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起点商标网!
24小时服务QQ:2880605093

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及滑移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2021-01-17 11:01:34|200|起点商标网
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及滑移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及滑移装载机。



背景技术:

滑移转向装载机是一种多功能的小型机型,可以在厂房车间、建筑工地,市区街道、也可在狭小的环境下工作,只要更换不同的属具就可以实现特定的作业要求。驾驶室是驾驶员的主要工作场所,是滑移装载机重要的组成部分,驾驶室的视野、密封性、舒适性能够直接影响滑移装载机的整机性能。现有技术中的驾驶室通常存在以下缺点:(1)驾驶员侧向视野不佳;(2)驾驶室舒适性较差;(3)前方视野不佳,门易损坏;(4)空调由风管连接,风损较大,风口位置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及滑移装载机,该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及滑移装载机中的空调风道不占用驾驶舱室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包括空调系统和设有驾驶舱室的驾驶室舱体,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单元和与所述空调单元的第一风口连接并将从所述第一风口输出的风引出至所述驾驶舱室中的空调风道,所述驾驶室舱体包括驾驶室框架,所述空调风道设置于所述驾驶室框架的内部,所述驾驶室框架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空调风道和所述驾驶舱室的第二风口。

优选地,所述空调风道形成于所述驾驶室框架的底部;和/或,所述第二风口位于所述驾驶舱室的前部。

优选地,所述驾驶室舱体包括驾驶室后壁和驾驶室侧窗,所述空调单元安装于所述驾驶室后壁上,所述空调风道形成于所述驾驶室侧窗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新风单元,所述新风单元包括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位于所述驾驶室舱体上并与所述驾驶室舱体的外部环境连通。

优选地,所述驾驶舱室中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空调控制面板,所述空调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驾驶舱室的前部。

优选地,所述驾驶室舱体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驾驶室的车门是否关闭的接近开关;和/或,所述驾驶室舱体内的前部预留有用于安装翘板开关的安装口。

优选地,所述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侧窗包括侧窗框架、侧窗面板、滑动窗板组件和网板,所述侧窗面板安装于所述侧窗框架,所述侧窗面板上形成有开口,所述网板与所述侧窗面板的外壁面连接并与所述开口对应,所述滑动窗板组件包括滑轨结构和与所述滑轨结构滑动连接的滑动窗板,所述滑轨结构与所述侧窗面板的内壁面连接,所述滑动窗板具有将所述开口进行封堵的封堵位置以及向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开口暴露的通气位置。

优选地,所述网板与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侧窗框架的围设区域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网板与所述驾驶座椅的后部对应;或,所述网板位于所述驾驶座椅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滑轨结构包括上滑轨和设置于所述上滑轨下方的下滑轨,所述滑动窗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滑轨和所述下滑轨之间;所述下滑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侧窗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共同形成用于将所述下滑轨内的雨水排出至驾驶室外部的流道;和/或,所述滑轨结构粘贴于所述侧窗面板的内壁面上,所述网板粘贴于所述侧窗面板的外壁面上。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滑移装载机,所述滑移装载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

优选地,所述滑移装载机包括车架结构和工作装置,所述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结构上且位于所述驾驶室的侧面,所述工作装置包括动臂,所述动臂包括避让段,所述动臂位于行驶位时,所述避让段位于所述动臂靠近驾驶室侧窗的区域,所述避让段的顶部向所述滑移装载机的车架结构的底部方向凹陷设置。

优选地,所述动臂还包括第一段及第二段,沿所述动臂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段、所述避让段及所述第二段依次布置,所述动臂位于行驶位时,所述避让段的后端延伸至所述驾驶室的后端,所述避让段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驾驶室的司机座椅的前部。

优选地,所述滑移装载机包括车架结构,所述车架结构包括位于前部的第一架体、位于后部并与所述第一架体形成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架体以及连接架,所述第二架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部位和一对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部位形成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部位沿所述车架结构的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部位为从所述第一部位的两端向后延伸的条形部位,一对所述第二部位的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连接,所述驾驶室朝向所述滑移装载机行驶时的前方的部位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架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驾驶室朝向所述滑移装载机行驶时的后方的部位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驾驶室能够向后方翻转。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驾驶室转动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位置设置为可调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空调风道集成于驾驶室框架内部,布置更紧凑,空调风道不占用额外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驾驶舱室更宽敞,更舒适,同时由于驾驶室框架的结构性能较好,不容易损坏,因此空调风道的使用寿命更长久,避免采用风管容易在碰撞后产生损坏的情况,同时空调风道形成于驾驶室框架内还会使风损更小,出风量更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的车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侧窗中的侧窗面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滑移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滑移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安全支撑件未安装于动臂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工作装置与铲斗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滑移装载机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滑移装载机的后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局部结构的后视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滑移装载机的局部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滑移装载机的铲斗与动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车架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车架结构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的车架结构与散热器、动力系统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车架结构的上盖总成和后门总成盖合后的后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车架结构与散热器、动力系统的组装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25是图24所示的组装结构中散热器向后翻转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的车架结构与动力系统的组装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的车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摇杆;2、第二摇杆;3、车架结构;4、举升油缸;5、车轮;6、安全支撑件;7、铲斗;8、连接杆;9、第一段;10、避让段;11、第二段;12、液压管路;13、管夹座;14、液压接头;15、扶手;16、动臂;17、安装板;18、卡板;19、插销;20、固定板;21、连接板;22、网板框架;23、上滑轨;24、网格部;25、侧窗框架;26、侧窗面板;27、下滑轨;28、开口;30、车门框架;31、车门玻璃;32、新风进口;33、空调单元;35、把手;36、第二风口;37、空调风道;38、前门框架;39、后窗;40、接近开关;41、驾驶座椅;43、第一架体;44、液压油箱;45、后门总成;46、燃油箱;47、上盖总成;49、链传动箱;50、安装座;51、电瓶安装位;52、示宽灯;53、第一部位;54、第二部位;55、链传动张紧机构;56、液压滤芯维护口;57、散热器;58、排气尾管;59、空气过滤器;60、散热器安装座;61、进气导向管;62、动力系统;63、排气法兰管;64、尾管支架;65、空调冷凝器;66、上铰链;67、下铰链;68、后视摄像头;69、永磁铁;70、快换装置;71、挂架;72、铲斗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前、后、左、右”通常是根据滑移装载机行驶时的方位而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等通常是根据相应附图所示的方位而言。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如图3所示,所述驾驶室包括空调系统和设有驾驶舱室的驾驶室舱体,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单元33和与所述空调单元33的第一风口连接并将从所述第一风口输出的风引出至所述驾驶舱室中的空调风道37,所述驾驶室舱体包括驾驶室框架,所述空调风道37设置于所述驾驶室框架的内部,所述驾驶室框架上形成有连通所述空调风道37和所述驾驶舱室的第二风口3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空调风道37集成于驾驶室框架内部,布置更紧凑,空调风道37不占用额外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使驾驶舱室更宽敞,更舒适,同时由于驾驶室框架的结构性能较好,不容易损坏,因此空调风道37的使用寿命更长久,避免采用风管容易在碰撞后产生损坏的情况,同时空调风道37形成于驾驶室框架内还会使风损更小,出风量更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空调风道37形成于所述驾驶室框架的底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风口36位于所述驾驶舱室的前部。第二风口36位于驾驶舱室的前部,可以从前侧吹向驾驶员,驾驶员更舒适。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5所示,所述驾驶室舱体包括驾驶室后壁和驾驶室侧窗,所述空调单元33安装于所述驾驶室后壁上,所述空调风道37形成于所述驾驶室侧窗的底部。具体地,空调风道37形成于驾驶室侧窗的侧窗框架的底部,优选地,位于左右两侧的侧窗框架底部均设置有所述空调风道37,相应的,左右两侧的侧窗框架底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风口36。可选地,所述驾驶室后壁上设置有后窗39,所述后窗位于所述空调单元33的上方。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新风单元,所述新风单元包括新风进口32,所述新风进口32位于所述驾驶室舱体上并与所述驾驶室舱体的外部环境连通,所述新风单元的新风出口与所述空调单元33的进风通道连通。启动新风单元后驾驶舱室外的风进入驾驶舱室内,使驾驶舱室内的气压升高,保证驾驶舱室内的气压高于驾驶舱室外的气压,从而可以阻挡驾驶舱室外的灰尘进入驾驶舱室内,从而提高驾驶室的防尘性能,提高驾驶员的舒适性。

可选地,所述新风单元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后部,所述新风进口32设置于所述驾驶室舱体的侧窗框架的后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4所示,所述第二风口36设置为能够调节出风方向。以使所述第二风口36能够通过调节出风方向既能吹向前门玻璃,以对前门玻璃起到除霜的作用,又能吹向坐于驾驶座椅41上的驾驶员,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驾驶舱室中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空调控制面板,所述空调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驾驶舱室的前部。可选地,所述空调控制面板位于所述驾驶舱室的前部的右侧,以方便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驾驶室舱体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驾驶室的车门是否关闭的接近开关40。所述驾驶室舱体包括驾驶室前门,所述驾驶室前门包括前门本体和用于安装前门本体的前门框架38,所述前门本体包括车门框架30和安装于所述车门框架30上的车门玻璃31,所述前门本体采用大面积玻璃结构,以使驾驶员的前方视野更好。接近开关40的设计避免了前门本体被碰撞的风险,使整机操作更安全。

优选地,所述接近开关40安装于所述前门本体上。前门本体关上时接近开关40与前门框架38的金属板接近,接近开关40可接收到信号,接近开关40接通后工作装置才可操作;当前门本体打开时,接近开关40与前门框架38的金属板分离,接近开关40不能接收到信号,接近开关40断开,此时,工作装置不能操作,即将工作装置和接近开关40设置为连锁控制的形式,通过接近开关40判断前门本体是否关闭,进而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启动工作装置,以避免在前门本体打开时被工作装置碰撞的风险。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所述接近开关还可以安装于驾驶室框架上或设置于驾驶舱室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驾驶室舱体内的前部预留有用于安装翘板开关的安装口。可选地,所述安装口位于驾驶舱室的前部的左侧,翘板开关安装于安装口,方便操作,翘板开关用于控制属具,属具包括清扫器、草木切割机等。将空调控制面板和翘板开关分别设置于驾驶舱室前部的左右侧,位置更合理,使驾驶员室内环境更舒适,操作更方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侧窗包括侧窗框架、侧窗面板、滑动窗板组件和网板,所述侧窗面板安装于所述侧窗框架,所述侧窗面板上形成有开口,所述网板与所述侧窗面板的外壁面连接并与所述开口对应,所述滑动窗板组件包括滑轨结构和与所述滑轨结构滑动连接的滑动窗板,所述滑轨结构与所述侧窗面板的内壁面连接,所述滑动窗板具有将所述开口进行封堵的封堵位置以及向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开口暴露的通气位置。滑动窗板位于通气位置时,通过开口28进行通气,当滑动窗板位于封堵位置时,驾驶室侧窗处于关闭状态;在通过开口28进行通气时,网板可以防止驾驶室外部的部件误伤驾驶员或者肢体伸出窗户被运动件挤压,起到防护作用。优选地,所述侧窗面板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于所述侧窗框架上。

由于网板仅需与开口28对应即可,且网板不需与侧窗框架25连接,而是与较为光滑的侧窗面板26连接,从而即可以避免采用螺栓与框架连接造成的密封性差,易渗水和易进灰尘的情况,还可以避免损坏侧窗框架上的油漆,导致侧窗框架生锈的情况;相反网板与侧窗面板26之间更容易实现紧密贴合连接,提高二者连接处的密封性,不易进灰尘和渗水,侧窗框架不易产生锈蚀;同时无需在侧窗框架25的围设区域内再设置分支框架以用于安装网板,避免了侧窗面板26被分割为几部分,使侧窗面板26可以呈现为整体式结构,视野更好,可以避免分支框架对驾驶员侧向视野的遮挡,又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网格的面积,从而可以较大程度地减少对驾驶员侧向视野的遮挡,有助于驾驶员观察工况,提高驾驶安全性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网板与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侧窗框架25的围设区域的中部。由于网板无需与侧窗框架25连接,因此开口28和网板可以设置于侧窗面板26的中部位置,网板和开口28的面积可以设置的较小,侧玻璃中间开口小,侧玻璃强度更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网板与所述驾驶座椅41的后部对应。即网板位于驾驶室侧窗的后侧,即可以较大程度的避免网板对驾驶员侧向视野的遮挡,使驾驶员视野更好;又可以使通气位置离驾驶员较近,提高通气时驾驶员的感受。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网板位于所述驾驶座椅41的后方。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驾驶员坐在驾驶座椅41上后开口28和网板位于驾驶员的后方,以避免网板对驾驶员侧向视野的遮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轨结构包括上滑轨23和设置于所述上滑轨23下方的下滑轨27,所述滑动窗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上滑轨23和所述下滑轨27之间;所述下滑轨2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侧窗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共同形成用于将所述下滑轨内的雨水排出至驾驶室外部的流道。通道的设计可以使落入下滑轨27内的雨水排到驾驶室外部,防止雨水流入驾驶室内部。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上滑轨23和所述下滑轨27向所述驾驶室的前方延伸,以方便操作。作为可替代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滑轨23和所述下滑轨27还可以向所述驾驶室的后方延伸,以减小遮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网板的顶端与所述侧窗框架25的顶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网板的底端与所述侧窗框架25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即将网板安装于侧窗面板26中部偏上的位置,以在通气时,可以使驾驶员的感受更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网板的面积小于所述侧窗面板的面积的四分之一。由于网板无需与侧窗框架连接,因此网板的设置位置在满足驾驶员的通气感受的同时,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网板的面积,避免为了安装方便需要设置较大面积的网板,对驾驶员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侧向视野的遮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网板的顶端与所述上滑轨齐平,所述网板的底端与所述下滑轨齐平。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较大程度的减小网板的面积,以较大程度地减小网板对驾驶员侧向视野的遮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网板包括网板框架22和设置于所述网板框架22内部的网格部24,所述网格部的面积与所述开口的面积相同且完全对应。网板在安装时,使网格部24与开口28完全对应即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轨结构粘贴于所述侧窗面板的内壁面上,所述网板粘贴于所述侧窗面板的外壁面上。滑轨结构采用胶粘方式固定在侧窗面板内侧,可以使滑轨结构的长度仅需能够满足封堵位置和通气位置即可,避免了滑轨结构的两端需要延伸至能够与侧窗框架25连接的位置,导致滑轨结构长度较长,对驾驶员造成不必要的视野遮挡。网板采用胶粘方式固定在侧窗面板外侧,可以避免采用螺栓与侧窗框架连接造成的密封性差,易渗水和易进灰尘的情况,而网板采用粘贴方式与侧窗面板26固定连接,可以提高二者连接处的密封性,不易进灰尘,不易渗水,同时不会损坏侧窗框架25上的油漆,使侧窗框架25不易生锈。

本驾驶室侧窗通过采用大面积侧窗面板26,小面积滑动窗板和网板,可以使驾驶员的侧向视野更好,有助于观察工况,提高驾驶安全性能;网板布置在后侧,更有利于驾驶员操作,侧向视野更好;采用胶粘方式固定网板和滑轨结构,密封性能更好,不损伤驾驶室油漆,更有利于防锈蚀。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滑移装载机,所述滑移装载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滑移装载机的驾驶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移装载机包括车架结构3和工作装置,所述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车架结构3上且位于所述驾驶室的侧面,所述工作装置包括动臂16,所述动臂16包括避让段10,所述动臂16位于行驶位时,所述避让段10位于所述动臂16靠近驾驶室侧窗的区域,所述避让段10的顶部向所述滑移装载机的车架结构3的底部方向凹陷设置。所述避让段10与所述驾驶室的侧窗对应,通常动臂16位于最低位时从后向前是向下倾斜的,动臂16的前部本身高度较低,不会对驾驶员的侧向视野造成影响,后部的高度较高,但是由于位于驾驶室后方,也不会影响驾驶员的侧向视野,因此动臂16的前部和后部的高度可以不变,中部的高度介于后部与前部之间,且动臂16的中部是最容易影响驾驶员的侧向视野的部位,因此,将位于中部的避让段10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形式。

通过将与驾驶室侧窗对应的动臂16的中部的顶面设置为向下凹陷的形式,可以降低与驾驶室侧窗对应的动臂16中部的高度,减小动臂16对驾驶室侧面的遮挡区域,增大驾驶员的侧方视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动臂16还包括第一段9及第二段11,沿所述动臂16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段9、所述避让段10及所述第二段11依次布置,所述动臂16位于行驶位时,所述避让段10的后端延伸至所述驾驶室的后端,所述避让段10的前端延伸至所述驾驶室的司机座椅的前部。如图1所示,k点到b点之间为第一段9,b点到c点之间为避让段10,c点至动臂16的最前端为第二段11,所述第二段11的前端(即远离避让段10的一端)与滑移装载机的铲斗7连接。即动臂位于最低位时,第一段9位于驾驶室的后方,第二段11中的一部分与驾驶室的侧窗对应,第二段11中的其余部分位于驾驶室的前方,由于第二段11的高度本身较低,不会影响驾驶员的侧向视野,因此无需对与驾驶室侧窗对应的那部分进行改变,仅需改变高度较高且影响驾驶员的侧向视野的中部(避让段10)的高度即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9所示,所述避让段10的顶面为弧形面。可选地,所述避让段10的底面为弧形凸面,即避让段10整体下弯,降低避让段10位于最低位时的高度的同时,保证避让段10的刚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段9的顶面为平面。即k点至c点之间(第一段9和避让段10)的顶面由原本的全部为直线段的形式改变为直线段加圆弧段的形式,以降低bc段的顶面高度,增大驾驶室的侧向视野。由于直线段更容易加工,因此在不影响驾驶室侧向视野的前提下将第一段9的顶面设置为平面的形式便于加工。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段9的顶面也可以设置为凹面,具体可以为圆弧形凹面,也可以将第一段9和避让段10的顶面作为一个整体设置成弧形凹面或其他形状的凹面。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所述动臂16位于最低位时,设定基准长度为1,司机座椅标定点(sip)为g点,所述第一段9的后端点k点与所述g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1满足0.8≤l1≤1.2,所述k点与所述g点之间的垂直距离l2满足0.611≤l2≤0.916;所述避让段10的后端点b点与所述g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3满足0.472≤l3≤0.709,所述b点与所述g点之间的垂直距离l4满足0.374≤l4≤0.562;所述g点与所述避让段10的前端点c点之间的水平距离l5满足0.146≤l5≤0.219,所述g点与所述c点之间的垂直距离l6满足0.09≤l6≤0.136。动臂16参照上述条件进行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驾驶员的侧向视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工作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动臂16在最低位和举升位置之间转换的驱动机构。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9所示,所述驱动机构为举升油缸4,所述举升油缸4的缸筒固设于所述车架结构3上,所述举升油缸4的伸缩杆伸入至所述动臂16的腔体内并与所述动臂16铰接。如图1所示,动臂16与举升油缸4的伸缩杆的铰接点为d点,d点位于动臂16的腔体内部。这样的设计解决了动臂16下弯带来的举升油缸4行程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机器的卸载高度,增加举升油缸4的行程。所述最低位即指举升油缸4的活塞杆没有向外伸出时,所述动臂16处于的位置,举升位置即指举升油缸4的活塞杆向外伸出将动臂16顶升时动臂16所处的位置,举升位置包括动臂16位于最高位时的位置,也包括动臂16介于最高位和最低位之间时的位置。

优选地,铰点d到所述动臂16底端的长度d1为所述动臂16该处截面长度d11的20%~4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工作装置包括用于包覆于伸出的所述伸缩杆外部以防止所述伸缩杆在非正常状态下缩回的安全支撑件6,所述动臂1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安全支撑件6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动臂16中部的安装板17和设置于所述动臂16前部的卡板18,所述安装板17上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安全支撑件6包括具有条形开口的条形壳体和设置于所述条形壳体第一端的连接板21,所述第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安装板17插入的插孔,所述连接板21上设置有与插入于所述插孔内的所述安装板17上的所述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安装板17之间通过插入于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内的插销19进行连接,所述卡板18用于卡设于所述条形壳体的第二端的开口内。可选地,所述条形壳体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连接板21设置为一对,一对所述连接板21相对设置且一对连接板21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销孔。如图1和图6所示,当安全支撑件6无需对伸缩杆进行支撑时,则将安全支撑件6安装于安装部上即可,卡板18卡设于安全支撑件6的第二端的开口内,安装板17插入于安全支撑件6的第一端的插孔内,然后将插销19插入于第一销孔和两个第二销孔中,以将安全支撑件6固定在动臂16上,从而解决了动臂16下弯带来的安全支撑件6安装不便的问题。当需要使用安全支撑件6时,将安全支撑件6包覆于举升油缸4伸出的伸缩杆的外侧,并将插销19插入于一对第二销孔中,以防止安全支撑件6脱离伸缩杆,安全支撑件6的顶端与动臂16抵接,安全支撑件6的底端与举升油缸4的缸筒抵接。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伸缩杆在非正常状态下带动动臂缩回的情况,提高了可靠性。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动臂16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液压管路12穿过的开孔,所述液压管路12通过所述开孔从所述动臂16的腔体内部穿过。液压管路12可通过动臂16后部的开孔进入动臂16的腔体内到达动臂16的前部,并从动臂16前部的开孔伸出动臂16腔体外,以方便与前部的油缸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较好的保护液压管路12,避免将液压管路12安装在动臂16的外部,使液压管路12与驾驶室之间的间隙较小,易产生刮擦的情况。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动臂16后部的开孔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液压管路12的管夹座13,以方便液压管路12的固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1所示,所述动臂16前部的开孔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液压接头14的固定板20,以便于安装。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11和图6所示,所述动臂16的前部设置有扶手15,所述扶手15靠近所述液压接头14设置。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扶手15在作为扶手15使用的同时,还可以对液压接头14起到防撞保护的作用,避免液压接头14容易被碰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9、图10和图12所示,所述工作装置包括一对设置于所述驾驶室左右两侧的所述动臂16,一对所述动臂16的后端通过连接杆8连接。连接杆8的设计可以提高动臂16的刚度,使动臂16的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图9和图13所示,所述工作装置包括第一摇杆1和第二摇杆2,所述第一摇杆1和所述第二摇杆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动臂16铰接,所述第一摇杆1和所述第二摇杆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车架结构3铰接。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摇杆1与动臂16的铰接点为a点,第一摇杆1与车架结构3的铰接点为h点;第二摇杆2与动臂16的铰接点为e点,第二摇杆2与车架结构3的铰接点为f点。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所述动臂16位于最低位时从所述驾驶室的后方向所述驾驶室的前方向下倾斜。

该工作装置可提高驾驶员的侧方视野,对举升油缸4与动臂16的铰点位置进行了优化,保证了机器的卸载高度,工作装置上的液压管路12从动臂16腔体内部穿过的安装形式,对液压管路12和液压接头14进行了较好的保护,连接杆8对动臂16进行了加强,安全支撑件可巧妙的安装在动臂16上,解决了动臂16下弯带来的安全支撑件安装不便的问题。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移装载机包括车架结构3,所述车架结构3包括位于前部的第一架体43、位于后部并与所述第一架体43形成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架体以及连接架,所述第二架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部位53和一对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部位53形成为一体式结构的第二部位54,所述第一部位53沿所述车架结构的横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部位54为从所述第一部位53的两端向后延伸的条形段,一对所述第二部位54的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连接,所述驾驶室朝向所述滑移装载机行驶时的前方的部位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架体4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驾驶室朝向所述滑移装载机行驶时的后方的部位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架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驾驶室能够向后方翻转。所述滑移装载机还包括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为多个安装于所述车架结构上的车轮5,车架结构与行走系统装配形成滑移装载机的移动底盘。当需要驾驶室翻转时,将前部的第一连接部拆卸开即可将驾驶室进行向后翻转。通过将第一架体43和第二架体做成整体式结构,可以提高结构强度,同时通过具有第一部位53和第二部位54的连接架对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进行支撑,相对于仅连接横梁而言可以提高车架结构的结构强度,减少变形影响,一对第二部位54之间的空隙又不影响其他部件的安装,从而可以在正常安装部件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保证车架结构的强度,提高车架结构抵御变形的能力。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0-21所示,所述连接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的上部连接,所述连接架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架体43的高度。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保证增强车架结构强度的同时,不影响车架结构上动力系统62等部件的安装,使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与连接架之间构成坚固的车架空间结构,提高车架结构的强度,减少变形影响。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0-21所示,所述连接架倾斜设置且所述连接架的后端低于前端。倾斜设置可以使第二部位54的长度延长,进一步加强车架结构的强度,同时使连接架的前端高于后端,可以使驾驶室与连接架的前端连接,这样驾驶室在翻转时的高度更高,为检修驾驶室下面的部件留有更大的空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0-26所示,所述第一油箱为液压油箱44,所述第二油箱为燃油箱4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油箱也可以为燃油箱,第二油箱为液压油箱。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0所示,所述液压油箱44的上部靠后的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瓶的电瓶安装位51。电瓶安装于电瓶安装位上,将电瓶布置在靠近车架结构的后部位置上起到配重作用。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图11、图12所示,所述液压油箱44远离所述燃油箱4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更换液压油滤芯的液压滤芯维护口56。这样的设计方便从液压油箱44外侧进行液压油滤芯的更换。可选地,所述液压滤芯维护口56处设置有圆形法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7、图18和26所示,所述车架结构上设置有动力系统62和空气过滤器59,所述空气过滤器59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上并位于所述连接架的下方,所述空气过滤器59的进气口通过进气导向管61连接至所述燃油箱46的进气口上,所述空气过滤器59的出气口伸出车架结构外侧,所述动力系统62的排气口通过排气法兰管63连接至排气尾管58,所述排气尾管58通过尾管支架64固定于所述连接架上并从所述连接架上的开口伸出至所述连接架的上方。所述动力系统62集成装配于液压油箱44和燃油箱46之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0、图21和图23所示,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后端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示宽灯52,所述示宽灯52凹陷设置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的后端面。示宽灯52通过灯座支架嵌入安装于液压油箱44和燃油箱46后端钣金里面,嵌入车架结构内的示宽灯52高位布置,能够较好的防护示宽灯52,有效降低意外磕碰损伤,同时安装较高不易被遮挡,提高了警示的范围,有更好的警示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6、图24、图25所示,所述车架结构上设置有散热器57和用于安装所述散热器57的散热器安装座60,所述散热器57位于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之间,所述散热器57的底部与所述散热器安装座60铰接,以使所述散热器57能够向所述车架结构的后侧翻转。所述散热器57属于动力系统62,散热器57上部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液压油箱44和燃油箱46的框架上,松开散热器57上部左侧和右侧的固定支架上的螺栓,可将散热器57向外翻转一定角度,以方便检修维护发动机等部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车架结构包括用于从上方对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之间的空隙进行封堵的上盖总成47,所述上盖总成47盖设于所述连接架的顶面上,以用于从上方罩盖位于所述车架结构后部的部件。上盖总成47通过合页与连接架铰接,上盖总成47向上翻转,上盖总成47打开时通过气弹簧支撑,以方便对空调冷凝器65、动力系统62等部件进行检修和维护。优选地,所述上盖总成47上设置有把手35,所述把手35位于所述上盖总成47的后边缘处,以方便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4和图23所示,所述车架结构包括用于从后方对所述第一油箱和所述第二油箱之间的空隙进行封堵的后门总成45,所述后门总成45设置于所述车架结构的尾部,以用于从所述车架结构的后方罩盖位于所述车架结构后部的部件。优选地,后门总成45装配于液压油箱44和燃油箱46之间,所述后门总成45的顶端与所述上盖总成47的后端接合,以将所述液压油箱44和所述燃油箱46之间的空隙全部封堵,并与液压油箱44和燃油箱46一起对车架结构后部的动力系统62等部件进行保护。

可选地,如图22所示,后门总成45通过上铰链66和下铰链67分别与燃油箱46后端的上部和下部活动铰接,后门总成45向外翻转,后门总成45打开后可对车架结构后部各个部件进行检修和维护。

可选地,如图23所示,后门总成45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视摄像头68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后门总成45的上部。所述后视摄像头68从所述后门总成45的外侧安装于安装孔上,且所述后视摄像头68嵌入于所述后门总成45的后端面内,嵌入后门的后视摄像头68的安装形式,可以对后视摄像头68起到保护的作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0、图21、图27所示,所述第一架体43包括一对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箱的前部和所述第二油箱的前部连接并用于安装车轮5的链传动箱49,所述链传动箱49内设置有用于吸附铁屑杂质的永磁铁69。一对所述链传动箱49之间通过连接架体连接为一体。永磁铁69可以吸附链传动箱49内部的铁屑杂质,提高链传动箱49内部的清洁度,使链传动箱49拥有自清洁功能,提高链传动寿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0所示,所述链传动箱49上设置有链传动张紧机构55。链传动箱49可通过链传动张紧机构55进行调节,减少冲击,提高链传动寿命。可选地,所述链传动张紧机构55包括设置于所述链传动箱49外壁面上的耳板部和与所述耳板部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与车轮5的车轮轴抵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与所述驾驶室转动连接的安装座50,所述安装座50的位置设置为可调节,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一连接件、铰接轴和耳板,所述耳板设置于所述驾驶室上,所述安装座50设置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耳板与所述安装座50通过所述铰接轴铰接,所述安装座5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一腰型孔,所述安装座50通过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腰型孔内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架体43上的第二腰型孔和设置于所述驾驶室前部并与所述第二腰型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驾驶室的前部通过插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腰型孔内的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腰型孔和所述第二腰型孔中的一者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腰型孔和所述第二腰型孔中的另一者沿前后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通过螺栓将驾驶室前部固定于车架结构上,并通过螺栓将安装座50固定于连接架上,驾驶室需要翻转时,将前部的螺栓拆卸开来即可,通过与驾驶室上的耳板铰接的安装座50实现驾驶室的向后翻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也可以为销轴等其他连接件。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对安装座50位置的调节来实现对驾驶室的安装位进行调节,以避免驾驶室的安装出现偏差的情况。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驾驶室和车架结构的左侧和右侧,以提高驾驶室与车架结构连接时的可靠性,提高结构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腰型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腰型孔沿前后方向延伸。当驾驶室需要左右调节时,即通过第一腰型孔调节安装座50相对于连接架的位置即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安装座50向左侧调节(向液压油箱44的方向移动)或向右侧调节(向燃油箱46的方向移动),以使位于驾驶室前部的第二连接孔与第一架体43前部的第二腰型孔在左右方向上对齐,由于第二腰型孔是沿前后方向延伸,因此只要第二连接孔与第二腰型孔左右方向对齐即可,前后方向的调节通过第二腰型孔自身即可实现。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驾驶室装歪的情况,

可选地,如图20-21所示,所述安装座50包括位于上部的用于与耳板铰接的上支座和位于底部并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的下底座,所述下底座与所述上支座的底端连接且左右两端分别凸出于所述上支座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孔形成于所述下底座凸出于所述上支座的部位上。所述上支座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上支座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立板和用于连接一对立板的连接板,所述耳板夹设于一对立板之间,所述耳板以及一对立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铰接轴穿过的通孔。

可选地,如图20-21所示,所述安装座50设置为一对,且一对所述安装座50分别靠近所述液压油箱44和所述燃油箱46设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驾驶室的底面位于所述第一架体43上,所述耳板设置于所述驾驶室的驾驶室后壁上并位于所述驾驶室后壁沿竖直方向的中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驾驶室向后翻转时,高度较高,给维护检修车架结构上的动力系统62等部件留有较大的空间,方便操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驾驶室与所述第一架体43之间连接有气弹簧,以在所述驾驶室向后翻转后对所述驾驶室进行支撑。优选地,气弹簧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车架结构的两侧,以从驾驶室的两侧对驾驶室进行支撑。驾驶室需要翻转时,松开前部左侧和右侧固定的螺栓后,驾驶室在气弹簧缩回状态下水平放置在第一架体上,在气弹簧伸出状态下向后翻转,扩展驾驶室与动力系统62之间的检修空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4、图15、图19所示,所述滑移装载机包括动臂16和铲斗7,所述铲斗7通过快换装置70与所述动臂16的前端连接,所述快换装置70的后端设置有一对耳板部,所述耳板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动臂16的前端卡设于一对所述耳板部之间,所述动臂16与所述快换装置70通过插入于所述第一通孔和位于所述动臂16前端的第二通孔内的销轴铰接。铲斗7通过左侧挂架71和右侧挂架71与快换装置70的前封板连接,通过左把手和右把手控制左插销和右插销向下动作,从而与铲斗7锁止;动臂16与一对耳板部之间通过销连接;铲斗7与动臂16之间装配有驱动装料和卸料的铲斗油缸72。动臂16通过第一摇杆1、第二摇杆与车架结构组成四连杆机构,第一摇杆1和第二摇杆上各设置的两个铰点分别与车架结构和动臂16活动铰装,并在车架结构与两组动臂16之间设置有两组同步的举升油缸,在举升油缸缩回状态下,动臂16下降,在举升油缸伸出状态下举升。

本滑移装载机的车架结构强度高、不易变形;驾驶室安装调节方便;电瓶靠近车架结构后部布置起到配重作用,提高工作性能;液压油滤芯维护口布置在外侧,方便滤芯保养维护;链传动可调节,减少冲击,链传动箱49具有自清洁功能,提高传动系统寿命;散热器57可向外翻转,提高机器维护性;嵌入式高位示宽灯52,提高警示范围的同时保护了示宽灯52;嵌入后门的后视摄像头68的安装形式,对后视摄像头68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起点商标作为专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知产交易信息请点击 【在线咨询】或添加微信 【19522093243】与客服一对一沟通,为大家解决相关问题。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ips