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料墙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料墙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根据使用要求很多厂房内需要堆料(例如煤、沥青、石油焦等),这时常采用在厂房周边做挡料墙的结构形式。挡料墙基础在设计时除需考虑结构的自身强度外,还需考虑堆料的水平推力对基础稳定性的影响,避免堆料水平力过大造成挡料墙的损坏,需对挡料墙基础进行抗滑移和抗倾覆验算。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增加基础底面积来满足稳定要求。但是,该方式会造成占地面积增大、工程造价高等问题。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挡料墙基础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料墙基础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挡料墙基础占地面积大、工程造价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挡料墙基础结构中设置预应力钢绞线,有效降低基础围挡墙所受的水平力,增加基础围挡墙的抗滑移能力,减少基础围挡墙底面积,极大地节省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挡料墙基础结构,包括水平截面呈封闭设置的基础围挡墙,所述基础围挡墙位于地面下方,所述基础围挡墙用于支撑向上延伸的挡料墙;所述基础围挡墙相对的两侧之间设置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用于抵消挡料对基础围挡墙的水平作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围挡墙内设置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用于提高基础围挡墙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础围挡墙的水平截面呈矩形设置,所述基础围挡墙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基础条墙、第二基础条墙、第三基础条墙和第四基础条墙,所述第一基础条墙和所述第三基础条墙之间设置所述预应力钢绞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础条墙和所述第三基础条墙之间穿设至少1个预埋套筒,所述预埋套筒内穿设一所述预应力钢绞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础条墙和所述第三基础条墙之间间隔穿设多个预埋套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套筒和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数量为3个,各所述预埋套筒和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础条墙和所述第三基础条墙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础条墙的外侧面上与各所述预埋套筒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锚定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第一端锚接于所述第一锚定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基础条墙的外侧面上与各所述预埋套筒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锚定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第二端锚接于所述第二锚定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锚定板和所述第二锚定板呈圆形板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埋套筒内填充耐腐蚀性的润滑单元。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料墙基础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挡料墙基础结构中,预应力钢绞线能传递堆料产生的水平力,将堆料对基础围挡墙的两侧产生的水平力转化为钢绞线的内力,当堆料对基础围挡墙的两侧产生水平推力时,水平力会通过预应力钢绞线的传递相互抵消一部分,有效降低基础围挡墙所受的水平力,增加基础围挡墙的抗滑移能力,减少基础围挡墙底面积,极大地节省工程造价;预应力钢绞线的外侧设置预埋套筒进行保护,预埋套筒内填充耐腐蚀性的润滑单元,既可以保护预应力钢绞线不受水土腐蚀,也可减小预应力钢绞线与预埋套筒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料墙基础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ⅰ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围挡墙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锚定板的示意图。
图中:
100、挡料墙基础结构;
1、基础围挡墙;11、第一基础条墙;12、第二基础条墙;13、第三基础条墙;14、第四基础条墙;
2、预应力钢绞线;
3、预埋套筒;
41、第一锚定板;42、第二锚定板;
5、润滑单元;
6、挡料;
9、挡料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料墙基础结构100,包括水平截面呈封闭设置的基础围挡墙1,基础围挡墙1位于地面下方,基础围挡墙1用于支撑向上延伸的挡料墙9,挡料墙9围合构成的封闭区域内,堆设堆料;基础围挡墙1相对的两侧之间设置预应力钢绞线2,预应力钢绞线2用于抵消挡料6对基础围挡墙1的水平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挡料墙基础结构中,预应力钢绞线能传递堆料产生的水平力,将堆料对基础围挡墙的两侧产生的水平力转化为钢绞线的内力,当堆料对基础围挡墙的两侧产生水平推力时,水平力会通过预应力钢绞线的传递相互抵消一部分,有效降低基础围挡墙的水平力,增加基础围挡墙的抗滑移能力,减少基础围挡墙底面积,极大地节省工程造价。
进一步,基础围挡墙1内设置钢筋网(浇筑的同时预置于基础围挡墙1内,图中未示出),钢筋网用于提高基础围挡墙1的强度。
进一步,如图1、图2、图4所示,基础围挡墙1的水平截面呈矩形设置,基础围挡墙1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基础条墙11、第二基础条墙12、第三基础条墙13和第四基础条墙14,第一基础条墙11和第三基础条墙13之间设置预应力钢绞线2。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第一基础条墙11和第三基础条墙13之间穿设至少1个预埋套筒3(也可以是第二基础条墙12和第四基础条墙14之间),预埋套筒3内穿设一预应力钢绞线2。预埋套筒3用于保护预应力钢绞线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础条墙11和第三基础条墙13之间间隔穿设多个预埋套筒3。
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预埋套筒3和预应力钢绞线2的数量为3个,各预埋套筒3和各预应力钢绞线2设置于第一基础条墙11和第三基础条墙13的中部。
进一步,如图1、图2、图3所示,第一基础条墙11的外侧面上与各预埋套筒3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锚定板41,预应力钢绞线2的第一端锚接于第一锚定板41上。
进一步,如图1、图2、图3所示,第三基础条墙13的外侧面上与各预埋套筒3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锚定板42,预应力钢绞线2的第二端锚接于第二锚定板42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锚定板41和第二锚定板42呈圆形板设置。
预应力钢绞线2通过第一锚定板41和第二锚定板42与基础围挡墙的两侧相连接。
进一步,如图1、图2所示,预埋套筒3内填充耐腐蚀性的润滑单元5。润滑单元5既可以保护预应力钢绞线2不受水土腐蚀,也可减小预应力钢绞线2与预埋套筒3之间的摩擦力。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料墙基础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挡料墙基础结构中,预应力钢绞线能传递堆料产生的水平力,将堆料对基础围挡墙的两侧产生的水平力转化为钢绞线的内力,当堆料对基础围挡墙的两侧产生水平推力时,水平力会通过预应力钢绞线的传递相互抵消一部分,有效降低基础围挡墙的水平力,增加基础围挡墙的抗滑移能力,减少基础围挡墙底面积,极大地节省工程造价;预应力钢绞线的外侧设置预埋套筒进行保护,预埋套筒内填充耐腐蚀性的润滑单元,既可以保护预应力钢绞线不受水土腐蚀,也可减小预应力钢绞线与预埋套筒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