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1-17 11:01:26|235|起点商标网
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排水系统的发展历程大致有以下两个阶段:

参照图1,图1中所示的建筑排水系统为第一代建筑排水系统,与地漏相连的第一连接管101、与洗漱台相连的第二连接管201以及与马桶相连的第三连接管301均贯穿楼板401设置。第一连接管101中的废水、第二连接管201中的废水以及第三连接管301中的污水通过总管501通入汇流立管601中以将污水排出。由于第一连接管101、第二连接管201以及第三连接管301均贯穿楼板401设置,第一代建筑排水系统侵占下层空间严重、排水时噪音大、管道检修困难且管道若发生渗漏会对下层住户产生影响。

参照图2,图2中所示的建筑排水系统为第二代建筑排水系统,即降板同层排水系统,其中,与地漏相连的第一连接管101、与洗漱台相连的第二连接管201、与马桶相连的第三连接管301设置在楼板401的上方,楼板401上方形成垫层701。第一连接管101中的废水、第二连接管201中的废水以及第三连接管301中的污水通过总管501通入汇流立管601中以将污水排出。第一连接管101、第二连接管201、第三连接管301以及总管501均设置在垫层701中。第二代建筑排水系统尽管解决了第一代建筑排水系统渗漏影响下层住户的问题,但是在使用第二代建筑排水系统时,在管道安装处需要降低楼板401的高度,依旧侵占下层住户的空间,且垫层内易发生积水现象,管道检修困难、不方便施工。

此外,现有技术当中,横管排水管道往往敷设在建筑墙体内并设置检修口,当管道或者水封件发生堵塞时,操作人员需要打开专门的检修口在墙体内检修,受墙体对视野的阻碍,操作人员检修时的检修视野差且检修空间小,横管排水管道的检修不便甚至无法检修。而且,现有技术的排水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繁琐,生产成本高,对批量生产尤为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占据建筑空间小,且方便对排水管道进行检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组件、与排水管组件相连通的横管排水组件、以及与横管排水组件相连通的水封组件;其中,所述横管排水组件腔体底面倾斜设置;所述横管排水组件包括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闭合形成扁形空腔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横管排水组件与水封组件相连的一端高度高于与排水管组件相连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件与第二装配件均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件包括第一立管接口和废水管接口;所述第二装配件包括第二立管接口和存水件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组件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立管以及第二立管;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相连且内部连通,且第二进水管的内边缘与第一进水管的内边缘相切;所述第一进水管与第一立管相连且内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水管与第一进水管连通处为一体积膨大的管壁腔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形状从上至下为上端开口膨大,下端开口缩小的漏斗形结构,所述第一进水管上端开口的内径大于第一立管的内径,下端开口的内径接近于第一立管并与第一立管套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组件的第一立管与横管排水组件经第一立管接口连通,所述第二立管接口与所述第二立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上端开口处还设置有一管盖,所述管盖上设置有一管接口,所述管接口与第一进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组件还包括一伸缩节,所述伸缩节插接在所述管接口中;所述伸缩节包括外层圆管以及内层圆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组件还包括一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管道内部连接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连接处的稳压膜。

进一步地,所述横管排水组件还包括引流板,所述引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立管接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横管排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腔体内且位于第二立管接口处的防返溢机构,该防返溢机构包括防返溢球座和防返溢球;所述防返溢球座上设有连通第二立管的积水排出孔,该防返溢球放置在积水排出孔上;所述第一装配件上对应积水排出孔的位置还设有积水流入孔,该积水流入孔的直径小于防返溢球的直径;所述该防返溢球座设置在第二装配件的内壁上;所述积水流入孔与积水排出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横管排水组件还包括防水翼环,防水翼环围绕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外周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水封组件包括一存水件,所述存水件在水封组件与横管排水组件连通的一端,与横管排水组件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存水件远离所述横管排水组件的一侧为封闭端。

进一步地,所述存水件与第二装配件的存水件接口相连通;所述存水件的开口端高出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底部,并且开口端与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内壁均不相切并隔有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存水件与第二装配件的存水件接口相连通;所述存水件的开口端高出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底部,并且开口端与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内壁一边侧相切,另一侧与横管排水组件的腔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封组件还包括将废水导入横管排水组件中的地漏、与横管排水组件废水管接口相连的废水管以及与所述废水管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废水管装配连接后伸入存水件的腔体内部,并且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与所述存水件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地漏包括地漏盖、与所述地漏盖相套接的支撑件;所述地漏盖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包括与废水管连接的调节件,开设在调节件上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水封组件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废水管侧壁连通;所述导流管与废水管的连通处的水平高度高于连接管与废水管的连接处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安装槽上还卡设有第一滤网;所述连接管的顶部的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安装槽上还卡设有止回阀;所述连接管的顶部的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止回阀包括多个盖片,所述盖片包括扇形主体,所述扇形主体远离所述扇形圆心一侧的下部设置有重力块;

盖板支撑架,所述盖板支撑架上设置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向下延伸,在所述定位条底端设置止转部;

所述盖片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盖板支撑架上,所述盖板支撑架安装在所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存水件的底部设置有金属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卫生间排水汇集系统在安装时,安装假墙、地板,所述排水管组件安装在假墙之内;将横管排水组件安装在地板之下;将水封组件设置在假墙之外;所述废水管安装在地板之下,所述地漏盖露出地板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具有连通腔体的横管排水组件,利用横管排水组件将排水管组件、水封组件连接起来,使得排水管组件导流的马桶污水,以及水封组件导流的废水都一并汇入了横管排水组件中,再经第二立管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采用多个排污管道,施工繁琐,排污管占据的空间大,需要降低楼板层的技术问题,加之本实用新型横管排水组件为扁形腔体设置,进一步减小了排污管占用的空间,实现了不降低楼板层的技术效果,同时也使得卫生间的高度,可以同客厅、卧房的高度一致。此外,马桶污水通过排水管组件导流至第二立管中,废水通过横管排水组件导流至第二立管中,污水与废水分别通过各自的管道进入第二立管中,实现了污废分离,更符合卫生要求。

2、排水管组件采用管壁腔体以及第一进水管采用上端膨大,下端开口缩小的漏斗形结构,一方面增大污水贴壁旋流的曲率半径,另一方面又能配合立管的口径,保证了污水贴壁旋流,降低噪音,防止臭气溢出。

3、横管排水组件底部倾斜设置巧妙的利用了重力原理,将废水和多余的污水汇至第二立管,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与水封组件的存水件巧妙配合,使得从存水件流出只横管排水组件的废水可以向存水件开口端四周溢出,增大废水的排出空间,防止废水不能及时的排出。

4、水封组件的地漏、连接管和废水管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当汇集系统内部发生堵塞时,检修人员不需要拆除墙壁才能检修拥堵处,只需在淋浴地漏处拆除地漏盖、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即可检修堵塞故障(拆卸地漏部件具体为地漏盖,第一滤网),方便易行,特别是导流管设置在废水管的侧壁上,在导流管发生堵塞时,检修人员也只需上述部件即可进行检修。

5、水封组件为多器具共用水封,地漏与干区排水管道共用一个水封,提高了水封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水封失效的故障率,减少水封破坏率,减少立管内的有害物质进入室内的几率,从而起到防疫功能;

6、通过在存水件底部设置金属支架支撑水封组件,使得水封组件与楼板表面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发生火灾时,避免水封组件与火焰直接接触从而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第一代建筑排水系统的剖视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第二代建筑排水系统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排水管组件的立体图(不含伸缩节);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排水管组件的另一立体图(不含伸缩节);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排水管组件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排水管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排水管组件的立体图(含伸缩节);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伸缩节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横管排水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图11a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第二装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横管排水组件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横管排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金属支架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1地漏盖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2止回阀主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2止回阀后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实施例2盖片主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安装状态图。

其中,

1-排水管组件,11-第一进水管,111-管盖,112-管接口,113-挡板,114-稳压膜,12-第二进水管,13-第一立管,14-第二立管,15-管壁腔体,16-伸缩节,161-外层圆管,162-内层圆管,163-密封圈;

2-横管排水管组件,21-第一装配件,22-第二装配件,211-第一立管接口,212-废水管接口,221-第二立管接口,222-存水件接口,23-防返溢球座,231-积水排出孔,232-积水流入孔,24-防返溢球,25-防水翼环,26-引流板;

3-水封组件,31-存水件,311-开口端,32-地漏,321-地漏盖,322-支撑件,3221-调节件,3222-安装槽,3223-第一滤网,33-废水管,34-连接管,341-第二滤网;

4-金属支架,41-第一安装片,42-第二安装片,43-第一加固片;

5-止回阀,51-盖片,511-扇形主体,512-重力块,52-盖板支撑架,521-定位条,522-止转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及“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3-1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所述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在实际安装时,为内接于污水总排水管道之间,与总排水管道上下连通。包括排水管组件1,与排水管组件1相连通的横管排水组件2,以及与横管排水组件2相连通的水封组件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水指的是从马桶排放出的水,所述废水指的是从淋浴、洗脸池等排出的水。

参见图3-图10所述排水管组件1包括第一进水管11、第二进水管12、第一立管13以及第二立管14;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与第二进水管12相连且内部连通,且第二进水管12的内边缘与第一进水管11的内边缘相切,可使污水沿着第二进水管12内壁贴壁流入第一进水管11;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与第一立管13相连且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12可与卫生间马桶排污口相连通,用于接收马桶排污口的污水,污水沿第二进水管12进入第一进水管1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与第二进水管1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与所述第一立管相互套接黏连在一起。此外,所述第二进水管12与第一进水管11之间成80°-100°的夹角,所述第二立管14与总污水排放管道相连通,将本实施例汇集系统汇集的全部污水排放至总污水排放管道当中。

进一步,所述第二进水管12与第一进水管11连通处为一体积膨大的管壁腔体15,当污水沿第二进水管12进入第一进水管11时,管壁腔体15的设置可以增大污水贴管壁旋流的曲率半径,当污水排量大时,有效降低污水排放速率,确保污水可紧贴管壁旋流,避免因管道曲率半径过小,污水排量大时污水直接从管道中直流排放而造成排水时噪声大,降低管道使用寿命等问题。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水管11的形状从上至下为上端开口膨大,下端开口缩小的漏斗形结构,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上端开口的内径大于第一立管13的内径,下端开口的内径接近于第一立管13的内径方可与第一立管13套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上端开口内径设置大于第一立管13的内径同样是为了增大污水贴壁旋流时的曲率半径,上述结构使得污水在贴管壁旋流时,旋流半径逐渐缩小,最终旋流进入第一立管13、第二立管14,排放到总污水排放管道当中。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水管11上端开口处还设置有一管盖111,所述管盖111上设置有一管接口112,所述管接口112与第一进水管11相连通,用于与总排水管道相接。

因此,本实施例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内接于污水总排水管道具体实现方式为,汇集系统上端,排水管组件1的管接口112与上层总排水管道相连通,汇集系统下端,第二立管14与下层总排水管道相连通,从而实现了排水汇集系统与总排水管道的上下连通。本实施例所述上层总排水管道指的是以楼房立体空间为准,位于排水管组件1上侧的总排水管道的部分,下层总排水管道指的是位于排水管组件1下侧的总排水管道的部分。

进一步,在实际使用中,排入第一立管13中的污水的温度根据来源不同,污水的温度之间有差异,例如淋浴产生的废水的温度会比正常生活用水的温度高出接近30℃,污水的温差会导致第一立管13发生热胀冷缩,使其伸长或是缩短,由此影响上层总排水管道与管接口11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因此,为减少热胀冷缩对排水管组件1整体密封性的影响,补偿污水温度发生变化时第一立管13发生的变形,所述排水管组件1还包括一伸缩节16,所述伸缩节16插接在所述管接口112中;所述伸缩节16包括相互套设的外层圆管161以及内层圆管162,所述外层圆管161与上层总排水管道连通(见图16),所述外层圆管161与上层排污管之间能够相对滑动,所述伸缩节16的伸缩范围最高可达102mm。为提高伸缩节16与上层总排水管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伸缩节16上端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163。

进一步,为避免上层排水管道污水旋流进入第一进水管11时,或污水从第二进水管12旋流进入第一进水管11中时,污水会沿第一进水管11和第二进水管12的交界处冲出第二进水管12,造成污水对流,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管组件1还包括一挡板113,所述挡板113设置在第一进水管11和第二进水管12管道内部连接处之间。在第二进水管12与第一进水管11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113之后,能够使得第二进水管12中的污水按照设定的方向进入第一立管13,阻挡第一进水管11中的污水反向进入第二进水管12,保证污水进入第一立管13后的旋流方向与第一立管13中的污水的旋流方向相同。

进一步,在上层总排水通道进入第一进水管11中的排水压力(排水压力为,污水贴壁旋流时,管壁对污水的挤压力)大于第二进水管12进入第一进水管排水压力时,可能会造成第一进水管11水流反向流入第二进水管12。为避免上述情况,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管组件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12与所述第一进水管11的连接处的稳压膜114,在此对稳压膜114的材料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的稳压膜114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第二进水管12中的污水进入第一进水管11时,稳压膜114不影响污水沿管壁腔体15进入第一进水管11中。在第一进水管11中的排水压力大于第二进水管排水压力时,第一进水管11中的污水冲击稳压膜114,稳压膜114防止第一进水管11污水因压力差进入到第二进水管12中,以保证污水能贴壁旋流从第一立管13中稳定排出;当第一进水管11中的排水压力与第二进水管排水压力相当时,稳压膜114处于正常装配时的状态,不影响管道污水的排放;第一进水管11中的排水压力小于第二进水管排水压力时,稳压膜114会受第二进水管12排放的污水冲击沿第一进水管11径向向内侧凹陷,扩大第二进水管12排放空间,保证污水最终贴壁旋流从第一立管13中稳定排出。此外,当第一进水管11内污水贴第一进水管11内壁排放量及螺旋流速较大时,扰动空气流动,形成负压抽吸力,同时污水因排水量大而形成的管壁对污水的排水压力,在没有设置时稳压膜114时,由于负压抽吸力和排水压力分散在负压气流、管壁与污水的接触面上,无法相互抵消,容易造成马桶水封被负压抽吸导致马桶水封失效,稳压膜114的设置使得负压抽吸力和排水压力共同作用在稳压膜114上,加之稳压膜114本身的刚度三种力相互抵消,以达到减轻第二进水管12中空气压力波动的效果,增加系统阻尼,降低马桶水封因负压抽吸导致失效的风险。同理当第一进水管11内呈正压时,稳压膜114沿第一进水管11径向向外扩张,以达到减轻第二进水管12中压力波动的目的,增加系统阻尼,降低马桶水封因正压喷溅导致失效的风险。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立管13及第二立管14均采用单立管,能够同时实现排水以及排气的功能,显著节省建筑空间。

本实施例的排水管组件1在排水以及排气时,为避免水塞(污废水在通常情况下是为贴管壁旋流排出,旋流排出时,会形成一条中空的空气柱供废气排出,但若污/废水未紧贴第一立管13或第二立管14的侧壁旋流排出,而直接从第一立管13或第二立管14的中空部分中排出,污/废水占据气体从第一立管13或第二立管14中排出的通道,导致废气无法排出时,则堵塞第一立管13或第二立管14的现象)的形成,管壁腔体15的设置,使得第一立管13和第二立管14中的污水在流量大时也可以贴壁旋流的方式排出,避免水塞形成,增大排水量,同时减少排水噪音的产生。

参照图4及图11-15,本实施例中的横管排水组件2内部为一扁形空腔体,用于将排水管组件1引流的污水和水封组件3引流的废水汇入排水管组件1的第二立管14中排入总排水管道,所述横管排水组件2一端与排水管组件1相连通,另一端与水封组件相连通;所述横管排水组件2腔体底面倾斜设置,与水封组件3相连的一端高度高于与排水管组件1相连的一端。横管排水组件2底面的倾斜设置是为了减少暂留在横管排水组件2中的污/废水,使得水封组件3引流入的废水受到自身重力作用流动,能够顺利进入第二立管14中。而且,当排水管组件1中污水排放量大且水压大于水封组件3引流的废水水压时,污水也可以因重力的影响回流至第二立管中排放出去,避免将污水反向排放至水封组件3处。

进一步,所述横管排水组件2包括第一装配件21和第二装配件22,所述第一装配件21与第二装配件22闭合形成横管排水组件2的腔体用于供污/废水流通;横管排水组件2腔体底面倾斜设置具体为所述第二装配件22底面的倾斜设置。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装配件22的底面倾斜设置的角度使得进入横管排水组件2中的水能够沿第二立管14的切线方向进入第二立管14中,从而减少第二立管14中形成水塞的可能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装配件21与第二装配件22均采用一体式结构,从而减少废水从横管排水组件2中渗漏的可能性,提高横管排水组件2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所述第一装配件21包括第一立管接口211和废水管接口212;所述第二装配件22包括第二立管接口221和存水件接口222;所述排水管组件1的第一立管13与横管排水组件2经第一立管接口211连通,所述第二立管接口221与所述第二立管14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二装配件22与第二立管14为一体式结构,减少污/废水因非一式结构在连接处受到阻力影响流动性,且能更好的沿管壁贴壁旋流排出,并减少渗漏的可能性。

进一步,汇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废水可能会沉积在楼板面上,为了将楼板面上沉积的废水排入第二立管14中,所述横管排水组件2还包括设置在腔体内且位于第二立管接口221处的防返溢机构,该防返溢机构包括防返溢球座23和防返溢球24;该防返溢球座23上设有连通第二立管14的积水排出孔231,该防返溢球24放置在积水排出孔231上;所述第一装配件21上对应积水排出孔231的位置还设有积水流入孔232,该积水流入孔232的直径小于防返溢球24的直径。

具体的,该防返溢球座23设置在第二装配件22的内壁上;该积水流入孔232与积水排出孔231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由此,该防返溢球座23上开设的积水排出孔231将对防返溢球24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该防返溢球24仅能在防返溢球座23与防返溢球座23上开设的积水排出孔231之间做竖直方向的运动。当楼板面有积水时,积水可以通过积水流入孔232进入并从积水排出孔231流出,进而排入第二立管14;同时,当发生废水溢流时,防返溢球24受到废水的浮力作用从而紧紧贴合积水流入孔232从而将积水流入孔232密封,以防止第二立管14中溢流的污水溢出旋流器。

进一步,所述横管排水组件2还包括引流板26。所述引流板26设置在所述第二立管接口221处,用于引导从水封组件3流入横管排水组件2内的废水沿第二立管14的切线进入所述第二立管14中以实现废水贴壁旋流;或者当横管排水组件2中的污/废水流量大时,为保证污/废水能够沿第二立管14的切线方向进入第二立管14中,进入横管排水组件2中的污/废水在引流板的引导下沿第二立管14的切线方向进入第二立管14中,保证横管排水组件2中的废水流量大时,仍能从第二立管14中贴壁旋流排出。

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建筑排水汇集系统时,地面上的积水可能会从楼板上的缝隙流入横管排水组件2上,从而可能从下层楼板的缝隙中渗漏。为防止以上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中的横管排水组件2还包括防水翼环25,防水翼环25围绕所述第二装配件22的外周面设置,当废水渗透至横管排水组件2上时,防水翼环25防止渗透的废水进一步渗透至下层楼板中,从而起到止水作用。

进一步,所述水封组件3包括一存水件31,所述存水件31在水封组件3与横管排水组件2连通的一端,与横管排水组件2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存水件31远离所述横管排水组件2的一侧为封闭端;具体的,所述存水件31与第二装配件22的存水件接口222相连通;所述存水件31的开口端311高出所述第二装配件22一定的距离,并且开口端311与所述第二装配件22的内壁均不相切并隔有一定的空隙。存水件31开口端311上述设置,使得当水封组件3引流废水流入存水件31时并达到一定流量时,废水可从存水件31开口端311的四周向横管排水组件2的腔体内排放,增大废水从存水件31中排出的空间,能及时将废水排出。

参见图4及图17,所述水封组件3还包括将废水导入横管排水组件2中的地漏32、与横管排水组件2废水管接口212相连的废水管33以及与所述废水管33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管34;所述连接管34与废水管33装配连接后伸入存水件31的腔体内部,并且所述连接管34的外壁与所述存水件31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在使用时,淋浴产生的废水通过地漏32进入横管排水组件2中进而进入第二立管14,干区产生的废水(例如干区地漏中的废水)也通过废水管33进入横管排水组件2中进而进入第二立管14。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卫生间中马桶的污水和淋浴、干区产生的废水分开进入第二立管14中,更符合卫生要求,也能避免马桶大流量排水在第二立管14中形成负压(即水流量过大时会造成周围空气流速过快使得空气压力过小),从而防止第二立管14中的负压抽吸马桶水封中的水和/或抽吸水封组件3内的水,从而破坏马桶水封和/或水封组件3的水封效果。而且,当淋浴废水进入地漏中后,废水依次通过废水管33、连接管34导流至存水件31中,随着存水件32中的废水液面高度不断上升,当存水件31中的废水的液面高于连接管34的最低点时,废水液面在连接管34的底部形成水封,避免第二立管14中的气溶胶、臭气等有害物质进入连接管34进而从地漏32中溢出至室内。当废水持续通过地漏32进入存水件31,存水件31中的废水液面持续升高,待废水液面升高超出存水件31高度时,废水通过存水件31与连接管34之间的空隙进入横管排水组件2中进而排入第二立管14中。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连接管34时,将连接管34从废水管33的顶部插入废水管33内部并使连接管34的顶部搭接在废水管33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地漏32包括地漏盖321、与所述地漏盖321相套接的支撑件322;所述地漏盖321与所述支撑件322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322包括与废水管33连接的调节件3221,开设在调节件3221上的安装槽3222;调节件3221可以根据不同的装修条件来调节支撑件322的高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3221是制作好的规格确定的圆环结构,调节件3221可以设置若干个,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三个调节件3221,根据不同的装修条件可以选择增加或减少调节件3221的数量,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地漏盖高度可在2cm范围内进行调节;当然,调节件3221也可以为根据客户需求制作成的相应的形状与规格,从而根据不同的装修条件选择合适形状与规格的调节件3221来调节支撑件322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水封组件3还包括导流管35,所述导流管35与所述废水管33侧壁连通;所述导流管35与废水管33的连通处的水平高度高于连接管34与废水管33的连接处的水平高度。为增加水封组件3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在废水管33与连接管34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密封的胶圈(图中未示出)。同时,通过设置导流管35,导流管35将干区产生的废水通过连接管34导入存水件31中以补充存水件31中的废水量,防止存水件31中的废水干涸以至废水液面低于连接管34的最低点,从而防止水封组件3的水封失效。在此对导流管35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为使本实施例的水封组件3能够适应多种装修条件,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管35为扁管。

进一步,进入地漏32的废水中可能混有毛发等容易造成地漏32拥堵的杂物,为减少地漏32拥堵的可能,所述支撑件322的安装槽3222上还卡设有第一滤网3223,所述废水通过地漏盖321进入地漏32中后,首先地漏盖321对废水进行首次过滤,通过地漏盖321后的废水通过第一过滤网3223进行二次过滤,减少废水中的毛发进入横管排水组件2的数量。

进一步,为更减少进入地漏32中的废水中的杂物,所述连接管34的顶部的第二过滤网341,第二过滤网341可以过滤通过导流管35进入地漏32中的废水,以及从经地漏盖321、第一过滤网3223过滤过的废水,以进一步减少进入横管排水组件2内的杂物。

上述结构,实现了在检修所述排水汇集系统时,操作人员只需依次取出位于淋浴区地面内的地漏盖321、第一过滤网3223、第二过滤网341、连接管34,即可在地漏32处对水封组件3以及与水封组件3中的废水管33相连的管件进行检修,且检修视野好,方便快捷。

进一步,参见图16,为隔绝不同层火灾蔓延,存水件31的底部设置有金属支架4。在此对金属支架4的形状以及金属支架4与存水件3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为增加金属支架4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金属支架4包括互相垂直的第一安装片41和第二安装片42,第一安装片41一端固定连接在存水件31上,第一安装片41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片42固定连接。为增加金属支架4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金属支架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片41与第二安装片42的连接处的第一加固片43,第一加固片43为三角结构,第一加固片43加固了第一安装片41与第二安装片42之间的连接。同时,为方便将横管排水组件2安装在楼板上,第二安装片42上还开设有安装孔,操作人员通过向安装孔中钉入铁钉即可将排水汇集系统固定安装在楼板上。

参照图21,本实施例中的建筑排水汇集系统与第一代建筑排水系统以及第二代建筑排水系统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建筑排水汇集系统不侵占下层空间,排水噪音小且楼板的高度统一,无需降低楼板高度。同时,马桶污水通过排水管组件1导流至第二立管14中,废水通过横管排水组件2导流至第二立管14中,污水与废水分别通过各自的管道进入第二立管14中,实现了污废分离,更符合卫生要求。

建筑排水汇集系统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s1.操作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对横管排水组件2定位并将横管排水组件2放置于预定位置;s2.操作人员将横管排水组件2通过长钉固定在对应位置处后使用临时遮盖板遮盖横管排水组件2的空隙;s3.操作人员加强配筋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s4.操作人员将临时遮盖板取下,清理杂质,确认排水管组件1中污水旋流方向将排水管组件1安装在横管排水组件2上并使用胶水固定;s5.操作人员将伸缩节16插入排水管组件1中并涂抹胶水固定;s6.操作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确认废水管33的安装方向并将废水管33安装在横管排水组件2上;s7.操作人员确认安装方向后依次将连接管323、第二滤网341、支撑件322、第一过滤网3223以及地漏盖321安装在横管排水组件2上;s8.操作人员安装假墙、地板以将排水管组件1、横管排水组件2隐藏,将水封组件3设置在假墙之外,并铺设地板,隐藏废水管33,地漏盖321露出地面之上。具体为,所述建筑排水汇集系统在安装时,安装假墙、地板,所述排水管组件1安装在假墙之内;将横管排水组件2安装在地板之下;将水封组件3设置在假墙之外;所述废水管33安装在地板之下,所述地漏盖321露出地板之上。

实施例2:

参见图18-20,本实施例仅对实施例1中的第一滤网3223、存水件31的开口端311与第二装配件22内壁的位置关系进行了改进,其余结构及连接关系均不作调整。

将第一滤网3223替换为一种止回阀5,所述止回阀包括多个盖片51,所述盖片51包括扇形主体511,所述扇形主体511远离所述扇形圆心一侧的下部设置有重力块512;

盖板支撑架52,所述盖板支撑架52上设置有定位条521,所述定位条521向下延伸,在所述定位条521底端设置止转部522;

所述盖片51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盖板支撑架上52,所述盖板支撑架52安装在所需位置。

本实施例中,无需排水时,重力块512将盖片51保持在闭合状态;当需要排水时,水自动往盖片51圆心位置汇聚,当水量足够时,水的自身重力顶开所述垫片,流入排水管道;当水排完后,盖片51在重力块512的作用下转动,当转动至止转部522对应位置时停止转动,盖片51回复至闭合状态。水流向中心位置汇聚后可以同时顶开多个盖片51,可以有效增大排水面积,且水的流向为平流,可以避免偏心流导致的水流排出不顺畅,同时,地漏盖板组件的上表面基本平滑,不存在明显凸起或凹陷导致杂物残留,实现不易缠绕杂物的效果。

所述存水件31开口端311与所述第二装配件22的内壁一边侧相切,另一侧与横管排水组件2的腔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排水汇集系统,采用扁体式横管排水组件2分别连接排水管组件1和水封组件3,占用空间小,不需降低楼板层也能实现污水和废水的排放;排水管组件1采用管壁腔体15以及第一进水管11采用上端膨大,下端开口缩小的漏斗形结构,一方面增大污水贴壁旋流的曲率半径,另一方面又能配合立管的口径,保证了污水贴壁旋流,降低噪音,防止臭气溢出;横管排水组件2底部倾斜设置巧妙的利用了重力原理,将废水和多余的污水汇至第二立管14,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与水封组件3存水件31的巧妙配合,使得从存水件31流出只横管排水组件的废水可以向存水件开口端311四周溢出,增大废水的排出空间,防止废水不能及时的排出;水封组件3的地漏32的地漏盖321与支撑件322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以及第一滤网卡接在支撑件322上的安装槽3222、连接管34和废水管33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当汇集系统内部发生堵塞时,检修人员不需要拆除墙壁才能检修拥堵处,只需在淋浴地漏处拆除地漏盖321、第一滤网3223、第二滤网341和连接管34即可检修堵塞故障,方便易行,特别是导流管35设置在废水管33的侧壁上,在导流管35发生堵塞时,检修人员也只需拆除上述部件即可进行检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