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洄游鱼类的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合洄游鱼类的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水资源的治理和开发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坝和其他分流建筑物建在江河上。大坝建在河道上后,阻断了原有河道的连续性,改变了河道固有的自然特征,对大坝上下游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环境条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般来说,拦河坝建成后,鱼类栖息地的环境因素(如水温、水位、流量等)会发生变化,对鱼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可能直接导致部分洄游鱼类种群灭绝。因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大坝建设的同时,应建设合理的过鱼设施,保证洄游鱼类的连续性。虽然鱼道对鱼类的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鱼类在经过较长的鱼道时,其物理消耗量很大。此外,高坝的高速水流容易造成下游水体的氧超饱和,这也将对下游鱼类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在鱼类繁殖季节危害较大。中国专利号为201821504779.0、公开日为2019年7月16日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坝后式过鱼装置,该专利虽然能实现鱼类从下游游入上游,但是,该专利只适用于坡度小、距离短的坝体;而且存在鱼在过鱼通道中运输距离远、时间长、能耗高等,该专利复杂、建筑体积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河坝洄游鱼类的过鱼设施易损伤鱼体、易使鱼体感染、洄游鱼类的繁殖效率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适合洄游鱼类的运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合洄游鱼类的运送装置,其组成包括转动式吊车、移动水槽、软管、水泵和支架,移动水槽与转动式吊车上的钢缆连接,软管固定在支架上且与水平面呈倾斜角度,软管下端置于坝外水体中,软管上端上边沿短、下边沿长,软管上端的下边沿位于移动水槽上方,软管上端的上边沿附近开有进水孔,进水孔与水泵上的出水管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水槽侧壁沿同一水平面开设有数个漏水孔,漏水孔位于移动水槽中部或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坡度为15°~45°。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计数器,计数器设置在软管的上端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软管做为过鱼通道,软管不会对鱼体造成损伤;另外软管不生锈,这也减少了鱼体感染,从而增加了洄游鱼类的繁殖效率。
2、软管上端的上边沿附近开有进水孔,且设计软管上端上边沿短、下边沿长,是为了使水泵进水绝大部分流入软管,而不会外流至移动水槽造成浪费。
3、软管和支架便于拆卸和组装(在非洄游季节可以轻松拆除)、重量轻,可以根据情况灵活选址,而且拆卸后软管可折叠,支架可分解,体积小便于存放保管。
4、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水槽和软管组合的方式,在尽量保持洄游鱼类习性的同时降低软管的倾斜角度、有利于保存洄游鱼类的体能;而且简化了运输装置部分,大幅度缩短了洄游鱼在移动水槽中的运输时间和距离。
5、可根据移动水槽装鱼的承载量设定鱼的数量,通过计数器统计进入移动水槽的洄游鱼数量,当达到设定数量,则停止水泵向软管内进水,这样可保证移动水槽内装鱼的数量,避免过鱼太多移动水槽承载不下,洄游鱼未落入移动水槽中造成洄游鱼体损伤。
6、移动水槽侧壁的漏水孔,可以在移动水槽提升过程中排除高于漏水孔的水,一方面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可以限制移动水槽内的水体高度。处于接收洄游鱼类状态时,即便有少量的水随洄游鱼(或者少量水泵进水)流入移动水槽也不会导致移动水槽内的水面上升甚至溢出,从而避免了洄游鱼从移动水槽中跃出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适合洄游鱼类的运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软管3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转动式吊车1、移动水槽2、软管3、水泵4和支架5,移动水槽2与转动式吊车1上的钢缆连接,软管3固定在支架5上且与水平面呈倾斜角度,软管3下端置于坝外水体中,软管3上端上边沿短、下边沿长,软管3上端的下边沿3-1位于移动水槽2上方,移动水槽2处于接收洄游鱼类状态;软管3上端的上边沿3-2附近开有进水孔3-3,进水孔3-3与水泵4上的出水管口连通。转动式吊车1为现有技术。
移动水槽2侧壁沿同一水平面开设有数个漏水孔2-1,漏水孔2-1位于移动水槽2中部或上部。漏水孔2-1对水起到限位作用,且将多余的水漏出,以减轻移动水槽2的重量。
支架5的坡度为15°~45°。由于洄游鱼具有逆流而上的习性,在15°~45°的坡度范围内,洄游鱼是可以自行游上去。坡度大于45°时,洄游鱼游不上去。
软管3采用防水织物制成,例如防水涤纶或防水丙纶等。这种材质不会对鱼体造成损伤,也不生锈,避免了鱼体感染;另外,这种材质便于拆卸后折叠。
水泵4的流量为0.2m3/s~1.0m3/s。
本实施方式还包括计数器6,计数器6设置在软管3的上端外壁上。计数器6采用对射式红外线计数器,对射式红外线计数器为市售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在洄游季节,启动水泵4向软管3内缓慢注入水(即0.2m3/s~1.0m3/s流量),由于洄游鱼具有逆流而上的习性,洄游鱼沿软管3向上洄游直至落入移动水槽2中,当达到设定的数量后,停止水泵4进水,洄游鱼在软管3内缺少水流的情况下停止向上洄游;开启转动式吊车1将移动水槽2吊起后转至水坝7内侧,下降移动水槽2直至沉入坝内水面下,移动水槽2完全沉入坝内水面下停滞一段时间,给洄游鱼自行游出留有充足的时间,然后将移动水槽2提升出水面,再将移动水槽2移动至软管3的下边沿3-1的下方。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