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分流式排水管道是指城市工业区或居民区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沟道系统分别收集、输送和处置不同性质污水的方式。通常是设置两套管道系统,将雨水和污水分别排放、处置:污水收集后用管道输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而雨水则通过沟渠或管道集中直接或经简单处理后排放到天然水体中;现有的市政排水管道,通常只有一个排水管道,导致企业生产产生的有害污水直接排放到外界水体中,不能够有效的加以处理,导致污染环境日益加重;虽然有些工厂的污水管道是直接通入污水处理厂,但由于连接有雨水收集管道,导致污水水量增多,直接影响到污水的处理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根据公告号为cn208733769u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虽然该专利通过将主排水管道分成雨水排水管道和工业废水排水管道,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与工业废水的混合,从而有效避免污水的乱排乱放,且避免雨水与工业废水混合,而导致的企业污水处理成本提高的问题,利于使用,但该专利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上述专利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工业废水与雨水是同时排入下水管道中的,使得雨水与工业废水容易发生混合,但混合的同时使工业废水得到了一定的净化效果,利用上述专利中设置于下水管道中的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能够将雨水与工业废水中较大的废渣进行过滤,但这仅仅只是过滤了雨水与工业废水中较大的废渣,并没有对雨水与工业废水的混合水进行净化处理,导致该混合水在由下水道管道底部两端的弯管分别进入雨水排水管道以及工业废水排水管道中后,由雨水排水管道排放出的水中将会存在工业废水,从而对外界环境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上述专利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其将第二过滤网倾斜设置于下水管道中,这虽然能够使由下水道管道进入的雨水与工业废水中的废渣排入下水道管道后侧的废渣收集箱中,但是当其长期使用后,第二过滤网的网眼难免会被废渣所堵塞,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将会影响下水道管道的排水效果,使得下水道管道中的水无法得到正常的流通,从而影响了下水道管道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道本体、主排水管道、下水道管道、雨水排水管道、工业废水排水管道、废渣箱,所述排水管道本体内部分别设置有主排水管道、下水道管道,所述下水道管道设置于主排水管道的上侧;所述主排水管道内部分别设置有雨水排水管道、工业废水排水管道,所述工业废水排水管道设置于雨水排水管道的右侧;所述下水道管道的后侧设置有废渣箱,所述废渣箱由螺栓安装于主排水管道的上侧;
所述主排水管道的上端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雨水排水管道与工业废水排水管道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入水口;
所述下水道管道的上端开设有入水口,该入水口处设置有井盖;所述下水道管道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导流管的一端,该导流管的另一端穿过主排水管道上端开设的其中一个通孔,并与雨水排水管道上端开设的入水口连接;另一个所述出水口处连接有导流管的一端,该导流管的另一端穿过主排水管道上端开设的另一个通孔,并与工业废水排水管道上端开设的入水口连接;
所述导流管由螺纹管首尾之间螺纹连接组合形成,所述螺纹管的个数为n,n≥2;
所述下水道管道上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道a;所述滑道a呈环形结构;所述下水道管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通过滑道a与下水道管道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侧设置有把手;
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端设置有悬挂框,所述悬挂框的个数为m,m≥2;所述悬挂框的框体呈网状结构;所述悬挂框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块;所述悬挂框左右两侧的网眼处分别连接有挂钩b的一端,两个所述挂钩b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的底端焊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分别与悬挂杆的底端焊接,所述悬挂杆的顶端焊接有挂钩a,所述挂钩a穿过第一过滤网的网眼,并悬挂于第一过滤网的网眼处;
所述下水道管道的左右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滑道b,所述滑道b位于滑道a的下侧;所述下水管道的左内侧壁上开设的滑道b高度下水管道的右内侧壁上开设的滑道b;
所述悬挂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采用金属材质;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第二过滤网分别通过滑块、滑道b与下水管道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倾斜设置于下水管道内部;所述滑块的底部焊接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道b的底部焊接;
所述下水管道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下水管道内部的第二过滤网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出料口处焊接有引导板的一端,所述引导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废渣箱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部放置有活性炭块的呈网状结构的悬挂框由挂钩a悬挂于第一过滤网的底部,使得由下水道管道入水口进入的雨水与工业废水混合的水源能够充分接触悬挂框内部的活性炭块,活性炭块能够有效地吸附该水源中存在的杂质以及污染物,使该水源得到有效净化,降低了该水源中工业废水的浓度,从而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由雨水排水管道排放出的水源中工业废水的浓度,进而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雨水排水管道排放出的水源对外界环境造成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在第二过滤网的两端分别焊接滑块,并利用该滑块将第二过滤网滑动连接于下水管道内侧壁的滑道b上,且在该滑块的底部焊接有弹簧,使得第二过滤网能够在雨水与工业废水的混合水的冲击下,由弹簧产生震动,使得第二过滤网网眼上的废渣能够在弹簧恢复弹性形变的作用力下弹出该网眼,并由该第二过滤网的右侧逐渐滚动至第二过滤网的左侧,并在弹簧进一步的作用力下,由下水道管道的出料口处滑出,并落入设置于下水道管道后侧的废渣箱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水道管道的出料口处焊接引导板的一端,并使该引导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废渣箱的内部,使得由出料口处排出的废渣能够在引导板的作用下,更好地排放至废渣箱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滑道a将第一过滤网与下水道管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使得处于第一过滤网上的大型废渣每当需要人工进行清理时,仅需掀开下水道管道上的井盖,接着手握第一过滤网上的把手即可将该第一过滤网取出清理,使得该第一过滤网能够达到便于清理的效果;同时,悬挂于第一过滤网底部的悬挂框内部的活性炭块也能够在人工清理第一过滤网的同时得到快速更换,从而同时达到了快速清理第一过滤网以及更换活性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流管由多个螺纹管首尾之间螺纹连接组合形成,使得该导流管能够达到便于拆卸的效果,从而使其内部能够便于人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彻底有效的清理,进而有效保障了该导流管内部不会出现因滤渣而堵塞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该导流管的流通性,以及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具体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部分具体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部放置有活性炭块的悬挂框具体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部放置有活性炭块的悬挂框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螺纹管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由多个螺纹管拼接形成的导流管具体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具体结构剖视图。
如图:1-排水管道本体,2-主排水管道,3-下水道管道,4-导流管,5-废渣箱,6-引导板,21-雨水排水管道,22-工业废水排水管道,31-滑道a,32-第一过滤网,33-悬挂框,34-第二过滤网,35-滑块,36-滑道b,37-弹簧,38-出料口,39-井盖,43-螺纹管,321-把手,331-活性炭块,332-挂钩a,333-连接杆,334-挂钩b,335-悬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市政道路分流式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道本体1、主排水管道2、下水道管道3、雨水排水管道21、工业废水排水管道22、废渣箱5,排水管道本体1内部分别设置有主排水管道2、下水道管道3,下水道管道3设置于主排水管道2的上侧;主排水管道2内部分别设置有雨水排水管道21、工业废水排水管道22,工业废水排水管道22设置于雨水排水管道21的右侧;下水道管道3的后侧设置有废渣箱5,废渣箱5由螺栓安装于主排水管道2的上侧;
主排水管道2的上端开设有两个通孔;雨水排水管道21与工业废水排水管道22的上端分别开设有入水口;
下水道管道3的上端开设有入水口,该入水口处设置有井盖39;下水道管道3的底部开设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处连接有导流管4的一端,该导流管4的另一端穿过主排水管道2上端开设的其中一个通孔,并与雨水排水管道21上端开设的入水口连接;另一个出水口处连接有导流管4的一端,该导流管4的另一端穿过主排水管道2上端开设的另一个通孔,并与工业废水排水管道22上端开设的入水口连接;
导流管4由螺纹管43首尾之间螺纹连接组合形成,螺纹管43的个数为n,n≥2;
下水道管道3上端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滑道a31;滑道a31呈环形结构;下水道管道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32,第一过滤网32通过滑道a31与下水道管道3内侧壁滑动连接,第一过滤网32采用金属材质;第一过滤网32的上侧设置有把手321;
第一过滤网32的下端设置有悬挂框33,悬挂框33的个数为m,m≥2;悬挂框33的框体呈网状结构;悬挂框33的内部设置有活性炭块331;悬挂框33左右两侧的网眼处分别连接有挂钩b334的一端,两个挂钩b334的另一端分别与连接杆333的底端焊接,两个连接杆333的顶端分别与悬挂杆335的底端焊接,悬挂杆335的顶端焊接有挂钩a332,挂钩a332穿过第一过滤网32的网眼,并悬挂于第一过滤网32的网眼处;
下水道管道3的左右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滑道b36,滑道b36位于滑道a31的下侧;下水管道的左内侧壁上开设的滑道b36高度下水管道的右内侧壁上开设的滑道b36;
悬挂框3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网34;第二过滤网34采用金属材质;第二过滤网34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滑块35,滑块35的截面为“t”型结构;第二过滤网34分别通过滑块35、滑道b36与下水管道内侧壁滑动连接;第二过滤网34倾斜设置于下水管道内部;滑块35的底部焊接有弹簧37的一端,弹簧37的另一端与滑道b36的底部焊接;
下水管道的后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38,出料口38与下水管道内部的第二过滤网34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出料口38处焊接有引导板6的一端,引导板6的另一端延伸至废渣箱5的内部。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雨水以及工业废水将会由下水道管道3顶部入水口处的井盖39穿过,并经过第一过滤网32对雨水以及工业废水中的大型废渣进行拦截,再通过悬挂于第一过滤网32底部的悬挂框33中的活性炭对雨水以及工业废水中存在的杂质以及污染物进行吸附,由于该悬挂框33为网状结构,从而不会对雨水以及工业废水的流通造成影响,接着雨水以及工业废水中仍然存在的废渣将会被倾斜设置于下水道管道3内部的第二过滤网34进行拦截,此时由于雨水以及工业废水不断冲击着第二过滤网34,从而引起第二过滤网34两端滑块35底部焊接的弹簧37产生震动,使得第二过滤网34网眼上的废渣能够在弹簧37恢复弹性形变的作用力下弹出该网眼,并由第二过滤网34的右侧逐渐滚动至第二过滤网34的左侧,并在弹簧37进一步的作用力下,由下水道管道3的出料口38处滑出,并在下水道管道3出料口38处焊接的引导板6的引导下,落入设置于下水道管道3后侧的废渣箱5中,紧接着,雨水以及工业废水将会顺着下水道管道3底部的两个出水口排出,并沿着由多个螺纹管43首尾之间螺纹连接组合形成的导流管4分别注入雨水排水管道21以及工业废水排水管道22中,由于雨水以及工业废水在受到活性炭吸附作用后,从而使得该水源得到了有效净化,降低了该水源中工业废水的浓度,从而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由雨水排水管道21排放出的水源中工业废水的浓度,进而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雨水排水管道21排放出的水源对外界环境造成的影响,不仅如此,由工业废水排水管道22排出的水源也受到了活性炭吸附、净化的效果,从而降低了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的成本。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在停止使用时,即没有雨水以及没有工业废水时,首先通过掀开下水道管道3上的井盖39,接着手握第一过滤网32上的把手321即可将该第一过滤网32取出清理,使得该第一过滤网32能够达到便于清理的效果,同时,悬挂于第一过滤网32底部的悬挂框33内部的活性炭块331也能够在人工清理第一过滤网32的同时得到快速更换,从而同时达到了快速清理第一过滤网32以及更换活性炭的效果,再通过人工将导流管4以反向旋拧螺纹的方式拆分成多个螺纹管43,并将螺纹管43中的废渣进行彻底清理即可,本申请中的导流管4是由多个螺纹管43首尾之间螺纹连接组合形成,使得该导流管4能够达到便于拆卸的效果,从而使其内部能够便于人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彻底有效的清理,进而有效保障了该导流管4内部不会出现因滤渣而堵塞的现象,从而保证了该导流管4的流通性,以及使用效率,再操作完以上步骤后,再以以上步骤将拆卸下的部件进行组装,即可继续投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活性炭块331需要人工进行定期更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各个部件为现有领域常见技术,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