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同步沉降式雨污水井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1-18 11:01:52|242|起点商标网
同步沉降式雨污水井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路面结构产生同步沉降的雨污水井盖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城市道路地下大量雨污水管网的存在,经常会有井盖位于道路当中。随着时间推移,道路会产生一定沉降,同时由于雨污水井周围回填质量控制不到位通常会产生更大沉降。而由于雨污水井的刚性结构特点,反而不容易产生沉降。所以,在雨污水井周边经常会产生波浪起伏,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沉降式雨污水井盖结构,其能够随路面结构同步沉降,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应用广泛的优点,彻底的解决了道路上雨污水井周边产生波浪起伏的顽疾,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同步沉降式雨污水井盖结构,包括:

井筒,其设置在井口盖板上,形成井身的竖向上延伸部;

井盖,其同轴线套设在所述井筒上,所述井盖包括一体成型的导流部分与承力部分,所述导流部分的顶部形成一导流口、底部形成一内径小于所述井筒的束水漏斗,所述承力部分的顶部外接于所述导流部分、内壁通过橡胶止水带与所述井筒密封贴合、底部沿径向向外周延伸一承力底板,所述承力底板的上方形成路基铺设面。

优选的是,所述井筒的底部通过一水平限位插接于所述井口盖板的槽口,外周通过一竖向限位抵触于所述井口盖板槽口边缘。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限位为钢筋。

优选的是,所述竖向限位为沿径向向外周形成的多个三角铁。

优选的是,所述导流部分与所述井筒的内径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束水漏斗底部悬挂一滤网。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非沉降井筒设置在在井口盖板上,将可沉降井盖套设于井筒上,使井盖的承力底板承接路基,实现井盖与路面结构的同步沉降,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应用广泛的优点,彻底的解决了道路上雨污水井周边产生波浪起伏的顽疾,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第二、井筒与井口盖板可通过连接件、榫卯插接等方式连接,井盖的导流部分优选为均匀内径,可将雨水由导流口流向井筒进入井身,束水漏斗进行口径收缩,避免雨水溢出进入路基,承力部分外接导流部分,形成井身与路基的拦截结构,并通过橡胶止水带实现密封隔水,承力底板形成路基铺设面,在路面结构重力作用下实现同步沉降;

第三、井筒底部通过一水平限位插接,水平限位可以为杆状、面状,限制井筒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外周通过一竖向限位抵触,竖向限位可以为榫卯、搭设,限制井筒竖直向下的坠落;水平限位优选为钢筋,容易取材,长度可调节;竖向限位优选为三角铁,一条边与井筒固接,形成较长的焊缝,另一条边搭设抵触井口盖板,形成较长的接触面;导流部分与井筒内径相等,便于最大流量导流;束水漏斗底部悬挂的滤网便于拦截大块杂物,以免堵塞井身。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的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的井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沉降式雨污水井盖结构,包括:

井筒2,其设置在井口盖板上,形成井身的竖向上延伸部,内壁为圆筒结构,外缘包裹一圈柔性橡胶止水带23;

井盖1,其同轴线套设在所述井筒2上,可沿轴向滑动,采用球墨铸铁材质或pe管材质,所述井盖1包括一体成型的导流部分11与承力部分12,导流部分11的外径小于承力部分12,所述导流部分11的顶部形成一导流口110、底部形成一内径小于所述井筒2的束水漏斗120,可将雨水约束至靠中心的位置,避免沿边下落深入外侧土体,所述导流部分11的内壁为类圆柱形结构,所述承力部分12的顶部外接于所述导流部分11,内壁通过橡胶止水带23与所述井筒2密封贴合,可有效套在非沉降井筒2上,并与柔性橡胶止水带23紧密接触,形成有效防水结构,底部沿径向向外周延伸一承力底板120,放置在路基顶面上,所述承力底板120的上方形成路基铺设面,使可沉降井盖1在竖直方向上不受井筒2约束,随路基同步产生沉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从目前雨污水井盖1所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性的对井盖结构和施工方法做出根本性改进,通过将非沉降井筒2设置在在井口盖板上,将可沉降井盖1套设于井筒2上,使井盖1的承力底板120承接路基,实现井盖1与路面结构的同步沉降,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应用广泛的优点,彻底的解决了道路上雨污水井周边产生波浪起伏的顽疾,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井筒2与井口盖板可通过连接件、榫卯插接等方式连接,井盖1的导流部分11优选为均匀内径,可将雨水由导流口110流向井筒2进入井身,束水漏斗120进行口径收缩,避免雨水溢出进入路基,承力部分12外接导流部分11,形成井身与路基的拦截结构,并通过橡胶止水带23实现密封隔水,承力底板120形成路基铺设面,在路面结构重力作用下实现同步沉降。

施工方法为:

当路基回填至与下部井身平齐时,将井筒2放置在井身盖板的井口上,防止其产生移动继续进行路基回填直至完成;然后,进行井盖1施工。由于井盖1分为直径与非沉降井筒2直径相同的导流部分11和直径较非非沉降井筒2更大的承力部分12。故井盖1承力部分12套在井筒2外侧,并与井筒2外侧粘贴的橡胶止水带23紧密贴合,发挥止水效果。井盖1下方的圆盘状承力底板120放置于路基顶面。井盖1施工完成后,可进行路面铺设。

道路施工用过程中,路基会发生沉降。此时,井盖1的圆盘承力底板120会随着路基同步沉降,避免井盖1高出路面,使车辆产生颠簸。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井筒2的底部通过一水平限位22插接于所述井口盖板的槽口,外周通过一竖向限位21抵触于所述井口盖板槽口边缘。井筒2底部通过一水平限位22插接,水平限位22可以为杆状、面状,限制井筒2水平方向的相对运动,外周通过一竖向限位21抵触,竖向限位21可以为榫卯、搭设,限制井筒2竖直向下的坠落。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限位22为钢筋。水平限位22优选为钢筋,容易取材,长度可调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竖向限位21为沿径向向外周形成的多个三角铁。竖向限位21优选为三角铁,一条边与井筒2固接,形成较长的焊缝,另一条边搭设抵触井口盖板,形成较长的接触面。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导流部分11与所述井筒2的内径相同。导流部分11与井筒2内径相等,便于最大流量导流。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束水漏斗120底部悬挂一滤网130。束水漏斗120底部悬挂的滤网130既能防止人员坠入也可对垃圾进行过滤,拦截大块杂物,以免堵塞井身。

当井身砌筑完成后,将井筒2放置在盖板预留井口上。此时,水平限位22插入预留井口内壁,竖直限位紧贴井口上缘,从而将井筒2固定住。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盖板井盖施工导流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