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软弱基础混合边坡的钢管桩防护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对软弱基础混合边坡的钢管桩防护体系。
背景技术:
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岩土混合边坡作为一类复杂、特殊的边坡,实际工程中对其处理一直是重点、难点。岩土混合边坡一般由上部土和风化岩石组成覆盖层,下部由岩石组成,岩土混合边坡分布广泛,全国各高速公路项目均有涉及。由于其破坏形式多样,同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中,仅是对均匀土体边坡及节理发育的岩体或弃石边坡等进行了解释,尚未对土岩混合边坡的防护作出详细的设计说明,这又加大了处理岩土混合边坡的难度,事实上,土和岩石的力学特性的差异,使得岩土混合边坡的破坏模式与土质、岩质边坡有很大差异。传统支护设计以边坡强度和边坡稳定性为主,采用抹面、喷浆、浆砌片石护墙、毛石挡土墙、锚喷护坡等技术,以保证边坡的安全,这些防护对降低边坡施工初始阶段的不稳定性和侵蚀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坡脚渗流、降雨、地下水、自重和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下,由于土和岩石的力学特性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边坡后缘出现裂缝和小型滑坡等地质灾害,从而对高速公路的运营造成重大安全隐患,针对这种岩土混合边坡,采用抗滑桩支挡施工周期长,对边坡扰动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继续放缓边坡,占地面积大,工程成本显著增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针对软弱岩土混合边坡的钢管桩防护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针对软弱基础混合边坡的钢管桩防护体系,本实用新型利用钢管桩防护体系,钢管桩在注浆后与周围土体形成加筋土拱结构,有效的减小了边坡上部的变形和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型振动小,噪音低,桩位布置灵活,安全迅速,上部加固后,降低了开挖坡脚时边坡失稳的风险,既降低了工程成本又保证了施工安全与防护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对软弱基础混合边坡的钢管桩防护体系,包括硬质岩层、风化岩层和土质坡面,所述的硬质岩层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挡土墙,硬质岩层的上部为风化岩层,风化岩层的上部为土质坡面,土质坡面的顶端设置有截水沟,所述的土质坡面的表面交错设置有钢管桩,钢管桩内部插装设置有内插钢筋,所述的钢管桩上端高出土质坡面表面的部分施做冠梁,冠梁的外部设置有喷射混凝土防护层,所述的喷射混凝土防护层的上端延伸至土质坡面的表面,喷射混凝土防护层的下端延伸至挡土墙的一侧,所述的挡土墙的墙面上预留设置有泄水孔,挡土墙的底部嵌入硬质岩层,挡土墙的上部坡面设置有锚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挡土墙设置在硬质岩层的坡脚位置处,挡土墙的一侧开设有边沟,挡土墙的上部坡面喷射混凝土进行坡面防护。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插钢筋为φ22的螺纹钢筋,内插钢筋在钢管桩内部呈“品”字形分布,内插钢筋与钢管桩之间的间隙部分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粉煤灰浆液。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管桩桩身外表面间隔开设有注浆孔,相邻的钢管桩之间的间距为一米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钢管桩防护体系,减小了坡脚渗流,加大边坡的稳定性,钢管桩在注浆后与周围土体形成加筋土拱结构,有效的减小了边坡上部的变形和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型振动小,噪音低,桩位布置灵活,安全迅速,上部加固后,降低了开挖坡脚时边坡失稳的风险,既降低了工程成本又保证了施工安全与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桩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桩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做冠梁效果图。
图中:1、硬质岩层;2、风化岩层;3、土质坡面;4、截水沟;5、钢管桩;6、喷射混凝土防护层;7、锚杆;8、挡土墙;9、泄水孔;10、边沟;11、冠梁;12、注浆孔;13、内插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从图1-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针对软弱基础混合边坡的钢管桩防护体系,包括硬质岩层1、风化岩层2和土质坡面3,硬质岩层1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挡土墙8,硬质岩层1的上部为风化岩层2,风化岩层2的上部为土质坡面3,土质坡面3的顶端设置有截水沟4,土质坡面3的表面交错设置有钢管桩5,钢管桩5内部插装设置有内插钢筋13,钢管桩5上端高出土质坡面3表面的部分施做冠梁11,冠梁11的外部设置有喷射混凝土防护层6,喷射混凝土防护层6的上端延伸至土质坡面3的表面,喷射混凝土防护层6的下端延伸至挡土墙8的一侧,挡土墙8的墙面上预留设置有泄水孔9,挡土墙8的底部嵌入硬质岩层1,挡土墙8的上部坡面设置有锚杆7,挡土墙8设置在硬质岩层1的坡脚位置处,挡土墙8的一侧开设有边沟10,挡土墙8的上部坡面喷射混凝土进行坡面防护。
钢管桩5下端嵌入风化岩层2,钢管桩5桩身的外表面间隔开设有注浆孔12,相邻的钢管桩5之间的间距为一米,钢管桩5桩身为φ108*6mm的无缝钢管,注浆孔12在钢管桩5的桩身上以梅花状分布。
内插钢筋13为φ22的螺纹钢筋,内插钢筋13在钢管桩5内部呈“品”字形分布,内插钢筋13与钢管桩5之间的间隙部分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粉煤灰浆液,水灰比控制在1:1-1:1.5,注浆压力控制在0.2-0.5mpa。
施做冠梁11后,钢管桩5、注浆形成的岩土体与内插钢筋13共同组成了加筋土拱结构,有效的抵抗边坡岩土体的下滑力,增加边坡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利用钢管桩5防护体系,减小了坡脚渗流,加大边坡的稳定性,钢管桩5在注浆后与周围土体形成加筋土拱结构,有效的减小了边坡上部的变形和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型振动小,噪音低,桩位布置灵活,安全迅速,上部加固后,降低了开挖坡脚时边坡失稳的风险,既降低了工程成本又保证了施工安全与防护效果。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