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2021-01-18 12:01:58|281|起点商标网
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桩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开始大量应用于铁道系统,并扩大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冶金、港口、公路等领域。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地质条件适合管桩的使用特点,管桩的需求量猛增,从而迅速形成一个新兴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0多家管桩生产企业,生产各类管桩2.5亿米左右,产值达300多亿人民币。同时为管桩行业配套的辅助产品年产值也近250亿元,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的新兴产业,目前管桩已占全国水泥制品行业产值的50%左右。

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发明给人们的生产建设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建设中,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往往不具备施加循环预应力能力以及不能实现对混凝土管柱内部的强度监测、可位移式自动清洁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具备施加循环预应力能力以及不能实现对混凝土管柱内部的强度监测、可位移式自动清洁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包括有施力箱、强度监测仪,所述的施力箱的底部通过第一系列螺栓组固定有下施力板,所述的下施力板的上表面与下端盖的底端接触,所述的下端盖设置在混凝土管柱的底端,所述的混凝土管柱的管柱内部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清洁箱、运动箱,所述的混凝土管柱的顶端设置有上端盖,所述的上端盖的顶端与上施力板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上施力板的下表面的右部与回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回拉杆的底端伸入到施力箱的内部。

所述的施力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左弹簧端块,所述的左弹簧端块的右侧面与第一回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的右端与液压缸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缸的底端设置有液压缸底板,所述的液压缸的上表面与上限位条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液压缸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所述的液压杆的顶端设置有右连接套,所述的右连接套的内周与力矩臂的外周接触,所述的力矩臂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转轴,所述的力矩臂的左部的外周与左连接套的内周接触,所述的左连接套的顶端与回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施力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第一电动机底板,所述的第一电动机底板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的第一电动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的右端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的主动锥齿轮的右侧面与从动锥齿轮的前侧面接触,所述的从动锥齿轮的后侧面与第一运动筒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运动筒的外周与运送带的左部内周接触,所述的运送带的右部内周与第二运动筒的外周接触,所述的运送带的顶部外周设置有摩擦片,所述的摩擦片的上表面与液压缸底板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的混凝土管柱的管柱体内设置有第一钢筋条、第二钢筋条、第三钢筋条、第四钢筋条,所述的第一钢筋条、第二钢筋条、第三钢筋条、第四钢筋条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的第三钢筋条、第四钢筋条之间设置有强度监测仪。

所述的强度监测仪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施加箱、第二施加箱,所述的第一施加箱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导气管与上气箱的下表面连通,所述的上气箱的上部设置有上感应柱,所述的上感应柱的上端从强度监测仪的顶部伸出,所述的第一施加箱的左表面通过第二导气管与左气箱的左表面连通,所述的左气箱的左部设置有左感应柱,所述的左感应柱的左端从强度监测仪的左部伸出,所述的第二施加箱的下表面通过第三导气管与下气箱的上表面连通,所述的下气箱的下部设置有下感应柱,所述的下感应柱的下端从强度监测仪的底部伸出,所述的第二施加箱的右表面通过第四导气管与右气箱的右表面连通,所述的右气箱的右部设置有右感应柱,所述的右感应柱右端从强度监测仪的右部伸出。

所述的强度监测仪的内部设置有中间箱,所述的中间箱的左部设置有左可动柱,所述的中间箱的右部设置有右可动柱,所述的左可动柱的右端固定有左三角板,所述的左三角板的右斜面与梯形板的左斜面接触,所述的右可动柱的左端固定有右三角板,所述的右三角板的左斜面与梯形板的右左斜面接触,所述的梯形板的底端设置有拉力弹簧,所述的拉力弹簧的正上方设置有警报器,所述的警报器的底端设置有警报器启动按钮。

所述的清洁箱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第二电动机底板,所述的第二电动机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的第二电动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力轴,所述的动力轴的顶端与加强臂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的加强臂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环的内周的左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环的上表面与纵向转动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纵向转动臂的顶端左侧面固定有第一套环,所述的第一套环的内周与环动臂的外周接触,所述的环动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的第二套环的内周与固定导向环的外周接触,所述的环动臂的顶端设置有清洁筒。

所述的运动箱的内部后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中心柱、第二固定中心柱,所述的第一固定中心柱的外周设置有辅助轮,所述的第二固定中心柱的外周设置有运动轮,所述的运动轮的左端面与外摩擦套的外周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外摩擦套的四个顶角的内周分别与第一内支撑柱、第二内支撑柱、第三内支撑柱、第四内支撑柱的外周接触,所述的外摩擦套的前表面的下部与下位摩擦筒的中部的后表面接触,所述的下位摩擦筒的顶部左表面与上位摩擦筒的底部右表面接触,所述的上位摩擦筒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转轴,所述的支撑转轴的底端与位移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位摩擦筒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的第二传动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设置在发动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所述的发动机的底端与位移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位移底座的后表面与第一导向轨、第二导向轨的前表面接触配合。

所述的运送带、辅助轮、运动轮、发动机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所提出的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可靠,检测维修十分方便,实现成本较低,设备中所涉及的运送带、辅助轮、运动轮、发动机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有助于本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在未来管桩技术领域的推广应用;

2.所提出的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创新性的实现了对混凝土管柱施加循环预应力功能,避免传统技术方案中施加预应力过于单一的局限,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施力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左弹簧端块,左弹簧端块的右侧面与第一回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第一回位弹簧的右端与液压缸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液压缸的上表面与上限位条的下表面接触,液压缸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液压杆的顶端设置有右连接套,右连接套的内周与力矩臂的外周接触,力矩臂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转轴,力矩臂的左部的外周与左连接套的内周接触,左连接套的顶端与回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施力箱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第一电动机底板,第一电动机底板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右端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右侧面与从动锥齿轮的前侧面接触,从动锥齿轮的后侧面与第一运动筒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运动筒的外周与运送带的左部内周接触,运送带的右部内周与第二运动筒的外周接触,运送带的顶部外周设置有摩擦片,摩擦片的上表面与液压缸底板的下表面接触,进而第一电动机工作并通过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运动筒顺时针转动,运送带运动并反复向右运输摩擦片,摩擦片与液压缸底板接触摩擦并带动液压缸向右运动,接触摩擦结束之后在第一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动液压缸向左运动以复位,进而通过液压杆带动力矩臂的环绕固定转轴反复摆动,力矩臂左部通过左连接套连接的回拉杆带动上施力板对混凝土管柱施加循环预应力;

3.所提出的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创新性的设计了强度监测仪以实现对混凝土管柱内部的强度监测作用,当内部强度过大时可以进行及时警报,能够保障工作安全性,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强度监测仪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施加箱、第二施加箱,第一施加箱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导气管与上气箱的下表面连通,上气箱的上部设置有上感应柱,上感应柱的上端从强度监测仪的顶部伸出,第一施加箱的左表面通过第二导气管与左气箱的左表面连通,左气箱的左部设置有左感应柱,左感应柱的左端从强度监测仪的左部伸出,第二施加箱的下表面通过第三导气管与下气箱的上表面连通,下气箱的下部设置有下感应柱,下感应柱的下端从强度监测仪的底部伸出,第二施加箱的右表面通过第四导气管与右气箱的右表面连通,右气箱的右部设置有右感应柱,右感应柱右端从强度监测仪的右部伸出,强度监测仪的内部设置有中间箱,中间箱的左部设置有左可动柱,中间箱的右部设置有右可动柱,左可动柱的右端固定有左三角板,左三角板的右斜面与梯形板的左斜面接触,右可动柱的左端固定有右三角板,右三角板的左斜面与梯形板的右左斜面接触,梯形板的底端设置有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正上方设置有警报器,警报器的底端设置有警报器启动按钮,进而以混凝土管柱内部上方的应力过大时为例,此时上感应柱向下运动并通过上气箱、第一导气管、第一施加箱将气压传递到左可动柱,左可动柱通过左三角板推动梯形板向上运动并压迫警报器底端设置的警报器启动按钮,进而警报器发出警报声音以提醒使用者当前混凝土管柱内部压力过高;

4.所提出的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能够基于清洁箱、运动箱实现可位移式自动清洁功能,有利于保障管桩的内部清洁度,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的清洁箱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第二电动机底板,第二电动机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力轴,动力轴的顶端与加强臂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加强臂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环的内周的左右部固定连接,转动环的上表面与纵向转动臂的底端固定连接,纵向转动臂的顶端左侧面固定有第一套环,第一套环的内周与环动臂的外周接触,环动臂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套环,第二套环的内周与固定导向环的外周接触,环动臂的顶端设置有清洁筒,运动箱的内部后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中心柱、第二固定中心柱,第一固定中心柱的外周设置有辅助轮,第二固定中心柱的外周设置有运动轮,运动轮的左端面与外摩擦套的外周右侧面接触,外摩擦套的四个顶角的内周分别与第一内支撑柱、第二内支撑柱、第三内支撑柱、第四内支撑柱的外周接触,外摩擦套的前表面的下部与下位摩擦筒的中部的后表面接触,下位摩擦筒的顶部左表面与上位摩擦筒的底部右表面接触,上位摩擦筒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转轴,支撑转轴的底端与位移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上位摩擦筒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传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设置在发动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发动机的底端与位移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位移底座的后表面与第一导向轨、第二导向轨的前表面接触配合,进而第二电动机工作并带动转动环转动,转动环通过纵向转动臂带动环动臂沿着固定导向环运动,进而环动臂顶端设置的清洁筒对混凝土管柱的管柱内部进行清洁,此外,发动机通过第一传动轴、联轴器、第二传动轴将旋转运动传递到下位摩擦筒、上位摩擦筒,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位移底座的上下位移以改变下位摩擦筒、上位摩擦筒与外摩擦套的接触配合关系,进而改变外摩擦套的运动方向,并通过运动轮的右端面与混凝土管柱的管柱内部的接触摩擦作用改变运动箱及清洁箱的上下运动方向。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轴侧投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装置整体结构组成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施力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管柱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管柱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强度监测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中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混凝土管柱的管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清洁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运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混凝土管柱,2、施力箱,3、回拉杆,4、上施力板,5、第一系列螺栓组,6、下施力板,7、左连接套,8、力矩臂,9、固定转轴,10、右连接套,11、液压杆,12、上限位条,13、左弹簧端块,14、第一回位弹簧,15、液压缸,16、液压缸底板,17、摩擦片,18、运送带,19、第一运动筒,20、第二运动筒,21、从动锥齿轮,22、主动锥齿轮,23、旋转轴,24、第一电动机,25、第一电动机底板,26、上端盖,27、下端盖,28、第一钢筋条,29、第二钢筋条,30、第三钢筋条,31、第四钢筋条,32、强度监测仪,33、上感应柱,34、左感应柱,35、下感应柱,36、右感应柱,37、上气箱,38、左气箱,39、下气箱,40、右气箱,41、第一导气管,42、第二导气管,43、第三导气管,44、第四导气管,45、第一施加箱,46、第二施加箱,47、左可动柱,48、右可动柱,49、中间箱,50、左三角板,51、右三角板,52、梯形板,53、拉力弹簧,54、警报器,55、警报器启动按钮,56、清洁箱,57、运动箱,58、清洁筒,59、环动臂,60、第一套环,61、纵向转动臂,62、第二套环,63、固定导向环,64、转动环,65、加强臂,66、动力轴,67、第二电动机,68、第二电动机底板,69、辅助轮,70、运动轮,71、第一固定中心柱,72、第二固定中心柱,73、外摩擦套,74、第一内支撑柱,75、第二内支撑柱,76、第三内支撑柱,77、第四内支撑柱,78、上位摩擦筒,79、下位摩擦筒,80、第二传动轴,81、联轴器,82、第一传动轴,83、发动机,84、支撑转轴,85、位移底座,86、第一导向轨,87、第二导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至图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包括有施力箱2、强度监测仪32,所述的施力箱2的底部通过第一系列螺栓组5固定有下施力板6,所述的下施力板6的上表面与下端盖27的底端接触,所述的下端盖27设置在混凝土管柱1的底端,所述的混凝土管柱1的管柱内部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清洁箱56、运动箱57,所述的混凝土管柱1的顶端设置有上端盖26,所述的上端盖26的顶端与上施力板4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上施力板4的下表面的右部与回拉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回拉杆3的底端伸入到施力箱2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施力箱2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左弹簧端块13,所述的左弹簧端块13的右侧面与第一回位弹簧1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14的右端与液压缸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缸15的底端设置有液压缸底板16,所述的液压缸15的上表面与上限位条12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液压缸15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11,所述的液压杆11的顶端设置有右连接套10,所述的右连接套10的内周与力矩臂8的外周接触,所述的力矩臂8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转轴9,所述的力矩臂8的左部的外周与左连接套7的内周接触,所述的左连接套7的顶端与回拉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施力箱2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第一电动机底板25,所述的第一电动机底板25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机24,所述的第一电动机24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旋转轴23,所述的旋转轴23的右端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2,所述的主动锥齿轮22的右侧面与从动锥齿轮21的前侧面接触,所述的从动锥齿轮21的后侧面与第一运动筒19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运动筒19的外周与运送带18的左部内周接触,所述的运送带18的右部内周与第二运动筒20的外周接触,所述的运送带18的顶部外周设置有摩擦片17,所述的摩擦片17的上表面与液压缸底板16的下表面接触。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管柱1施加循环预应力功能,第一电动机24工作并通过主动锥齿轮22、从动锥齿轮21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运动筒19顺时针转动,运送带18运动并反复向右运输摩擦片17,摩擦片17与液压缸底板16接触摩擦并带动液压缸15向右运动,接触摩擦结束之后在第一回位弹簧14的作用下动液压缸15向左运动以复位,进而通过液压杆11带动力矩臂8的环绕固定转轴9反复摆动,力矩臂8左部通过左连接套7连接的回拉杆3带动上施力板4对混凝土管柱1施加循环预应力。

参阅图1至图11,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管柱1的管柱体内设置有第一钢筋条28、第二钢筋条29、第三钢筋条30、第四钢筋条31,所述的第一钢筋条28、第二钢筋条29、第三钢筋条30、第四钢筋条31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的第三钢筋条30、第四钢筋条31之间设置有强度监测仪32。

进一步地,所述的强度监测仪3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施加箱45、第二施加箱46,所述的第一施加箱45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导气管41与上气箱37的下表面连通,所述的上气箱37的上部设置有上感应柱33,所述的上感应柱33的上端从强度监测仪32的顶部伸出,所述的第一施加箱45的左表面通过第二导气管42与左气箱38的左表面连通,所述的左气箱38的左部设置有左感应柱34,所述的左感应柱34的左端从强度监测仪32的左部伸出,所述的第二施加箱46的下表面通过第三导气管43与下气箱39的上表面连通,所述的下气箱39的下部设置有下感应柱35,所述的下感应柱35的下端从强度监测仪32的底部伸出,所述的第二施加箱46的右表面通过第四导气管44与右气箱40的右表面连通,所述的右气箱40的右部设置有右感应柱36,所述的右感应柱36右端从强度监测仪32的右部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的强度监测仪32的内部设置有中间箱49,所述的中间箱49的左部设置有左可动柱47,所述的中间箱49的右部设置有右可动柱48,所述的左可动柱47的右端固定有左三角板50,所述的左三角板50的右斜面与梯形板52的左斜面接触,所述的右可动柱48的左端固定有右三角板51,所述的右三角板51的左斜面与梯形板52的右左斜面接触,所述的梯形板52的底端设置有拉力弹簧53,所述的拉力弹簧53的正上方设置有警报器54,所述的警报器54的底端设置有警报器启动按钮55。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管柱1内部的强度监测作用,以混凝土管柱1内部上方的应力过大时为例,此时上感应柱33向下运动并通过上气箱37、第一导气管41、第一施加箱45将气压传递到左可动柱47,左可动柱47通过左三角板50推动梯形板52向上运动并压迫警报器54底端设置的警报器启动按钮55,进而警报器54发出警报声音以提醒使用者当前混凝土管柱1内部压力过高。

参阅图1至图11,进一步地,所述的清洁箱56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第二电动机底板68,所述的第二电动机底板6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动机67,所述的第二电动机67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力轴66,所述的动力轴66的顶端与加强臂65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的加强臂65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环64的内周的左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环64的上表面与纵向转动臂6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纵向转动臂61的顶端左侧面固定有第一套环60,所述的第一套环60的内周与环动臂59的外周接触,所述的环动臂5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套环62,所述的第二套环62的内周与固定导向环63的外周接触,所述的环动臂59的顶端设置有清洁筒58。

进一步地,所述的运动箱57的内部后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中心柱71、第二固定中心柱72,所述的第一固定中心柱71的外周设置有辅助轮69,所述的第二固定中心柱72的外周设置有运动轮70,所述的运动轮70的左端面与外摩擦套73的外周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外摩擦套73的四个顶角的内周分别与第一内支撑柱74、第二内支撑柱75、第三内支撑柱76、第四内支撑柱77的外周接触,所述的外摩擦套73的前表面的下部与下位摩擦筒79的中部的后表面接触,所述的下位摩擦筒79的顶部左表面与上位摩擦筒78的底部右表面接触,所述的上位摩擦筒78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转轴84,所述的支撑转轴84的底端与位移底座8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位摩擦筒78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80,所述的第二传动轴80的底端通过联轴器81与第一传动轴8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82设置在发动机83的顶部动力输出端,所述的发动机83的底端与位移底座8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位移底座85的后表面与第一导向轨86、第二导向轨87的前表面接触配合。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可位移式自动清洁功能,第二电动机67工作并带动转动环64转动,转动环64通过纵向转动臂61带动环动臂59沿着固定导向环63运动,进而环动臂59顶端设置的清洁筒58对混凝土管柱1的管柱内部进行清洁,此外,发动机83通过第一传动轴82、联轴器81、第二传动轴80将旋转运动传递到下位摩擦筒79、上位摩擦筒78,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位移底座85的上下位移以改变下位摩擦筒79、上位摩擦筒78与外摩擦套73的接触配合关系,进而改变外摩擦套73的运动方向,并通过运动轮70的右端面与混凝土管柱1的管柱内部的接触摩擦作用改变运动箱57、清洁箱56的上下运动方向。

所述的运送带18、辅助轮69、运动轮70、发动机83等均为现有设备的组装,因此,具体型号和规格没有进行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包括有施力箱2、强度监测仪32,所述的施力箱2的底部通过第一系列螺栓组5固定有下施力板6,所述的下施力板6的上表面与下端盖27的底端接触,所述的下端盖27设置在混凝土管柱1的底端,所述的混凝土管柱1的管柱内部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清洁箱56、运动箱57,所述的混凝土管柱1的顶端设置有上端盖26,所述的上端盖26的顶端与上施力板4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上施力板4的下表面的右部与回拉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回拉杆3的底端伸入到施力箱2的内部,所述的施力箱2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左弹簧端块13,所述的左弹簧端块13的右侧面与第一回位弹簧1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回位弹簧14的右端与液压缸15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液压缸15的底端设置有液压缸底板16,所述的液压缸15的上表面与上限位条12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的液压缸15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11,所述的液压杆11的顶端设置有右连接套10,所述的右连接套10的内周与力矩臂8的外周接触,所述的力矩臂8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转轴9,所述的力矩臂8的左部的外周与左连接套7的内周接触,所述的左连接套7的顶端与回拉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施力箱2的内部左侧面固定有第一电动机底板25,所述的第一电动机底板25的右侧面设置有第一电动机24,所述的第一电动机24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旋转轴23,所述的旋转轴23的右端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2,所述的主动锥齿轮22的右侧面与从动锥齿轮21的前侧面接触,所述的从动锥齿轮21的后侧面与第一运动筒19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运动筒19的外周与运送带18的左部内周接触,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管柱1施加循环预应力功能,第一电动机24工作并通过主动锥齿轮22、从动锥齿轮21的啮合作用带动第一运动筒19顺时针转动,运送带18运动并反复向右运输摩擦片17,摩擦片17与液压缸底板16接触摩擦并带动液压缸15向右运动,接触摩擦结束之后在第一回位弹簧14的作用下动液压缸15向左运动以复位,进而通过液压杆11带动力矩臂8的环绕固定转轴9反复摆动,力矩臂8左部通过左连接套7连接的回拉杆3带动上施力板4对混凝土管柱1施加循环预应力。

所述的混凝土管柱1的管柱体内设置有第一钢筋条28、第二钢筋条29、第三钢筋条30、第四钢筋条31,所述的第一钢筋条28、第二钢筋条29、第三钢筋条30、第四钢筋条31的轴心线平行,所述的第三钢筋条30、第四钢筋条31之间设置有强度监测仪32,所述的强度监测仪3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施加箱45、第二施加箱46,所述的第一施加箱45的上表面通过第一导气管41与上气箱37的下表面连通,所述的上气箱37的上部设置有上感应柱33,所述的上感应柱33的上端从强度监测仪32的顶部伸出,所述的第一施加箱45的左表面通过第二导气管42与左气箱38的左表面连通,所述的左气箱38的左部设置有左感应柱34,所述的左感应柱34的左端从强度监测仪32的左部伸出,所述的第二施加箱46的下表面通过第三导气管43与下气箱39的上表面连通,所述的下气箱39的下部设置有下感应柱35,所述的下感应柱35的下端从强度监测仪32的底部伸出,所述的第二施加箱46的右表面通过第四导气管44与右气箱40的右表面连通,所述的右气箱40的右部设置有右感应柱36,所述的右感应柱36右端从强度监测仪32的右部伸出,所述的强度监测仪32的内部设置有中间箱49,所述的中间箱49的左部设置有左可动柱47,所述的中间箱49的右部设置有右可动柱48,所述的左可动柱47的右端固定有左三角板50,所述的左三角板50的右斜面与梯形板52的左斜面接触,所述的右可动柱48的左端固定有右三角板51,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对混凝土管柱1内部的强度监测作用,以混凝土管柱1内部上方的应力过大时为例,此时上感应柱33向下运动并通过上气箱37、第一导气管41、第一施加箱45将气压传递到左可动柱47,左可动柱47通过左三角板50推动梯形板52向上运动并压迫警报器54底端设置的警报器启动按钮55,进而警报器54发出警报声音以提醒使用者当前混凝土管柱1内部压力过高。

所述的清洁箱56的内部下表面固定有第二电动机底板68,所述的第二电动机底板6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动机67,所述的第二电动机67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力轴66,所述的动力轴66的顶端与加强臂65的中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的加强臂65的两端分别与转动环64的内周的左右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动环64的上表面与纵向转动臂6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纵向转动臂61的顶端左侧面固定有第一套环60,所述的第一套环60的内周与环动臂59的外周接触,所述的环动臂5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套环62,所述的第二套环62的内周与固定导向环63的外周接触,所述的环动臂59的顶端设置有清洁筒58,所述的运动箱57的内部后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中心柱71、第二固定中心柱72,所述的第一固定中心柱71的外周设置有辅助轮69,所述的第二固定中心柱72的外周设置有运动轮70,所述的运动轮70的左端面与外摩擦套73的外周右侧面接触,所述的外摩擦套73的四个顶角的内周分别与第一内支撑柱74、第二内支撑柱75、第三内支撑柱76、第四内支撑柱77的外周接触,所述的外摩擦套73的前表面的下部与下位摩擦筒79的中部的后表面接触,所述的下位摩擦筒79的顶部左表面与上位摩擦筒78的底部右表面接触,所述的上位摩擦筒78的底端设置有支撑转轴84,所述的支撑转轴84的底端与位移底座8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上位摩擦筒78的底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80,所述的第二传动轴80的底端通过联轴器81与第一传动轴82的顶端固定连接,进而,所述的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可位移式自动清洁功能,第二电动机67工作并带动转动环64转动,转动环64通过纵向转动臂61带动环动臂59沿着固定导向环63运动,进而环动臂59顶端设置的清洁筒58对混凝土管柱1的管柱内部进行清洁,此外,发动机83通过第一传动轴82、联轴器81、第二传动轴80将旋转运动传递到下位摩擦筒79、上位摩擦筒78,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位移底座85的上下位移以改变下位摩擦筒79、上位摩擦筒78与外摩擦套73的接触配合关系,进而改变外摩擦套73的运动方向,并通过运动轮70的右端面与混凝土管柱1的管柱内部的接触摩擦作用改变运动箱57、清洁箱56的上下运动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