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补风装置和应用其的污水池的制作方法

2021-01-17 17:01:34|223|起点商标网
一种补风装置和应用其的污水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保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补风装置和应用其的污水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厂的除臭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散发臭气的污水池进行密封,然后对其采用抽风装置进行抽风除臭。当密封工程做的足够好以及没有有序的补风情况下,污水池内会产生较大负压,此时,污水池内产生的臭气并不能被抽走,这就导致抽风装置产生空抽的状况。反之,当密封做的不够严密的时候,尤其是当污水池内臭气出现波动或环境自然风速较高时,臭气会从不严密的地方泄露出来污染环境。

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装置能够在确保臭气不溢出污水池的同时保证臭气能够被抽风装置顺利抽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在确保臭气不溢出污水池的同时保证臭气能够被抽风装置顺利抽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补风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补风装置,包括:导流主管道,导流主管道包括连通的首端开口和末端开口,末端开口用于与外部的密闭容器相连通,补风面,补风面的首端连接于导流主管道的外壁并周向延伸,补风面与导流主管道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以使补风面的末端与导流主管道的外壁之间形成进风口,补风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进风口连通的补风开口,补风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可选择地密封遮盖补风开口的遮盖膜片,风帽,风帽罩设在补风面的末端,其中,遮盖膜片构造为:当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大于等于导流主管道外部的环境气压时,密闭容器内的气流经首端开口运动至遮盖膜片并对遮盖膜片施加压力,以使遮盖膜片相对于补风开口闭合;而当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小于导流主管道外部的环境气压时,外部环境的气流经进风口运动至遮盖膜片并对遮盖膜片施加推力,以使遮盖膜片相对于补风开口打开。

进一步地,首端开口的外边缘还连接有从首端开口周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层,支撑层与导流主管道的轴线垂直,补风面的首端连接在支撑层的外边缘。

进一步地,补风面的末端还连接有从补风面的末端周向向外延伸的延伸板,延伸板的外边缘与风帽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补风开口构造成沿补风面所在的平面向外延伸的凸出窗口。

进一步地,凸出窗口的外边缘所在的平面与补风面所在的平面平行或者形成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补风面上设置有多个补风开口,多个补风开口构造成在补风面的径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列分布。

进一步地,延伸板与风帽二者中的一者的外边缘上形成有卡槽,另一者的外边缘上形成有与卡槽配合的卡突。

进一步地,导流主通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密闭容器密封连接的连接装置。

优选地,连接装置设置成法兰。

进一步地,遮盖膜片由耐腐蚀的纤维材料制成。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污水池,包括:密封的污水池本体,污水池本体上设置有出气口,和与出气口密封连通的根据上述的补风装置,其中,导流主管道的末端开口与出气口密封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补风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的特定结构,使得气流在本发明的补风装置中运动时形成的是弯曲的流通路径,从外部环境进入密闭容器的气流可以对遮盖膜片施加压力使得遮盖膜片相对与补风开口打开从而进入密闭容器中,而当密闭容器中的气压大于外部环境的气压时,气流的溢出方向同遮盖膜片关闭方向一致,当臭气运动到遮盖膜片处时,对遮盖膜片施加压力会使得遮盖膜片紧贴在补风开口处,即遮盖膜片相对于补风开口关闭,避免密闭容器内的臭气溢出,实现单向的气流通路,由于补风面相对为半封闭状态,因此由外部环境的风速形成的负压对补风效果影响很小。

2)通过设置补风面与导流主管道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气流可以从因第一夹角形成的进风口中进入,并依次经补风面上的补风开口对遮盖膜片施加压力,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气流能够进入补风装置的内部;风帽为从补风开口进入的气流限定了流通空间,即使得气流集中在风帽与补风面之间的空间中,并进一步进入到首端开口以及与导流主管道连通的密闭容器中。

3)通过在首端开口的外边缘连接有从首端开口周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层可在不改变补风面与导流主管道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的情况下,增大补风面与导流主管道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因此补风面的末端与导流主管道的外壁之间能够形成更大的进风口,便于外部环境的气流顺畅地经进风口和补风开口进入补风装置的内部。

4)通过设置补风面的末端连接有从补风面的末端周向向外延伸的延伸板使得周向延伸的延伸板可便于分别与补风面和风帽连接;另外,延伸板可增大风帽与补风面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风帽与补风面之间形成的用于容纳气流的空间增大,提高补风效率。

5)通过将补风开口构造成沿补风面所在的平面向外延伸的凸出窗口使得凸出窗口的上边缘可作为遮盖膜片的固定基础,便于如螺钉等固定部件将遮盖膜片固定在凸出窗口的上边缘,遮盖膜片从凸出窗口的上边缘下垂至凸出窗口的下边缘,完全遮盖凸出窗口;同时凸出窗口的凸出结构可具有一定的集中作用,将气流集中在凸出窗口的位置,提高补风效率。

6)通过调整第一夹角的大小、遮盖膜片的重量,可以控制补风装置的遮盖膜片相对补风开口开启的压差临界值(即外部环境气压与密闭容器内气压的差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污水池由于连接有补风装置,因此能够在确保臭气不溢出污水池的同时保证臭气能够被抽风装置顺利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补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补风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补风装置的a-a处的截面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当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大于等于导流主管道外部的环境气压时的气流流动路径;

图4为图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补风装置的a-a处的截面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当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小于导流主管道外部的环境气压时的气流流动路径;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污水池的结构,其中,补风装置安装在污水池本体的顶壁;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污水池的结构,其中,补风装置安装在污水池本体的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补风装置和应用其的污水池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补风装置100的结构,包括:导流主管道1,导流主管道1包括连通的首端开口11和末端开口12,末端开口12用于与外部的密闭容器相连通,补风面2,补风面2的首端连接于导流主管道1的外壁并周向延伸,如图3所示,补风面2与导流主管道1的轴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以使补风面2的末端与导流主管道1的外壁之间形成进风口4,补风面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进风口4连通的补风开口21,补风开口21上设置有用于可选择地密封遮盖补风开口21的遮盖膜片22,风帽3,风帽3罩设在补风面2的末端,其中,遮盖膜片22构造为:如图3所示,当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大于等于导流主管道1外部的环境气压时,密闭容器内的气流经首端开口11运动至遮盖膜片22并对遮盖膜片22施加压力,以使遮盖膜片22相对于补风开口21闭合;如图4所示,当密闭容器内的气压小于导流主管道1外部的环境气压时,外部环境的气流经进风口4运动至遮盖膜片22并对遮盖膜片22施加推力,以使遮盖膜片22相对于补风开口21打开。

以外部的密闭容器为污水池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补风装置100的导流主管道1的末端开口12与污水池密封连接后,当污水池内的气压大于等于导流主管道1外部的环境气压时(如图3所示),污水池内的气流经首端开口11运动至遮盖膜片22并对遮盖膜片22施加压力,气流的溢出方向同遮盖膜片22的闭合方向一致,以使遮盖膜片22相对于补风开口21闭合,因此污水池内的臭气不会外逸至外部环境中;而当污水池内的气压小于导流主管道1外部的环境气压时(如图4所示),外部环境的气流经进风口4运动至遮盖膜片22并对遮盖膜片22施加推力,以使遮盖膜片22相对于补风开口21打开,因此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进入污水池中,使得污水池内的气压不会与外部环境中的气压形成太大的压差,因此抽风装置可顺利抽出污水池内的臭气,同时污水池中的臭气不会溢出至外部环境中。其中,补风面2与导流主管道1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α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气流可以从因第一夹角α形成的进风口4中进入,并依次经补风面2上的补风开口21对遮盖膜片22施加压力,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气流能够进入本实施例的补风装置100的内部,风帽3为从补风开口21进入的气流限定了流通空间,即使得气流集中在风帽3与补风面2之间的空间中,并进一步进入到首端开口11以及与导流主管道1连通的污水池中。由于补风装置100的结构,气流在运动时形成的是弯曲的流通路径,这就使得从外部环境进入污水池的气流可以对遮盖膜片22施加压力使得遮盖膜片22相对与补风开口21打开从而进入污水池中,而污水池中的臭气运动到遮盖膜片22处时,对遮盖膜片22施加压力会使得遮盖膜片22紧贴在补风开口21处,即遮盖膜片22相对于补风开口21关闭,避免污水池内的臭气溢出,实现单向的气流通路,由于补风面2相对为半封闭状态,因此由外部环境风速形成的负压对补风效果影响很小。

优选地,第一夹角α的范围可为5°-30°。此时,在外部环境的气压与污水池内的气压相同时,遮盖膜片22也可紧密贴合在补风开口21处,防止污水池内的臭气外逸;在外部环境的气压大于污水池内的气压时,外部环境的气流对遮盖膜片22施加压力后,遮盖膜片22与补风开口21之间形成较大的用于气流进入的开口,可顺利补风。

当然,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夹角α的大小、遮盖膜片22的重量,控制补风装置100的遮盖膜片22相对补风开口21开启的压差临界值(即外部环境气压与密闭容器内气压的差值)。

如图3和图4所示,首端开口11的外边缘还可连接有从首端开口11周向向外延伸的支撑层5,支撑层5与导流主管道1的轴线垂直,补风面2的首端可连接在支撑层5的外边缘。通过该设置可在不改变补风面2与导流主管道1的轴线之间形成的第一夹角α的情况下,增大补风面2与导流主管道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因此补风面2的末端与导流主管道1的外壁之间形成更大的进风口4,便于外部环境的气流顺畅地经进风口4和补风开口21进入补风装置100的内部。

如图3所示,补风面11的末端还可连接有从补风面11的末端周向向外延伸的延伸板6,延伸板6的外边缘与风帽3密封连接。由于补风面2与导流主管道1的轴线形成夹角连接,因此当补风面2的末端与风帽3直接连接时,风帽3与补风面2之间的距离会比较小,这就使得风帽3与补风面2之间形成的用于容纳气流的空间较小,补风的效率降低。通过该设置使得补风面2的末端与风帽3可通过延伸板6密封连接,一方面,周向延伸的延伸板6可便于分别与补风面2和风帽3连接;另一方面,延伸板6可增大风帽3与补风面2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风帽3与补风面2之间形成的用于容纳气流的空间增大,提高补风效率。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补风开口21可构造成沿补风面2所在的平面向外延伸的凸出窗口211。通过该设置使得凸出窗口211的上边缘可作为遮盖膜片22的固定基础,便于如螺钉等固定部件将遮盖膜片22固定在凸出窗口211的上边缘,遮盖膜片22可从凸出窗口211的上边缘下垂至凸出窗口211的下边缘,完全遮盖凸出窗口211;同时凸出窗口211的凸出结构可具有一定的集中作用,将气流集中在凸出窗口211的位置,提高补风效率。

优选地,凸出窗口211的外边缘所在的平面可与补风面2所在的平面平行或者形成第二夹角。当凸出窗口211的外边缘所在的平面与补风面2所在的平面平行时,制造更加简单;当凸出窗口211的边缘所在平面与补风面2所在的平面形成第二夹角时,遮盖在补风开口21处的遮盖膜片22与垂直方向形成的夹角更大,因此依次经进风口4和补风开口21进入补风装置100的气流更容易使遮盖膜片22与补风开口21之间形成夹角,便于外部环境中的气流进入。

根据本实施例的补风装置100,补风面2上可设置有多个补风开口21,多个补风开口21可构造成在补风面2的径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上间隔排列分布。通过该设置使得外部环境的各个方向的气流可以从多个补风开口21进入补风装置100以及与补风装置100连接的污水池中,提高补风效率。

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延伸板6与风帽3二者中的一者的外边缘上可形成有卡槽31,另一者的外边缘上可形成有与卡槽31配合的卡突61。卡槽31与卡突61配合连接的方式不用借助如螺栓、螺钉等连接部件即可将延伸板6与风帽3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地,在延伸板6的外边缘上形成卡突61、在风帽3的外边缘上形成卡槽31。

如图1所示,导流主通道1的外壁上还可设置有用于与密闭容器密封连接的连接装置13。通过该设置可便于将导流主管道1与污水池等的密闭容器密封连接,同时通过连接装置13连接的两者具有更高的连接强度,不易松动。

优选地,连接装置13可设置成法兰。

进一步地优选地,遮盖膜片22可由耐腐蚀的纤维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由聚偏氟乙烯、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由于污水池等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具有腐蚀性,因此通过该设置可避免遮盖膜片22因长时间被腐蚀性气体腐蚀而损坏,提高遮盖膜片22的使用寿命。

当然,补风面2除了可以构造成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圆台形之外,也可以构造成多边形棱台(上下底面均为多边形,侧面为梯形)等其他形状,多个补风开口21可均匀分布在各个侧面;风帽3除了可以形成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半圆形之外,也可以构造成底边开口的与补风面2形状匹配的多边形棱台。补风装置100的除遮盖膜片22之外的其他部分可由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聚乙烯材料或者合金材料制成,在此不作具体限定,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情境选择不同的材料。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污水池200,包括:密封的污水池本体101,污水池本体101上设置有出气口(图中未示出),和与出气口密封连通的根据上述的补风装置100,其中,导流主管道1的末端开口12与出气口密封连接。优选地,导流主管道1的末端开口12与出气口通过法兰密封连接。结合图3所示,当本实施例的污水池200内的气压大于等于导流主管道1外部的环境气压时,污水池200内的气流经首端开口11运动至遮盖膜片22并对遮盖膜片22施加压力,气流的溢出方向同遮盖膜片22的闭合方向一致,以使遮盖膜片22相对于补风开口21闭合,因此污水池200内的臭气不会外逸至外部环境中;结合图4,当污水池200内的气压小于导流主管道1外部的环境气压时,外部环境的气流经进风口4运动至遮盖膜片22并对遮盖膜片22施加推力,以使遮盖膜片22相对于补风开口21打开,因此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能够进入污水池200中,使得污水池200内的气压不会与外部环境中的气压形成太大的压差,因此抽风装置103可顺利抽出污水池内的臭气,同时污水池中的臭气不会溢出至外部环境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如图5和图6所示的污水池200或其他密闭容器利用本实施例的补风装置100补风时,可在污水池本体101上连接有一个或者多个补风装置100;如图6所示,当本实施例的补风装置100用于污水池200的侧面时,可以首先将补风装置100安装在某一弯道结构102上,并将该弯道结构102与污水池本体101连通,使得补风装置100以窗户的形式安装在污水池本体101的侧壁上;另外,出气口和补风装置100一一对应连接,有序布置,可确保气流不产生短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污水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