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体静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体静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桩静载试验一般包括软土区、试验桩、千斤顶、支架和重物,试验桩插设在软土区上,千斤顶设于试验桩上端,重物设于支架上,支架的架脚位于试验桩两侧,上述支撑架在实际使用时,堆载重物时支架会陷入软土中并压到千斤顶,使试验桩提前受力(实际应在重物堆载完毕后再调节千斤顶使试验桩受力测试),从而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而且支架两侧架脚的软土容易出现下沉不一的情况,导致支架倾斜,进一步加剧了试验结果的不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试验结果更加准确的桩体静载试验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桩体静载试验装置,包括软土区、试验桩、千斤顶、支架和重物,所述试验桩插设在软土区上,所述千斤顶设于试验桩上端,所述重物设于支架上,支架的架脚位于试验桩两侧,其特征是:所述软土区对应架脚开设有凹坑,凹坑内壁和凹坑顶面均设置有土工布,土工布内填充有包含有吸水颗粒的填充物,所述土工布在填入填充物后封闭袋口,所述凹坑上表面铺设有垫板,架脚支承在垫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包括吸水颗粒、建筑拆迁垃圾和石头。
进一步的,所述凹坑底部中央具有弧面状凸起,弧面状凸起由软土构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
1、堆载重物时支架和垫板受力,使土工布内的填充物受力将凹坑内的弧面状凸起部的软土向内集中挤压,进而增强承载力,减少沉降;
2、吸水颗粒能够吸收周围土体的水分,固化凹坑周围土体,延缓沉降,有效防止支架的架脚陷入软土中,防止支架发生倾斜,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3、凹坑底部具有的弧面状凸起能够增大底部的吸水面积,增强凹坑底部土体的固化,实现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支承支架提升试验精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桩体静载试验装置,包括软土区1、试验桩2、千斤顶3、支架4和重物5,所述试验桩2插设在软土区1上,所述千斤顶3设于试验桩2上端,所述重物设于支架4上,支架4的架脚6位于试验桩2两侧,所述软土区1对应架脚6开设有凹坑7,凹坑7内壁和凹坑7顶面均设置有土工布8,土工布8内填充有包含有吸水颗粒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包括吸水颗粒、建筑拆迁垃圾和石头,所述土工布8在填入填充物后封闭袋口,所述凹坑7上表面铺设有垫板9,架脚6支承在垫板9上。为了提升凹坑7区域的承载能力,所述凹坑7底部中央具有弧面状凸起10,弧面状凸起10由软土构成。上述结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堆载重物时支架和垫板受力,使土工布内的填充物受力将凹坑内的弧面状凸起部的软土向内集中挤压,进而增强承载力,减少沉降;2、吸水颗粒能够吸收周围土体的水分,固化凹坑周围土体,延缓沉降,有效防止支架的架脚陷入软土中,防止支架发生倾斜,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3、凹坑底部具有的弧面状凸起能够增大底部的吸水面积,增强凹坑底部土体的固化,实现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支承支架提升试验精度。
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级配,形成更加密实的填充,所述填充物的比例为:20—30mm粒径颗粒、5—15mm粒径颗粒、0—5mm粒径颗粒的质量比例依次为4:3:3。
参照图1所示,上述桩体静载试验装置中的架脚底部地面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对应支架架脚的软土区开挖凹坑,在凹坑内铺设土工布,并向土工布内填充建筑拆迁垃圾、石头和吸水颗粒;
步骤二:将土工布开口封闭,并使其与软土区齐平,在土工布上放置垫板;
步骤三:放置支架使架脚置于垫板上,并向支架上放置重物直至重量达标;
步骤四:调节千斤顶进行试验。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