将描述的调节杆或者弹跳装置)并不能由用户直接触碰操作,则其将不属于本实用新型意义下的“触发部”。例如,触发部可以为顶盖部210(即,顶盖部210即作为触发部使用)或者呈触发按钮形式或类似其它形式的元件(该元件可相对于顶盖部210是独立的,优选的是,该元件可以设置在顶盖部210上、特别是该元件可以设置在顶盖部210的中心位置处)。

顶盖部210可以设置成在去水器处于阻断位置和/或连通位置时与盆体的外表面齐平,从而提供外表面上一致的线条和轮廓。例如,顶盖部210可以在去水器200处于连通位置时与盆体的外表面齐平,并且在处于阻断位置时低于盆体的外表面(即,用户将顶盖部210向下按压)。替代地,顶盖部210也可以在去水器200处于连通位置时高于盆体的外表面,并且在处于阻断位置时与盆体的外表面齐平。还或者,顶盖部210也可以在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均与盆体的外表面齐平,此时去水器200须设置有其它用于致动其在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之间移动的部件(例如,呈触发按钮形式的触发部或者其它触摸电子元器件等)。

由于无论在去水器200处于连通位置或者阻断位置中时,安装于盆体内部的收容腔室130中的去水器200始终会被水包围,因此可能存在会由于水的浮力而导致整个去水器200离开期望的连通位置或者阻断位置的不利状况。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去水器200设有固定结构220,从而确保去水器200能保持在连通位置和/或阻断位置中(即,保持就位不动),而不会相对于去水器200所安装到的面盆盆体的收容腔室130移位。在此,术语“移位”可以指相对于收容腔室130上下移动,但也可以指相对于收容腔室130的内壁径向移动,或者二者皆有。

但可以理解到,当用户操作去水器200(例如,按下按钮、拉动顶盖部等等)以使其在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之间移动时,尽管存在该固定结构220,但去水器200仍然是能够顺利且平稳移动到期望位置的。换言之,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谓的“固定”结构只是一种相对固定的概念,主要是抵抗收容腔室中由于浮力而产生的不期望的位移,而不是持久固定住去水器以使其无法移动到所需位置。在此意义上,“固定结构”的含义类似于保持装置,即将去水器200保持在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就位,而避免不期望的移动。

有利的是,去水器200的该固定结构220布置在触发部的下方。如前所述,触发部可以呈按钮的形式。尤其是,触发部、例如呈按钮形式的触发部可以可动地安装在顶盖部210内。本实用新型的触发部可以与顶盖部210的顶面齐平、高于其顶面或者稍稍低于其顶面,但无论如何,触发部应处于能被面盆的用户直接操作(例如,触碰)的位置和构造下。

替代地,也可以设想将顶盖部210直接作为触发部来使用,即操作者直接对顶盖部210进行操作,以带动去水器200在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之间运动。

特别有利的是,去水器200的固定结构220可以布置在顶盖部210的下方(无论顶盖部210是否为触发部)。更优选地,该固定结构220可以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去水器200的溢流口232下方。

与此相比,如果借助去水器200的顶盖部210与盆体外表面上的开口之间的配合来保持去水器200的位置,则顶盖部210的结构(例如,其横向尺寸)需要精确设计,这往往会导致顶盖部210结构复杂。此外,由于顶盖部210要与盆体陶瓷部分直接接触配合,因而也会导致外部可见的磨损和污染。

如图3-6所示,去水器200包括阻挡本体230,该阻挡本体230设置在盆体的收容腔室130内部(例如,预先插入收容腔室130中),从而能够选择性阻挡住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之间的通路。例如,阻挡本体230在该收容腔室130中布置成使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位于其相对两侧上。

有利地,相比于水从面盆100的凹碗部流入收容腔室130内的去水口110,阻挡本体230的位置更接近于水从收容腔室130流到排水管的下水口120。由此,可以确保经由去水口110流入的水能有机会蓄积在收容腔室130内,而不是直接在去水口110这一侧就完全阻挡住水流入收容腔室130内。

此外,有利地,该阻挡本体230还可以在收容腔室130内上下移动到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该阻挡本体230可设计成大致板状,即其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例如,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在板状阻挡本体230的情况下,去水口110位于板的一侧,而下水口120则位于板的另一侧上(即,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朝向板状阻挡本体230的正反两面)。但也可以设想阻挡本体230构造成大致块状或者其它适于插入收容腔室130内的形状。

尤其是,可以在该阻挡本体230上开设有前述溢流口232。该溢流口232可位于板状阻挡本体230的上端、例如顶端,但也可以设置在高于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的任何适当位置处。

在该实施例中,去水器200的固定结构220可以通过将其尺寸设计成匹配于收容腔室130的内径(即,收容腔室130的横截面尺寸)而使整个去水器200在收容腔室130内保持就位。例如,该固定结构220可以设置在阻挡本体230的与收容腔室130的侧壁接合的部分处,即借助该固定结构220能使阻挡本体230以及由此整个去水器200卡在收容腔室130的侧壁上。

固定结构220尽管可以沿阻挡本体230的周缘延伸,但也可以仅沿阻挡本体230的与收容腔室130的侧壁接合的一部分周缘延伸。例如,固定结构220可以在周界上仅沿轴向方向延伸很小一段距离延伸。还例如,固定结构220可以仅在低于溢流口的阻挡本体230的周界部分上延伸。

有利地,固定结构220可以为间设在阻挡本体230与收容腔室130的侧壁之间的可变形元件(例如,橡胶圈或类似密封环),从而与侧壁为构成形状配合地固定(例如,摩擦配合)(例如可参照图3-4中所示,但图3-4未示出可变形元件)。但也可以设想,固定结构220本身是阻挡本体230的一部分(例如,阻挡本体的周缘部分),即借助阻挡本体230与收容腔室的内侧壁接合的一部分的尺寸设计来使阻挡本体230能在处于连通位置或阻断位置时保持就位。但可变形元件是优选的,因为这可以将与收容腔室130的侧壁之间的接触损伤减到最小。

如图4中示例性所示,阻挡本体可包括一体形成的板状主体234。该板状主体234可以包括卡接条236,卡接条适于形成密封的阻挡。为了便于安置呈可变形元件形式的固定结构,卡接条236例如可以包括面向收容腔室130的凹槽,从而可以将例如橡胶圈的可变形元件塞入凹槽内,由此能使可变形元件作为固定结构220安置于阻挡本体和收容腔室130的内壁之间。特别是,该卡接条236可以具有i型截面,以在一侧上(即、面向板状主体的一侧)卡合到板状主体234的侧边上并且在另一侧上(即、背离板状主体的一侧)接纳可变形元件。优选的是,附连于板状主体234底部的卡接条236可以具有用于接纳附连于板状主体234的两侧的卡接条的凹部。但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想用于安置固定结构的其他任何合适结构。

在此实施例中,去水器200还可以包括引导元件240,该引导元件240设置成在去水器200插入收容腔室130内时引导去水器200相对于收容腔室130能处于预定的定向和位置中。例如引导元件240可以从阻挡本体230朝向收容腔室130的侧壁延伸或突出。尤其是,该引导元件240可以大致垂直于阻挡本体230向侧壁延伸。为了在插入去水器200时对其进行引导,有利地,该引导元件240延伸到靠近收容腔室130的侧壁的程度。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使引导元件240与收容腔室130的侧壁对准来逐步插入去水器200,由此能以非常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对去水器200在收容腔室130中的引导,而无须用户人工控制去水器200的定向和位置。此外,引导元件240可以包括从阻挡本体230逐步向收容腔室130的侧壁内径扩大的扩大部(例如,参见图5-6),从而为插入去水器200提供柔和的引导作用。

此外,去水器200的顶盖部210可以与阻挡本体230可以成一体,但也可以彼此固定连接。用户可以借助对顶盖部210的直接或间接拉拔来引起去水器200的阻挡本体230在收容腔室130中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之间连通或阻断。

在图7-10中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去水器200可以包括与下水口120接合的部分。此时,去水器200的固定结构220可以设置在其与下水口120接合的部分位置处。优选的是,固定结构220的尺寸可以设计成匹配于面盆100的下水口120的内径(即,下水口120的内部横截面尺寸)。

但应理解到,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果面盆100在下水口120处附加设置有排水管接头260,则去水器200的固定结构220的尺寸应设计成适应于该排水管接头260的内径、而不是下水口120的内径。换言之,术语“匹配于”是指与下水口120的内径直接相关联(关联的程度要以能实现借助该固定结构220能使去水器200相对于下水口120保持在连通位置以及阻断位置中为准),但要视二者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中间元件来定具体匹配尺寸。此外,排水管接头260可通过例如垫圈270等与其它排水管连接件300装配。

如图7中所示,在该另一实施例中,去水口110和下水口120并不在收容腔室130的两侧,而是下水口120在收容腔室的底部,这是与下文将详述的溢流筒250的结构相关联的。

在此实施例中,去水器200可以包括溢流筒250。在溢流筒250之外,去水器200可附加地包括包围溢流筒250的壳体,但这不是必须的。去水器200的溢流口232有利地设置在溢流筒250的上端处,而溢流筒250在其下端处包括通流口252,该通流口252与下水口120连通(无论溢流筒250和下水口120之间是否还设置有接头)。

当面盆100包括安置于下水口120处的排水管接头260时,溢流筒250在其通流口252处对应地包括接合元件,该接合元件可包括能与该排水管接头260配合、例如形状配合地固定(例如,摩擦配合)的部分,接合元件的该部分可以作为上文所述的去水器200的固定结构220。换言之,接合元件可以提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

可以理解到,接合元件可以是独立于溢流筒250的构件(即,方便更换),但也可以是溢流筒250的一部分。该接合元件所在的位置可以根据盆体上的下水口120和排水管接头260的位置而改变,即不一定如图9中所示位于溢流筒250的最底部。

为了使接合元件和下水口120或者排水管接头260配合固定,接合元件和排水管接头260(或下水口120)中的一者有利地形成有渐缩轮廓。例如,接合元件可以包括锥形外轮廓,以能在溢流筒250向下移动时卡入排水管接头260或者下水口120中。替代地,排水管接头260的内径也可以构造成锥形的(朝向排水管方向渐缩),从而在接合元件插入排水管接头260内时能将接合元件以及由此溢流筒250保持在位。例如,如图8中所示,固定结构220可由接合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外周缘来提供。在此情况下,该部分的外周缘朝向排水管接头260渐缩,而接纳该接合元件的排水管接头260的内壁则可以为圆柱形(即,不带有锥度)。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在顶盖部210上可以可动地设有触发部。但如前所述,顶盖部210也可以直接作为触发部。在图8中还示意地示出用于安装或支承顶盖部210的顶盖本体212。

此外,去水器200包括从触发部起向下延伸的按压元件(如图8中所示的调节杆290),该按压元件可以至少部分地轴向延伸。该按压元件应与溢流筒250固连,从而在按下按压元件时能带动溢流筒250上下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向)上”和“(向)下”是指更远离面盆底部和更接近于面盆底部(或者地面)的位置方向。

优选的是,按压元件可以从活动地布置在顶盖部210的大致中心位置处的触发部延伸。此外,按压元件还可以包括能卡扣到溢流筒250上以与其固定的搭扣部。但无论如何,该按压元件都应设置成并不会阻挡住溢流筒250上所设的溢流口232。

在该实施例中,去水器200还可以包括与按压元件相连的弹跳装置(例如图8中示例性示出的弹跳阀芯280),从而用户在按下触发部以及由此按压元件后使去水器200进入连通位置,并且在再次按下触发部以及由此按压元件后返回到阻断位置(即,以“push-push(推-推)”方式致动去水器200进入连通位置和阻断位置)。该弹跳装置包括y形滑槽和沿该y形滑槽作单向运动的构件。鉴于该弹跳装置的结构为业内已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在各附图中参照了用于面盆的实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隐蔽式去水器的各种实施例,但应当理解到,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实施例可应用至具有相似结构和/或功能的去水设备、尤其是用于各种卫生设施中的去水设备等。

前面的描述已经给出了许多特征和优点,包括各种替代的实施方式,以及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和功能的细节。本文的意图是示例性的,并不是穷尽性的或限制性的。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对由所附权利要求所表达的术语的宽泛上位含义所指示的全部范围内做出各种改型,尤其是在结构、材料、元素、部件、形状、尺寸和部件的布置方面,包括这些方面在此处所描述的原理范围内的结合。在这些各种改型未偏离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程度内,意味着它们也包含于此。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