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架梁的制作方法

2021-01-17 12:01:17|266|起点商标网
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架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锚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架梁。



背景技术:

为了对道路两旁的边坡进行防护,通常会借助于锚杆框架梁对对其进行固定,进而避免边坡上的岩石、土层滑移并落至道路上,进而影响到道路的正常通行。

公告号为cn209620049u的使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装式锚杆框架梁结构,以有效提高锚杆框架梁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提高锚杆框架梁结构的整体支护效果。包括埋入边坡坡面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以及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节点处的锚杆,锚杆杆体内端和外端分别与坡体内岩土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锚固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由具有两个呈十字交叉肢体的框架梁预制单元和现浇混凝土段拼装而成,对应的肢体通过端面之间的现浇混凝土段形成对接,或者通过两断开的现浇混凝土段形成伸缩缝;所述锚杆由钢筋锚杆和套装于其出露端的螺母、垫圈和钢垫板构成,通过旋拧螺母对钢筋锚杆施加低预应力。然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所对应的肢体通过端面之间的现浇混凝土段形成对接,这样的对接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对接完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小心维护才行,以免在其凝结牢固之前发生损坏,这样一来,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发生变故的可能性太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架梁,不仅能够方便地进行装配,而且具有更好地牢固性和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架梁,包括框架本体、设置在框架本体中的固定单元;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多个十字型的固定板、设置在固定板端部的第一固定筒、设置在固定板与框架本体之间的第一固定杆、设置在相邻固定板之间的第二固定杆、设置在框架本体上并与第一固定杆相适应的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卡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一固定筒、第二固定筒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筒卡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与第一固定筒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锚固孔,所述第一锚固孔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进行固定的第一锚杆;

所述框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锚固孔,所述第二锚固孔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进行固定的第二锚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置有第三锚固孔,所述第三锚固孔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进行固定的第三锚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置有第四锚固孔,所述第四锚固孔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进行固定的第四锚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筒与第一固定杆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五锚固孔,所述第五固定孔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进行固定的第五锚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筒与第二固定杆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六锚固孔,所述第六锚固孔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进行固定的第六锚杆。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本体包括设置在坡体上下边缘的第一架体、设置在坡体左右边缘并与第一架体相连接的第二架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均为l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架体的左右侧端设置有连接筒,所述第二架体的上下侧端设置有与连接筒相适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筒与连接杆卡接,所述连接筒与连接杆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架体包括若干个横向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架体、设置在第一子架体左右端部的第一衔接筒、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衔接筒中的第一衔接板,所述第一衔接板与第一衔接筒卡接,所述第一衔接板与第一衔接筒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衔接板与第一衔接筒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七锚固孔,所述第七锚固孔中还设置有第七锚杆;所述第二架体包括若干个竖向相互连接的第二子架体、设置在第二子架体上下端部的第二衔接筒、设置在相邻的第二衔接筒中的第二衔接板,所述第二衔接板与第二衔接筒卡接,所述第二衔接板与第二衔接筒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衔接板与第二衔接筒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八锚固孔,所述第八锚固孔中还设置有第八锚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第一子架体、第二子架体均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一固定筒、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筒均是由钢材制成,所述第一锚杆、第二锚杆、第三锚杆、第四锚杆、第五锚杆、第六锚杆、第七锚杆、第八锚杆均是由钢筋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其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架体是由多个第一子架体拼接而成,第二架体是由多个第二子架体拼接而成,固定单元也是有固定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拼接而成,故而能够根据坡体的实际长度和宽度进而拼接组成,并需要针对于单一坡体进行单一制造,仅需制作出足够数量的第一子架体、第二子架体、第一衔接板、第二衔接板、固定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便可满足所有坡度的固定需求,通用性更强。

其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灵活地进行拼接组装,而且在拼接组装完成之后便可立即发挥作用,不需要向其他的技术方案中那样需要等待混凝土的凝结固定,且本使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在对坡体进行固定时,省时省力,高效便捷。

其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还设置了多个锚杆用于对各个拼接组件与坡体的连接处进行固定,进而完成整个装置与坡体的连接处的加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子架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子架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本体;2、固定板;3、第一固定筒;4、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第二固定筒;7、第一锚固孔;8、坡体;9、第一锚杆;10、第二锚固孔;11、第二锚杆;12、第三锚固孔;13、第三锚杆;14、第四锚固孔;15、第四锚杆;16、第五锚固孔;17、第五锚杆;18、第六锚固孔;19、第六锚杆;20、第一架体;21、第二架体;22、连接筒;23、连接杆;24、第一子架体;25、第一衔接筒;26、第一衔接板;27、第七锚固孔;28、第七锚杆;29、第二子架体;30、第二衔接筒;31、第二衔接板;32、第八锚固孔;33、第八锚杆;34、第九锚固孔;35、第九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如图1-3所示,一种装配式锚杆框架梁,包括框架本体1、设置在框架本体中的固定单元;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多个十字型的固定板2、设置在固定板2端部的第一固定筒3、设置在固定板2与框架本体1之间的第一固定杆4、设置在相邻固定板2之间的第二固定杆5、设置在框架本体1上并与第一固定杆4相适应的第二固定筒6,所述第一固定杆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筒3、第二固定筒6卡接,所述第一固定杆4与第一固定筒3、第二固定筒6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的第一固定筒3卡接,所述第二固定杆5与第一固定筒3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板2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锚固孔7,所述第一锚固孔7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8进行固定的第一锚杆9;

所述框架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锚固孔10,所述第二锚固孔10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8进行固定的第二锚杆11。

所述第一固定杆4上设置有第三锚固孔12,所述第三锚固孔12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8进行固定的第三锚杆13。

所述第二固定杆5上设置有第四锚固孔14,所述第四锚固孔14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8进行固定的第四锚杆15。

所述第一固定筒3与第一固定杆4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五锚固孔16,所述第五锚固孔16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8进行固定的第五锚杆17。

所述第一固定筒3与第二固定杆5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六锚固孔18,所述第六锚固孔18中设置有用来与坡体8进行固定的第六锚杆19。

所述框架本体1包括设置在坡体8上下边缘的第一架体20、设置在坡体8左右边缘并与第一架体20相连接的第二架体21。

所述第一架体20、第二架体21均为l型。

所述第一架体20的左右侧端设置有连接筒22,所述第二架体21的上下侧端设置有与连接筒22相适应的连接杆23,所述连接筒22与连接杆23卡接,所述连接筒22与连接杆23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架体20包括若干个横向相互连接的第一子架体24、设置在第一子架体24左右端部的第一衔接筒25、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衔接筒25中的第一衔接板26,所述第一衔接板26与第一衔接筒25卡接,所述第一衔接板26与第一衔接筒25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衔接板26与第一衔接筒25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七锚固孔27,所述第七锚固孔27中还设置有第七锚杆28;所述第二架体21包括若干个竖向相互连接的第二子架体29、设置在第二子架体29上下端部的第二衔接筒30、设置在相邻的第二衔接筒30中的第二衔接板31,所述第二衔接板31与第二衔接筒30卡接,所述第二衔接板31与第二衔接筒30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第二衔接板31与第二衔接筒30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八锚固孔32,所述第八锚固孔32中还设置有第八锚杆33。

所述连接杆23与连接筒2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九锚固孔34,所述第九锚固孔中设置有第九锚杆35。

所述固定板2、第一子架体24、第二子架体29均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第一固定筒3、第一固定杆4、第二固定杆5、第二固定筒6均是由钢材制成,所述第一锚杆9、第二锚杆11、第三锚杆13、第四锚杆15、第五锚杆17、第六锚杆19、第七锚杆28、第八锚杆33、第九锚杆35均是由钢筋制成。

具体的,先根据坡体8的长度取出相应数量的第一子架体24,通过第一衔接筒25、第一衔接板26以及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将多个第一子架体24衔接起来,从而完成对第一架体20的拼接组装;

根据坡体8的宽度取出相应数量的第二子架体29,通过第二衔接筒30、第二衔接板31以及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将多个第二子架体29衔接起来,从而完成对第二架体21的拼接组装;

根据坡体8的宽度和长度取出相应数量的固定板2、第二固定杆5,通过第二固定杆5、第一固定筒3、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实现对相邻固定板2的拼接组装;

通过第一固定杆4、第二固定筒6、螺栓和螺母的配合,以及连接杆23、连接筒22、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实现对固定板2、第一架体20、第二架体21的拼接组装。

之后,通过第一锚固孔7、第一锚杆9的配合,对固定板2与坡体8的连接处进行固定;通过第二锚固孔10、第二锚杆11的配合,对框架本体1与坡体8的连接处,即第一架体20与坡体8的连接处、第二架体21与坡体8的连接处的进行固定;通过第三锚固孔12、第三锚杆13的配合,实现对第一固定杆4与坡体8的连接处的固定;通过第四锚固孔14、第四锚杆15的配合,实现对第二固定杆5与坡体8的连接处的配合;

通过第五锚固孔16、第五锚杆17的配合,实现第一固定筒3与第一固定杆4的连接处与坡体8的连接处的固定;通过第六锚固孔18、第六锚杆19配合,实现对第一固定筒3与第二固定杆5的连接处与坡体8的连接处的固定;通过第七锚固孔27、第七锚杆28的配合,实现第一衔接板26、第一衔接筒25的连接处与坡体8的连接处的固定;通过第八锚固孔32、第八锚杆33的配合,实现对第二衔接板31架体与第二衔接筒30的连接处与坡体8的连接处的固定;通过第九锚固孔34、第九锚杆35的配合,对连接筒22、连接杆23与坡体8的连接处的进行固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