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蹲便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蹲便器在设计生产时,未进行防臭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下水管道的臭味很有可能会反冲出来,非常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若是利用常见的“s”管道对下水管道进行液封防臭,排泄物又很有可能在“s”形管道的拐角处卡住,导致下水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蹲便器,其能够在不外接防臭装置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防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蹲便器,其包括排污口,排污口设置有防臭管。防臭管内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分别与防臭管转动连接。通过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转动,从而使得新型蹲便器在未使用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能够相互配合实现液封,从而达到防臭效果。当新型蹲便器在使用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转动解除液封结构,并且不对排泄物通过防臭管造成影响,避免排泄物在防臭管内堆积造成防臭管堵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臭管设有出口与入口,入口与排污口连通,出口与下水管道连通。第一转动件靠近入口设置,第二转动件靠近出口设置。第一转动件与防臭管的顶端相连,第二转动件与防臭管的底端相连。当第一转动件的自由端(即第一转动件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低于第二转动件的自由端(及第二转动件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时,水流流入防臭管内后,会在第二转动件前蓄积。当液面到达第一转动件的自由端所在高度时,即可实现液封防臭。而此时,液面还低于第二转动件的自由端所在的高度,因此水流不会流出,可以稳定地持续实现液封防臭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型蹲便器包括脚踏部,脚踏部设置有感应部。感应部用于控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当用户使用新型蹲便器时,双脚会踩到脚踏部上的感应部,感应部受到作用后,驱使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分别转动指定角度,解除防臭管内的液封设置,并与防臭管的内壁贴合,避免对排泄物通过防臭管造成阻碍,进而降低防臭管被堵塞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脚踏部设有凹槽,感应部安装于凹槽内。凹槽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感应部通过弹性件固定于凹槽。当用户使用完新型蹲便器之后,双脚离开脚踏部,此时感应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新型蹲便器未被使用时的状态),感应部驱使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转动指定角度,重新形成液封结构,再配合水流,重新对下水管道进行液封防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型蹲便器还包括电机。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分别与一个电机传动连接。通过电机对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进行驱动,并对转动角度进行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底部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两个电机信号连接。传感器能够根据感应部的状态,分别输出两个不同的信号。每个的信号均分别控制两个电机的工作状态,再通过对应的电机带动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分别转动指定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新型蹲便器还设有通风孔,通风孔设置于新型蹲便器靠近排污口的一端。通风孔内设置有风扇,通风孔与通风管道连通。风扇能够将排泄物的臭味吸到通风孔内,再通过通风孔排放到通风管道内,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排泄物的臭味自由散发,对用户的使用体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脚踏部设置有防滑条纹。防滑条纹能够起到防滑作用,较好地避免用户在使用新型蹲便器时发生意外摔倒的情况出现,提升新型蹲便器的使用安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蹲便器,其能够在不外接防臭装置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防臭性能。该新型蹲便器包括排污口,排污口设置有防臭管。防臭管内设置有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分别与防臭管转动连接。通过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转动,从而使得新型蹲便器在未被使用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能够相互配合形成液封条件,再配合液体,从而达到液封防臭的效果,避免下水管道内的臭味回冲,从排污口散发出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当新型蹲便器在使用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转动解除液封结构,并且不对排泄物通过防臭管造成影响,避免排泄物在防臭管内堆积造成防臭管堵塞。进一步地,该新型蹲便器还设有通风孔,通风孔能够将排泄物的臭味收集排放,较好地避免排泄物的臭味散发,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蹲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臭管液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臭管贯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部升起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感应部下降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新型蹲便器;110-便池;112-排污口;113-通风孔;120-防臭管;121-入口;122-第一转动件;123-出口;124-第二转动件;150-脚踏部;152-凹槽;153-弹性件;154-感应部;155-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所示为新型蹲便器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蹲便器100,其能够在不外接防臭装置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防臭性能。
一般的蹲便器在设计生产时,未进行防臭设置,使得用户在使用时,下水管道的臭味很有可能会反冲出来,非常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若是利用常见的“s”管道对下水管道进行液封防臭,排泄物又很有可能在“s”形管道的拐角处卡住,导致下水管道堵塞。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蹲便器100就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新型蹲便器100主要包括便池110与脚踏部150。脚踏部150围绕便池110设置。脚踏部150能够为用户提供支撑平台。
请参照图1与图2,图2所示为便池110的结构示意图。便池110包括排污口112与通风孔113,排污口112通过防臭管120与下水管道连通,通风孔113设置在便池110靠近排污口112的一端。通风孔113内设置有风扇(图中未示出),通风孔113与外界通风管道(图中未示出)连通。风扇能够将排泄物的臭味吸到通风孔113内,再通过通风孔113排放到通风管道内,从而尽可能地避免排泄物的臭味自由散发,对用户的使用体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请参照图1、图2与图3,图3所示为防臭管120的结构示意图。防臭管120设有入口121与出口123,入口121与排污口112连通,出口123与下水管道连通。防臭管120内设置有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第一转动件122靠近入口121设置,第一转动件122与防臭管120的顶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124靠近出口123设置,第二转动件124与防臭管120的底端转动连接(如图3所示)。
通过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的转动,从而使得新型蹲便器100在未被使用时,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相互配合形成液封条件,再配合液体,从而在防臭管120内实现液封防臭的效果,避免下水管道内的臭味回冲,从排污口112散发出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当新型蹲便器100在被使用时,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转动,从而解除液封结构,减小对排泄物通防臭管120的影响,避免排泄物在防臭管120内堆积造成防臭管120堵塞。
请参照图1、图4与图5,图4所示为防臭管120液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防臭管120贯通时的结构示意图。在新型蹲便器100未被使用时:第一转动件122的自由端(即第一转动件122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低于第二转动件124的自由端(及第二转动件124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时,水流流入防臭管120内后,会在第二转动件124前蓄积。当液面到达第一转动件122的自由端所在高度时,即可实现液封防臭。此时,液面还低于第二转动件124的自由端所在的高度,因此水流不会流出防臭管120,可以稳定地持续实现液封防臭功能(如图4所示)。
在新型蹲便器100在被使用时:第一转动件122转动至与防臭管120的上侧内壁贴合,第二转动件124转动至与防臭管120的下侧内壁贴合(如图5所示)。从而解除液封结构,并且使防臭管120的内壁凸起不明显,对排泄物在防臭管120内的通过效果造成的影响较小,进而较好地避免排泄物在防臭管120内堆积使防臭管120堵塞。
请参照图2、图6与图7,图6所示为感应部154升起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感应部154下降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脚踏部150设有凹槽152,凹槽152内设置有感应部154。感应部154用于控制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的转动。当用户使用新型蹲便器100时,双脚会踩到脚踏部150上的感应部154。感应部154受到作用后,使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分别转动指定角度,解除防臭管120内的液封设置,并与防臭管120的内壁贴合,避免对排泄物通过防臭管120造成阻碍。当用户使用完新型蹲便器100之后,双脚离开感应部154,感应部154再次使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分别转动指定角度,重新形成液封结构,实现液封防臭。
进一步地,凹槽152底部设置有弹性件153,感应部154通过弹性件153固定于凹槽152。当用户使用完新型蹲便器100时,双脚踩住感应部154,感应部154下降(如图7所示);用户使用完毕之后,双脚离开感应部154。此时感应部154在弹性件153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即新型蹲便器100未被使用时的状态,如图6所示),感应部154使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转动指定角度,重新形成液封结构,再配合水流,重新对下水管道进行液封防臭。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53可以采用弹簧。弹簧的结构简单,来源广,安装难度较低,使用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153也可以使用其他具有弹性或可恢复位置状态的结构或物质,例如弹性橡胶或一组互斥磁体等。
更进一步地,凹槽152底部设置有传感器155,新型蹲便器100还包括电机(图中未示出),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分别与一个电机传动连接。通过电机对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的转动进行驱动,并对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传感器155与两个电机分别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中,传感器155采用位移传感器,型号可以采用市售的smw-gsc-s。传感器155能够根据感应部154的位置状态,分别输出两个不同的信号。每个的信号均分别控制两个电机的工作状态,再通过对应的电机转动使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分别转动指定角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感器155也可以采用其他型号,或是采用其他原理的传感装置,例如压力传感器等。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新型蹲便器100也可以不采取传感器155的设置,而是将感应部154分别与第一转动件122、第二转动件124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从而在感应部154被用户踩到下降或是用户松开后感应部154上升时,带动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向指定方向转动指定角度,从而构成或解除液封结构。
本实施例中,脚踏部150还设置有防滑条纹(图中未示出)。防滑条纹能够起到防滑作用,较好地避免用户在使用新型蹲便器100时发生意外摔倒的情况出现,提升新型蹲便器100的使用安全性,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新型蹲便器100的工作原理是:
在未使用时,感应部154与凹槽152的底部具有一定的距离。此时,第一转动件122与第二转动件124在防臭管120内倾斜(或垂直)设置。第一转动件122的自由端所在高度低于第二转动件124的自由端所在高度。液体的液面高于第一转动件122的自由端所在高度,并配合第二转动件124,实现液封防臭(如图4所示)。
在使用时,用户双脚踩到感应部154,感应部154下降(如图7所示),传感器155发出指定信号,控制两个电机分别工作,分别控制第一转动件122、第二转动件124转动指定角度,使第一转动件122与防臭管120的上侧内壁贴合,使第二转动件124转动至与防臭管120的下侧内壁贴合(如图5所示)。从而解除液封结构,并且使防臭管120的内壁凸起不明显,对排泄物在防臭管120内的通过效果造成的影响较小。进而较好地避免排泄物在防臭管120内堆积使防臭管120堵塞。
此时,通风孔113内的风扇启动,将排泄物的臭味吸到通风孔113内,再通过通风孔113排放到通风管道内,从而尽可能地减小排泄物散发的臭味对用户造成的影响。
使用完毕后,用户按下洗手间水箱的冲洗按钮,等待水流将排泄物都从排污口112冲走后,再将双脚离开感应部154。此时感应部154在弹性件153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状态(如图6所示)。传感器155发出指定信号,控制两个电机分别工作,分别控制第一转动件122、第二转动件124转动指定角度,使第一转动件122、第二转动件124再次构成液封结构(如图4所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