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企口式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节安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预制混凝土管节安装技术领域,尤其属于大直径企口式预制混凝土排水管节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企口式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节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
市政道路排水管工程中一般需要单根大直径(d为1800~3500mm)预制混凝土管拼装而成,管节安装一般选用企口式、承插式、平口式混凝土管。预制混凝土管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快速,适用范围广泛。由于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一般体型较大且沉重,管节拼装时,拼装口缝隙的处理十分重要,管节拼装时需要使用吊车、钢丝绳、手板葫芦等工具,以钢丝绳为传力装置,手扳葫芦提供作用力,将两节管节合拢,但由于钢丝绳横截面较小,管节口容易因受力面积较小而发生破损,在合拢过程中,也容易造成管节受力不均,管节偏移,管节与管节之间无法完全合拢,橡胶密封圈无法充分挤压到位,致使运营期间存在漏水的风险。同时,漏出的水流会侵蚀道路路基,长期以往易造成地基空洞,路面塌陷,从而引起交通事故。
因此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节安装过程中,亟需一种安装设备,能够在管节安装过程中保护管节口壁完整且让管节整体受力均匀、平行移动,使管节与管节之间充分合拢,橡胶密封圈得到充分挤压,以减小管节之间的缝隙,增强管节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企口式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节安装设备,不仅能够快速安装,同时能够使得管节之间充分合拢,避免管节口因安装被破坏,减小管节之间缝隙,增强管节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企口式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节安装设备,本管节安装设备包括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动力系统。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安装在管节对应的卡点处,二者配套使用。对接装置a包含上部分a1、下部分a2,a1固定在管节横截面圆心正上方顶点处,a2为长形工字钢,结构左右对称,固定在距管节底部1/3d高度处,d为管节直径,工字钢横向固定,与管节相交两个点,与a1形成受力均匀的等边三角形。对接装置b包含b1、b2,对接装置组b与对接装置组a固定方式一致。对接装置a与对接装置b在安装固定时,a1和b1、a2和b2连接一一对应。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手板葫芦,传力装置为钢丝绳和u型卡扣,u型卡扣连接对接装置与钢丝绳。
a1包括前端顶部卡位器、第一u型卡扣插孔、a1支撑钢板、前端凹面稳固器、前端凹面三角加固器、前端凸面稳固器、前端凸面三角加固器;a2包括前端底部平衡器、左前端凹面稳固器、a2左支撑钢板、左前端凸面稳固器、前端连接器、第二u型卡扣插孔、右前端凸面稳固器、右前端凹面稳固器、a2右支撑钢板;b1包括后端顶部卡位器、第三u型卡扣插孔、b1支撑钢板、后端凸面稳固器、后端凸面三角加固器、后端凹面稳固器、后端凹面三角加固器;b2包括后端底部平衡器、左后端凸面稳固器、左后端凹面稳固器、b2左支撑钢板、后端连接器、第四u型卡扣插孔、右后端凹面稳固器、b2右支撑钢板、右后端凸面稳固器;凹凸面稳固器与相对应的卡位器焊接,凹凸稳固器与卡位器之间均固定有三角加固器;对接装置a、b的卡位器、平衡器之间使用钢丝绳;第一u型卡扣插孔和第三u型卡扣插孔与钢丝绳连接;前端连接器、后端连接器及第二u型卡扣插孔、第四u型卡扣插孔配套使用钢丝绳。
所述的上部分a1由多块1cm厚钢板焊接而成,下部分a2由20号工字钢与多块1cm厚钢板焊接而成;所述对接装置b组成材料与对接装置a一样。
所述的管节内部布置两个手板葫芦,管节顶部布置一个手板葫芦。
所述的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所对应的稳固器凹凸位置不一致。
所述的前端顶部卡位器、后端顶部卡位器是由多块1cm钢板焊接而成,其焊接形状能够卡在管节凹凸处。
所述的前端底部平衡器、后端底部平衡器为长形工字钢,结构左右对称。
所述的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的卡位器安装在管节口横截面圆心正上方处,平衡器安装在距离地面1/3d的高度处,d是管节直径,与管节接触的三个点组成受力均匀的等边三角形。
所述的稳固器采用钢板制成。
一种企口式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节安装设备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操作步骤包括:
①根据安装企口式管节直径,测量出管节凹凸截面宽度,使用1cm钢板、20号工字钢进行焊接拼装成该管节安装设备。
②按照设计要求吊入第一节管节,安装完成第一节管节后,吊入第二节管节,对接装置a固定在第一节管节前端,对接装置b安装在第二节管节后端,两套对接装置中间用钢丝绳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中安装手扳葫芦,管内两个、管顶一个,并在相应位置涂抹黄油。
③调整第二节管节,使其符合设计要求,调整完成后,同时转动三个手扳葫芦提供作用力,在管节合拢过程中,一名观察员在管节接口处观察合拢情况,并进行指挥相应手板葫芦改变转动速度,直到管节完全合拢,密封橡胶圈挤压到位。
④假设安装方向由前端向后端方向安装,则前端的对接装置a不移动,后端的对接装置b移动到下一节管节后端,重复步骤二、三;依次安装剩余管节,可根据安装管线的长度,加大手扳葫芦及钢丝绳型号;一般可循环安装20~30m长的管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合拢管节的作用力,使得管节之间充分合拢,避免管节口破裂,减小管节之间的缝隙,增强管线整体的密闭性,解决了管线因管节之间受力不均匀合拢不充分,挤压密封橡胶圈不到位或安装过程中管节口被挤压破坏,最终导致管线在运营期间漏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企口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装置a的使用状态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对接装置b的使用状态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1装置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a1装置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a1装置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a2装置正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a2装置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a2装置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b1装置正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b1装置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b1装置侧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b2装置正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b2装置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b2装置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
图中a1部分:1-前端顶部卡位器,2-第一u型卡扣插孔,3-a1支撑钢板,4-前端凹面稳固器,5-前端凹面三角加固器,6-前端凸面稳固器,7-前端凸面三角加固器。
图中a2部分:8-前端底部平衡器,9-左前端凹面稳固器,10-a2左支撑钢板,11-左前端凸面稳固器,12-前端连接器,13-第二u型卡扣插孔,14-右前端凸面稳固器,15-右前端凹面稳固器,16-a2右支撑钢板。
图中b1部分:17-后端顶部卡位器,18-第三u型卡扣插孔,19-b1支撑钢板,20-后端凸面稳固器,21-后端凸面三角加固器,22-后端凹面稳固器,23-后端凹面三角加固器。
图中b2部分:24-后端底部平衡器,25-左后端凸面稳固器,26-左后端凹面稳固器,27-b2左支撑钢板,28-后端连接器,29-第四u型卡扣插孔,30-右后端凹面稳固器,31-b2右支撑钢板,32-右后端凸面稳固器。
33-手板葫芦,34-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企口式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节安装设备,本管节安装设备包括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动力系统。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配套使用,动力系统提供相应的合拢作用力,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安装在管节对应的卡点处,通过人工观察合拢情况,调整动力系统的转动情况,可循环使用安装多节管节。
对接装置a包含上部分a1、下部分a2,上部分a1固定在管节横截面圆心正上方顶点处,下部分a2为长形工字钢,结构左右对称,固定在距管节底部1/3d高度处(d为管节直径),工字钢横向固定,与管节相交两个点,与a1形成受力均匀的等边三角形。上部分a1由多块1cm厚钢板焊接而成,下部分a2由20号工字钢与多块1cm厚钢板焊接而成。对接装置b包含b1、b2,对接装置组b,与对接装置组a固定方式一致,对接装置b组成材料与对接装置a无差别。
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手板葫芦33,手扳葫芦33提供作用力,管节内部布置两个手板葫芦33,管节顶部布置一个手板葫芦33,传力装置和动力装置在工作使用时,三个手扳葫芦33必须保持同一转速;传力装置为钢丝绳34和u型卡扣,u型卡扣用于连接对接装置与钢丝绳34,钢丝绳34传递作用力。
a1包括前端顶部卡位器1、第一u型卡扣插孔2、a1支撑钢板3、前端凹面稳固器4、前端凹面三角加固器5、前端凸面稳固器6、前端凸面三角加固器7。a2包括前端底部平衡器8、左前端凹面稳固器9、a2左支撑钢板10、左前端凸面稳固器11、前端连接器12、第二u型卡扣插孔13、右前端凸面稳固器14、右前端凹面稳固器15、a2右支撑钢板16。b1包括后端顶部卡位器17、第三u型卡扣插孔18、b1支撑钢板19、后端凸面稳固器20、后端凸面三角加固器21、后端凹面稳固器22、后端凹面三角加固器23。b2包括后端底部平衡器24、左后端凸面稳固器25、左后端凹面稳固器26、b2左支撑钢板27、后端连接器28、第四u型卡扣插孔29、右后端凹面稳固器30、b2右支撑钢板31、右后端凸面稳固器32。
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因预制企口式混凝土管节两端端口凹凸截面宽度不一,则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的区别也在于所对应的稳固器凹凸位置不一致。对接装置a与对接装置b在安装固定时,a1和b1、a2和b2连接一一对应;前端顶部卡位器1、后端顶部卡位器17是由多块1cm钢板焊接而成,其焊接形状能够卡在管节凹凸处,细部尺寸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强调整;前端底部平衡器8、后端底部平衡器24为长形工字钢,结构左右对称。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b的卡位器安装在管节口横截面圆心正上方处,平衡器安装在距离地面1/3d(d是管节直径)的高度处,与管节接触的三个点可组成受力均匀的等边三角形。
对接装置a和b均是根据所安装的管节直径大小进行现场焊接制作,所需材料为1~2cm厚钢板及10~20号工字钢,针对不同管径的管节,所对应的尺寸不相同,现场制作时,根据预制企口管节凹凸面的宽度尺寸进行制作凹凸面稳固器,然后与相对应的前端顶部卡位器1、后端顶部卡位器17进行焊接。
a1和b1的凹凸稳固器与卡位器之间均有三角加固器加强固定;所述稳固器为加大受力截面的钢板,有利于将力平均作用在管节口壁;对接装置a、对接装置a的卡位器、平衡器之间使用钢丝绳34作为传力装置。a1支撑钢板3、b1支撑钢板19,是用于a1和b1能够平稳放在管节表面,防止安装时装置发生偏转而导致受力偏移。a1的第一u型卡扣插孔2和b1的第三u型卡扣插孔18,用以与钢丝绳34连接。前端连接器12、后端连接器28及a2的第二u型卡扣插孔13、b2的第四u型卡扣插孔29,配套使用钢丝绳34,将底部两个平衡器连接拉紧,防止脱落。钢丝绳34及手扳葫芦33的规格选取应根据管径增加而增加,以管径1.8m的企口混凝土管为例,其所对应的φ12的钢丝绳34,5t的手板葫芦33。
操作前分清管节的前端和后端,管节的插口端为前端、承口端为后端,对接装置a使用在管节前端,对接装置b使用在管节后端,对接装置与动力系统用钢丝绳34同步进行安装。
先按照设计要求安装第一节管节,安装完成第一节管节后,吊入第二节管节。在企口管需要对接的一端内壁涂抹黄油,以减小拼装时管节之间的摩擦力,将对接装置a的a1、a2分别固定在第一节管节前端处(外壁长于内壁长度),再将对接装置b的b1、b2同样固定在第二节管节的后端处(外壁短于内部长度),将传力装置钢丝绳34的一端使用u型卡扣分别与对接装置a的a1、a2进行连接,将另一端钢丝绳34对应的连接在对接装置b的b1、b2,钢丝绳34中部布置动力装置手扳葫芦33。两套对接装置通过u型卡扣与钢丝绳34进行连接,并稍微拉紧,防止两套装置脱落。当第二节管节已按照设计参数进行安装,同时转动三个手扳葫芦33提供作用力,三个手扳葫芦33保持同一转速,在合拢过程中需要一名观察员在管节合拢处进行观察指挥,当合拢发生偏差,指挥相应的手扳葫芦33降低或提高转速,直到管节充分完全合拢(例如管节左边缝隙大于右边,则指挥左边手扳葫芦33提高转速,右边手扳葫芦33降低转速,顶部手扳葫芦33转速保持不变),第二节管节安装完成。此时吊入第三节管节,第一节管节前端(即管线安装的起始端)的对接装置a不拆除,将第二节管节后端的对接装置b拆除,加长钢丝绳34长度,将装置b固定到第三节管节后端重复上述安装操作,依次安装剩余管节,根据管线安装长度及安装方向,可调整手扳葫芦33及钢丝绳34型号,及移动对应的对接装置。这样可循环安装管节20~30m。
该管节安装设备的施工工艺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根据安装企口式管节直径,测量出管节凹凸截面宽度,使用1cm钢板、20号工字钢进行焊接拼装成该管节安装设备。
2、按照设计要求吊入第一节管节,安装完成第一节管节后,吊入第二节管节,对接装置a固定在第一节管节前端,对接装置b安装在第二节管节后端,两套对接装置中间用钢丝绳34进行连接,连接过程中安装手扳葫芦33(管内两个,管顶一个),并在相应位置涂抹黄油。
3、调整第二节管节,使其符合设计要求,调整完成后,同时转动三个手扳葫芦33提供作用力,在管节合拢过程中,一名观察员在管节接口处观察合拢情况,并进行指挥相应手板葫芦33改变转动速度,直到管节完全合拢,密封橡胶圈挤压到位。
4、假设安装方向由前端向后端方向安装,则前端的对接装置a不移动,后端的对接装置b移动到下一节管节后端,重复步骤2、3,依次安装剩余管节,可根据安装管线的长度,加大手扳葫芦及钢丝绳型号。一般可循环安装20~30m长的管线。
综上所述,采用本管线安装设备进行企口式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节安装,安装过程中,使管节充分合拢,加宽的稳固器能够保证管节口壁受力均匀,保护合拢过程中管节口壁不被破坏,避免管节口破损,确保了大直径预制混凝土管线安装质量,解决了管线因管节之间合拢不充分、挤压密封橡胶圈不到位或安装过程中管节口被挤压破坏,最终导致管线在运营期间漏水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