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景观河道的自嵌式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景观河道的自嵌式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河岸是水陆交错带,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洪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健康的河岸生态系统能使物质通过其界面区的速度和形式保持适当,从而使陆地加强了“水土保持”,水体防止了“富营养化”的出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高强度的开发,会导致河岸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同时,传统的护岸主要关注工程构造安全性及耐久性,多采取单调的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材料,也忽略了河岸生态功能。长此以往,硬质护岸将导致生态结构失衡,生态系统退化,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迅速发展,提出了“亲近自然河流”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在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大规模地对河堤进行生态修复,利用植物的作用来保持河道边坡稳定,很好地实现了护岸最基本的功能,还原了河流原有的自然形态,实现河流生态环境与周边景观的和谐统一。鉴于此,我国研究人员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发达国家治理河道的经验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城镇原有河道护岸形式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运用不同结构类型进行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的新方法。目前,我国人工生态护岸结构类型包括:石笼护岸、三维土工网垫护岸、土工格栅石垫、介质筛护岸、生态混凝土护岸、链锁式生态砖块护岸、固化技术护岸、净水箱护岸、生态袋护岸、种植槽护岸、传统型护岸改造成生态型护岸。
随着护岸建设规模的增大及可选材料的增多,结构选型难度增大,选择合适的护岸结构型式成为困扰设计人员的一大难题。由于受河道空间限制,我国大多河岸边坡陡、径流强、基层附着条件差,陡峻的边坡容易形成冲刷侵蚀,表面土体难以留存,植被的长期生存面临极大困难,给生态护岸的后期养护造成极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景观河道的自嵌式生态护岸结构,不仅起到稳固边坡、削减面源污染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边坡景观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景观河道的自嵌式生态护岸结构,以靠近河流的方向为前方,所述河道的边岸从上至下设有若干级台阶,并覆设有防渗土工布,最上级台阶的前侧设有混凝土压块,位于混凝土压块下方的每级台阶前侧均靠接有组合砌块,所述混凝土压块压于位于最上级的组合砌块上,靠近边岸一侧的河底土壤中设置有基础碎石层及基础混凝土层,所述基础混凝土层固定于基础碎石层上方,位于最下级的组合砌块嵌入基础混凝土层中;所述组合砌块包括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的高度与台阶的高度相同,第一构件顶面的宽度小于台阶的宽度,且第一构件底面的宽度大于台阶的宽度,以使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构件中,位于上层的第一构件底面的前端延伸出台阶上表面,并压于位于下层的第一构件顶面;所述第二构件包括上端敞口的槽体,槽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孔,槽体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过滤网、净水填料层、种植基质层,槽体的后侧面与第一构件的前侧面相适配,槽体左侧壁及右侧壁的后部均设有凹陷的卡位,以使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二构件中,位于上层的第二构件底部限位于下层第二构件的卡位内。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压块内沿横向插入有锚钉,所述锚钉的后端穿过防渗土工布、并插入至边岸的土体内。
优选地,所述槽体内沿前后方向设有隔板,隔板顶面的结构与槽体左侧壁顶面的结构相同,隔板上开设有通水孔。
优选地,所述净水填料层采用陶粒和沸石混合铺设而成。
进一步,位于河流水位线以下的第二构件内种植有湿生植物,位于河流水位线以上的第二构件内种植有中生植物。
本实用新型对河道边岸进行全方位边坡防护,组合砌块层层叠压、限位,结构稳固,净水填料层可对流入河流的水起到吸附净化的作用,配合种植基质层上种植的植物,进一步削减面源污染,增加边坡景观效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混凝土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景观河道的自嵌式生态护岸结构,以靠近河流的方向为前方(即图1中箭头a所指方向),所述河道的边岸从上至下设有若干级台阶,并覆设有防渗土工布5,最上级台阶的前侧设有混凝土压块1,所述混凝土压块1包括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砖体101,砖体101内沿横向设有安装孔102,并插入有锚钉4,所述锚钉4的后端穿过防渗土工布5、并插入至边岸的土体内。位于混凝土压块1下方的每级台阶前侧均靠接有组合砌块,所述混凝土压块1压于位于最上级的组合砌块上;靠近边岸一侧的河底土壤15中设置有基础碎石层7及基础混凝土层6,所述基础混凝土层6固定于基础碎石层7上方,位于最下级的组合砌块嵌入基础混凝土层6中。
所述组合砌块包括第一构件2及第二构件3,所述第一构件2及第二构件3均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第一构件2的高度c与台阶的高度h相同,第一构件2的后侧面与台阶贴合,第一构件2前侧面的上部竖直,后侧板的下部向前倾斜,即第一构件2顶面的宽度a小于台阶的宽度d,且第一构件2底面的宽度b大于台阶的宽度d,以使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构件2中,位于上层的第一构件2底面的前端延伸出台阶上表面,并压于位于下层的第一构件2顶面。所述第二构件3包括上端敞口的槽体,所述槽体由前侧板301、左侧板304、后侧板303、右侧板302及底板308围合而成,所述前侧板301从上至下呈向后倾斜,所述左侧板304及右侧板302均为竖直的,所述后侧板303的上部呈竖直状,后侧板303的下部向前倾斜(后侧板与第一构件2的前侧面相适配);槽体内沿前后方向设有隔板305,所述隔板305将槽体分隔成左、右两个腔室,隔板305上开设有通水孔309,左、右两个腔室通过通水孔309相连通,槽体左、右两个腔室的底部均设有出水孔307,以使槽体内的水可以通过出水孔307漏下去;所述槽体的左侧板304、右侧板302及隔板305的后部均设有凹陷的卡位306,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二构件3中,位于上层的第二构件3底部限位于下层第二构件3的卡位306内。槽体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过滤网8、净水填料层9、种植基质层10,所述净水填料层9采用陶粒和沸石混合铺设而成。位于河流水位线14以下的第二构件3内种植有湿生植物12,位于河流水位线14以上的第二构件3内种植有中生植物13。
上述自嵌式生态护岸结构施工时,先在河底土壤15中构建基础碎石层7及基础混凝土层6,处理边岸坡面、铺防渗土工布5,然后逐层铺好组合砌块、混凝土压块1,并打入锚钉4,最后填好过滤网8、净水填料层9、种植基质层10,并种植湿生植物12及中生植物13。雨水及地表径流经混凝土压块1引流至第二构件3内,然后逐层往下,经过植物吸收和填料净化,最终进入河流中,削减面源污染。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