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1-17 12:01:42|258|起点商标网
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地震,地震会产生巨大的水平冲击力使得建筑加速运动,使得建筑自下而上产生变形,待达到建筑承压范围以外,建筑结构遭到破坏,失去其力学特性,建筑会随之倒塌,现今技术虽然对于建筑进行了加固,即使地震没有造成建筑坍塌,但建筑结构产生形变,对于建筑的损坏也是无法恢复的,使得建筑无法再进行使用,并且现今技术中对于防震多为加大地基的底面积来提高建筑的荷载,起到防震作用,但这样受到地震的冲击力同样会变大,无法在一定程度上抗震。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包括基座、基础梁和位于基座和基础梁之间抗震部件,所述抗震部件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于基础梁下端面和基座上端面,所述上固定板下端面和下固定板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缓冲层和下缓冲层,所述下缓冲层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滚珠轨道,所述下滚珠轨道上端面均匀开设有用于滚动连接滚珠的下滚动槽,所述滚珠上端面连接有上滚珠轨道,所述上滚珠轨道下端面均匀开设有用于滚动连接滚珠的上滚动槽,所述上滚珠轨道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匚型固定板,所述下匚型固定板左右两侧壁内侧粘接有第一阻尼橡胶垫,所述上缓冲层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匚型固定板,所述上匚型固定板插接于下匚型固定板内侧,所述下匚型固定板与上匚型固定板之间内侧的等距连接有c型金属板,所述上滚珠轨道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筒,所述下固定筒内壁粘接有第二阻尼橡胶垫,所述上缓冲层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上固定筒,所述上固定筒与下固定筒之间一一对应且插接于下固定筒内,所述下固定筒与上固定筒之间内侧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基座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基座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桩柱,所述基座下端且位于主桩柱周围固定连接有副桩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缓冲层和下缓冲层均为橡胶缓冲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c型金属板与下匚型固定板和上匚型固定板的连接处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上固定筒和下固定筒之间且位于弹簧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缓冲层和下缓冲层均为橡胶缓冲层的设置,起到吸能减震的作用;在发生地震晃动的过程中,下滚珠轨道和上滚珠轨道来回摆动与滚珠产生摩擦来降低地震能量,从而提高了地基抗震结构的横向抗震能力;c型金属板和弹簧发生形变,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了地基抗震结构的竖向抗震能力,通过第一阻尼橡胶垫、第二阻尼橡胶垫和伸缩杆的设置,起到阻尼作用,抑制上匚型固定板与下匚型固定板之间和上固定筒与下固定筒之间的振动幅度,从而保证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基础梁;3、上固定板;4、下固定板;5、上缓冲层;6、下缓冲层;7、下滚珠轨道;8、滚珠;9、上滚珠轨道;10、下匚型固定板;11、第一阻尼橡胶垫;12、上匚型固定板;13、c型金属板;14、下固定筒;15、第二阻尼橡胶垫;16、上固定筒;17、弹簧;18、主桩柱;19、副桩柱;20、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包括基座1、基础梁2和位于基座1和基础梁2之间抗震部件,基座1横截面呈弧形,基座1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桩柱18,基座1下端且位于主桩柱18周围固定连接有副桩柱19,主桩柱18和副桩柱19深入土地内,使得基座1与土地连接更稳固。

抗震部件包括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上固定板3和下固定板4分别固定连接于基础梁2下端面和基座1上端面,上固定板3下端面和下固定板4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缓冲层5和下缓冲层6,具体的,上缓冲层5和下缓冲层6均为橡胶缓冲层,起到吸能减震的作用。下缓冲层6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下滚珠轨道7,下滚珠轨道7上端面均匀开设有用于滚动连接滚珠8的下滚动槽,滚珠8上端面连接有上滚珠轨道9,上滚珠轨道9下端面均匀开设有用于滚动连接滚珠8的上滚动槽,在发生地震晃动的过程中,下滚珠轨道7和上滚珠轨道9来回摆动与滚珠8产生摩擦来降低地震能量,从而提高了地基抗震结构的横向抗震能力。

上滚珠轨道9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匚型固定板10,下匚型固定板10左右两侧壁内侧粘接有第一阻尼橡胶垫11,对上匚型固定板12起到阻尼作用,抑制上匚型固定板12与下匚型固定板10之间的振动幅度。上缓冲层5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上匚型固定板12,上匚型固定板12插接于下匚型固定板10内侧,下匚型固定板10与上匚型固定板12之间内侧的等距连接有c型金属板13,c型金属板13与下匚型固定板10和上匚型固定板12的连接处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下匚型固定板10起到缓冲减震作用,提高了地基抗震结构的竖向抗震能力。上滚珠轨道9上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筒14,下固定筒14内壁粘接有第二阻尼橡胶垫15,对上固定筒16起到阻尼作用,抑制上固定筒16与下固定筒14之间的振动幅度。上缓冲层5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上固定筒16,上固定筒16与下固定筒14之间一一对应且插接于下固定筒14内,下固定筒14与上固定筒16之间内侧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固定筒16和下固定筒14固定连接,通过弹簧17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了地基抗震结构的竖向抗震能力。上固定筒16和下固定筒14之间且位于弹簧17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起到阻尼作用。

具体的,使用时,通过上缓冲层5和下缓冲层6均为橡胶缓冲层的设置,起到吸能减震的作用;在发生地震晃动的过程中,下滚珠轨道7和上滚珠轨道9来回摆动与滚珠8产生摩擦来降低地震能量,从而提高了地基抗震结构的横向抗震能力;c型金属板13和弹簧17发生形变,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了地基抗震结构的竖向抗震能力,通过第一阻尼橡胶垫11、第二阻尼橡胶垫15和伸缩杆20的设置,起到阻尼作用,抑制上匚型固定板12与下匚型固定板10之间和上固定筒16与下固定筒14之间的振动幅度,从而保证减震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