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一种渗滤液导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1-17 11:01:16|326|起点商标网
一种渗滤液导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填埋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渗滤液导排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通常是送填埋场去填埋,在填埋过程中由于废物本身含有水份以及降雨因素会产生少量的渗滤液,根据规范要求需对渗滤液进行导排收集后处理。目前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的主要做法是在整个填埋区或多个填埋分区布置一根渗滤液导排主管和若干根渗滤液导排支管,收集到渗滤液为整个填埋场的混合渗滤液,无法对各类废物或各填埋分区内的废物产生的渗滤液进行收集及检测,由于填埋废物的原料性质各异,处理工艺也不同,因此无法对各填埋废物或各填埋分区内的废物填埋前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进行评估,另外对于分区填埋也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清污分流。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渗滤液导排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中的渗滤液导排方式无法对各填埋分区内的填埋废物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单独导排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中的一种渗滤液导排系统,用于对填埋场中填埋的废物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导排,所述填埋场包括多个填埋分区,所述填埋分区的底部设有防渗层及铺设于所述防渗层上的渗滤液导流层,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导排管路,每个所述填埋分区中产生的渗滤液通过不同的所述导排管路进行导排,所述导排管路包括导排主管、及与所述导排主管连接的导排支管,所述导排主管和所述导排支管均埋设于所述渗滤液导流层中,且所述导排支管上布置有若干导排孔。进一步地,所述导排管路还包括提升管,所述提升管的顶端设于所述填埋场顶部、底端延伸到所述填埋场底部并与所述导排主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提升管连接抽吸装置。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提升管各配置一个所述抽吸装置;或所有所述提升管共用一个所述抽吸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抽吸装置的出液端连接渗滤液调节池。进一步地,所述填埋场中设有一集液坑,所述集液坑的底部低于所述填埋分区的底部,所述提升管的底端和所述导排主管的出液端均延伸到所述集液坑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提升管的底端设有液位计。进一步地,所述集液坑设置在所述填埋场中地势最低的所述填埋分区内的最低点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导排主管在其所要进行渗滤液导排的所述填埋分区内开孔。进一步地,所述渗滤液导流层由天然卵石或人工碎石填充而成,所述渗滤液导流层的厚度位于30cm~50cm。进一步地,所述天然卵石需要满足粒径位于5mm~60mm之间且含泥量小于3%的要求;所述人工碎石需要满足粒径位于30mm~50mm之间且含泥量小于3%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按填埋分区分别单独铺设渗滤液导排主管和渗滤液导排支管,可对每个填埋分区中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单独导排、收集和检测,以反馈每个填埋分区内的废物填埋前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从而为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技术支持;另外,可以减少渗滤液流通范围,使得渗滤液只在已填废物的填埋分区内,而其他填埋分区无渗滤液,从源头上减少渗滤液产生量,从而可真正达到分区填埋的清污分流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渗滤液导排系统在填埋场中的俯视布局图;图2为沿图中a-a线的剖面图;图3为沿图中b-b线的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渗滤液导排系统在填埋场中的剖视布局图;图5为图4当中c处的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填埋场20填埋一分区11填埋二分区12防渗层6渗滤液导流层2分区坝1导排主管3导排支管4提升管5抽吸装置8集液坑7底平偏心异径管10液位计9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渗滤液导排系统,用于对填埋场20中填埋的废物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导排,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当中,填埋场20包括两个填埋分区,这两个填埋分区分别定义为填埋一分区11和填埋二分区12,填埋分区的底部设有防渗层6及铺设于防渗层6上的渗滤液导流层2,渗滤液导排系统包括两个导排管路,每个填埋分区中产生的渗滤液通过不同的导排管路进行导排,即对每个填埋分区中产生的渗滤液进行一对一单独导排。其中,填埋场20类似于平地型的填埋池或填埋坑和/或山谷型的填埋沟,两个填埋分区通过一分区坝1分隔,分区坝1一般采用碾压土料筑成或袋装砂垒成,坝高在5m以下,坝顶宽1m~3m,坝坡在1:1~1:1.5,位置根据填埋时间和废物物料性质确定,目的是将整个填埋区划分成填埋一分区11和填埋二分区12,合理规划各种废物填埋区域,并减少每次填埋作业面积,从源头上减少渗滤液产生量,也为分开导排各种填埋废物产生的渗滤液提供条件。当填埋分区多于两个以上时,可在相邻两个填埋分区之间设置一个分区坝1、以分隔区别不同填埋分区。另外,渗滤液导流层2由天然卵石或人工碎石填充而成,渗滤液导流层2的厚度位于30cm~50cm。天然卵石需要满足粒径位于5mm~60mm之间且含泥量小于3%的要求;人工碎石需要满足粒径位于30mm~50mm之间且含泥量小于3%的要求,以方便对废物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导流。另外,防渗层6由防水材质构成,以防止渗滤液渗漏出去,在具体实施时,除各个填埋分区的底部需要铺设防渗层之外,还需要给填埋场20的侧壁、分区坝1等会与填埋废物接触的地方铺设防渗层,以防止渗滤液渗漏出去。具体地,导排管路包括导排主管3、及与导排主管3连接的导排支管4,导排主管3和导排支管4均埋设于渗滤液导流层2中。在具体铺设管路时,可按填埋分区分别单独铺设导排主管3和导排支管4,例如分别在填埋一分区11和填埋二分区12内铺设相同数量或不同数量的导排支管4,使每个分区内的导排支管4完全独立排布,为此导排支管4的各个部位上都可以布置若干导排孔,以利用导排孔将其所在分区内的渗滤液进行导排;然后分别与填埋一分区11和填埋二分区12的导排主管3接通,其中填埋一分区11的导排主管3仅与填埋一分区11中的导排支管4连接并连通,同样填埋二分区12的导排主管3也仅与填埋二分区12中的导排支管4连接并连通;同时,填埋一分区11的导排主管3从填埋二分区12中铺设经过(如图1和图3所示),以便将填埋一分区11产生的渗滤液顺利导出。但需要注意的是,导排主管3在经过其它填埋分区的部分不允许开孔,即导排主管3只在其所要进行渗滤液导排的填埋分区内开孔(导排孔),例如当填埋一分区11的导排主管3从填埋二分区12中铺设经过时,填埋一分区11的导排主管3只可以在处于填埋一分区11内的部位上开孔,而在经过填埋二分区12的部位上不允许开孔(如图1和图3所示,虚线代表开孔段、实线代表未开孔段),以避免填埋二分区12产生的渗滤液进入填埋一分区11的导排主管3,从而避免填埋一分区11和填埋二分区12产生的渗滤液发生混合;或避免已填埋废物的填埋一分区11产生的渗滤液进入到还未填埋废物的填埋二分区12内,从而保证填埋分区能够真正达到清污分流的目的。如图1-3所示,导排管路还包括提升管5,即在本实施例当中,每个填埋分区的单独导排管路主要由导排支管4、导排主管3和提升管5组成,提升管5的顶端设于填埋场20顶部、底端延伸到填埋场20底部并与导排主管3的出液端连接,导排主管3的进液端连接导排支管4,提升管5的顶端连接抽吸装置8的进液端,且抽吸装置8的出液端连接渗滤液调节池(图未示出),渗滤液调节池设置在填埋场20外,以利用抽吸装置8将管路中的渗滤液从填埋场20底部抽吸到填埋场20顶部,并最终输送到渗滤液调节池中。由于各个填埋分区单独布设导排管路,能够实现对每个填埋分区中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单独导排、收集和检测。在具体实施时,对于抽吸装置8的设置可以为以下两种方式当中的任一种:(一)每个提升管5各配置一个抽吸装置8,即每个提升管5都连接一个抽吸装置8,各个抽吸装置8独立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当中,每个提升管5的顶端都连接一个双管自吸泵,双管自吸泵是利用水喷射的原理,突破大气压力极限,将填埋区内的渗滤液提升后抽往渗滤液调节池,具有高吸程、高扬程、防细砂特点,安装在提升管5顶端检修方便;(二)所有提升管5共用一个抽吸装置8,此种情况需要抽吸装置8上设有多个独立的抽排系统,提升管5与抽排系统一对一连接。为了使导排主管3内的渗滤液更好的流向提升管5,填埋场20中设有一集液坑7,集液坑7底部也铺设有防渗层6,集液坑7设置在填埋场20中地势最低的填埋分区内的最低点位置,例如,如图1-3所示,填埋二分区12的地势低于填埋一分区11,且填埋二分区12远离填埋一分区11的一侧的地势最低,则在本实施例当中集液坑7设置在填埋二分区12远离填埋一分区11的一侧(即图中左侧)。并且集液坑7的底部低于填埋分区的底部,提升管5的底端和导排主管3的出液端均延伸到集液坑7的底部,即提升管5和导排主管3在集液坑7底部完成连接,使得导排主管3内的渗滤液更好的流向提升管5;同时由于集液坑7地势较低,在抽吸装置8不运转时,管内的渗滤液依然会向集液坑7内流动,这样提升管5与导排主管3在集液坑7内连接的管段就可以存储一些渗滤液,这样就可以不用持续启用抽吸装置8,而只需要在集液坑7内的管路中存储了一定量的渗滤液后再启动抽吸装置8抽吸。在具体实施时,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导排主管3和导排支管4均可采用hdpe管材,导排主管3的管径要求大于导排支管4的管径,为便于施工和焊接,导排主管3一般采用管径为dn280~dn315的hdpe管,导排支管4一般采用管径为dn200~dn225的hdpe管;导排主管3通区并行设置,即各个分区的导排主管3均朝向集液坑7并行设置,使布管更有序;导排支管4分区独立设置,导排主管3和导排支管4上开孔孔径根据管径大小而定,一般为8mm~15mm,并可沿管长每隔50mm~80mm布置一圈,每圈开孔4~5个。集液坑7的长度根据导排主管3和提升管5的管径大小和根数设置,宽度设置一般不小于5m,深度设置一般为0.5m~1m,坑坡设置一般不陡于1:1.5,坑坡越缓越好便于铺设防渗层6。提升管5也采用hdpe管材,提升管5的管径要求大于导排主管3的管径,提升管5与导排主管3可采用底平偏心异径管10相接,根据导排主管3的管径大小,提升管5一般采用管径为dn315~dn400的hdpe管,方便施工安装和焊接。除此之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填埋场20只划分两个填埋分区为例进行图示和阐述,但这并不代表本渗滤液导排系统仅适用于对只有两个填埋分区的填埋场20中的渗滤液进行导排;相反地,由于本申请倡导的分区导排布管方式具有高可复制性,当填埋场20有更多个填埋分区时,依然可以按照本实施例上述的分区导排布管方式进行布管,即无论是填埋场20只要一个填埋分区、或是有很多个填埋分区都适用本申请给出的渗滤液导排系统。综上,本实施例当中的渗滤液导排系统与现有渗滤液导排方案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按填埋分区分别单独铺设渗滤液导排主管3和渗滤液导排支管4,可对每个填埋分区中产生的渗滤液进行导排、收集和检测,以反馈废物填埋前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从而为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技术支持;(二)分区填埋可减少填埋作业区的面积,各填埋分区分开导排渗滤液使得渗滤液只在已填埋废物的填埋分区内,从源头上减少渗滤液产生量,也避免了各填埋分区为实现分开导排渗滤液而采用后续逐步加铺渗滤液导排管施工难度大且易造成渗滤液在填埋区内无序流通的问题,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清污分流,从而降低了废物填埋处理成本以及环境污染风险。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当中的渗滤液导排系统,本实施例当中的渗滤液导排系统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渗滤液导排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当中,提升管5的底端还设有液位计9,液位计9可以为自动液位计9,液位计9用于监测提升管5的底端内的液位,当监测液位达到设定好的数值,代表管路中存储了一定量的渗滤液,则自动启动抽吸装置8开始抽排渗滤液,实现自动化控制渗滤液抽排。这样操作还有一个好处在于:以便有足够的渗滤液量供抽吸装置8抽取,以防频繁开启烧坏设备。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一些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标签: 渗滤液施工导流
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