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水利工程的过鱼建筑物的领域,更加具体地是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中的过鱼建筑物包括鱼道、升鱼机、鱼闸等,是鱼类通过大坝、闸、堰等拦河工程的人工通道。
进鱼口是鱼道、升鱼机等过鱼建筑物的关键部位,是鱼类进入过鱼建筑物的第一个关口,是决定过鱼建筑物设计成败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进鱼口的集鱼、诱鱼效果,一般在进鱼口的周边布置补水结构。
现有的补水结构包括泄流式和洒水式两类。
其中,洒水式补水结构将水流从进鱼口水面之上向下喷洒,此类补水结构模拟了河流降雨状态,但是鱼类对降雨的河面波动、水流、噪音的趋向均不明显,现有工程实践证明其诱鱼效果较差。
泄流式补水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鱼类的逆流向上的趋性,通过向进鱼口附近水域下泄一定流量,形成明显的射流,诱导鱼类游至进鱼口附近,增加鱼类寻找到并进入进鱼口的几率。
现有的泄流式补水结构一般通过引水管向单个进鱼口的通道内部补水,增加通道内部流量,射流效果不明显,且每个补水结构仅能向单个进鱼口补水。
补水结构在运行中的利用率较低,补水效果不佳,且工程的建造成本较高。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它包括进鱼口和补水结构;
所述的补水结构由多个所述的进鱼口共用且之间连为一体,所述的进鱼口之间相邻布置;
所述的补水结构包括补水管、腔室、消能工和花孔;
所述的补水管与腔室相连接,所述的腔室与外部的水域之间由花孔连接,所述的腔室内壁上设置有消能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补水结构均位于相邻的所述的进鱼口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补水结构均位于相邻的所述的进鱼口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补水结构同时位于所述的进鱼口的下方和之间。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向出鱼口外部水域补水,诱鱼范围较现有技术更大(由于花孔射流的扩散作用,鱼类可感知流速的区域范围扩大,根据补水流量的不同,可增加1-3倍左右)。
2、本发明可实现一个补水结构多个进鱼口通用,提高了补水结构使用率,节省布置空间,降低进鱼口结构的复杂程度,并节省工程造价约50%。
3、本发明的布置比较灵活,结构简单,可适用于多种进鱼口的结构,且后期维护成本低(除清理壁面附着物外,后期基本没有维护工作成本)。
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特点在于补水结构向出鱼口外部水域补水,诱鱼范围大,并可实现一个补水结构多进鱼口共用,适用于多进鱼口过鱼设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中:进鱼口1、补水结构2、补水管3、腔室4、消能工5、花孔6。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所示:一种适用多进鱼口的补水结构,它包括进鱼口1和补水结构2;
所述的补水结构2由多个所述的进鱼口1共用且之间连为一体,所述的进鱼口1之间相邻布置;
所述的补水结构2包括补水管3、腔室4、消能工5和花孔6;
所述的补水管3与腔室4相连接,所述的腔室4与外部的水域之间由花孔6连接,所述的腔室4内壁上设置有消能工5。
所述的补水结构2均位于相邻的所述的进鱼口1之间。所述的补水结构2均位于相邻的所述的进鱼口1的下方。所述的补水结构2同时位于所述的进鱼口1的下方和之间。
本发明包括如下具体工作过程:在过鱼时段将补水管3与上游水库或者下游抽水泵连通,通过补水管3向腔室4内充入适当的流量。腔室4内的水流经消能工5消能后,通过花孔6向进鱼口1下游水域形成多股射流。
进鱼口1下游周边水域的鱼类巡游至进鱼口1、花孔6附近,由于其逆流上溯的特性而被花孔射流所吸引,因此补水结构2达到诱鱼、集鱼的目的。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